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同体方案

时间:2024-04-27 12:55:14 美云 方案 我要投稿

教研共同体方案(通用1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研共同体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研共同体方案(通用16篇)

  教研共同体方案 1

  今年是学校执行三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是最关键的一年。本学期的工作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落实,争取迈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以市、区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安全工作为基础,以进一步落实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改善薄弱环节,争取在年检中有好的表现。

  2、抓实学校的各项管理,让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业成绩等方面有整体性的提高。

  三、重点工作

  1、牢牢抓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日常安全管理。

  2、加强学校行政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水平。

  3、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五环节”的较好落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四、具体措施

  (一)学校管理

  1、重新调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分年度、分部门的目标、措施等,增强规划的执行意识。

  2、调整、充实行政干部队伍,明确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以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来提高分管工作的管理效能。落实过程管理,学期计划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可执行性;计划通过后就要照此执行;执行中要进一步细化,有的工作要做好方案,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资料积累。

  3、建立行政干部的学习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拓宽干部的眼见,提高干部的思考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评价机制。

  4、梳理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可以执行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机制,以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5、明确学校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优化检查、评估履行岗位职责的机制;组织学习岗位职责,期末对照岗位职责进行履责交流,进行履责评价。

  (二)师资队伍

  1、分管领导要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要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评价等。本学期主要从专业道德(师德)、专业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集体教研)入手,以听讲座、看录像、听课、评课、专题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进行。

  2、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做好新教师的拜师结对工作,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活动小组”,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形成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氛围,达到各类层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举行第一届“华武杯”教学大赛,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交流、实践、研究和观摩的平台。本次大赛涉及教师专业素养(粉笔字等)、专业技能(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案例)等内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分管领导要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评价的标准等,体现对此项大赛的全程管理。

  (三)德育工作

  1、建设好德育队伍

  (1)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通过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榜样意识,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教导处加强合作,注意对教师在备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在作业批改中、在个别辅导中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评价。

  (2)开好“三个会”, “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总结会。每次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例会安排培训环节,每次培训做到有主题。针对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拟定本学期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3)以提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习,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1)围绕学校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拥有“仁、智、义、强”品质的华武好学生),制定分年级的培养目标,细化为行为规范的分年级要求,形成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实践和评价体系。

  (2)积极探索“生活德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要把“仁、智、义、强”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注意生活细节中的德育,人际交往中的德育等,改善德育的落脚点,突出学生的道德实践。

  (3)落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抓好全校集会和每周升旗仪式,力求每次集会、升旗准备充分,规范到位,学生受教育。抓好班队课、午会课,推行十分钟队会,开展“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对这些专题教育要根据年级的特点做出统筹的安排。

  (4)结合学生行为规范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训练,本学期的前半阶段,重点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纪律性差的.陋习。

  (5)以橱窗、板报、温馨教室创建、校园广播为阵地,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弘扬学生中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本学期学校橱窗更换两次,板报更换四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6)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班队活动课、全校集会、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坚持国旗升降制度。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组织升国旗,抓好国旗班子建设,国旗下讲话力求做到有时效、高水准、成系列。

  (7)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少先队组织的特点,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在喜欢的活动中感悟、体验;抓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建立各种小岗位,通过岗位实践,增强自我教育,培养多种能力。

  (8)举行以“好书伴我成长”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在有益的书本中汲取营养。

  3、建立德育激励机制

  (1)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以改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为契机,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实行班主任工作的绩效与待遇挂钩制度。用好、用足相关要求,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

  (2)继续开展好创“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 以开展创“五星级文明班”和“五星级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借助庆祝“六一”节之际,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表彰“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

  (3)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流动红旗,做到每周一流动,结果与“五星级文明班”的评选结合起来。

  (4)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

  4、完善家校联系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组织、安排召开学生家长会(本学期至少一次)及部分学生会议。

  (3)严格执行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五人次的家访并有记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习情况,也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提供咨询。

  (5)抓好寄宿生的保育服务,继续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增强保育服务意识,提高保育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教学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按照《上海市2011学年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坚决做到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完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快乐半日活动”。

  (2)加强教学“五环节”的有效落实。

  备课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备课评价标准,明确备课要求;第二,加强备课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第三,分享优秀备课,加强集体备课;第四,开展备课辅导,强调片断细节设计,强调目标设定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匹配性。

  上课管理:第一,加强随堂听课、行政走课、预约听课,提供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辅导;第二,切合学校实际,教研组讨论形成一堂好课标准,引导教师按照好课的标准去上课;第三,倡导听课,在听课中学习上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三年内新教师、教导处人员听课不少于20节。外出学习听课后,要在教研组内汇报。

  作业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学生作业评价指标,明确各类作业要求;第二,加强学生作业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关注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匹配度,关注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正确性,突出强调作文批改不过周,其它学科批改不过日,关注学生作业的态度、正确率、订正的及时性。

  辅导管理:第一,加强个别学生的课内辅导和课后辅导,减少学困生;第二,把“堂堂清、天天清”作为辅导学生的工作目标。考试与评价管理:第一,严格考试程序,做到出卷、考试、阅卷、登分、试卷分析规范有序;第二,探索多样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3)加强教学质量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本学期,教导处将对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一次抽查,抽查对象是部分年级、部分班级。期中、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质量调研和考核。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学校组织各类竞赛,培养和鼓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2、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召开教研组长会议,通过会议加强教研组长的培训;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通过教研组长履责的过程,提高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2、落实教研活动,要根据学校平行班少、学科教研组组成人员任教年级跨度大的特点,每次集中教研活动过程中充分兼顾这样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内容、合理设计形式;本学期由教导处组织2次校级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4次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教导处、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目标、主题、过程,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地方。

  3、强化新教师培训

  (1)组织新教师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2)采取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加强对新教师教学的日常管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后进行及时反馈,对教学检查中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将重点辅导和帮助。

  (4)开展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供不断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4、上好校本课程

  (1)学校积极利用、开发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初步形成武术教材。

  (2)借助武术培训中心的现有资源,利用半天快乐活动日,在民办华武小学3—5年级开设武术特色课程,有计划地进行集体拳、刀、剑术的训练,积极参加校、镇、区各类汇演,开展面向社区和家长群体的公益演出活动,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扩大学校知名度。

  (3)学校根据部分学生兴趣要求,调动部分有书法和绘画特长老师的积极性,从4—6年级吸收学生参加毛笔、硬笔书法特色课程和美术特色课学习。

  5、开展好学校科技、艺术、体育教育

  (1)上好自然、唱游、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体育活动课,抓好学科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开展体育、科技、艺术活动,举行首届艺术节。

  (五)后勤工作

  1、按照嘉定区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少先队及每班黑板报每期开辟卫生栏目;坚持班主任每天检查督促卫生工作,校卫生室配合德育处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

