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4-10 11:04:18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决问题。

  难点: 能发现问题并能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学习了知道一个数和另一个数与它的关系,要求这两个数的.和或差,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另一个数。这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种问题。

  二、组织练习。

  1、 做第6题。

  (1)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2)先画出黄牛的头数,让学生画出奶牛的头数。

  (3)要先求出什么?怎样算?

  (4)再求出什么?怎样算?

  (5)这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奶牛的头数。

  2、 做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1人板演。

  检查。

  说说这一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可出示线段图帮助理解)。

  比较两题的异同点,关键要突出它们的相同点。

  3、 做第9题。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然后根据先线段图列式解答。

  交流时说说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如果将“3倍多9只”改成“3倍少9只”,你会解答吗?

  4、 做第10题。

  分题出示,让学生说说应填什么和怎样想的。

  或用分别估算左右两边的得数,或通过比较左右两边的`算式进行判断大小。

  5、做第12题。

  让学生相互提问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归纳提的好的问题。

  6、做第13题。

  观察图,你获得什么重要的数学信息?

  如果现在你有100元,买两种体育用品,还剩多少元?

  如果你有100元,不规定怎么买,你打算怎么花?

  三、思考题。

  教师注意逐步提醒,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练习小结。

  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要知道先求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7题、第11题和补充题。

  课前思考:

  这部分练习的内容重点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要巩固借助线段图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策略意识。尤其是安排的一道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尽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不同方法,也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列表的'方法有条理地排一排,以增强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课后反思:

  像这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只要给予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不再过多地依赖老师的分析,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当学生都能很顺利解答问题后,可以适当将题目开放,这样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思维更发散、开阔些,不仅仅局限于所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有时候,在分析题目的过程,我适当的将题目条件或问题稍加改变,就变成了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在原来解答问题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不会显得有很大的难度,反而觉得有这样的兴趣去解答比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有时候,我适当增加一些与题目有联系的条件,但对于解答问题是用不上的多余条件,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受那些条件的干扰,比较轻松地将问题解决了,他们也知道老师是故意这样考他们的。而且还会很得意的告诉老师,他们不会“上当”的。可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能通过举一反三,对原有的学习层次进行提高,而且,不会觉得力不从心,反而觉得这是学习的需要,更能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效果肯定不言而喻了。

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意识,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特举行钢笔字比赛。

  二、活动对象

  三至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10月23日(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活动要求

  1、每班各选3名同学参加比赛。

  2、比赛项目:抄写一段文字。

  3、书写内容: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抽取其中某一段抄写。

  4、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抄完规定的内容。

  5、比赛用纸由学校统一提供。学生只需要带比赛用笔和语文课本(不能用水笔)

  五、钢笔字评分标准

  1、书写

  式标准、规范,必须用正楷书写,笔画清楚到位,无错别字、漏字、多字。

  2、结构

  结构合理,笔画流畅,明亮度高,力量感强,分布匀称。

  3、字形

  章法自然,整体感观舒适,字形大小适中;字迹清楚、优美。

  4、效果

  美观大方,卷面整洁,无涂改。

  六、评委

  组长:

  组员:

设计方案 篇4

  复习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成语。

  二. 游戏闯关,记忆成语

  1. 教师谈话,了解学情。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一关吗?

  2. 闯关热身。分四人小组自读搜集好的成语,准备准备,准备闯关。同学们的口号是:记忆成语,勇闯难关

  3. 游戏规则:

  (1)每20条成语为一关;

  (2)游戏共设两关。可按内容和成语类型分;

  (3)每过一关得一颗星;

  4.游戏闯关,正式开始。按照小组的顺序来,师生皆可参与评判。

  (1)第一关,口头表述成语;

  (2)第二关,成语填空关。(课件出示)

  5.教师小结。

  三.分类积累,理解成语。

  1.教师动员谈话。

  2.游戏:成语王国检阅式

  (1)宣布规则:从搜集好的成语中挑出相应的`填在表格里;分小组完成,然后口头交流。

  (2)课件出示表格(表格里写有人物品质、外貌、风景、四季、心理活动等类别。课件里要设置冲锋号声,营造军营气氛)。

  3.游戏正式开始:

  (1)紧张集训.各小组紧张集训,准备接受检阅。

  (2)接受检阅。各小组表述相应类别

  4.教师小结,宣布嘉奖令。

  四.联系生活,拓展积累

  教师谈话:该环节要评选成语龙王。鼓励学生加油。

  1. 教师出第一个成语,学生进行成语接龙。

  2. 师生集体评价:哪些成语是课本中学的,哪些是同学们课外积累的?

