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时间:2021-02-09 14:34:06 发言稿 我要投稿

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篇一: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我今天代表我校来参加课改交流会,感到十分荣幸。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指导我校的课改工作。下面我对我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体教师日日进行课改学习,记笔记。

  新学年里,我校把课改作为重中之重。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员工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中。每天下午,利用二十分钟,学习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并记下学习笔记。

  二、周周都安排公开课,师生共同参与评课。

  我校对课改工作,丝毫不敢懈怠。我校一周安排一节公开课,全体老师参加听评课,同时还让学生参与,并说出孩子的心声。因为我们深信:

  1、学生学会了多少是检验老师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2、学生的心灵需求才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发挥各班班长能力,有效提高学校管理。

  每天早晨,当天的值班老师和班长,共同打扫卫生。当天值日班长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各班的卫生、纪律、晨读情况,进行记录,并上交学校。校长再对情况,进行汇总,并表扬表现好的班级。

  四、班班张贴小组评价表,随时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点滴表现。

  我们的评价表,评价面涉及学生的成绩进步或百分奖、作文优美或进步奖、写字美观或进步奖、纪律好与进步奖、卫生做得好,还有违纪、卫生脏、书写潦草、完不成作业等扣分方面。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差生,他们往往生活在被人蔑视的阴影里,不能看到阳光,更能茁壮的成长。此时,老师的更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评价上显示出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也能真真正正当“人”、快快乐乐成长。

  以上是我们xx小学在课改方面所做的工作,当然我们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小组评价未有涉及小组综合奖。

  在课改探索中,难免会遇到新问题,我们也遇到新的困惑和难题。

  1、组长和班长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真正发挥小组的凝聚力。那么如何真正让班长和组长有领导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2、全体学生性格不同,基础有差异,是否要制定出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在进步加分的细则,是我们在深思的难题。

  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其实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

  以上是我校的课改工作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有经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进我校工作的进步。

  篇二: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十分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对我校课改的一些真实的体会和粗浅的感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我发言的题目是《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小先生示范引领,共筑附中高效课堂》。我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导学案——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小组合作学习——优化“教”与“学”的有效方式;小先生示范引领——挖掘“教”与“学”的本质,实现教学相长,落实素质教育。

  一.导学案——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0xx年我初到美丽的附中,还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中的我就遇到了工作中新的名词——导学案。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时的紧张,刚刚才掌握了如何设计教案的新手教师,现在却要转换角度重新思考如何实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如何将老师的 “教”与学生的“学”联系起来,改变学生以往一样坐而受教的习惯?一切都要从一张张导学案的设计着手。

  经过一次次的校本培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导学案课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合理的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既然导学案的落脚点在学生,那我不妨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重新思考上述问题。所以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都有哪些问题困扰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呢?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想学习,但是自己却不会学习或自学效果不好;更没有机会去实现所谓的自主学习;久而久之,便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我设计和使用导学案时要解决的问题。要将导学案设计成一份“学习路线图”,首先,要清晰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这部分内容由几个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降低难度,把课本中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力求问题要典型,要精练,要符合本学段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要过多过难,使学生产生压抑感。还要尽量这些问题层次化,给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分值的问题。另外,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一些暗示,帮助和方法性的指导,例如:可以参考的教辅材料,工具书,网址等。我们要时刻记住设计问题的目的不在于问,而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去思,去做。层次化的问题和必要的指导,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预习学案有所收获,让所有的学生形成不依靠老师,自己也能学习的意识,初步感受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才会乐于参到导学案课的学习,让预习为课堂学习开个好头。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他们敢于开口,提供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自己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相互答疑解惑,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