  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抓好保安人员的工作培训和工作检查,努力把好校门进出关,要严格履行一切外来人员进出都要登记的手续;把好校门口的秩序关,每天上学、放学值日人员要到岗维持接送学生家长及车辆的秩序,确保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强化水电、校舍安全及所有监控设备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健全水电、校舍维修档案。

  3、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

  4、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加强收费工作,做到先备案再收费,备多少收多少,按实结算,多退少不补。

  5、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入账、使用、维护等工作,做到账物相符,借还清楚,报废规范。

  教研共同体方案 2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平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平,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平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4.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5.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6.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7.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8.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9.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0.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教研共同体方案 3

  根据《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习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教研共同体方案 4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分解任务的通知》及《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确定组建学校

  20xx年,省教育厅给我县下达的任务是新增6对共建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我县新增的6对共建型教共体学校分别是:

  1.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古市镇岗寺中心小学

  2.松阳县象溪镇中心学校——松阳县象溪镇靖居中心小学

  3.松阳县大东坝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安民乡中心小学

  4.松阳县玉岩镇中心学校——松阳县枫坪乡中心小学

  5.松阳县板桥畲族乡中心小学——松阳县裕溪乡中心小学

  6.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松阳县樟溪乡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扶持象溪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古市镇中心学校帮扶玉岩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

  二、成立工作专班

  组长:吴

  副组长:

  成员:

  三、明确组建要求

  (一)制定《松阳县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名单。(责任科室:普教科完成时间:6月15日前)

  (二)出台教育共同体考核方案,对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实行捆绑考核。(责任科室:普教科、教研室完成时限:6月底前)

  (三)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各教育共同体具备“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基础,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年内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责任科室:教研室 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责任科室:教研室 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即受援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责任科室:人事科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六)指导教育共同体学校通过平台对接和人工填报两种方式,及时、有效采集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研、教育共同体间教师交流等应用数据。(责任科室:技术中心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七)多层面、全方位做好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的宣传。(责任科室:办公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八)做好教共体建设典型案例的收集和遴选工作。(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教研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九)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省政府民生实事地图信息编制与进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67)号文件要求,做好民生地图数据采集及审核工作,并确定县级信息采集员为陈金伟。各结对学校根据任务部署及时上交材料。(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各结对学校全面完成时限:11月底前)

  责任科室落实好相关职责任务,各结对学校实施好本方案,明确教共体双方学校、结对模式,有序推进结对任务。

  教研共同体方案 5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20xx年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组建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243号)精神,加快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现就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办学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工作方向,通过党建统领、数字赋能、系统集成,大力推进教共体建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乡村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在均衡、质量方面“乡村弱”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基本达到同一教育质量水平,让乡村孩子就近“上好学”,促进我县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

  通过组建融合型、共建型和协作型三种模式教共体,实现教共体内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共享优质资源的原则。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教共体,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 帮扶和就近组合的原则。将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成教共体,通过组建将方便教共体内理念提升、教师交流、教学研讨、学生互动等活动。

  (三)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原则。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包括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种模式,有效推进所有成员校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共同发展。

  (四)数字赋能的原则。立足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基于我省全面推行“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全新基础,依托教共体智慧服务平台,在教育资源推送,大数据精准诊断、教育质量评价、城乡教师流动管理等方面数字赋能教共体建设。

  四、组建模式

  (一) 融合型教共体。融合型教共体是指一所城镇优质学校与一两所乡村学校全面重组,融合成“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开展同步化办学。融合型教共体城乡各校区合为一个法人单位,人事、财务、管理统一,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化发展。融合后的各校区可按原学区划分独立招生;达成扶弱提升目标后,合并的校区可重新分设独立。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核心校发挥协调、统筹成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成员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成员校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各成员校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设置一个校党总支、多个成员校党支部,由党总支总协调党建工作,党员数达不到50人以上,多个支部成立党建联盟,一个核心校负责多个成员校党建联盟的总协调工作。

  (二) 共建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同发展。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各校党组织协调本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本学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按照要求各自成立党组织,一并成立党建联盟,核心校做好各成员校的互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工作。共建型教共体各成员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

  (三) 协作型教共体。协作型教共体是指一所城镇学校与一所或若干所乡村学校结对联盟,不打破原有学校各自的人事、管理体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项目协作,由核心校对成员校在业务上给予引领、指导和帮扶。协作型教共体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项目评估”的协作模式,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学校建设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实现借力发展。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各校党组织协调本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本学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按照要求各自成立党组织,一并成立党建联盟,核心校学校做好各成员校的互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工作。协作型教共体适宜县域内或跨县(市)域施行。

  五、组建方案

  (一)组建方案

  1.“融合型”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核心校)、坑西小学(校区)组建成为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城东小学教育集团,由城东小学(核心校)、大济小学(校区)组建成为城东小学教共体。

  2.“共建型”教共体:

  组建庆元二中教育集团,由庆元二中(核心校)、黄田中心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二中教共体。

  组建庆元三中教育集团,由庆元三中(核心校)、竹口中心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三中教共体。

  组建菊隆中学教育集团,由菊隆中学(核心校)、蔚文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菊隆中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核心校)、举水乡小(成员校)、竹口镇校小学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二小(核心校)、蔚文学校小学部(成员校)、江根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江滨小学教育集团,由江滨小学(核心校)、淤上乡小(成员校)、黄田镇校小学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江滨小学教共体。

  组建城东小学教育集团,由城东小学(核心校)、五大堡乡小(成员校)、荷地镇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城东小学教共体。

  组建屏都小学教育集团,由屏都小学(核心校)、安南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屏都小学教共体。

  组建五都小学教育集团,由五都小学(核心校)、隆宫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五都小学教共体。

  3.协作型教共体。协作型教共体适宜县域内或跨县(市)域施行。县外的按省市要求建设,县内未安排此类别建设。

  六、建设要求

  (一)“融合型”教共体。

  1.师资同盘。建立教共体各校区内部教师流动机制,按教师配置相关要求,统筹安排,无障碍调配各校区教师。校区内因学科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教师短缺,由校区间以驻教、走教形式统一调配。

  2.教学同步。教共体内各校区实行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同步。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在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各校区个性化发展。教共体各校区共建共享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充分依托网络设备和技术,积极开展远程教学、教研与管理。通过大型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推动教共体各校区师生交流互动。

  3.培训同频。教共体统筹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共体培训活动,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共体内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为丰富的平台。制定好教共体内部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文化同系。加强教共体校园文化共商共建机制,建成标识明显的教共体文化体系。各校区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等方面统一实施,以“移植+嫁接”的方式培育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学校通过开展城乡研学旅行、劳动实践、联谊互助、家庭结对等形式,共同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互为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一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各校区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校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特色形成、绩效奖励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考核,真正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二)“共建型”教共体。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报、研讨例会制度。实施教共体内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制度、课程建设、教学进度、作息时间、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骨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过城乡学生“手拉手”、家庭结对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三)“协作型”教共体。

