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

时间:2023-04-21 19:51:17 发言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发言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那么,怎么去写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

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在我发言前,王瑛老师的发言震撼全常我只能自我解嘲,几句话过渡到我的发言!呵呵!引言如下:刚刚王瑛老师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让我们沉浸其中,无比膜拜哈!但是,我坚信朴素的语言并不影响对真理的表述,下面让我和大家一起回归淡定的理想思考。

  “运用情境课堂,培养学生爱听课的习惯”读书体会。情境课堂,以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培养学生爱听课的习惯;情境课堂,以情感染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听课;情境课堂,以思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通过思考到达爱听课的效果。情境课堂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每节课我们都在努力地创设这种很容易走进学生心灵,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种情境课堂的创设更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只有孩子的思维被唤醒,被激活的情境下,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去听老师的讲课,去思考,去收获!但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认真地学习状态,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爱听课、会听课、会学习的习惯培养!

  其实情境课堂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流教育理念要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一直以来我深信并遵循着这个原则。但是在今年,党我再次走进一年级的孩子,再次用情境课堂带领着他们快乐地学习时,我陷入了一个更深的思考——“兴趣究竟从何而来?”兴趣仅仅是天赋或潜能的自然表现吗?即使一个具有天赋或潜能的孩子能否自我开发?或是通过后天体验、见识启发、调动出来?

  从启蒙到体验学习、延续发展、直到形成成熟的兴趣取向,这个过程不会只是一个人在参与,在这里有孩子们自身的寻找和探索,有外界环境的引导和影响,有孩子们的执着和坚持,有外界环境的陪伴和同样持之以恒的.协助。所以说“兴趣”的形成,有它的“前世今生”。而我们则是促进这个过程的最有力的外界协助力量,我们任重道远,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每一节课上,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决不能有环节,没细节,真正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产生“爱听课、爱学习”的源动力——对学习的兴趣。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一定会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靠近。有句话说“梦想是用来接近的,而不是用来实现的”,我想让这句话更完满些,我们可以向着梦想无限接近!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固守着给学生最优异的成绩这个信念,也一直为此而努力。但最终能够成就学生的,却是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良好的习惯。相信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也正在形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证应了那句话——“在付出与收获的同时,成就别人,页成就自己。”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言。关于读书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在这里我把去年年末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写的不好敬请谅解。

  一直想写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面对这一屋子的书本。我仔细搜索自己记忆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关于读书的故事。这一路的成长,这一路的相伴。

  我的记忆回到最初最初,来时路回首中一行行记下。翻看画书的小姑娘,背着父母订《文史知识》的少女,大学宿舍床头书的女生,还有如同今日卧室、阳光、香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来不曾厌烦。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我也深为遗憾呢。只有尽力了。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而且从19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长达17年的23本日记。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这就够了,不是么?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都会了。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觉得老师也真是的。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尽管当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打心底里的感激。在这次发言的最后。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学问没有深啊!”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教师关于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3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说实话,作为今天读书活动的第一个发言人,我很紧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紧张,好像“读书交流“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似的;作为一名中年人,我倍感紧张,因为近段时间我总感到自己的白发在不断的增长,而自己各方面的提升却进展缓慢,虽然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虽然感觉自己写起文章来更得心应手了,但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了!

  正如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样,早在去年雷夫老师到北京演讲的时候,我就听王庆华老师介绍了他与雷夫老师面对面的交流的感受,知道了雷夫老师的睿智,《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精彩,却一直没有机会一读为快;后来,孙校长向咱们推荐了这本书,我又因为自己眼睛的问题,没能及时的上网阅读。所以开学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到图书室去借来了两种不同版本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而满足了我好久以来的反复研读、感受奇迹的心愿,知道了原来雷夫老师的成功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断付出,也经过了艰辛的淬炼。

  如今,手捧《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静静的感受第56号教室内发生的奇迹,认真学习雷夫老师对孩子们在阅读和艺术方面的引领,分享着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变历程时,我就仿佛找到了自己努力地方向、付出的决心!

  说句实在话,我和雷夫老师一样,一直都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却不知道该怎样点燃孩子们阅读的激情。虽然我也曾带领孩子们上“读报课”,和孩子们在早读时间共享“阅读经典”的美好,并要求孩子们写多少篇不少于多少字的数学日记······却始终不知道如何衡量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并引领他们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还时常以自己是数学老师作为搪塞的理由。

  如今,仔细阅读、分析雷夫老师的做法,我将努力如他所做: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并展现给孩子们自己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并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即便我非语文老师,但又有什么能阻挡我热爱阅读、喜欢写作,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的信念呢?

  关于雷夫老师与孩子们艺术的交流,原来我只知道可以让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丰富多彩,并远离无聊的纸牌、麻将的`诱惑。殊不知,掌握艺术知识的过程亦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纪律、责任、牺牲、练习、纠错、倾听,以及时间管理,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度过愉快时光的同时,保有独特的自我。

  最关键的是雷夫老师对孩子们信念的渗透,我们都知道“撼山易,撼心灵,难!”“教给孩子们知识容易,渗入孩子们心灵的信念,难!”“简单的说教容易,心灵的接受,难。”······但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却一致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并努力地做到最好。从而教会我们: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则,而非靠言辞说教。想让孩子们努力学习,自己就得先成为一个他们眼中从未见过的勤奋之人;想引导孩子们善待他人,就一定要让自己时时处处友善待人;想要孩子拥有幸福感,自己就要先做拥有幸福感的老师······

  总之,好的老师就是教室里的奇迹!让我们在反复研读、感受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期待着自己也能努力的把每一个孩子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期待不一样的精彩!

  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分享的发言稿优秀】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分享课件04-06

读书分享会活动方案优秀02-10

优秀作文分享:我的读书故事01-27

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方案实施计划读书分享活动教学设计11-04

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总结12-05

优秀教师教育感言分享07-07

感恩老师优秀作文分享01-30

听教师读书分享会心得11-24

教师读书分享会优秀发言稿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