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01-31 12:28:47 感悟 我要投稿

2023年《满江红》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满江红》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满江红》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1

  小时候,奶奶家的收音机里每次播放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时,我总是放下所有事情一集也不漏得追着听,像现在孩子们追剧、追星、打游戏一样迷恋。岳飞智勇双全,治军有方,屡破敌阵,大败金兀术,一生精忠报国,最后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陷害,命丧风波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我,我对英雄岳飞也一直无比敬佩和仰慕。

  今年正月,贺岁影片《满江红》上映,我回忆起儿时追评书的情形,同时也对银幕中如何刻画这位家喻户晓民族英雄充满了期待,所以迫不及待买票观影。

  影片开始,我就被若干历史上未出现的小人物快速奔跑在青色砖瓦、光线昏暗、深深的巷子里这一情节所带来的紧张气氛所吸引。金国使者死在宰相秦桧驻地,所携密信不翼而飞,秦桧命小兵张大和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两人在一个时辰内找出凶手和密信,故事情节由此展开……演员阵容豪华强大,故事情节不断推进,两个半小时的影片,但我看到近一个半小时还未出现岳飞的影子,心里不免着急,心想我是为看岳飞而来的,演了半天还未出现我想看的主人公,演员阵容再强大、故事情节再好也不符合我的预期,当时对影片的内容有些不满。但是当小兵张大被拿下,酷刑之下,后背露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时,故事情节不断递进和反转。此时才觉得不愧为名导张艺谋的作品,通过一群小人物为获取民族英雄岳飞的临终遗笔,讲述了舍生忘死、义薄云天的精神来唤醒被权势镇压的真相和良知的.故事。影片的最后以全军诵读岳飞的的遗笔《满江红》定格。

  我已从事律师工作25年,在这期间也时常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面临来自部分案件相关人员的威胁,但我从未畏惧过,坚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追求正义,这一初心始终未改。最后让我们共同诵读岳飞那首震铄古今的佳作《满江红》,以此共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2

  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可以只溯因回一个“红”字。对红色的使用是张艺谋如此鲜明的美学特征:《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窒闷苍凉的灯笼,《秋菊打官司》里殷红发亮的辣椒,《菊豆》里淋漓滴水的染布,以及情意纯粹的山楂、喋血般的《活着》片头字体,更毋论《红高粱》中原始生命力旺盛至暴烈的高粱酒。但这些几乎是最早期的作品序列,emo老师每隔十年似乎就会重新开辟一段电影光谱,风格标识式的红色变成一个遥远的、记忆中的符号——如果不把2020年之后将“红”以主旋律价值观的方式加以融入的“红色电影”纳入其中的话。

  所以看见海报上遒劲雄浑的“满江红”三字时,内心充满兴奋。而影片中的确有好几抹令人印象深刻的“红”,除了刀起刀落后成流成泊的鲜血,还有樱桃、簪花、舞伎的嘴唇,它们在蓝调寒光中象征着情义与真心。但观毕后意识到,它并不是二十世纪末十年张艺谋电影的回光返照,而是千禧年后《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的延续,在有意模糊、削弱深度上甚至更甚。

  尽管电影本身是舶来艺术,如今的技术手段已呈高度现代之态,但《满江红》给我的初印象是一部传统的电影,并且是在前现代语境中的“传统”。

  内容上是传统价值认同,关于家国情怀,关于忠、信、义,关于良知,关于气节。(另,也包括对人物特质的塑造,军营战士在具备勇猛、直率特征的同时恐怕难以避免地具备“直男癌”,2016年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战士们更荤,这无可厚非,为什么会被拿来大做文章hh)

