焦裕禄观后感

时间:2024-02-22 18:46:17 感悟 我要投稿

焦裕禄观后感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焦裕禄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1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诱惑很大,许多人在金钱的诱惑中失去了自我,沦为金钱的奴隶,做出了许多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学校争创廉洁教育学校,要求观看一部反腐倡廉的电影,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看过的电影《焦裕禄》。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再次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这个电影十几年前曾经看过,虽然过去这么多年,很多具体情节都已经忘记,但电影中焦裕禄的形象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了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焦裕禄同志1965年逝世,距今已有四十几年,四十多年来,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造福兰考人民;他心里装着穷苦的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精神不朽。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电影从焦裕禄1962年去兰考县就任书记一职展开。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我对焦裕禄刚到兰考去火车站看望灾民这一段印象很深,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数的灾民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挤上火车去要饭,火车开过之后,地上留下了半个发霉的窝窝头,看着这一切,焦裕禄的眼睛湿润了。

  “我是您的儿子,是人民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 是的,他是人民的儿子! 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焦裕禄同志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斗。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巨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他的心里装着全县36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临终前给女儿留下的唯一宝贵财产是一只老式手表。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是这样深沉地爱着人民,人民也是那样的爱戴着他。

  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公民,我们生活的环境比焦裕禄同志优越很多,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焦裕禄观后感2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一幕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看完之后久久心情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忠诚,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从我本人的角度理解,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深思,有时我自己遇到棘手的工作就发牢骚,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就将客观理由,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诬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从中让我个人明白,党和人民因为信任我,所以我才有幸成为杜儿坪煤矿的中层干部,我就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收入的多少,要看在这个岗位上为矿井、为职工做了什么,自己的贡献是否对得起党的信任,是否对得起矿领导的信任,是否对得起职工群众的信任。

  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的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职工、为矿山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我身为领导干部,有些时候干工作怕担责,遇困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身患重病,却毅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孩子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通风区的职工,保证职工安全,保证职工收入,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杜儿坪煤矿的安全平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向矿党政及职工家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焦裕禄观后感3

  昨天下午的党课学习是观看《焦裕禄》,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纷飞,黄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书记拉车,几人推车,车上装着救济粮,寒风挟着雪片打在人们的脸上。河南民歌《共产党是咱好领头》响起,为这一行人的爱民行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门被推开,焦裕禄出现在门口。屋里的一对老夫妇,老头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惊诧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焦裕禄来到炕前,坐在老头身边:“大爷,您的病咋样呀?快过年了,我们给您送点粮食和钱来,您们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强睁开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禄:“你,你是谁呀?”焦裕禄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胡子颤动着,泪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顺着焦裕禄的头上往下摸索,帽子、围脖、棉衣:“感谢毛主席……给我们派来了这样的好儿子!”那粗犷的民歌配合着画面将电影推上高潮。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焦裕禄同志不愧是共产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儿子,他是活活累死的呀!”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禄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次活动中,自己要不断去增强焦裕禄同志这种为人民服务埋头苦干,永不知倦的责任感。过去有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为党的工作中去。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当时郭沫若写的一曲《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详实地传诵了出来。焦裕禄用他的热血,在兰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记在脑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的一生中学到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人民的好儿子,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焦裕禄观后感4

  焦裕禄老书记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县委书记,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践行和弘扬好焦裕禄精神。他可歌可泣的业绩,成为了每一位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学习的光辉榜样,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标尺”和“精神灯塔”。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完美地诠释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四个字,字面普通,却内涵深邃。嘉善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肩负着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这一神圣使命。作为县委书记,我常扪心自问:自己在勇担示范点建设国家使命、为长三角地区作示范上做得够不够?在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上做得够不够?在把握38万嘉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够不够?对照焦裕禄这一标杆,我感觉,自己缺的正是担当责任的高远境界和朴素情怀,迫切需要牢固确立事业意识,当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赛”,自觉带头在先,充分激发嘉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拧成一股绳”中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嘉善这个小县的“大责任”。