  1.愿景协同。由核心校牵头,调研、指导、组织各成员校理清学校发展现状与背景,确立学校发展愿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制订质量提升路径。借助核心校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与辐射,结合成员校的办学基础,充分挖掘成员校的特有办学资源,对成员校的办学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实现理念与规划上的“补短提升”。

  2.机制协同。建立核心校与各成员校之间互促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管理机制。基于各校优势,协同构建教师交流培养机制、跨校集体备课机制、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师生文化联谊机制等,促进成员校在制度建设、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校外实践等多方面协调联动发展,推进共建共享、互利互补,不断提升成员校教育品质。

  3.研训协同。由核心校牵头成立教共体教研联盟,协商制订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教育教学业务培训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名师讲座、课堂比武、论坛沙龙等活动,创新教共体教师研训、校本研修的方式,促进教共体各校之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差异互补,以研促教,以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的提升来推动教共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教学协同。主要可以“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教共体各学校间的教学协同。要借助各校的优势学科开展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等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共享课堂导学单、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堂练习等教学资源。开学排课表时,教共体要协商制定同步课堂“一张表”,以确保教学协同的有序推进;同步课堂结束后,要针对双边课堂情况及时开展同步教学研讨,以取得教学协同的最大效益。

  5.项目评估。以项目化的方式对协同型教共体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由核心校自行选择成效明显的工作项目向县教育局提出评估申请。县教育局根据项目工作实施情况与成员校的项目质量提升效果进行现场评审,视协作成效纳入相关考核体系,予以奖励。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将推进教共体办学工作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教育科、教育督导服务中心、学校建设和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等科室负责人和教共体核心校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共体办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科长担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全县义务教育教共体办学工作。各教共体核心校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教共体办学工作。核心校领导成员校,核心校向教育局负责,成员校向核心校负责。

  (二)突出党建引领。各教共体要注重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引领党员干部教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构建党建统领教共体建设的工作格局。融合型教共体党组织要加强统一领导、实现党建一体化;共建型教共体可组建党建联盟,常态化开展党建共建;协作型教共体可协同开展党建活动。

  (三)理顺管理体制。融合型教共体建立党政工一套班子,实行统一领导,由1名校长负总责;人财物重组后由教共体统一调配和使用;校级班子职数可按合并前各校的职数为基数核定,学校内设机构组织架构及中层职数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实际确定;教师统一招聘,统一培养,跨校区无障碍调配;各校区的学区范围应相对独立、保持稳定;标准化学校评估、校额认定仍以各校区为独立单元。共建型教共体内各成员校法人地位不变、经费独立核算不变、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建立共建联盟章程,制订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协作型教共体采取城乡结对帮扶模式,指导开展学校德育、教学、党建、后勤等工作。

  (四)加大投入力度。教育局将加大对各教共体办成现代化学校建设、现代技术装备、教科研、小班化教育等扶持力度,并根据教共体的办学规模、活动情况、办学成效等因素,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拨付一定的经费,对为教共体建设与管理作出较大贡献的教共体核心校长和成员校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

  (五)推动师资流动。按“县管校聘”改革要求,加强教共体内部师资的统筹管理、调配和交流。优先满足教共体内教师的双向交流和城乡有序调动,优化教共体内各学校的师资结构。融合型教共体内教师实行无障碍调配;共建型教共体的核心校每年应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常驻成员校任教;协作型教共体根据学科要求,指派一定数量老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大力推动各教共体建立名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乡村教师到共同体学校轮训、常态化开展教师网络研修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六)优化激励机制。融合型教共体各校区编制、岗位、师资应统筹使用和管理,共建型教共体各学校可统筹使用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但要避免过度集中在核心校(校区);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支教)教师的职称评聘。教共体内从城区学校(校区)流动到乡村学校(校区)任教,视同乡村学校任教经历;共建型教共体内核心校教师到成员校任教满三年且继续在乡村学校任教,并符合高级教师职称晋升条件的,不占核心校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今后返回核心校任教时,应当在核定的核心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重新竞聘上岗。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可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校区)教师适当倾斜。根据教共体核心校(校区)教育履职、作用发挥、建设发展等考核情况,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室对教共体核心校(校区)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校区)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七)促进学生交流。建立教共体内学生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选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互动体验。广泛开展教共体内城乡学校学生研学实践、联谊互助等活动和学生体艺特长交流、综合素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探索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

  (八)强化督导考核。教育局负责对我县教共体建设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建立教共体办学督导评估制度,制订完善教共体办学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每学年末对每个教共体进行教育教学督导考核,考核采用核心校与成员校捆绑考核的形式,考核结果既作为对教共体及核心校长、成员校负责人奖励的依据,又纳入对各学校评先评优、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教学奖励分配的依据。各教共体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校建立针对性评价方案。要健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的综合评价、增值评价和特色评价,对核心校的考核和教共体绩效评价要把教共体内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主要依据。积极培育和塑造教共体建设典型和学校典型,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研共同体方案 6

  今年,县局工作计划中,有关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在课堂教学效益上,追求高效和有效,减少低效无效负效,努力实现当下分数和未来素质的统一,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群体和个体发展的统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教师合宜的、有效的、高效的备课是基础,要实现师生的均衡发展,学生的分数和未来素质的共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关键。因此,我们把研讨备课中的难点和探讨上课中的困惑作为本学年的教研重点,拿在手中,放在心上。20xx年,我们小学数学工作室重点研讨教学目标和预习作业的设定,为全县数学教师的备课以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研讨教学流程的设定,为老师们的备课和上课尽力做好服务。为了更好的凝聚我县小学数学骨干力量,真正实现让内部资源“合”起来,让热点资源“亮”起来,让优质资源“动”起来,让个性资源“活”起来,我们再次优化绛县小学数学工作室成员,目的在于关注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惑,寻找突破的方法,构筑数学教师思考与探讨的交流平台。

  一、标准: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共同体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能真正反映一线教师的心声,为老师们排忧解难,特制定出共同体成员的基本条件如下:

  1、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服务;

  2、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教研、组织能力;

  3、教学成绩较为突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具有较浓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强。

  二、职责:

  根据调研情况,特制定出如下共同体成员职责:

  1、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片内、县内教研活动。

  2、积极参与编写教案,修改、完善、整理教案,并及时上传。

  3、收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三小”研究活动,并及时上传。

  4、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总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做好服务。

  5、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搞好学科组建设,争创一流学科。

  三、成员:

  组长:

  成员:

  四、计划:

  1、 修改不足,完善提升。

  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老师们用小学数学工作室中发的教学目标和预习作业中的缺陷,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日臻合理。

  2、 深入课堂,总结模式。

  在本学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小学教学中融入学生展示的有效途径,探索学生在课堂中彰显主体地位的措施,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3、 了解教情,确定内容。

  认真分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下册教材,确定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了解教学中的困惑,根据这些信息,每单元定出两节课精品教案的内容,一至六年级定出约九十课时的研讨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教研。