  3. 评选班级“龙王”活动。

  五.精选成语,灵活运用.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精选成语,描述生活。

  2.成语超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写一段话或几段话,或描写景物,或赞美人物等。

设计方案 篇5

  【设计理念】

  集体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集体可以给我们智慧和力量。集体可以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都应该热爱集体,为建设坚强有力的集体而努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使队员明白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

  2、能力目标:队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强队员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

  3、情感目标:引导队员感受班级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活动准备】

  1、收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故事。

  2、准备以下节目:短剧《小蚂蚁战胜大青虫》,舞蹈《小蚂蚁》,故事《五个手指头》,快板《夸夸咱们的好集体》,视频《文明校园》。

  3、把班内队员分成四组:队员12人,大雁12人,蚂蚁12人,蜜蜂12人。

  4、准备本次活动所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 出场:

  1、 集队

  2、 出旗

  3、 唱队歌

  (二)活动内容:

  一、播放音乐《团结就是力量》导入。

  男:队员们,你们知道吗?那广阔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珠汇集而成的。

  女:那茂密的大森林,是由一棵棵大树组成的。

  众男队员:是的!一滴水晶莹可爱,可它经不起阳光的蒸晒,也经不起轻风的`吹拂。但是,一滴滴水珠汇集在一起,却可以汇成广阔的海洋。

  众女队员:是的!一棵大树虽粗壮挺拔,可它经不起狂风的侵袭,也经不起洪水的冲击。但是,一棵棵大树聚集在一起,却可以组成茂密的森林。

  男:生活中,集体就是广阔的海洋。

  众队员:我们愿做一滴小小的水珠,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合:队员们!今天就让我们乘上团结1号列车,去团结友爱的王国旅行。

  众队员:上车了!出发喽——

  男:这是我们本次旅行的第一站——蚂蚁国。下车了!

  二、上演短剧《小蚂蚁战胜大青虫》

  蚂蚁甲:伙伴们!辛苦了!让咱们一起来跳舞轻松一下吧!

  舞蹈《小蚂蚁》

  三、来到蜜蜂王国

  1、进行“携手共创幸福生活”劳动合作小竞赛。

  劳动任务:1.摘芹菜一把;2.分豆、米两堆。

  要求:各组选手协作完成,时间是3分钟。

  (放《团结就是力量》背景音乐)

  四、大雁国过三关

  1、第一关:折一枝筷子

  大雁甲:(拿筷子)谁能把这枝筷子折了?

  (一队员轻轻松松就把它折断了)

  2、第二关折一把筷子

  (拿一把筷子)谁能把这把筷子折了?

  (一队员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未能折断)

  大雁甲: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众队员:团结就是力量。

  3、第三关:谁能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能够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队员:我为大家讲一个《五个手指头》的故事。

  4、大雁们说说自己集体的事情

  表演快板《夸夸咱们的好集体》。

  大雁乙:你们已经顺利地通过了三道关卡,大雁国已为你们敞开大门!

  五、看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合:队员们,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一起,为构建文明校园而努力。今天的旅行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女:最后,我们请辅导员讲话。

  六、辅导员总结:

  全体少先队员们,我们这次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通过这次队会,队员们懂得了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在集体生活中,要团结,要谦让,愿我们中队的全体少先队员,手拉手,心连心,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团结的班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呼号、退旗

  八、活动结束

  随着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走出教室。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7-22

设计方案【经典】09-19

设计方案03-02

设计方案03-02

设计方案03-02

设计方案03-03

设计方案03-04

设计方案03-04

设计方案03-05

设计方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