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

时间:2024-01-30 08:33:07 防治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却不能及时跟上。尤其是基层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更显滞后。笔者在下基层督导时,就慢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基层慢性病防控的现状

  1.1慢性病的防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单位在财力方面明显不足没有更多的资金运用于慢性病防控工作上。

  1.2到目前为止,在基层疾控中心或防疫站中没有专门从事慢性病防治的工作人员,慢性病防控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根本没有精力开展实质性的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管控和指导。

  1.3基层防病机构人才断档问题很突出。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能适应慢病防控工作的需要。基层单位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培训人才,或者是根本选不出合适的人来培养,也只好应对跟前工作。

  1.4基层主管卫生的领导更换频繁,到任的领导多数没有建立长远规划意识。由于慢性病防治效果是一个远期效应近期内看不出什么效果而且需要投入,所以慢性病防控工作在基层很难开展即使开展也是应付检查,很难有所作为。

  2.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相关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2.2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2.3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2.4慢性病管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缺少全科医生参与慢病防控工作。

  3.基层慢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3.1.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别注重领导层的开发,使他们了解慢病流行形势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3.1.2慢性病防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持续时间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根据职能,进一步明晰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目标,落实分工和责任,共同把慢性病防控工作做好。

  3.1.3把慢性病防控与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推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2.1利用与慢性病相关卫生宣传日如:531无烟日、88全民健身日、920爱牙日、108高血压日、1114糖尿病等宣传防病知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将慢病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地送到职工群众身边。

  3.2.2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建立慢病防制的群众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手册、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他们了解慢病防治的意义,了解预防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自觉增强卫生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起到卫生知识宣传员的作用。

  3.2.3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生活方式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作用,教会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自我监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的方法,提高其征服疾病的信心和依从性促使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疔;使患者能及时、正规地治疗,防止并发症,促进康复。

  3.3.构建慢性病防控网络,创新工作手段,提升防控效果。

  3.3.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慢性病防控队伍。加大对相关医务人员防治知识培训力度。让他们积极投身到慢性病的预防和宣传,慢性病监测、筛查、入户服务以及体检、登记、建档录入、随访等系统化管理工作中。

  3.3.2创新工作手段,完善与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慢性病人基础数据,进一步加快普及和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控效果。

  3.4.强化慢病综合干预工作,切实做好慢病患者的随访管理

  3.4.1突出工作重点,要将定期随访作为整个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病人开展病情访视、治疗观察、预防宣传、效果评价,并将随访情况及时录入电子健康档案,以便作为治疗、预防、考核、评估等的重要依据。

  3.4.2做好随访登记工作,并将随访内容记入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烟酒史、家族史、疾病史、用药史、健康指导等。

  3.4.3由医务人员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定期前往进行随访,并在生活、用药等方面给予指导。一是由于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有部分病人在症状好转或消失后往往自行停药;医务人员利用随访向病人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自行停药的危害性,使病人能自觉坚持服药。二是由于老年病、慢性病都需要合理的饮食调节和适量的运动锻炼,医护人员还可利用随访向病人宣传饮食和锻炼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如对糖尿病病人根据标准体重及每日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能量,以便合理安排每餐饮食;对高血压病人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等。

  3.4.4做好心理干预工作: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观察了解患者的情绪,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以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焦虑情绪,在取得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反复强调慢性病坚持长期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

  3.4.5强化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不断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使居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技能,把慢性病的防治提升到一个重要高度,从而在根本上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3.4.6引导人们自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行为的控制能力。提出科学的行为要求,如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运动等。

  3.4.7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

【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11-04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07-21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3篇09-24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9篇)12-06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3篇)08-09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3篇)07-07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通用11篇)06-14

慢性病防治工作报告(通用8篇)08-10

艾滋病防治实施方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