  4、 任务分解,形成初稿。

  学期初,把确定的精品教案的内容分到各中心校,各中心校成立自己的教研共同体,集思广益,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精品教案的初稿。

  5、 再次研讨,形成定案。

  各中心校带着研讨初稿,在县教研室统一组织下,再次组织研讨,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正,形成比较合理的精品教案,发到绛县教育信息网之小学数学工作室中,供老师们参考。

  6、 专题研讨,提升能力。

  针对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以提高老师们对次类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避免无效和负效的现象。

  五、时间

  三月: 确定精品教案内容

  修改教学目标和预习作业

  继续进行“三小”研究

  形成精品教案初稿

  四月: 修改精品教案初稿,形成定稿,发至网络

  总结高效课堂模式

  统计与概率专题研讨

  五月: 修改第二次教案初稿,形成定稿,发之网络。

  收集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解答后发之网络。

  教研共同体方案 7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x年级的英语,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且对英语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主动,乐于参与,乐于表现自己(尤其以女生为主)。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基础较差,而且生性比较懒惰,不要背,不要读,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给他们适当压力,想办法帮助他尽快提高,打好英语基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吸收了当今国内外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把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我国英语教学基本状况的模式和方法。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x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x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26个字母,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x个TPR活动。

  4、能学会x个小制作。

  5、能唱x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x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x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x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教学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教研共同体方案 8

  12中职畜牧班共有学生22人,女生2人,男生20人。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班里大部分同学观念比较强,学习认真,有上进心,但有个别学生松懈,学习、纪律较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自律性较淡薄,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养成好的学习、纪律、卫生习惯,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会团结合作,力争更好地发展自己,这个学期计划做以下工作:

  一、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要想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不好的方面,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思想状况和原有知识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二、实施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1、与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上进行调查,掌握他们教室寝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等等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修正和跟踪管理班级,平时,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习课,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习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

  2、挑选班干部,大胆鼓励他们在班上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成熟,有力地管理班上。

  3、班级管理要制度化,不体罚学生不等于不惩罚学生,要学生明白迟到,早退,旷课,赌博将要受到何种处理,主要在于耐心细仔的批评教育,罚“力所能及”的清洁扫除,与家长联系通报该生的劣迹,让犯了错的.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灵上都过不去,严重的报学校给予处分,对付累教不改的学生在动用学校纪律的同时让他同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他的保证书,只要再犯就必需坚持按保证书执行,迫使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多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信任。

  4、要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

  5、要形成正确舆论,抓好班级规章制度建设。日常行为、道德行为在班级应有一个共同标准,形成一种舆论。不正确行为出现时,会受到批评,抵制,帮助,形成一种风气。班级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如组织纪律,环境卫生,出勤记录,学习情况,轮值制度,日常事务等进行量化管理评比,在班内形成舆论监督,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1、环境的潜移默化

  2、每月定期开主题班会、班干会、月总结会。

  3、关心学生生活和健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4、协助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情况,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5、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协调对学生教育和管理。

  教研共同体方案 9

  一、班级现状分析

  1、全新环境

  学生迈入高中,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同学、老师、学习任务等都是新的,同学们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认识、了解、熟悉!

  2、成绩参差不齐

  我们班是平行班,学生们的成绩、习惯、学习精神等参差不齐,有6人的中考分数低于500分。

  3、男女生几乎相等

  本班级有68位同学,其中女生32人、男生36人,男女生比例几乎1:1。

  二、指导思想

  1、打造“快乐的班级、幸福的家园”

  把快乐与幸福建立在“健康、友谊、进取、进步”等坚实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享受进步带来的快乐,享受同学间纯真友情带来的快乐,让大家在121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2、以人为本,细心呵护

  全面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教育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民主与纪律建设

  实行民主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纪律意识,激发自主化发展意识。

  三、具体措施

  1、上好开学第一课

  以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将有特色的挑选出来,让学生朗诵,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高中阶段,甚至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2、班干部选拔与培养

  物色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并适时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实行周小结、月总结,为班干部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

  3、自主管理

  班团活动、班级常规、板报等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树立大家主人翁意识,激发班级荣誉感。

  4、落实学校、年级德育学分制

  合理利用德育学分制,严肃处理“手机、上网、翻院墙、打架”等严重违纪行为,坚决杜绝恶性的事件的发生,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稳定”班级环境。

  5、奖罚分明

  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树立正气,树立榜样,对违纪事情做到“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6、做到“点、面”结合

  对于重大问题,或常见问题,做到大面上,经常讲,而对少数、个别人习惯差的学生采取重点帮助与监督。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困难、生活的苦恼,及时给予帮助,做同学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

  教研共同体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平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成人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平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教研共同体方案 11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习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共党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习,学习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平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教研共同体方案 1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乐清、平阳两地区域差异、教育实际,加大两地教研合作、相互促进,把握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以优扶弱、优质均衡的工作方向,从教学管理、学科教研、师资培养、学生关爱、资源建设等角度提供专业支撑,促进乐清和平阳两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研共富”实施,基本实现乐清平阳两地山海同步、城乡共进、管理增效、数字赋能的教研工作新样态。两地组成教研共同体,教研工作在理念、资源、管理、成效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两地各中小学整体上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得到明显提升。

  三、实施内容

  (一)教研共进

  在两县市已有教育共同体的基础上,强化促成两地区域、学校、学科的城乡教研共同体,依靠教研力量的支撑,促进两地教育整体提升。

  1.区域教研共同体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和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将教育教研共同体工作列入每学期工作计划,过程跟进、年度总结。在各自工作的基础上,寻找工作关联点与共建点,计划协同、过程合作、及时回顾,共同体每学期交流活动三次,做到内容互通、信息互享、工作互促,为各区域学校、教师的交流与进步搭建平台。

  2.校际教研共同体

  以两地14对教育共同体为基础,以强扶弱,以优带多,构建“1+X”式校际教研共同体。以“互联网+同步教研”技术为重要支撑,积极开展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交流,汇集智慧、整合资源、兼顾需求,将优秀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进行有效迁移、落地。每学期交流活动不少于三次,由两地教研部门共同考核。

  (二)项目共研

  1.结合温州市第三轮课堂变革项目,乐清市小学语文“一进一联”、初中数学“一题一课”等项目,双方展开深度的合作、交流,强化学校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学教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爱阅读”项目,两地在推广工作中加强深度合作,推进“爱阅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结合温州市区域作业改革项目,平阳县“学评一致”、无纸化作业评价等项目,结合素养导向的基础性作业设计和市级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与实施,组建团队,大胆实践,形成两地高质量的五育并举作业体系。

  3.结合“双新”背景下的普高课堂教学与精准教学项目,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每学年双方各承办一次研讨会,安排新课程新教材研讨课和经验交流。同时,组建双方各5所学校参加的精准教学共同体,每学期开展一次大数据精准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探索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典型案例推广。

