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后感

时间:2023-03-03 08:23:35 感悟 我要投稿

苦难辉煌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

  前几天,单位组织读书征文活动,领导让写一篇。花几天时间突击翻了翻机关工委发的《苦难辉煌》,趁某夜在打完游戏后,正襟危坐,熬出了个读后感。说实话,写这个东东是因为领导吩咐,且为了年底能到党办去领张一二百元的购书卡,但敲击键盘时还是不由得掺了点个人情思。

  历史总是让人感叹,尤其是那些带血的战争。历史又总是令人振奋,尤其是那些英雄的故事。揭开中国近现代史的层层帷幕,可以看到上世纪上半叶风云际会的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从创建到壮大,充满了“苦难的辉煌”,令人感慨万端。

  在我以往的人生岁月里,关于中共革命早期相关历史的了解,只是教科书上政治化的概念和标签式的人物,纯粹为应付考试,现在差不多全还给老师了。工作后,偶尔从报刊上读到一些经历那段历史的人物访谈或回忆录,甚至在泰州军分区干休所或泰兴、姜堰的乡下,访问到一些老干部、老战士,但都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过后即忘。读完金一南教授撰写的《苦难辉煌》,我获得了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全新人生体验,并生发出一些关于现实和理想的人生感悟。

  从《苦难辉煌》中,首先看到历史的波澜壮阔。有介绍说这是第一部把中共革命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部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金教授在前言中感慨地说,这部历史热血奔涌、震撼人心,但被荒弃了、抽干了,我们丢掉了自己的宝藏。上世纪初到建国前,历史尤为厚重,是可以用天甚至小时来书写的。在金教授笔下,从第一章开头讲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翻越墙越院,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就活演活现了。类似的历史片段,在书中接连闪耀,构成了绚丽的华章。更难能可贵的是,金教授是以史家之笔来写这部书的,前期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读了500多本书,根基深厚,加上深刻的思想认识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持论也就近于公正,基本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原貌。

  从《困难辉煌》中,其次看到将士的侠骨义胆。看这本书时,我最容易被吸引的就是作者对战争年代各个层面人物的描述和刻画。他没有简单给人物贴上正邪的脸谱,而是客观地赋予他们原本的`灵魂。在当时的中国土地上,世相纷乱,列强环伺,党派林立,战斗频仍,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英雄人物。撇开孙中山、蒋介石、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经国等领袖人物不谈,但看那些驰骋沙场的将军们,革命情怀就别具一格。如著名战将彭德怀,除了勇猛无敌外,他还终生不改其质朴率直的本色。林彪虽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打了一个接一个的败仗,会骂人。白崇禧、贺龙、刘伯承、陈诚、薛岳等著名将领在书中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个性展现,令人钦佩。此外,书中还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普通指战员、战士,也都个性勃发,令人击节。如让毛泽东在茅台吃了败仗的周浑元,曾经跟着国民党名将薛岳,长追红军两万余里,但随后无影无踪,像谜一样消失了。

  从《困难辉煌》中,还看到谋略的成败得失。这本书的一根主线就是以毛泽东、蒋介石为双方领袖的国共两党在军事谋略上的较量。虽然说两军相争,成则王侯败则寇,但从这本书透露的信息看,双方曾联手抗日,曾多次过招,实力此消彼涨,最终胜利的天平倾向了中国共产党这边。套用书末的一句话: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就国共间的战争而言,军事谋略上的高低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也是金一南教授着墨较多的地方。毛泽东、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赓、张爱萍等都有过人的军事才华,而蒋介石、白崇禧、陈诚、何键、薛岳等也非泛泛之辈。但总体看,前者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战略战术得以贯彻运用,而后者上下离心,各为私利,战略战术难以深入施展。特别是毛泽东等以天才的思维,在运用谋略、兵力和作战方法上高人一等,并以强大的组织和宣传能力,赢得了民心,为军事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困难辉煌》中,最终品味到人生的存在意义。这本书写的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历史,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也不无启迪。那时候的人们,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高昂,信念坚定,充满追求。不要说战场厮杀流血牺牲,就是万里长征中的过草地、爬雪山,怎样一个苦字了得!但革命者以无畏的勇气和卓绝的毅力,披坚执锐,克难奋进,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门,为我们后来者缔造了辉煌。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其中可有令人称道的地方?生活在国富民强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开始富足,但身上是否少了一些什么呢?这本书向我们提供丰富历史经验的同时,也含蓄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关于人生定位的问题。就区区个人而言,很多时候安于现状、心浮气躁、怕苦畏难、耽于享受,缺少精神层面的追求。

  虽然我现在终日坐在办公室,与电脑和笔墨为伴,下班了就回到温暖的小家,但是在骨子里,还保持着一份孩提时代对战场、军人的迷恋和向往。读完《苦难辉煌》,我想,如果有来生,希望能像个战士一样,在枪林弹雨中一往直前,或者在子弹穿过胸膛时,平静地沉沉睡去。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2

  翻开《苦难辉煌》一书,只见前言开篇写到:“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所问像生命一样久远和古老。”我就知道这本书值得一读。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在这本书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能获得腾飞的翅膀?细读这本书,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