  作为老师,我要管住自己的嘴,杜绝言语霸权,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浪费时间再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适当点播,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得到锻炼。对于我想强调的重难点,我会选择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一名或几名依次进行复述。既达到强化的效果,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到并记录下他人对同一知识的不同理解和表达,使优生带动其他学生。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学反馈,我可以看到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的效果,以便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此外,还应注重及时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多一些认可,肯定,表扬和鼓励,不断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意识到,我自己能学会,我能做得很好,从而最终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效和乐趣。最后,还要强调和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后的复习。导学案是一份清晰详尽的课堂笔记与课堂学习实录,可以毫无疏漏地再现知识结构,同时红笔标注的错误也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它们都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因此,看知识,想方法,改错误是利用导学案复习的三部曲。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自此,导学案的使用点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转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法,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智慧的桥梁。

  二.小组合作学习——优化“教”与“学”的有效方式。

  导学案课的推行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如何提高导学案课的实效性,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问题。经过智慧的附中人的不断思索,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自主学习和教授学习的.有效补充,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时产生的问题可以先在组内进行解决,节约了课堂答疑的时间。关于科学的分组和有效的评价,我周围很多优的教师都在各自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用得游刃有余,成效斐然。因此关于这两方面,我在此就不在赘述,我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向大家学习。下面,我主要想就我在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上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结合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将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例如:在复习课上,我可以将一个单元的复习任务交给一个小组,其中包括:单词的音形,短语,词汇的用法,单元语法以及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名言佳句。经过小组讨论,组长可以将不同难度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同学,到第二天进行整合。刚开始在分配过程中,我通常会要求两人共同领取和完成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任务,既可以是同质的两名同学,也可以是一个优生带一个学困生。一则避免一人完成任务时发生知识的疏漏和偏差,二则可以相互提醒督促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三则可以让彼此看到他人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取长补短,这一点在是优生带学困生时,对学困生发挥帮助的作用会更大。

  第二种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某一个或几个较难的问题时。或在新授课上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我们上一版EEC教材第八,九册中在Read and think和Read and write部分就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各抒己见,看哪位同学,哪个小组的见解最全面合理,最独特创新。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更多积极探求和用英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们体会到英语课不是只有语法知识的严谨,更有积极思考和自由表达的乐趣。

  第三种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导课这一环节这位主角。在学习the history of tea(茶的历史)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我就把Before reading(读前热身)这一环节交给了学生,让各组去查找各国茶文化的异同。孩子们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表达,给这堂平常的阅读课开了个精彩的好头,激发了学生本课学习的兴趣。第四种合作展示实践。例如:听说课上的对话创编;阅读课上的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排演;习题课上的小卷设计,质量分析和讲评等。如《孟子》中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带给学生更多快乐的同时,成为了优化课堂“教”与“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小先生示范引领——挖掘“教”与“学”的本质,实教学相长,落实素质教育。

  在以导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和落实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附中人呢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小先生示范引领课。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 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他的意思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比教师教的更好。真的是这样吗?能行得通吗?我相信很多老师会和我有相同的疑惑。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起初,将一整堂复习课全部交给几名优秀的学生来讲,我认为优秀的学生知识储备没问题,理解表达能力强,只要给出思路就能操作的很好。结果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台上的学生要么自顾自地精彩演说,成为一场脱口秀。要么时而紧张,自己明白词不达意,下面的同学一头雾水。经过周围老师的帮助和自己不断地反思,我开始有一点头绪。首先,小先生课的实质并不体现在学生和老师角色互换的形式上,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讲课的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所以要把这一部分的每个细节都研究得更透彻,从能讲得清楚。要思考更多的问题,“哪里是重点,要详讲;那里易错,要强调;可以从几个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哪些知识与这部分知识有联系。与其说这样去教,不如说这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去挖掘学的本质,掌握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往我们反复教育学生如何做到真正会学,现在“小先生示范引领的授课模式”会让学生自发的去训练自己会学的本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对于听课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合作小组中引入“小先生”制是因势利导,满足学生对同学情感与态度的需要。初中生从心理上反对权威,拒绝被灌输,但他们非常看重同伴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交流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沟通关系。同时,作为同龄人他们的思考、理解、表达方式更有易于被其他同学接受,跨越了知识传授中的代沟,因此更入情入理,事半功倍。对于教师而言,小先生课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反馈,因为教师的思维表达方式及教法教态会迁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通过对小先生授课的观察,教师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同时我们也会惊喜的发现学生处理某些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青出于蓝。因此在小先生课上小先生在教中学,听课的学生在听中学,老师在思中学,实现教学相长。其次,上好小先生课的前提是:恰当选题,细致指导,耐心等待,积极评价,有效点播。