  每一次对照焦裕禄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作风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论条件,再苦苦不过焦裕禄;谈困难,再难难不过焦裕禄;讲作风,再硬硬不过焦裕禄。深刻剖析自身,我认识到自己直面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县域科学发展共性难题的胆识不够足,亲力亲为冲在治水第一线、打造江南美丽水乡的作风不够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摊思想、敢闯敢冒的劲头不够足。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奋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怕惹“马蜂窝”,怕背“炸药包”,没把奋斗作为一种责任担当起来,存在奋斗定力不足、奋斗方法不当、奋斗本领不高的问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带头奏响“奋斗”这一时代强音,带领干部群众鼓奋斗勇气、激奋斗精神、铆奋斗劲头,抓紧干,科学干,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对照这样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自己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但不知不觉中渐渐远离了群众,习惯于以“上网”代替“上门”,以“电话”代替“谈话”,重视进“家门”,忽视了进“心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由“实”变“虚”了。特别是与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还存在一种高于群众的领导感和远离群众的距离感。当前,嘉善要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对于我,这里的群众就是我成长的土和水,扎根这片土地奋斗,就是要向焦裕禄看齐,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与群众“面对面”消除距离,“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贴心”真情办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焦裕禄观后感5

  为了学习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新郑市教体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5月5日,新郑市教体局局长陈文彬、副局长柳广义、纪检书记颜宏昌等领导带领教体系统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奔赴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学习焦裕禄精神,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推进科学发展。

  焦裕禄纪念园里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在焦裕禄烈士墓前,新郑市教体局领导和参加活动的党员领导干部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拜谒仪式。拜谒仪式由纪检书记颜宏昌主持。全体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鞠躬凭吊并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大家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深切缅怀焦裕禄生前事迹。馆内收藏的焦裕禄89件遗物和200余幅图片,向人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青少年时代”、“在工业战线上”、“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呼唤焦裕禄”、“今日兰考”等5个部分的内容。在焦裕禄同志事迹展览馆内,陈文彬等局领导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俯下身去仔细观看陈列的实物。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为治理“三害”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的办法。他带头植树造林,广栽泡桐树。兰考人民为了怀念这位逝去的县委书记,亲切地把泡桐树称为“焦桐”。看到这些,陈局长强调,大家要紧密结合我市教育、体育工作实际,从“增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重温焦裕禄事迹,缅怀焦裕禄功德,学习焦裕禄品质,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干部,创焦裕禄式业绩,努力开创我市教体系统工作新局面。

  陈局长要求大家要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牢记宗旨,服务全市师生;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投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求实精神,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大无畏精神,做到一身正气;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立足本职,献身教育事业。要切实把焦裕禄同志的优秀品质铭记在自己头脑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的事迹震撼人心,荡涤灵魂,催人奋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焦裕禄精神不仅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帜。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以求真务实精神扎实做好教育工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焦裕禄观后感6

  第一次看这部经典老电影应该是在小学或者初中某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记忆。再次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是我对这部电影第一次认真和全面的感悟,过程中有几次泪水在打转,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想写出一些感悟来表达对所受教育的敬意。

  最质朴的情感永远感人。在观影之前一直在担心,24年前的拍摄技术,24年前的叙事手法和当时追求高大全的宣传导向,在今天看来会不会落伍,会不会与社会的变化格格不入。但是当电影开播后,所有的担心变成了多余,真实的`画面,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情感,揪住了我的'心,一直到电影结束。这个经历也转变了我的部分认知,原来时代怎么变迁,科技如何发展,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并未病变,那些淳朴、真诚随着时间的流淌,日久弥新,依旧能让人泪流满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心里有没有真的装着人民群众,自己心里最明白,群众心里也很明白。对群众的感情挂在嘴上是没有用的,要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做事就不会先想到自己,就不会只想到自己,就会吃苦在前,奉献在先,群众也会把你当成儿女,当成父母,给予支持,给予崇敬。