  (三)师训共融

  利用两地研训部门开设有关优势培训项目,双方互相报名参加,协同研训,共同提升。

  1.乐清市精品项目小学语文学科开设了“一进一联”中级培训、初中数学“一题一课”研训项目,平阳县开展了“项目学评”研训项目,均有较大影响。两地双方将这三个教师培训项目共同融合参与培训,共同提升。

  2.依托师训平台,两地一起举行小学综合评价高级研修班,为建立区域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养导向、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培养师资力量。

  3.两县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在两地互设工作站(乐清市初中、小学共7个,平阳县5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两地校长后备干部培养共建机制。通过团建活动、主题讲座、考察学习等,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学校共建

  主要通过组建不同层级的'教共体开展学习、交流,实现区域不同学校共同富裕。

  1.加强“小而优”学校合作共建。乐清市通过小而优学校教育联盟活动,目前已形成大荆六小、茗西学校、智仁小学等小而优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通过两地类似学校进行直接对接,互学互帮,共同发展两地区域小而优学校。

  2.加强学前教育优质学校幼小衔接课程合作。通过双方同类幼儿园结对,开展线上线下等多形式的办学思想、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对口学术交流,共同提升双方两地学校学前教育的办学品质。

  3.加强两地特殊教育建设。利用提供优质的IEP(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服务,“三动”教育课程,助推特需儿童潜能开发,规范特殊教育教研组建设,优化创新教研活动,提升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水平。构建无障碍的教育环境,发挥卫星班普特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两地特殊教育优化发展。

  4.普高学校结对帮扶,共建共进。乐清中学与鳌江中学,乐清二中与平阳二中,相互结对,互帮互学,在高考质量提升措施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四、推进计划

  20xx年4月,双方相互沟通,共同启动实施方案制定。

  20xx年5月,双方合作开展教研交流。

  20xx年10月,双方举行推进会,制定出台实施方案。

  20xx年1月-20xx年12月,进一步实施推进。

  20xx年1-6月,总结汇报和成果展示。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平阳乐清双方研训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教研员担任成员,一起参与,共同研究。

  (二)经费保障

  双方研训部门在经费预算中,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三)学术保障

  双方研训部门派出优秀研训员,参与共富项目实施,为“教研共富”实施提供学术和技术保障。

  教研共同体方案 1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学、聚焦课堂、聚焦教师、聚焦质量,开展“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活动,努力构建“校际联合结对、区域联片组团、市外联谊结盟”的共进发展模式,促进吴忠市各县(市、区)校际之间、吴忠与银川都市圈校际发展合作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形成以强带弱、城乡联动、川山互补、共同提高的教研新格局,建立跨校际、跨县域、跨市域“共享、同进、均衡、发展”的教学(教研)新机制,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吴忠市教育教学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行动目标

  (一)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共同体的领导、组织、管理、实施、评价等工作机制,促进教学、教研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工作网络。健全市教研室统筹协调、县(市、区)教研室密切配合、牵头学校组织实施、协作学校积极参与、教研组具体落实、名师工作室示范带动六级教研网络,确保共同体活动落地生根。

  (三)完善工作架构。重组吴忠市市域教学(教研)共同体,由吴忠市直属学校与市域内各乡村学校组成教学(教研)共同体;组建吴忠市县域教学(教研)共同体,由县域内的1所城镇学校分别与几所或者多所乡村学校组成县域教学教研共同体;组建利青同城一体化校际教学(教研)共同体,由吴忠市直属学校与青铜峡市学校组成教学(教研)共同体;构建银川都市圈校际教学(教研)共同体,由吴忠市名优学校与银川市名优学校组成联盟学校教学(教研)共同体。

  (四)优化活动主题。聚焦各共同体教学、教研、课堂、教师、质量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手段,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破解教学、教研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增强教学教研的针对性,实现“精准教研”目标。

  (五)拓展活动形式。立足各共同体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专业引领、校际会课、专题合作、名师会诊、主题论坛、教学互访、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异课同构等方式,增强教学教研的有效性。

  (六)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线上线下共同计划、共同研修、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观课、共同说课、共同议课、专业引领、送教下乡、共同总结等形式,提高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三、行动措施

  (一)建立共同体的工作机制

  1.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教研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共同体建设的指导、规划、协调、管理、督查、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2.完善教研部门的服务机制。市、县两级教研室负责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服务、协调、组织等工作,采取“菜单式”服务方式,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走进学校和课堂,贴近师生,服务教学,引领教师共同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建立共同体的条件保障机制。共同体各成员校要全面改善相关校园网络、信息化功能室、综合实验室、学科教室等基础信息化条件,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创造条件。

  4.建立共同体的协商机制。市直各中小学为共同体牵头学校,其他各结对学校为协作学校。牵头学校和协作学校要坚持平等协商的原则,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共同体活动,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共同研究解决本共同体内教学教研中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共同体内所有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

  5.建立“菜单式”教学教研制度。共同体各成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教研需求,向教研室提出有针对性和意向性的活动申请,由教研室认真分析预约需求,策划、指导、制定活动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召开方案论证会,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召开活动培训会,让参与活动的所有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作用和要求。

  6.建立主办、承办、协办制度。教研室为活动的主办单位,牵头学校为承办单位,协作学校为协办单位。主办单位负责活动方案的策划、论证、培训等工作,承办单位负责活动方案的草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工作,协办单位紧密配合承办单位开展活动。

  7.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教研室每年对各共同体开展的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对共同体各成员校的年度考核之中。县域内开展的活动由各县(市、区)教研室下发文件,颁发活动证书;市域内开展的活动由市教研室下发文件,颁发活动证书。证书作为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共同体的工作网络

  1.市教研室。作为共同体建设的一级网络,负责共同体教学教研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专业指导、过程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并做好活动的梳理与总结,形成实践与理论成果,面向全市进行推介。

  2.县教研室。作为共同体建设的二级网络,负责组建县域内的教研共同体,指导县域内的共同体活动,配合市教研室开展市域内的共同体活动。

  3.牵头学校。市直属学校为市域内共同体活动的牵头学校,各县(市、区)城镇学校为县域内共同体活动的牵头学校。牵头学校是共同体建设的三级网络,负责协调与共同体内各协作学校之间的关系,与协作学校协商制定共同体活动计划,合理安排活动主题、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做好活动的牵头、组织、实施和保障工作,保证共同体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4.协作学校。乡村学校为共同体建设协作学校,是共同体建设的四级网络,配合牵头学校制定教研活动计划、主题、内容、方式,组织本校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体开展的各项活动。

  5.教研组。教研组是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单位,为共同体建设的五级网络。共同体内的各学科教研组要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和学法作为重点,重视新型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融合运用的实践与研究,推进“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注重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注重科学教学和实验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或者跨学科综合学习,开展研究型、项目型、合作式学习;重视培育、遴选和推广符合创新素养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实践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精神。