  在初步实施小先生课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切入点要小,难度要适中。例如某一课的词汇用法,这样才有利于小先生的发挥。教师要做好培训,使小先生会教。在实践中我主要从鼓励与尊重创造两方面着手。“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我常常提醒学生在平时“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的”,并鼓励他们“像老师平时教你一样去教你的学生”,让他们回顾教师的教法,再从中受启发并应用。同时提供相应的教辅材料、课件雏形,教授课堂用语并设置授课时间。只有把这些工作做细,小先生的课才能上好,接下来需要耐心的等待,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要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好,在初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是我们会帮助学生培养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一旦这两者兼备,学生们将迎头赶上,跑的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另外每当小先生授课完毕,我都会尽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对于小先生疏漏的部分,我通常会利用启发暗示的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让小先生自己补充或让听课的学生来补充。

  总之,小先生课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学会、会学、会教、能教会别人学;当小先生是一项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光荣使命。另外,小先生示范引领课不仅局限在课的意义上,它重在优秀学生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在课堂及其他教学活动中,将有特长的学生赋予小先生的头衔,例如口语好的学生是朗读小先生,安排他们来范读单词、对话和课文;书写好的学生是靓字小先生,安排他们纠正和指导其他同学的书写;擅长作文的学生是佳作小先生,负责讲解他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和篇章谋划的思路方法。还可以让小先生之间强强联合,组成小测命题组和作业审评组,可以将一周中某一天的小测工作和作业批改工作交给他们,让他们真正找到当老师的感觉。

  总的来说,小先生示范引领课就是培养一部分做的好的学生发挥身上的正能量来影响和带动其他的同学,让他们乐于和小先生一同学习,并激发他们像小先生学习的欲望,在小先生的帮助下提升素质和能力,最终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先生,这就是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做合一,即“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篇三: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仁你们:

  下面我代表xx一中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一、简要回顾课改历程。

  课堂改革实施以来,大家都在用科学的眼光去解开教育密码,各种教学模式数不胜数,其实不论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 “自主、合作、探究”。 今天我之所以能代表胡桥一中做这个发言,我想是得益于我们的课改找准了方向、定准了方案、用对了方法。自20xx年xx一中在郭校长的领导下加入了课改团队,满怀激情一路走来,经历了临帖阶段上下求索的兴奋,入帖阶段左冲右突的痴狂,用帖阶段跃马扬鞭的自如,我校的课堂模式逐步完善,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自主,三个注重,四个环节”课改思路,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自主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三个注重即“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注重多元目标的实现,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应用过程”;四个环节即“预、探、展、清”,“预探展清”模式其实是一个教学流程。

  课堂改革最艰难的是教师的思想工作,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首先要解除教师思想顾虑,多数教师的问题是担心学生讲不好,担心学生成绩下降。教师觉得自己讲到了就放心了,殊不知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昏昏欲睡。为什么学生昨天掌握了的知识而到今天学生又不会了呢?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发现,被动学到的知识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保持在记忆中,记忆的保持取决于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过的事实多少,如果知识是通过独立思考事实的途径而获得的,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并且培养了学习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学生自己讲不仅需要自己先理解,而且还要理清思路,组织好语言,对讲的学生是一个提升,学生在理解时知道哪个地方不容易懂,所以会想办法讲清,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听讲者会动脑筋思考,不然对不起同学,所以会更容易接受,这样双方的能力都在不断提高,试想教师教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关键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的角色要改变,组织好课堂,课堂上适时地补充、点拨。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跃了,学生不可能打瞌睡。课改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和延伸。课改对于我们来讲,成绩只是副产品。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在课改的过程得到充分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最高价值,逐渐产生学习的热情、信心,成就感不断地刺激着他的学习热情。郭校长说:“有好的过程一定有好的结果”,成绩一定会逐步提高,因为只要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成绩不可能下降。现在我校的教师只需要上课前修改一下导学案,课堂上组织好学生,比传统教学省力多了,省出时间可以多读些书。