  努力做好顶梁柱和主心骨。领导干部是管理团队和人民群众的领头人,当好领头人就要有顶梁柱的能力和主心骨的精神。顶梁柱的能力就是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工作方法,解决困难和问题,当然这些不是靠自己闭门造车就能产生的,需要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群众是和自然最接近的实践者,有很多宝贵的经验,领导干部虚心学习,认真梳理就能从中得到正确的解难题之道。主心骨的精神就是要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信心和力量不是喊一喊就有的,必须要自己带头干,自己带头做,“以令率人,不若身先”。领导干部冲在前面,人民群众才愿意跟在后面。领导干部毅力越强,群众就会跟的越紧。

  无私精神造就幸福的家庭。对于电影内容而言,焦裕禄的家庭无疑是个悲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给儿女和妻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儿女也会更加懂事,更加正直,不会出现部分“官二代”那样的纨绔子弟。领导干部具有无私精神,处处一心为公,家庭不见得富丽堂皇,但一定是幸福平静,踏实稳定。

焦裕禄观后感7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一、是谁的“县委书记”

  我是七年级学生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而今,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难道我们不更应该是自己学生的“县委书记”!是!我们是自己所爱学生的“县委书记”。担得起咱身上的责任。

  二、我学到的精神:

  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人民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我们应以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已任,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成人民真正满意的学校。

  三、我要努力的方向: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我们和焦裕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工作的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总觉得焦裕禄就在我们的身旁,总觉得焦裕禄精神就在我们的心里。我时时告诫自己,要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变为自己的具体行动。我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到焦裕禄同志问候村里的困难户,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的情形。因此我始终坚信,只有对我们的学生怀有赤子之心,倾注真情、使出真劲,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焦裕禄观后感8

  有人说过,真正的伟大扎根于真正的平凡。很多人带着光环傲于俗世,泯于坚持,但有些人甘于平淡,时光流转之中,历久弥新。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铭记,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焦裕禄,真正的平凡,真正的伟大。

  “我绝不离开”

  灾荒之中的兰考,满目疮痍,黄沙无尽,盐碱四布。萧条弥漫,一句豪情壮志却如利斧,劈开万仞巨山,激荡人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一份勇气,饱含坚持,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福泽后人。

  我们惊叹于这份成绩之时,更让人折服的也应是那份从容,大气,“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他说到,他也做到,我们是否可以学到?安于享乐、明哲保身,得过且过难道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时过境迁,现在的“困难”与当年的“困难”不可同日而语,而实践之人却寥寥无几。反思,对于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有责任”

  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谁的责任?焦裕禄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有责任”。敢于承担才能敢于改进,魄力是一个领导者的素质,勇气更是一个领导者的必备。回看现实,互相推诿,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似乎才是为官之道,不过圆滑之下,必是平庸,处处无缝必是处处无功。

  害怕责任的`承担,逐渐成了一种病态。怕讹诈,所以选择视而不见,怕欺骗,所以情愿装聋作哑,冷漠、自私、缺乏信任,愈演愈烈。什么时候我们能大声说出“我们有责任”,那份和谐岂是现在所能预见?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是个平凡人,他会累,会病,与常人无异,可是在病中,他心系兰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异于常人的高贵。他选择将自己埋于沙漠之中,期望用自己的灵魂再续毕生未尽的梦想。执着于此,坚持于此,让人叹服。

  我们常说如果有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什么事不能成功呢?这是最朴实的方法,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方法,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会。遥遥无期往往伴随着日渐弥漫的绝望,一路坚持的辛苦消磨了最初的那份斗志,坚持的少了,所以成功的也少了。焦裕禄的成绩不需要评判,但是这份“虽九死其犹未悔”,“死而后已”却实足值得我们效仿。

  “经典”常常与“过时”相伴随,那是因为缺少与时俱进,焦裕禄已逝,焦裕禄的意义可以幻化成符号,成就经典,指引当今,那这种经典就意味着改变。

焦裕禄观后感9

  我们观看了《焦裕禄》影片,影片中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品质和精神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影片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心,让家人原物奉还。他还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了补助村民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误解。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却不哼一声。