  6.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共同体建设的六级网络。各共同体要以牵头学校为主体,整合各成员校的教师资源,组建以区市级名优骨干教师为主持人、以青年教师为成员的“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采取结对帮扶、集中研修、网络培训、跟岗实习、在线课堂、送课下乡、送研到校等形式,引领青年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构建吴忠市教学(教研)共同体

  1.重组吴忠市市域教学(教研)共同体。采取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自愿结对的方式,由吴忠市市直学校与吴忠市域内每个县(市、区)的1所乡村学校组成教学教研共同体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实现试题、微课、课件、管理方法、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一切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促进市域内校际间的深度协作,长期合作,协同发展。

  2.组建吴忠市县域教学(教研)共同体。参照吴忠市市域教学(教研)共同体的组合方式,采取1+n的方式,由县域内的1所城镇学校分别与几所或者多所乡村学校组成县域教学(教研)共同体,形成结对帮扶关系,立足乡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实现城乡联动、校际互动、以城市拉动乡村、以强校带动弱校,整体提升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组建利青同城一体化校际教学(教研)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吴忠市委、政府关于利青同城化系列部署和要求,由吴忠中学与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市第三中学与青铜峡第七中学、吴忠市利通一小与青铜峡第六小学组成校级教学教研共同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

  4.构建银川都市圈校际教学(教研)共同体。全面落实市委、政府对银川都市圈建设工作要求,由吴忠市幼儿园与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吴忠市利通一小与银川实验小学、吴忠中学与银川市第二中学、吴忠市回民中学与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吴忠高级中学与银川市第九中学组成银川都市圈校际教学(教研)共同体,开展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教师培养、中高考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都市圈“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进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提升吴忠市教育发展水平。

  (四)优化共同体的活动主题

  1.分析现状,摸清情况。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之前,各共同体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和教师的需求,对学校的校情、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就“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学教研活动”“如何开展好这次教学教研活动”“开展这次教学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向教研室提出有针对性和意向性的“菜单式”预约申请,由教研室对其进行评估分析。

  2.把诊号脉,寻找问题。在共同体向教研室提出“预约”申请的基础上,教研室可通过下校调研、座谈等形式,了解共同体内各成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遇到的困惑,把诊号脉各参与学校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共同体制定活动方案。

  3.确定主题,明确方向。在制定、修改方案的基础上,教研室召开方案论证会,组织教研员对共同体的活动方案进一步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活动的主题、形式、内容和要求,并下发文件予以确认;召开活动培训会,面向全体参与的教师和学校进行培训,确保活动不变形、不走样,收到实效。

  (五)拓展共同体的活动形式

  1.专业引领。各共同体要针对创新素养教育要求下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聘请有关专家及教研人员采取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专题座谈等形式,引导教师学习掌握创新素养教育理论,探索“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的途径和策略,掌握大数据背景下的观课分析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

  2.校际会课。各共同体可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教研交流的方式,开展校际间的线上或线下“会课”活动,交流创新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教育”要求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3.名师会诊。各共同体要组织本学校的名优骨干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利用“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采取在线答疑辅导、在线课堂、在线教学、在线教研等形式,针对本共同体某些教师的“亮点教学”和“病态教学”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讨论,提炼可以推广的成功做法,制定解决“教学病态”的有效“处方”。

  4.专题合作。各共同体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在梳理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系列研究专题,通过“问题悬挂”和“问题招标”的形式,结合各自的优势确定研究专题,建立跨校际的专题研究小组,进行合作攻关。

  5.教学互访。各共同体要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互访活动,通过开展校际间的线上与线下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研课等活动,搭建和拓展共同体各单位推介、分享、学习、研讨的平台,使共同体内各校的教学“小智慧”凝聚成校际间的教学“大智慧”,便于校际间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6.城乡互动。各共同体内的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要互派教师进行定期学习、观摩、研讨,承担相应的教学教研任务,亲身感受农村或城区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发展和变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7.开放共享。各共同体要以学校为单位举办教学开放日(周)活动,面向社会、家长和其他各成员校全天候开放校园,开放课堂,让社会、家长和其他各成员校了解本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情况。

  8.党建融合。各共同体在开展活动时,党员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上示范课、举办党课讲座、与年轻教师、乡村教师结对子等形式,引领教学教研方向,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学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中,不断探索党建和教学教研工作的结合点,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同步发展,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与教学教研“两张皮”的问题。

  (六)丰富共同体的工作内容

  1.共同计划。由共同体牵头学校与协作学校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活动方案,就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形式、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向教研室提出活动申请。

  2.论证方案。召开活动方案论证会,采取专家审议材料→共同体成员校领导专题汇报→专家论证→专家集中评议→形成论证意见或建议的方式,由共同体各成员校负责人就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措施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由教研室负责人与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专家团队,在详细审阅活动方案、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分析、点评和论证,并结合教学教研实际提出意见或建议。在论证会结束后,共同体成员校对方案进行修改,由教研室发文予以确认。

  3.共同培训。围绕活动方案,召开活动培训会。由教研室安排人员面向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操作要领,确保活动紧扣主题、落实要求。在此基础上,也可安排专题讲座,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紧扣活动方案,就学科教学教研行动策略进行专题引领,便于分享智慧,交流经验,启迪思想。

  4.共同研修。围绕活动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共同体各成员校教师学习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了解活动的实施目的和意义;学习与主题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把握活动的方向和要求;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活动行为。

  5.共同备课。紧扣活动主题,按照“有效备课”要求,由共同体各成员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校级或校际备课团队,按照“团队研究→个人备课→个人授课→集体磨课→个人反思→完善教案”的程序开展“线下”或者“线上”共同备课活动,在课程标准和活动方案的引领下,认真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和学法,切实制定出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6.共同磨课。紧扣“有效磨课”要求,在共同体各成员学校以学科教研组或者跨学科教研组组建校级磨课团队,共同开展“磨课”活动。磨课可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个人试讲与集体会诊相结合、上课与听课、说课、议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紧扣活动主题,突出活动主题,不得脱离活动主题或者游离于主题之外开展磨课活动,力求通过校级间的磨课活动,磨出一节扎实有效、示范引领的“好课”。

  7.共同展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共同体各成员学校推选出的课例参加校际间共同“展课”活动,集中展示、交流校级磨课成果,深入探讨扎实有效的教学行动策略。展课按照如下程序进行:一是展示说课,由参与活动的教师采用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的方式,说课前的设计思路、方法与策略预估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缘由;说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改进策略。二是展示上课,由共同体各成员校选派的教师分别展示自己的课例,共同展示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各共同体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听课、观课活动,观察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借鉴其做法并激活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三是展示议课,采取中心发言人议课与学科教研员议课和参与教师的共同议课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评议做课教师的说课与上课情况。四是展示辩课,由中心发言人和参与活动的教师结合教师展示的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谈自己的思考,或谈自己的认识,或谈自己的体会。整个展课活动要紧扣活动主题,不得游离于主题之外进行面面俱到的说课、上课或者议课。