  《苦难辉煌》一书以长征为切入点,把党的早期历史放在追溯探寻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研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把握,把影响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的不同主义、不同政治力量综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上最复杂、最艰苦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历史剖面。它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一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推翻压迫、剥削的旧社会,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坚定信仰。那些自苦难岁月中走过来的人们,那页永不会褪色的历史,那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旗帜,向后人昭示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正如书中所言,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年轻人干大事和丢性命的时代。艰难形势的步步紧逼迫使年轻人有轰轰烈烈地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翻开史书,数风流人物,且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瞿秋白36岁时从容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赴死。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英雄城举英雄事。毛泽东34岁点燃井冈山燎原之火,烧尽压迫,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邹容18岁写就《革命军》成就一夕烈士之名。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革命者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没有一个人醉心名利,经历的人生都是奋斗、牺牲、救亡。多舛的命途在中国共产党的脚下延伸,他们付出了遍体鳞伤的代价。一个1921年才刚刚成立的党派,起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可想而知它生存的艰难。如同凤凰重生需要一把烈火的成全,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涅磐始于巍巍井冈的那片星火,驾驭中国的已是一个全新的灵魂。经过了一系列战斗的洗礼,中国共产党成长起来了,它不再是风雨飘摇的孤儿,也不再是辗转流离的弱者,它们拥有这片土地上最广大人民真心地支持。

  今天,我们读《苦难辉煌》,依然会为那些献身于革命者们的壮举而感动。惊叹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感动他们的热血与献身。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一些党内蛀虫危害人民利益者和那些对社会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道德沦丧,我们真的应该从历史中找到一些回馈,打开先辈们留下的那笔精神财富,拾取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敢。试问,在如今这灯红酒绿、利益熏心的社会,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民族复兴,不再需要这样一批有热血有信仰大公无私的共产党人了吗?古人曾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不仅仅是给后人拜读的,更是为后人留下一面时时得失的明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瞩目,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责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苦难辉煌》,前人历尽苦难,我们享受辉煌。请以史为鉴,不要辜负这片盛世的辉煌,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携手共同谱出新一轮波澜壮阔的篇章!

  一个国家有如此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在人的一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在取得成功之前,我们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无论其是大还是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面对失败,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是于事无补的。我们不应害怕失败,关键是能给予失败正确的认识,坦然的面对它,接受它,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并最终战胜它。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能把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我们要敢于面对,用勇敢和信心将不幸打倒。纵然我们的人生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变故,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这些,我们要学会坚强与镇定。

  现在,大到我们国家,小到我们企业,均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看完《苦难辉煌》,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作为企业的一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尽职尽责。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3

  鄙人最近阅读了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阅后掩卷长思,心绪不能自已。该书以其独特的视角、炽热的感情、精辟的分析,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我们再现了一幅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那是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的党是一切为了劳苦大众谋福利的政党,我们的党是最无私的政党,我们的共产党员也是最无畏的英雄,我们全体共产党人具有坚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走在时代最前沿,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这种理想、信念,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去争取胜利。作为一名党员,在建党九十周年的时候,再次从书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感到无比兴奋,无比自豪,深深体会到党的光荣、正确、伟大。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1949年10月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苦难砥砺意志,胜利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结成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不正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温党的革命历史,进而不断汲取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

  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然能够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然能够横扫千军如卷席,最终建立了新中国。这个党,这支军队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胸中的主义,可能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就连斯大林也把中国革命的希望放在国民党和蒋介石的身上,但正是那些在深山老林中风餐露宿、在围追堵截中疲弱不堪的队伍,孕育着革命的火种,背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李大钊1927年就义时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

  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临时中央负总责的人。红军长征中最为惊心动魄的背挎马刀,腰缠手榴弹,攀桥栏、踏铁索向对岸冲去的22位勇士,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活到胜利,没有光宗耀祖,没有衣锦还乡,更无一人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还有那些千千万万年轻的不知姓名的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理想献出了生命的革命者。矍秋白牺牲时年仅36岁,如果不是为了革命事业,他当时的俄文水平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文化价值和文学成就不会低于同时代的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在拒绝了蒋介石的威胁利诱后,他高唱《国际歌》,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没有一点死的畏惧。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抚摸着书封,脑海中浮现一幅幅革命画卷,我长久地陷入了沉思,如果问我什么最感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坚持信仰、勇于牺牲、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利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也让我重新思考、重新回顾当年的入党誓词。如何做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如何在海西建设、教育先行中争先创优、发挥教师党员作用?如何在我校创新发展、再铸辉煌的事业中勇挑重担?我的思路更加明晰………

【苦难辉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苦难与辉煌作文06-17

作文:苦难成就辉煌01-28

苦难辉煌-1200字02-02

苦难辉煌-900字02-02

苦难造就辉煌作文10-11

苦难成就辉煌作文01-27

高中作文:苦难辉煌01-27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06-15

苦难与辉煌作文(精选22篇)06-30

苦难与辉煌作文(精选30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