  形式上是对传统戏曲的借用。譬如角色造型:在面部化妆中暗含善恶褒贬的道德评价;譬如背景音:在转换空间、配合角色身段动作时使用的锣钹鼓板等击节乐器,以及豪迈嘹亮、甚至有点摇滚的梆子腔,全片各段落因此节奏鲜明、层次清晰;譬如故事结构:片头高墙之间自上而下的长镜头像一个简洁的楔子、片中多次出现的过甬道以及每次过甬道时人物的增减改换像“折与折”间的`过渡。所以看完这部摄于山西太原的电影,也像听完了一出精彩的晋剧。(这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地方,也因此不喜欢影片里故弄玄虚的工业背景音)

  除此之外,传统还体现于对电影基础视听语言的回归。(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虽说秉持效率原则的商业电影普遍选择牺牲美学追求、实现叙事最优,但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一直注重着对造型空间、构图色彩的把握。所以“回归”应该改为“坚守”。)譬如随处可见的画框:繁复的镂空的门窗,长长的逼仄的甬道,人为升起降落的纱幕,种种。它们的存在使影片的叙事空间几乎都是封闭的,唯一的开放性空间出现于全军传诵《满江红》之处(另,我也有些不喜欢这个段落,点得太明了,《drive my car》也是,点得太明了,但它仍然是我心目中的奥斯卡年度最佳影片),这既是那个等级森严、权力倾轧的时代的写照,也是角色心理结构的外化。

  还有些有意思的地方,但全为自己在影院的浮想联翩:

  红蓝玛瑙是不是对黑客帝国的戏仿?

  人物在甬道间匆匆行进的画面充满漫画感,让人联想至韦斯·安德森,这是不是导演有意识的二维化、漫画化?

  武大人手执金牌问“你学没学过历史?历史里金牌有没用的时候吗?”;以及书记官退下后宰相宣布“庭审正式开始”;影片故事本身就坐落于教科书及史册之外的历史飞地;这是否是对历史、历史书写、历史与人民记忆的思考?

  故事中的统领孙均决定去一个不是“走狗”的地方、决定出走。这让人联想到导演自身,从被视作“第五代”高峰、在国外电影节风光无限以至于被骂作后殖民文化符号,到与戛纳决裂、被人民拥作“国师”。孙均的自我放逐是否也暗含着emo对自我出路的思考?

  两年前的《扬名立万》以“剧本杀电影”作为宣传关键词,《满江红》也让观众直呼“沉浸式剧本杀”(另,反转太多,到了末尾略显生硬,有点不喜欢)。跨媒介融合或许是导演面对寒冬、捍卫电影时所选择的、卡塞蒂式的进路?

  《满江红》是一部无可否认的、成功的、成熟的、好看的商业电影,即使只将它放置于张艺谋自2002年《英雄》之后的市场电影序列之中,也仍然称得上优秀,更不必谈置于鱼鱼鱼鱼龙混杂的院线电影之中。但坦诚来讲我也没有从它当中看出、除了为emo老师后期面向好莱坞、面向市场敞开怀抱的选择提供背书以外、更多的意味,甚至怀疑观众的狂热是出于三年疫情寒冬,以及同时代劣质影视产品的衬托。

  但太久没有在影院看见这么高的上座率、这么多样的年龄受众、这么频繁且一致的会意的笑声、这么和谐轻松的观影氛围,我想这是所谓的艺术电影无法做到的。想起张艺谋执导第一部电影时说,我们这个民族背负的历史包袱太沉重,而生活中的中国人又都是承受型的,很累,很拘谨,精神上也不舒展。于是他希望改变,希望中华民族轻装上阵,希望所有的中国人活得潇洒、舒展。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满江红》就是很好的例证:放弃先锋艺术,坚持讲好故事。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现在的张艺谋。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3

  昨天妈妈带我去看电影,问我想不想看《满江红》。我不太清楚《满江红》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只是听说沈腾主演后,就爽快的答应了。我猜沈腾主演的电影肯定都是喜剧。

  影片开头先介绍电影的背景。说是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但前夜金国使者却死在宰相之地,密信也不翼而飞。于是秦桧派小兵张大,与亲兵营副统领孙均在一个时辰内调查出此事。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有些不太能理解张大他们的动机。他们是怎么在那么早的时候,就知道秦桧与金兵有勾结,是个无耻的卖国贼?他们揭穿他是为了正义吗?或者说是为了大宋的百姓?