  8.共同送课。校际展课活动结束后,由共同体各成员校集体商量,按照校际展课的情况,根据结对乡村学校的需要,推选出优秀课例开展共同送课活动,展示校际展课的成果,引领乡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选送的课例必须是符合活动主题要求的、能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的、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优秀课例。共同送课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校际展开时的要求一致。

  9.党建统领。要着力探索实施“党建+共同体活动”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共同体活动的全过程,努力构建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以党建引领、推动教学改革。在开展活动时,支部可采取“主题党日”的形式,组织全体参与活动的党员开展“戴党徽、唱党歌、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承诺签名”等活动;可采取党课讲座的形式,由支部书记结合所开展的活动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地参与共同体所开展的备课、磨课、展课、送课等活动,主动帮扶乡村教师和青年教师,切实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和教学教研的同频共振。

  10.共同总结。所有活动结束后,由主办单位组织、承办单位牵头、协办单位全体参与,对共同体开展的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总结要梳理出本次活动的突出亮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思路,重点总结出突出主题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要做好活动记录与总结及各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整理,包括文本、图片及音像资料等。要重视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学教研模式和案例。

  四、行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的重要举措认真实施。要成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域联动教学(教研)共同体,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共同体建设工作。各有关学校相应成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协同做好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

  (二)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各教学(教研)共同体要认真分析现有学校情况,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度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时启动实施相关工作。要加强对共同体建设的过程管理,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过程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三)积极实践,不断创新。要加强实践,积极探索共同体建设的有效组织形态、组织机制和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推动共同体内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生。要致力创新,明确共同发展目标,找准相互间最佳结合点和增长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努力为我市推进“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新经验。

  教研共同体方案 14

  根据原教体发[20xx]240号关于调整《原州区开展学科教研基地校暨城乡结对共同体创建活动名单》的通知,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为制导,全面落实区教育局开展学科教研基地校暨城乡结对共同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增强学校质量意识,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教研基地校的龙头作用,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丰富城乡结对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促进城乡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使结对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队伍优质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达到互相促进、互助双赢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以“构建和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寻求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联片教研的“基本内涵与目标定位”,健全“工作制度与保障措施”,进一步疏理教学问题、筛选研修课题,增强校本研修与联片教研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抓实两项工作:有效联动管理活动,有效联动教研活动。

  提升三个水平:提升联动校管理者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研活动水平。

  四、具体工作:

  (一)开展联动管理活动

  1.建立联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总结交流研究教学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建立双方学校对口联系关系,如教学教研,学科组对口联系。

  3.每学期召开一次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

  4.开展联动校管理人员轮流交流学习。

  (二)开展联动教研活动

  1.建立核心备课小组,制订好备课小组开展活动计划或方案,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2.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每学期送课不少于两节。

  3.开展教学开放活动,每学期联动校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开放交流活动,以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开展教育教学比赛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

  5.开展教研科研交流活动,如在科研工作管理,科研工作制度,科研工作选题立项等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

  6.充分利用在线课堂,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采取共享与捐赠相结合的方式,力所能及地给予结对学校物质支撑。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学校想方设法支援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学习用品。

  五、实施保障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

  ⑴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南燕(十一小校长)张学军(寨科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白建国(十一小副校长)罗进军(十一小教科室主任)

  陈蓉(中心校教研员)

  成员:寨科各小学校教导主任

  联片教研领导小组负责联片教研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片区所辖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有调研指导和建议督查职能。

  ⑵学科研修指导组:具体组织联片教研活动。

  语文组组长:白建国数学组组长:马琴

  综合组组长:马朝芳

  联片教研学科指导组是片区学科研修活动的组织、引领、实施机构,负责学科问题的征集筛选、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过程的设计安排与评价反思;对片区学科教学、教研、培训及管理有诊断、建议和指导职能。

  2、加强管理,抓实工作

  注重平时工作积累,做好受导学校现状分析及发展定位,指导受导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指导工作,深远指导工作等,并做好活动记录。

  3、研讨方式多样化—读书指导、教学交流、课例评析等,特别注重两点:

  第一、展示交流。其内容和方式有学习体会、课堂教学、教研成果、教学沙龙、书面呈现、网络交流等。

  第二、专业引领。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介绍研修经验体会等。

  教研共同体方案 15

  为进一步深化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优化教研资源,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区域教研环境,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区域内学校间、年级间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学科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水平,切实推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区教研室决定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区域教研共同体系列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

  以区域教研为主阵地,以激活教师群体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为前提,以构建全员参与、合作互动、展现个性的教研平台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任务,大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教研活动效益,促进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完善。

  三、活动形式

  1.名师示范课: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带动其他教师快速成长。

  2.观摩研讨课:研究打磨优质课例,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培养名优教师。

  3.抽测评估课:通过抽测形式,检阅教师超周备课情况、常态课教学基本功和教师专业素养。

  4.互动式集体备课:备课研讨、课堂实施与反思提升三者相结合,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或专题教学集体备课,促进区域教研共同体发展。

  5.专题研讨:解决一线教师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促进研培一体化。

  四、活动地点

  小学:金昌市第二小学阶梯教室

  初中:金昌市第三中学“名师讲堂”

  五、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名师引领携手并进(9月12日-10月31日)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学科带头人进行名师示范观摩研讨活动。在示范课上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学科特点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多年积淀下来的深厚课堂教学功底。同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各学科带头人组织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区域互动式集体备课活动和专题研讨活动,将校际间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交流,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第二阶段:随机抽测研讨评估(11月1日-12月31日)

  为加快校本教研内涵化发展,加强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区教研室利用大教研活动安排不同学校的两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各校教研组、备课组充分挖掘已有的教学资源,汇聚教师多元观点,在同伴互助过程中生成教育教学智慧,精心打磨课例并进行全区研讨。

  为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青年教师,加强青年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区教研室通过提前一天随机抽选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上全区常态课,检阅教师超周备课情况、常态课教学基本功和教师专业素养,引导青年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六、活动要求

  1.各学校在本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全区教研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提高广大教师对全区教研工作的认识,以提高全体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2.各学校务必通知本校所有科任教师按时参加全区教研,不得无故缺勤,若有特殊原因,必须以书面形式给区教研室履行请假手续。

  3.每位参加活动老师要精心准备,深入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今后的学科教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4.活动结束,参会教师应积极撰写反思、感悟,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教研共同体方案 16

  一、情况分析

  纵观幼儿园的整体工作,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实际问题。

  实际一: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进入“收官之年”。20xx年暑假,随着幼儿园主要负责人的变动,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我园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因此,20xx年是我园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实际二:我园管理者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需要强化。目标与责任是管理者工作的动力。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我园管理者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管理者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实际三:我园课程实施方案还不够完善,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欠深入。20xx年,我园在前两年实践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我园的课程实施方案,但在课程运行中发现,课程实施板块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尤其是缺少对组织形式、教育方法的提示等,因而课程实施方案的操作性不够强。