  我校xx老师把“预、探、展、清”比作是植物的“根、茎、花、果”,很贴切。预是根,预习课努力让学生做到入静、入定、入神,预习课要求要具体详细,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将终生受益;探是茎,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亲身体验,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新知,印象才是最深刻的;展是花,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金钥匙,同号抢答,同号展示,同号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的展示会给你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清是果,如果说探展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引导力的话,那么清就是助推力,每周日晚学校组织学生周清,周一公布未清学生名单。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说:“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对孩子让步。”赞扬孩子,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你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这位学生就很可能将来要成为大师级人物。因此清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要求,必要时和家长结合。让预催生自信,探增长才干,展提高能力,清巩固新知。

  课改受益最大的是教师。每节课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课件都一致,同课同构。我校教师过去怕听自己的课,现在主动邀请课改组的同事听课,积极申报优质课,每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白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课改快速的成就了教师,我们的每位老师外出学习要作报告、读教育名著要谈收获、每周例会设有教师讲坛时间。现在的老师们,人人会做报告,个个都有课题,在课改的激情和热情中远离了倦怠状态。课改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思考,让激情燃烧成为教师的教学状态,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实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李付云老师说:“虽然每天很忙但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导学案和小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两大支撑系统,目前我校已经有了完整的导学案电子稿初稿,导学案已逐步由试题化向问题化过渡,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图;小组建设和评价是高效课堂的支点,已经有了完善的小组评价机制,每学期聂凯予老师定期对小组长进行两次培训,学校适时对优秀小组和优秀师友进行鼓励,保持学生积极性能持续高昂。课堂评价标准主要看学生的表现,我校的课改组长温主任经常请教别的数学老师问数学题,但他的学生能力特别强,比老师做得还好,因为她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一个老师真正应该做到的。苏格拉底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苏格拉底问作为雕刻师的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苏格拉底的父亲并没有教他怎样雕刻,而只是激发了他的兴趣,“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郭校长说:“课堂要精细化,要可持续发展。”为课改组提出研究课题:“农村课堂高效展示的策略研究”,每个教研组有分课题,每个学科的教师有子课题,目前我校有省立项一项,市立项五项,目前课题正在结题中。我校还有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方式,即微课程。微课程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教师可以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教师由学习者变成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程不需要高深的理论,起点很低,以PPT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深受教师的喜爱,教师们制作的积极性很高,每周例会上播放3—4节微课程,微课程已成为我校教师成长的新途径。

  二、本学期新的措施。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做真正的教育,让每位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位教师真正体验到幸福,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乐园,必须平心静气,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努力使教学向教育转变,课堂改革向课程改革转变,推进学校走上“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向外延伸(课外)、向内发展(素质)、向深挖潜(能力。)下面是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本学期的一些做法:领导检查常态课,稳步推进课改。

  课堂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值日领导深入课堂听随堂课,每节课都按要求上。教研组活动时间扎实有效地开展“学课标、研课标、说课标”活动,深入挖掘文本,数学课要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或合作探究自己发现新知;语文课注重读、品、悟,体验情感;英语课尝试情景剧,加大说的力度;综合科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自己查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关注学生的脑力劳动,学生在每 节课中都能紧张而有序。

【课改交流会教师发言稿】相关文章:

课改交流会发言稿07-22

教师、课改与实践12-05

课改交流会欢迎词范文03-23

课改交流会讲话稿10-06

教师课改的工作鉴定04-27

老教师课改感言02-24

教师课改思想总结11-29

小学语文课改交流会心得05-23

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