  而被卷进悬疑案中的歌姬瑶琴,也是那么早就加入了张大的布局吗?那张大又是怎么知道金国使臣一定会选择瑶琴的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本来还想提出更多的'问题,可是越想脑子里就越乱,电影里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乱。我只觉得秦桧这个卖国贼实在是太过分了,因为张大他们为了让岳飞的满江红流传下去,纷纷牺牲了。

  这时我忽然想起电影中张大在背后的刺字“精忠报国”。他应该是岳飞的后人,继续让秦桧这个卖国贼坐在宰相的位置上,宰相府里的人都要听他指配,而且大宋的人民也会因为他这个卖国贼而流离失所。看着秦桧把自己的国家献出去,每个爱国者心里肯定都不好受。

  我现在总算大致明白了,张大他们就像是一个爱国者集团,而秦桧就像是卖国贼集团的老板。爱国者集团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外族占领,于是出面阻止了秦桧,并且让大英雄岳飞的满江红一直流传下去。

  我觉得张大他们虽然很普通,但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理想也十分远大。他们做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让卖国贼集团的老板露出了马脚,还了岳飞一个清白!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4

  今天是年后上班第三天,人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工作。都说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不错,昨天晚上我和老婆便去电影院看了,这也是疫情三年后我们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况且也是近二十年来和老婆第二次走进电影院。

  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然抛开影片情节不谈,《满江红》从选材上讲是非常成功的。我们这一代人对岳飞有着太多复杂的情感,有仰慕与尊崇,也有怜惜与悲痛。岳飞是历史上最最有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又忠肝义胆,壮怀激烈。北伐抗金之时,本来一路高歌,捷信频传,即将收复大好河山之时,却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冤死于奸臣贼子之手,且惨烈异常,深仇大恨,意怎能平啊!好在忠君爱国的形象与精神长留于世,流芳千古,名垂青史!岳飞的人生苍凉悲壮,他身处无奈的南宋时期,国破山河在,他一心精忠报国,但又壮志未酬,他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中国人的真正脊梁,为世代人所敬仰。中国人对岳飞的崇拜,也不单单对他高洁人品的怀念,精忠报国赤子之心,更包含着一种美好的自我暗示——我们的一切本来都是美好的,但由于有秦桧这样的大奸臣、投降派当道,一切颠倒黑白的事都会发生,再了不起的英雄,也能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我们为什么会对秦桧这样的奸臣具有最切齿的痛恨?因为宰相这个层级,是中国传统史学和道德伦理所能追责的“最高层”,所有坏事都是有奸臣干的,与君王没有关系。所以,在岳飞墓前跪着的,只能是秦桧,而不能是赵构。

  记得我们上中学时课本上还有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听说近几年被删掉了。有“专家”说这首《满江红》根本不是岳飞写的……,是不是岳飞写的并不重要,如果课本里没有了英雄,没有了先烈的英雄事迹,青少年怎么能胸怀大志,怎么能担当起“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重任?

  电影《满江红》,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影片的最后,复颂岳飞的《满江红》,那种壮怀激昂的声音,穿云破雾,在时间和空间回荡。我们今天不能忘記英雄的壮举,为国家和人民更应该让“精忠报国”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今天看完《满江红》写的观后感,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和谅解!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5

  国师出手,必能惊天动地,无论好坏。票房啥的都是其次,看看各方各面的强捧和生骂,你就不能不佩服,虽然已经75岁,论到掀起江湖风浪,还得是咱艺谋大爷。

  那么多振振有词的评论,咱就不贻笑大方了,这篇只是“观后感”,纯粹个人感受。

  从第一个镜头,众人鱼贯穿过大院的俯拍场景起,我就由衷感慨:张艺谋是有多爱黑泽明啊…从色调、节奏到镜头,分分钟想起《七武士》。我甚至真的在默数第一场戏里的那群兵士到底几个人(似乎是八个)。