  实际四: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不能很好体现。在课程实施的监控中发现,教师重视汇报课、研究课、展示课,对日常教学容易忽视,因而幼儿发展得不到很好保障。

  二、指导思想

  全 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落实上海市幼儿园教学工作会议、松江区“强师兴教”计划精神,以松江区教育局、托幼办20xx年工作内容与要求为指导,以“迎世 博”为背景,以办园等级复验与评估为契机,以完成《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为目标,实践“三至”管理(思想)、课程管理(重点内容)、分层管理(方法)、走 动管理(操作方法),加强实效性园本培训与项目式工作推进,助推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幼儿园内涵发展。

  三、工作目标

  1、园务管理:进一步强化分层管理和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三至”管理与“三至”服务思想,细化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在工作开展中体现管理效能。

  2、保教工作:进一步强化课程管理,科学实施监督与评价,聚焦新教材修订版的使用和早期阅读教育的融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幼儿发展。

  3、师资工作:进一步落实“优效行动”培训计划,聚焦园本、聚焦教师与课堂、聚焦课例与问题开展园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发展梯队形成。

  4、卫生保健:进一步落实规范操作要求和保教配合行动,提高“三大员”应知应为水平、服务水平和幼儿健康水平。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园务管理

  1、通过学习、研讨,各管理者明确管理的责任范围,清晰岗位职责,坚定管理的有效执行。

  2、建立问责制,增强管理者、教师承担责任的意识。依据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在管理工作中予以落实。

  3、推行“走动管理”,发挥管理效能。依据“走动管理”的五要素(听、讲、查、干、追)开展管理实践,以做好工作为出发点进行“走动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4、细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册》。根据发展形势与幼儿园管理需要,细化、补充相关管理制度,如控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5、定期开展工作检查,汇总管理中各类项目检查、评比的指标。

  6、收集、整理管理中有关过程资料,汇编成册。

  (二)保教工作

  1、课程管理组:进一步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主要补充组织实施的策略,尤其是补充体现围绕早期阅读教育三要素实践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等)。

  2、保教工作组:收集整理课程实施中的一些经验,尤其是组织形势、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等;同时加强对课程实施中日常课堂教学的监督与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开展对幼儿发展的测试、评价等,形成文本式测试项目。

  3、教研组:开展新教材修订版的园本化实践,融合早期阅读教育,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同步渗透、整合,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项目组:围绕研究重点深入实践,与相对应的专用活动室使用相结合,提高使用率、有效性,为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服务。特色研究组:阅读世界;名师工作组:电脑房;信息资源组:幼儿电脑房;保教工作组:建构室;03工作组:娃娃家。

  5、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各类要素开展好保教工作。(幼儿一日作息安排、环境布置、课程资源挖掘与利用等)

  (三)师资工作

  1、围绕“优效行动”培训项目开展分层分类的园本培训。主要针对一线教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操作性问题开展。如园本化、班本化的活动设计;教育策略的运用;有效的师幼互动等。

  2、开展“迎世博、展风采”教师技能评比。学期内开展教师讲故事大赛和教学活动设计评比。

  3、建好、使用好教师成长档案,基础性内容丰富,凸显个性。

  4、开展常态下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关注常态教学的有效性,营造研究、实践共成长的氛围。

  5、启动开展中山幼儿园第二届骨干教师评选活动。

  (四)卫生保健工作

  1、围绕“三大员”应知应为、规范操作等多形势开展实效性培训。

  2、结合日常操作开展实地指导,尤其是对“三大员”应知应为内容的现场测问,提高口头表达、与人交流能力,促进知识与行为的对接。

  3、结合“三大员”一日操作流程要求开展日常检查与督促、评价与反馈。(依据同一内容看;根据个体现状侧重看)

  4、就盥洗室消毒等开展现场交流活动。

  (五)家长工作

  1、不同层面扎实做好常规性家长工作。

  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各类亲子活动、家园小报等。

  班级:家长会、家园之窗、家访、电话联系、面对面交流、班级论坛等。

  2、发挥教育共同体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作用。定期组织交流活动;日常访谈、了解;邀请参加幼儿园重大活动等。

  3、结合幼儿园自主发展项目多形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4、正常开展0-3俱乐部活动。依据岳阳街道03工作的要求,结合地区特点和幼儿园实际,组织好每月一次的0-3亲子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指导活动。

  5、尽力做好为家长的服务。

  五、每月工作安排

  2-3月

  1、做好新学期开学前的报到了解、环境整洁、班级管理等各项工作。

  2、研讨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各层面完成各类计划的制定,完成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自测和对策思考。

  3、做好控烟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

  4、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的修订;制定新的园际结对活动计划。

  5、召开幼儿园教育共同体会议、新学期班级幼儿家长会、03亲子活动。

  6、教师成长档案的梳理。

  7、开展节日教育活动(元宵节、“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

  8、各负责人收集各类汇编成册的素材。

  9、做好大班毕业生入小学个人信息登记工作。

  10、细化、补充管理制度。

  11、开展教师讲故事活动。

  12、开展亲子运动活动。

  4月份

  1、收集、整理、汇编各类手册

  2、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3、开展教学活动设计评比。

  4、开展小青娃讲故事活动。

  5、开设家长学校活动,出版家园小报,开展03亲子活动。

  6、开展班级环境交流活动。

  7、做好迎接督导的基础性准备工作(环境、专用活动室、活动设计等)

  5月

  1、全面做好迎接督导的准备,迎接督导。

  2、做好20xx年幼儿园招生的宣传、预等级工作。

  3、开展0-3亲子活动。

  4、参与、了解松江区学前教育市级推介活动。

  5、班级工作交流。

  6月

  1、开展庆“六一”庆祝活动。

  2、做好招生的后续工作。

  3、完成对教师的考评活动。

  4、启动第二届中山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

  5、开展大班参观小学活动,举行大班幼儿毕业典礼。

  6、开展0—3社区亲子活动。

  7、做好学期结束的各项工作。(各条线组室年度工作总结;暑假工作安排等)。

  7-8月

  1、开设好暑期班;做好新学期工作准备。

  2、开展暑期园本培训。

  3、完成对教师学年度考核。

  4、完成对新生的录取、编班工作。

  5、做好零星的暑期修理工作。

【教研共同体方案】相关文章:

教研共同体方案01-08

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03-03

教研共同体考核方案01-04

教研共同体教研方案(精选15篇)12-23

教研共同体教研方案范文通用02-27

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12-23

教研共同体实施方案04-22

教研共同体教研方案范文(通用7篇)12-23

语文教研共同体教研方案范文通用06-20

教研共同体考核方案(精选8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