  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像,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焦裕禄同志身上,我们看到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牺牲、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员作风建设的好教材。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也应该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终生的任务和责任,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带头贯彻党的宗旨,勇于创新,勤奋工作,让焦裕禄精神永远成为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焦裕禄观后感10

  上周我跟着学院的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过之后,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滚烫的眼泪。焦裕禄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崇高而不朽的心灵:为人民服务心灵,无私奉献心灵,艰苦奋斗心灵;他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只要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怡悦不怡悦,人民允许不允许,人民惬意不惬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登程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派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道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庸,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心灵丰碑。

  我国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层出不穷。要持续、疾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治服前进中一个个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心灵。今天有党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庸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后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焦裕禄观后感11

  通过观看《永远的焦裕禄》,新片围绕焦裕禄在兰考县及洛阳机器厂忘我工作的感人故事和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还原了焦裕禄成长生涯中最光辉的的生命轨迹,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从焦裕禄精神二十个字深刻领会。

  一、亲民爱民。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首先要做到就是关心自己的职工,爱护自己的职工,西山李董事长在九月份安委会视频会上提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职工”要时刻了解职工的疾苦,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倾听职工的诉求,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记在脑海里,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艰苦奋斗。通过党史、矿史学习,知道了杜儿坪人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主旋律,矿山的安全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离不开每一名职工的辛勤付出,每一次的飞跃发展既是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一名矿山职工,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到安全生产,小到勤俭节约,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三、科学求实。煤矿工作千丝万缕,但是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尊重科学,务实求效,只有适应我们的各类安全生产工艺,瓦斯治理措施才是最根本有效的,在瓦斯治理工作方面,有着许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最主要是要去接受新事物,要创新,敢于去做前人未做的事情,头脑中对待工作要有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各项工作做好做实。

  四、迎难而上。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干工作会有困难,为职工服务做思想工作也会有困难,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畏惧情绪,困难只是暂时的,经历的困难多,获得成功的机会才会大,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人就是在不断的困难和挫折中前进,每一次的困难要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不怕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

  五、无私奉献。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任何工作都要站在无私的角度才能干好,作为杜儿坪矿的一份子,就是要做到“我的'杜矿我的家”,把企业当成家业,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真正做到忠于党,回报企业,造福员工的一名基层干部,无私奉献,敢于担当,这是当干部的基本要求,如果说没有担当,就说明这名干部是不称职的,不堪用的,企业的发展就是需要敢于担当的人。

  以上这五方面是我观看《永远的焦裕禄》的思想感悟,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从五方面区深入思考,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企业,无愧于职工,只有每一个人都这样做,我们的企业才会高质量发展,只有企业好了,我们的每一位职工才会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焦裕禄观后感12

  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观看完电影《焦裕禄》后,让我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给我本人心灵巨大的震感,让我从内心深处深感焦裕禄同志的工作动力是从哪里来的,让我彻底明白要时刻对党忠诚、对岗位热爱、对人民群众要具有深厚的感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却感动,因为最重要的是在感动之后我们需要付诸不折不扣的行动。

  一、要时刻对党忠诚。

  从我本人角度理解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干部深思。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就紧皱眉头,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时讲客观理由。但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的光辉业绩为我们当今的干部确立了一个笔直的标杆,用自己的言行了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从中让我个人明白,党和人民因为信任我,所以让我成为一名机关干部,我就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财富的多少,要看在这个位置上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要对岗位热爱。

  我理解的`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各族百姓群众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作为领导干部的我们,有些时候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干部学习。

  三、要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焦裕禄观后感13

  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使我重温了窗体底端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窗体底端焦裕禄同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他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后有以下几点观后感:

  一、学习焦裕禄同志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忘我精神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他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做的怎样?当我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把人民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扪心自问,我们远没有做到。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群众,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

  二、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身先士卒。敢于战天斗地的工作豪情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采取的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我们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学习他身先士卒。敢于战天斗地的工作豪情。

焦裕禄观后感14

  4月7号,我校组织观看《焦裕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虔诚。好多人含着泪看完,有的人回家再看。我特别的后悔,后悔自己怎么没早早看看这个影片,后悔自己虽然早知道有位党的好干部,但没有深入了解他,不过,今天学习他还不晚。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没有36万人让我操心,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就是九二班42位同学的县委书记,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都跟我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怕我的孩子们吃不好,学不好。我怕我的孩子因为初三生活的紧张单调而苦闷。

  我想我们必须学习他,学习他什么呢?