  但对于特别讲究故事逻辑的人来说,我当然认为《满江红》的整体逻辑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尤其奇怪的是,为啥这部戏会打“悬疑”的旗号,而宣发(又是宣发)又为啥一直强调“反转”,哪里有反转啊?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张大是正义一方(没有沈腾滤镜),秦桧一方的几个坏蛋,也从头至尾都是坏蛋。包括郭京飞演的王彪,刚刚有点迟疑他的立场,剧中人立马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他就是被误杀了。

  而整个行动,从一开始的王彪被杀,就走向了处处出问题,哪儿哪儿都不确定。所谓“连环计”,看到最后,可能正如何立(张译饰)所说,也就是个将计就计罢了。唯一让我叫绝的是最后一个扣的打开:真假秦桧。不止解释了之前背诵《满江红》时“秦桧”的激情昂扬,热泪满眶,还符合了秦桧不是被杀身亡的真实历史。

  另一个让我不能忍的是,除了直接被抹了脖子的(比如小岳岳饰演的武义淳),其他几乎每一个捅进身体的刀,都能被拔出来再次杀人。瑶琴杀何立是这样,结尾时孙钧厮杀郑万还是这样。别的不说,古人的忍痛能力真是强,谁都知道,匕首拔出来比刚扎进去要疼多了。人均自己拔刀再出击的本事…看着是真疼啊。

  但关于到底该不该杀秦桧,这么多人做了如此牺牲,竟然只是为了一首词,到底值不值得(而关于这首词到底存不存在,秦桧本人到底记没记住,张大们其实是不确定的),这是目前争论最多的话题。对于这一点,我反倒没什么疑问。这不就是张艺谋么,当年的《英雄》,不也是因为最后“无名”没杀秦始皇,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么?姑且不说历史上的秦桧原本就是善终,哪怕只是安排了“决意杀死”这样的桥段,那也不是“张艺谋”啊。

  国师的风格和套路其实一直没变——家国天下。除此之外,他其实不太在乎谁生谁死。秦桧到底能不能被这群人杀死,并不重要。在中国的历史里,他已经是一个被千刀万剐还要放进油锅里炸的`罪人了(据传当年人们用一条面代表秦桧,一条面代表秦桧他老婆,两条面背对背绑在一起,下油锅炸,就成了油条)。

  观影过程中,我始终有种感觉:整部电影由始至终未出现岳飞,却时时刻刻有岳飞的身影,他活在台词中、活在角色们的心中,和那首词《满江红》一样,化为了电影的精神图腾。与其说张艺谋在讲一个快意恩仇的复仇故事,不如说他在讲一个“文以载道”的故事。

  所谓“敬惜字纸”,文字表达和信念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中国发生过无数次焚书运动。先贤们为了保住那些典籍,把书砌在墙里藏匿起来,才让这些文字得以流传。从这个角度说,《满江红》是在宏大历史叙事铺垫下,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向强权抢夺记忆与声音的故事。那些强权抹不掉的字,最终会口口相传,万世留芳。这是张艺谋隔着历史的安全距离暗藏的逆鳞,更体现了他一如既往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

  演技方面,老演员们人均都不错。尤其雷佳音是真好啊。阴翳、虚弱、狡诈、无耻,人们印象里秦桧该有的样子,一点没差。可是假秦桧倒地身死时候,他又真能让人相信,那个替身其实是个好人。

  张译当然是一如既往的稳。恰好前一天才在讨论,是不是除了《追凶者也》里有点儿二乎的冷血杀手,他就没再演过反派,这个十足奸佞的宰相府总管就算立住了。而且,少有古装造型的张译,妥妥一个青衫细腰郎, 颇有古代谋士之风呐。

