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05 09:58:08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

  时隔十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学课程标准,这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作为一个任教三年级的新手教师,我想结合自己在三年级的教学心得,谈一谈我学习20xx版新课标的感悟。

  网上有很多新课标的解读在告诉我们,英语的课时占比越来越低;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考察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在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和一些解读之后,作为老师的我倍感压力。而我作为三年级的老师,深刻认识到在三年级这一起步阶段,必须要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走好第一步,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我在三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一句话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开始系统性地学习英语,英语学科的趣味性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保持高度的热情。但过一段时间,学生学习的任务难度加大了,比如说开始要背单词和要记住语法点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都减少了。从三年级上学期到三年级下学期,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任务难度加大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对后续中高年级的英语学习都是不利的,这样会令学生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所以,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必须要努力保持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迁移兴趣。将英语学习和生活情境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结合起来。学生喜欢玩游戏,可以结合游戏的情境教学;学生对去旅行感兴趣,可以创设旅游的情境进行教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有充足的动力,学生才能不断前进。

  多方式进行教与学。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可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在课堂小结或回顾所学知识时,可以创编歌曲和chant,让学生轻松掌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教具;结伴扮演、创编对话;课后制作单元mind map,用多种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教和学。

  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对必不可少。在三年级这一阶段,是英语的书写习惯,上课习惯,课后读书背书的习惯重要养成阶段。在学写字母的时候把好书写这一关,到后面写单词,写句子,写文章也不用操心;在上课时把好认真听讲,开口读书和回答问题这一关,课堂效率就得以保证;把好课后自觉复习这一关,学生的基础部分会学得更加扎实。建立良好的习惯才能适应新课标词汇量加大和难度加大的要求。这要求老师必须建立和落实课堂、作业的常规要求。

  建立明确的规则要求和奖惩制度。课前预习、上课、课后作业和复习都要在三年级这一阶段给三年级的学生明确的要求。课前预习要听要读;上课该听讲时认真听讲,该开口读时大声朗读;课下作业一笔一画严格按照手写体标准和四线格要求写好,课文要读,单词要背。习惯必须要狠抓。

  三、灵活

  未来,英语学科的考查方向将更加多元化,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翻阅高年级英语资料和与任教高年级的同事交流时,我充分体会到通识知识的重要性和跨文化积累的必要性。过去在材料中快速找到答案已经不一定是万能方法。新课标倾向于学生通过不断积累,有理解有思考才能得到高分。这一点要求如果体现在三年级的学生身上,我认为就是要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度。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课文原句,读起来背起来琅琅上口,但一旦替换了句子的部分单词,掌握度变大大降低甚至哑口无言。这警示我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度不够高。在教授新课时,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句子,然后通过机械操练提高熟练度后,一定要再用有创造性的操练去提高灵活度。可以通过替换句子部分单词,或者在不同的情境、语篇中呈现句子去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万事开头难,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这一起步关把好了,才能扎实、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学习和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我的教学,我要走的路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共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通用15篇)04-2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体会05-25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04-1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通用16篇)07-0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通用11篇)06-0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心得体会12-0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方案(精选10篇)05-18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06-21

义务教育新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5篇)10-18

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4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