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时间:2022-10-22 11:23:13 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都记录下来。你看过感悟的文章吗?知道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学习了连续两问应用题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商店里有185个书包,卖出一些后,还剩107个,卖出多少个?又运进书包249个,现在有多少个?”批改时发现有许多学生写成:185-107=78(个),78+249=327(个)。显然,他们是受了连续两问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影响。而受这样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缘于学生解题时的不良的思维习惯与模仿、记忆式学习方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师:(先把题目与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认真地读题,想一想这样的解法对吗?如果错了,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起初,有的学生不以为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解法是错误的。可经几个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不断地嚷着“错了!错了!”就使得他们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生:老师,我们把第一个问题求出的78个当成剩下的书包了。

  (显然,这位学生属于“上当者”。)

  生:老师,我们是受了今天学的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影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当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条件。

  (了不起,这位学生一语中的,其他学生听了频频点头。)

  师:这道题与连续两问应用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我赶紧抓住机会,让学生区别连续两问应用题与一般两问应用题之间的不同,以便学生更好的认识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

  生:这道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一样,都有两个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如果没有解答完第一个问题照样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这道应用题的两个问题之间没有联系,而连续两问应用题的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作为第二个问题的条件。

  师:对呀,连续两问应用题中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将求得的结果作为条件再解决第二个问题,两个问题的解答是有先后顺序的。

  (看来,学生明确了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间的关系。我并没有因此满足,准备趁热打铁……)

  师:这道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以后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把题目意思弄清楚。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苦口婆心的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可收效甚微,而经学生自己感悟得到的体会,想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不能因为课上教了什么,做作业时就不动脑筋地照课上学的去做。

  (这么深奥的道理在几分钟之内学生就体验到了,这令我欣喜无比。)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解题发生错误后,教师没有包办分析错题,而是在留足充裕讨论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及由此得到的启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活动中;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反思知识获取的过程,领悟学习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可是,往往新知一旦得出,就马上进入练习阶段,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其实,知识的得出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反思是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则更有意义。因为后者能为学生积累诸多的学习方法,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

  ?如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应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推导出的)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当以后碰到一个新图形时,可以想办法将它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解决)可见,反思后,学生易于形成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相关文章:

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作文01-28

让学困生在关爱中成长作文01-28

从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中反思07-16

实践中感悟,反思中成长作文01-26

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11-26

实践中感悟反思中成长(450字作文)01-27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08-18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11-25

学生在工作中的自我评价通用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