  有一场戏,沈腾、张译、岳云鹏、易烊千玺四人一桌谈判。忍不住感慨:目前国内最顶流的几位都坐一起了吧…也就老谋子有这本事了。

  但是,易烊千玺我却真夸不出口。其实我之前对他的演技蛮看好的。无论《长安十二时辰》或者《少年的你》,他很明显是超越同龄艺人的(更不用说同属一个出道性质的“流量明星”们)。但是,从《长津湖》开始,我就感到这小孩儿以及他的团队有点着急了。

  明明很年轻,人生经历也相对单纯,却非要去演成熟的角色,单纯靠粘个胡子画个妆,或者全程皱着眉头装凶,是不成的。虽然孙钧的人设就是个少年将军,那一成不变的表情和姿态,让我始终搞不清他到底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升官进爵和民族大义之间的矛盾?或者亲情与仕途之间的纠结?好像都有,又好像都那么飘忽不定。

  有些能力,是必须有足够年纪和阅历才能得到的。想在一年内走完别人几十年走的路,只能是拔苗助长。

  总之,有缺陷,但不妨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至于关于“辱女”的评论,其实根本不值一批。中国那么多男性导演里,能像张艺谋那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又如地母般倔强而伟大的女性角色的,有几个?从《满江红》里看出“辱女”元素的,只能用鲁迅先生那句话来形容。

  反正今年看过的四部春节档,个个儿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比之下,我的片单里,姑且给《满江红》排第一吧。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6

  初五观看了《满江红》,之前网上获悉好评如潮,便和家人仨人一起观看后,过程感觉还行,但到最后,当孙均接力张大的使命胁迫秦桧让全军复诵岳飞的绝笔词《满江红》,这时候眼泪哗哗的出来了。这个泪点让人意想不到,想不到几个小人物要完成的大事件是这个,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杀秦桧,为岳飞报仇,而是让鹏举绝笔流传出来,让千千万万的人以唾液杀死秦桧,直接杀死秦桧不足为道,但是要让世世代代的人骂死秦桧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电影看到此,感受至深,同时也在为岳飞的死扼腕长叹!岳飞写下的《满江红》,表达的是恢复旧室的生平志向,或许就如他的《小重山》写的: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他同年代的赵构和秦桧之流不会懂的。

  10年前也有一部连续剧《精忠岳飞》,看完之后,也是心情难以平静。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让英雄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或许我们现在看透了--皇权的捉弄。大宋王朝其实不弱,不管民间还是军队,弱的是皇权,赵家王朝立朝不正,要不是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也不至于让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赵家立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让文官担任军队的主官,也不停的轮岗,一直在防范着武将,一直想要削弱军队的力量,再次防范藩镇割据,也就是防范武将再次出现黄袍加身,是防范到骨子里的。这样的防范结果是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无法防守外敌的入侵--北宋对辽俯首称臣,南宋对金俯首称臣,最后被蒙古灭了。

  可能我们要说,岳飞也不太懂政治,他生平的抱负的.北伐中原,迎回二帝。赵构做了几年皇帝之后,已经不舍得将皇位让出来了(退回去)。我们无法去怎么猜测岳飞,也不能要求岳飞当一个天下枭雄,要让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去废掉赵构(假如他有这能力),这或许就是岳飞的宿命。他的使命或者就很简单,要平定中原,恢复旧都,这个和他现管的天子偏安一隅是严重冲突的。

  历史如果能假设的话,我们假设岳飞能够迎回二帝。这二帝当中,一个是他老子,一个是他哥哥。回来后,如何安排皇位呢?我们可以参考明朝的另一个样本:土木堡事件之后,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也先俘获了,之后,开启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朱祁钰被推上帝位,明太后同时要求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确保朱祁钰只是临时过渡的皇帝而已,随着明朝的稳固,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被释放回来了,被封为太上皇,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7年。朱祁钰皇帝位坐久之后,计划着一步一步废除哥哥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幸的是,自己儿子突然夭折。后来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上位。大明又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对北京保卫战有功的于谦被处死。

