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

时间:2023-01-31 18:45:47 感悟 我要投稿

2023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通用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通用8篇)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1

  流浪地球2中一幕幕的灾难场面,使得人类空前团结。国家之间不再有敌视、党派之间不再有竞争、种族之间不再有矛盾、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仇敌。在只有炸掉月球才能逃生时,各国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所有核弹,毫无保留。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弹需要航天员手动引爆时,明知自己无法活着回来,但所有50岁以上的老航天为了不让年轻人去送死,集体出列,毅然决定去引爆核弹,诠释了什么叫做“危难当头,唯有责任”!

  比起责任,亲情也占了电影里很大的一部分。为了让家人们进入地下城,刘培强参加了领航员计划,想要让患了癌症的'妻子韩朵朵带着儿子刘启进入地下城。但韩朵朵深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于是把进入地下城的名额让给了她的父亲、刘培强的岳父韩子昂,让韩子昂带着刘启进入了地下城。

  无独有偶,图恒宇在车祸中丧失了女儿图丫丫,为了让她以另一种形式生活下去,图恒宇将丫丫的意识芯片导入了数字生命550A系统中。但是,丫丫的数字生命只有两分钟,虽然根据550A系统一代代的升级下逐渐有了自主意识,但图恒宇仍然不满意。图恒宇想要给丫丫完整的一生,于是他冒着地下城名额被剥夺、自己入狱的风险,将丫丫的芯片导入了更好的550W系统。最终,丫丫记住了密钥,拯救了人类。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2

  年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阅读书单,书单里就有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每年过年给亲戚朋友们拜完年,老公便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看电影,今年带我们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

  据了解,这部电影改编来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以电影的方式拍摄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更有画面感,特别震撼,特别有教育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看到也了解到我们共同的家地球的重要性,“电影里刘培强问面试机器人:我们能活多久?机器人回答:源于人类的选择。”道出了地球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爱护它,地球能为我们所用多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如何保护。

  之所以一直以来超级喜欢看科幻片,源于上学时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不过以往看的都是国外科幻电影。那时候,就一直幻想着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拍摄出类似这样的科幻大片,万万没想到今年在春节过年时,居然能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科幻冒险大片。多年来心里想的小小的心愿就这么很奇怪被实现了。实际《流浪地球》也是出于自己国家之手,不过当时我没看,这次看了还是有特别多的触动。

  这部电影相比以往的科幻片拍摄更有技术,立意明确,表达的内容更新颖更有创意,拍摄技术凌驾在现代科技和未来遐想之上。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该电影集合了很多资深有实力的演员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片中印象很深的是李雪健老师,当时看过他拍摄花絮,68岁的老人对电影如此敬业和执着,深深触动了我,一位为电影而生的人,他的专业,在影片中李老师扮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临危不乱,当大家开始怀疑,开始抱怨把互联网设置在北京导致迟迟开启不了时,在刘德华扮演的架构师图恒宇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坚持和丫丫配合下一起完成了互联网的链接,李老师扮演的周喆直老师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慌乱中给大家些许平静的力量,向全世界娓娓道来一段万年前的历史,“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电影有太多的看点和感动,孩子们都看哭了,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对家园、故土的留恋,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根值于中华文化,显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人物刻画从年轻到年老,生命从有到无,韩朵朵的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和刘培强从爱情到了结婚生子,到得病去世,一路刘培强的陪伴,照顾,温暖而温馨,为给家人们争取名额,为了国家的责任,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开启航天员之路,道出了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重视。架构师图恒宇对家人YY的`思念,融入了影片中,通过魔方宫格一样的场景,将图恒宇和丫丫所在的场景片段画面合集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方格里面,而小方格又组成了魔方,我们快速的了解到了四维空间。至少让我第一次快速的了解什么是四维空间。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生命计划。据了解由碳云智能构建,以Digitallife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现代的基因检测技术、智能设备等等,将人类现在的个体数据采集完毕,并储藏在虚拟世界里里,通过一系列医学、生物模型,通过分析自己的虚拟数据,来预测自己真实的个体寿命、疾病、患癌风险等。我个人对数字生命计划很感兴趣,不过在影片中,数字生命计划被禁止的,不被开启。电影里,除了数字生命的构建外,还有意识的上传与下载,这和马斯克的脑机计划有非常相似的关联度,马斯克说:“尽管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有信心,一个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是可能的。”Neuralink的工作是“让那些几乎不可能激活他或她的肌肉的人”重新活动起来。数字生命与这种意识的上传下载,让现实的人失去了肉体,也可以永生下去,同时也引出了系列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看得仔细,知道最后有彩蛋,我们等到最后,把彩蛋也看完了,孩子和我分析了MOSS和跟图恒宇的对话中,一切的灾难貌似是MOSS所为,最后的彩蛋貌似也为《流浪地球3》做了铺垫。

  总之,这个影片有很多看点和感动,很多触目惊心画面和超强的视觉体验感,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看看,个人分享感悟有限,不能全部一一给大家分享出来。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3

  看每部电影都觉得自己确实看明白了一些东西,也明白自己更多东西没有看明白,然而大都不了了之。流浪地球2是唯一一个让我思考要不要去二刷和独立思考更多的电影。于是写了很久写完了我的一些观后感,结果如下:

  一方面,确实让我思考地更深了,甚至看的时候没想到的东西再写观后感的'时候竟然抿出来了。只是太耗时耗力了。

  另一方面,看完影评和解析才知道,很多关键点,我一刷完全没有看明白,比如Moss是正是邪;Moss造成灾难的意图所在和经过的量子计算;Moss和科学院(马兆、图恒宇)、政府(周喆直)的关系;周喆直的“我相信我们的人”;周喆直“有人在帮我们”;Moss称图恒宇是“唯一的变数”......