  一是学习他的爱岗敬业。

  我呢,来十四中已经五年,有了些许的职业疲劳,有时候会觉得很累,很累。看到他的不畏艰苦,依然喜欢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职业,我想我们必须调整心态,忠爱我们的`事业。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组织上安排他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学校呢,虽然是农村学校,条件有点差,离家比较远,孩子们的基本素质没有市区好,但是我们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可人之处,我们应付出多一点的努力,多一点的时间,给予孩子多一点的爱。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时刻挂念着孩子们的一切。当孩子们打扫卫生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当孩子们学习时,我们在旁边辅导;当孩子们考试时,我们为孩子们加油;当孩子们心理上有波动时,我们给予辅导;到孩子们有困惑时,我们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学校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父母。

  四是学习他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名学校老师,也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

  跟焦裕禄相比,我少了他的信心,他说“如果哭能够把老天吓住,我们就一起好好哭。”是啊,方法总比困难多,多想些办法,困难总能解决。从现在开始,我要加大信心,坚信我一定能够带领我九二班的所有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把握好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考验,无愧于孩子们赋予我的称呼,这就足已。

焦裕禄观后感1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励志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征程中,涌现了无数榜样,而这其中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焦裕禄。父辈的影响、授业恩师的耳提面命、电影的相伴成长,让焦裕禄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父辈对于焦裕禄推崇之至。秦腔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都蕴含在平仄起伏的唱段里。我的爷爷很喜欢看、也喜欢唱,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辈子都在与黄土地打交道,修梯田、战风沙、修防护林,在与自然搏斗中,焦裕禄是他嘴边不离的选段,焦裕禄精神是他的精神食粮。爷爷看着我长大,他也教我唱,更常对我说“做人要向焦裕禄看齐”。

  授业恩师在论及做人做学问时,常说“横渠四句”,常提三个人,而这其中之一就有焦裕禄。在他眼里,焦裕禄用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为生民立命”的信念,他也勉励我们要发扬焦裕禄精神。

  李雪健老师主演的电影《焦裕禄》让我更进一步了解焦裕禄,更相伴我一路成长。从我记事起,村里流动放映站播放的第一部电影便是《焦裕禄》,沿岁月追寻记忆,他冒雪看望失孤老夫妇,亲切慰问道“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让我来看您的”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初中时,学习新闻通讯稿写作,老师推荐我们研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等文章。在翻阅这两篇文章时,自己再次重温电影,在现实中感怀。那时候刚走读,家中的清贫映射在餐桌上,就是快发霉的馒头,我深切理解了“解决不了温饱还谈什么长远”,佩服焦裕禄实干家的精神,电影也为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播放了电影《焦裕禄》,我的内心为之震撼、为之感动,震撼于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感动于党员干部与群众在一起所迸发的'合力,焦裕禄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播种下信念的种子。读书期间,自己积极参加志愿讲解、支教等公益活动,愿以一己之力为社会发展作点贡献。

  最近在研读书记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时,焦裕禄的名字再一次拨动了我的心弦——“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看到这里,我的内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相伴我成长的焦裕禄精神,总是在不同时刻给我以启迪。

  新征程已经开启,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向书籍求知,向百年间涌现的众多优秀党员看齐,这是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秘笈。他们用自己的作为践行了党的宗旨,我们将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奋勇前行,书写新的篇章。

【焦裕禄观后感】相关文章:

焦裕禄的群众路线——《焦裕禄》观后感10-15

观看《焦裕禄》的感想05-13

观看焦裕禄感想06-23

怀念焦裕禄的诗歌01-22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11-02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想07-14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04-07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心得07-20

焦裕禄心得体会03-24

观看焦裕禄等电影后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