  历史不能假设!读史使人明智,宋人不忘亡国恨,全军复诵《满江红》!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片尾时让人忍不住一起吟诵《满江红》,观看经典,心灵深处如同掀起万丈波涛,久久难以平静。

  电影《满江红》的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四年,以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前夜为时间背景,讲述沈腾饰演的小兵张大与易烊千玺饰演的清兵营副统领孙均机缘巧合被裹挟进的一场巨大阴谋,这阴谋层层反转、风云变幻,最终真相大白的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生命是无比短暂的,但是精神力量却是可以闪烁千年。在影片中,岳飞去世四年后仍然是张大这些小兵的信仰和灯塔。而九百年后,他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怀,他“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碧血丹心,仍然让我们无比动容,难以释怀。岳飞的浩然之气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国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

  “每一个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满江红》中的效用兵张大、舞姬瑶琴、车夫刘喜等等一众小人物,他们没有指点江山的气魄和率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却拥有一个人在民族蒙难之际最最可贵的品质: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刻在了张大的背上,也刻在这些人的心中。一腔报国的'弧勇,为大宋而流的热血,护佑岳飞将军的忠魂,是小人物坚韧赤诚的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当得知舞姬瑶琴是身负报国大义的那一刻起,对瑶琴也是肃然起敬。看到她眼中那坚毅的目光,听着她唱的“何日归家洗客袍”,看着她与张大那不舍的相拥,我听到了影院里的哽咽声不断……即使是瑶琴、张大等微尘,亦能发出时代的最强光。当今的华夏盛世来之不易,正是无数个张大、瑶琴等平凡小人物的笑泪和欢悲,正是丁三旺、刘喜等无数平凡小人物以微尘之恍聚成当今新时代之光明。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吾辈之青年,亦应怀赤子之心,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岁月。吾辈之青年,亦应播下平凡之种子,以意志浸润,以行动浇灌,以坚持为肥,矢志奋斗,谱写新时代之绚丽华章,以微尘之光芒,汇聚我中华民族之脊梁。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8

  昨天是春节后全国开工的第一天。前几日经与医院联系,昨日一早我便匆匆赶去医院,完成了因疫情耽搁的检查,然后匆忙赶去完成春节期间的一个愿望——观《满江红》。

  满以为开工了,又可享受久违的影院专场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去了几家影院,每部影片都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让我惊愕不已。我惊讶竟有这么多年轻人不能去开工;我还惊讶三年多的疫灾仍然没有浇灭人们生活的热情;我更惊讶中国人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

  考虑再三,仍然挡不住所谓“票房第一”的'诱惑。揣着一搏的心情和勇气,把“生命至上”抛在脑后,决定不看不休。

  好不容易现场在网上抢到了两张第一排的边座,终于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情走进了影院。

  从小就无数次听过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一直也很喜欢岳飞那首气吞山河的《满江红》。充满期待的心让我无数次憧憬影片将给我带来的震撼,可是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让我大失所望。

  这部电影用戏说的方式把一个民族英雄拍成一种虚构的故事。更有甚者,老谋子竟然让岳飞荡气回肠的史诗《满江红》通过秦桧之嘴诵出,真是亵渎民族英雄,荒唐至极!剧本的乏力和逻辑的不通让整部电影黯然失色,真是可惜了一个如此好的题材!我想这部电影烂的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懂或者根本看不懂。

  另外,老谋子可能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赚大钱去养活他的大家人口。2个多小时的电影却只用了几个小巷子,让演员在里面跑来转去,一场电影下来,观众都被转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略懂历史的人看《满江红》简直是一种折磨。2个多小时的电影死了那么多人,就为了让一个假秦桧告诉大家背满江红 。我不得不说看这部电影不仅为剧情所累,也为历史真相所愤怒。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01-29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01-29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精选5篇)01-29

电影《满江红》的观后感(精选10篇)01-30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01-29

满江红电影的观后感(精选6篇)01-29

满江红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01-29

电影满江红的观后感(精选5篇)01-29

《满江红》电影的观后感(精选10篇)01-29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精选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