  我很菜,自以为懂了其实很多都没看懂。但是还是发出来我幼稚的一些独立思考罢!不枉我为球2写了这么多。

  它真的是载入史册的好电影。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4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5

  期待许久的《流浪地球2》终于上映了,正值正月初二,迫不及待的就定了电影票,上午场人少,前后左右都可以错开坐,带好口罩不要吃东西。影院是密闭空间,做好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四年前我就看过第一部,有些基础,第二部看起来就没那么费劲了。毕竟看科幻电影是有门槛的,需要知道些相关的知识。

  观影后颇有感受,特别是其中的科幻场景非常震撼。开场就是战斗机处在飞行状态,速度飞快,但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J20,此时我非常激动,碍于面子没吼出声来,能在科幻电影上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我感到特别自豪。事后了解下来其中还有俄罗斯的苏57和美国的F35。太空电梯的场面很宏大,快速上升的感觉很真实。那种速度的飙升感,看的我都感觉头晕目眩。镜头切换到室内近景打斗时,我又看到一样让我惊奇的东西,机械外骨骼。曾经在军事节目中,看到过边防解放军配备了机械外骨骼。导演竟然将解放军最先进的设备放到了电影里,瞬间感觉这不仅仅是在看科幻电影,这是在看科技电影呀。有一个发射炮的镜头,我甚至认为那是电磁炮,电磁炮可是现在最先进的武器呀。

  空间站坠落时又让我从兴奋劲头切换到了末日悲哀中来,巨大无比的空间站坠落下来砸到地球著名建筑上时,我感觉地球要被毁灭了,人类末日就要来到了,我绝望到了极点。那种绝望不是太阳核闪这种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是人类内部互相之间不团结造成的。像极了疫情之初,有的国家控制病毒传染时的拉胯,自私自利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

  《流浪地球2》拍摄两部了,里面有很多外国人面孔。看得出原著作者大刘(刘慈欣)和导演郭帆都是现实主义者。太空灾难,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必须是全球联动。没有什么神奇力量能拯救,也不能就做一条船独自逃跑。全球的国家都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有劲儿往一块儿使才能挽救,只要能活着,我们就带着地球去流浪。

  “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中队的飞行员出列”这是流浪地球2里的一句台词,简简单单的.一句台词,感动了很多中国人。这句话也许只有真正的中国人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这是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集体牺牲自我。曾经先烈们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绵,不断的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保存革命火种,才有了现在的繁华盛世。而在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将永远传续下去,华夏文明将生生世世繁衍不息!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6

  又见神仙打架的春节档,时隔三年,影院终于又重现了座无虚席的盛况。口碑和票房上,《满江红》后来居上,逆袭《流浪地球2》成为2023年的春节档冠军。一部是悬疑喜剧,一部是硬核科幻,虽然分属不同的电影类型,但都在各自领域做到了极致。只因个人更喜欢视觉效果震撼的电影,所以推荐了地球2。

  从制作上看,地球2明显比1更加优良,大场面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从无人机大战、飞机追导弹,再到太空电梯坠毁、炸毁月球,让观众结结实实地感受了一把视觉盛宴。

  从演员上看,地球2不仅请到了刘德华加盟,更是有吴京这一国内影史票房第一人坐镇,李雪健、沙溢、宁理等老戏骨参与,相比第一部演员的青涩,地球2的演员演技无疑更为精湛。

  地球2分成了三条叙事线,分别是李雪健的高层决策线,吴京的实际操作线和刘德华的虚拟生命线,三者通过拯救地球这一纽带进行了连接,三者各有各的精彩。限于电影的篇幅,三个小时并不能完整地讲透每一条线,但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伏笔,无疑更能吸引观众去看《流浪地球3》,而这正是国内电影的一大可喜之处,国内从地球1开启科幻电影纪元开始,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科幻类系列电影。从电影发展看,重工业电影将是电影的.一大发展趋势,无论是更加精美的画面,还是更加逼真的特效,都将更好的助力电影行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良性循环无疑将为电影行业注入更多活力,这种变化比产出一部高质量的电影更值得让人欣喜。

  另一个可喜之处是地球2展示了真正的中国元素。一直以来,我们觉得熊猫、太极、红灯笼,贴纸、京剧、中国结等才是中国元素,但细想这些元素就会发现,它们还只停留在中国元素的表面,真正的中国元素应该是愚公移山,是“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更是“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中国元素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输出,就像地球2里国人用行动说服全球支付流浪地球计划一样。新的一年里,期待我们也用行动继续展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最后,春节将尽,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前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在流浪地球的片尾曲中“开启新征程”。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7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流浪地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8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 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 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电影《流浪地球2》优秀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流浪地球台词07-12

电影流浪地球经典台词07-12

电影《流浪地球》经典台词01-18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600字初中)04-18

2023《流浪地球2》电影优秀观后感(通用6篇)01-31

2023《流浪地球2》电影优秀观后感(通用7篇)01-31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29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6篇)01-29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01-29

《流浪地球2》电影的观后感(精选10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