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时间:2023-07-06 07:27:3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1

  《资治通鉴》算是囫囵吞枣般看了三遍有余,但对于某些方面来讲,还是犹如初读。关于这套书的魅力我就不多说了,文笔优美,前人花心学而凝聚成的知识精华,我相信会一直流传下去哺育后人,直到有更好的书籍代替它。

  若总结我的感想,我是不吝赞美的`。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此书可为君子鉴,可为小人鉴;可为官者鉴,可为百姓鉴;可为善者鉴,可为恶人鉴;可为智者鉴,可为愚者鉴。正如某位古人所说,此书为一条大河,我辈埋头其中可以畅饮。进可以修身治国,退可以隐居遁世;君子可以学习治世,小人可以领会为恶;君子可以学习如何防范小人,小人可以学习如何罗织君子。君子小人各取所需,也难怪此书历时千年而仍为众人所推崇。

  君子看他皮里阳秋,小人学他权谋纵横。悲哀啊,司马温公当真有此意么?知易行难。司马温公借修书而远党争,有幸得到宋英宗、神宗成人之美,否则此书也难以成行。温公与其子司马康,以及刘颁、范祖禹等专心修书以明其志,何其幸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司马温公返朝,立废新党之政,卷起北宋后期新旧党之争,直至北宋灭亡。痛哭流涕啊,温公岂不知党争之弊,为害之深,但所行又何其相悖也?

  可怜天下人,知其理者多,行其道者鲜,司马温公犹如此,吾等小子又何敢自诩。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恐怕未必!曹魏有鉴于汉朝宗室、外戚、宦官带来的政权不稳定,于是采用弱宗室,废除中常侍等宦官职位,改用散骑常侍等士人,并诏令外戚不得干政。人算不如天算,短短四十来年,司马氏篡魏。西晋司马氏又鉴于曹魏弱宗室,自己才能乘虚而入夺取大位。于是大封宗室,以为能巩固司马氏于万代。谁知司马炎刚入土,八王之乱就把朝堂搞的天翻地覆,自相残杀,白骨遍地,最后中原政权也拱手送人,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所幸的是各民族经过南北朝大融合,成为一家人矣,如此局面又岂是前人所能预知?政治是残酷的,一旦陷入权力漩涡,至死方休。权力交替,鲜血满地,参与之人,成王败寇。其实对于失败者而言,死乃其幸运,不幸者,族灭矣。且看看大唐盛世,从唐太宗开始,以至唐景宗结束,近三百年,皇权交接哪一次不是鲜血满地?

  崇尚道义,崇尚诈谋?这是一个悖论。我们常说诈谋只能行之一时,不能行之一世。然道义若不胜,又何从求存呢?或许有人说:“道义、诈谋只是行事的两种方式而已。心中是恶,所行道义也是恶;心中是善,虽行诈谋亦是善。”那么我想反问:“如何知道心中是恶是善?”这个问题恐怕自己都会吓倒自己,又何从去读懂他人之心!

  人们常言:“读史可以明智。”我看是大谬。若读史能明智,辩黑白分是非,为何读书人中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之人数不胜数?李林甫、蔡京、严嵩之流,一等一的读书人,他们会不懂历史?在人性欲望面前,明智就是一个屁话,随风而散。

  知易行难。人生一世,能活得明白,行明白事,就差不多了,何谈其他奢望?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2

  当我拿到《资治通鉴》这本书时,我仿佛看见,历史向我打开了一扇金光闪闪而厚重的大门。

  《资治通鉴》问世于北宋年间,是由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我从小只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不知道,他竟然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司马光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19年的时候,完成了这部史书巨著,主要的编纂工作全由他一个人负责,书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的心血结晶。他为了这部书殚粗竭虑,《资治通鉴》成书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翻开这本书,第一个故事,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智家想立智瑶为继承人时,智果曾经说过:智瑶有好多优点,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隘,不能宽厚待人。但是智家不听智果的劝告,智果为了躲避灾难,脱离智氏,改姓为“辅”。

  果然跟智果说的一样,智瑶狂妄自大,他说:“灾祸只能由我带给别人。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就罢了,谁敢给我呢?”但是,愚蠢的智瑶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灭掉了整个智氏家族,只有改姓的智果得以幸免。书中说,一个人多次犯错误,结下的`仇怨不会在明处,应该在它表现出来之前就提防,贤明的人处理小事都非常谨慎。这就是平时老师教我们的“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差不多吧?自己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并且狂妄自大起来,这样的人,怎么才能持续进步呢?

  《资治通鉴》的每个故事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人物,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喻之有理地向我讲述了浅显又深奥的人生道理,三寸之舌比百万之师还要厉害的毛遂,有气魄有担当却英年早逝的英雄霍去病,坚忍不拔、忠于朝廷的苏武,忍辱负重、崭露头角的韩信……历史的长河兴衰盛败,都会发人深省,令后人受益良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资治通鉴》让我了解了历史,也懂得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3

  最近,因为校订《资治通鉴》,读到通鉴里很多故事,尤其是有一类故事,体现了古人对事情发展的预见性,可以说是见微知著。正如《周易》里说:“知几,其神乎!”这些故事,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依然很有启发。

  今天,我们先讲一个赵简子的故事。

  赵简子的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准备设立继承人时,不知道该立谁才好,于是把一些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他们说:“好好牢记这些话!”三年之后,赵简子问他们简书的内容,大儿子伯鲁回答不上来;问他竹简在哪里,说早就丢失了。再问小儿子无恤时,他把竹简上训诫的话背得滚瓜烂熟;问他竹简在哪里,马上从衣袖中了抽出来。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具有贤能,就立他为正式的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说:“此行您是让我搜刮民脂民膏呢?还是要把晋阳作为晋国的保障之地?”赵简子回答说:“要把晋阳作为保障之地。”尹铎去了后,于是就减少户数(这样可以减免赋税,增进民生。)赵简子告诉儿子赵无恤说:“假如晋国发生了灾难,你不要嫌弃尹铎地位低下,更不要嫌晋阳路途远,一定要去晋阳投靠尹铎,作为你的归宿。”

  (无恤继位以后,就是赵襄子。)

  (后来),智襄子向赵襄子索要蔡与皋狼两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于是统率韩、魏两家的甲兵攻打赵襄子。襄子准备出外避难,说:“我逃到哪里才好呢?”

  随从的官员建议说:“长子县较近,城郭也坚固完好。”

  襄子说:“人民精疲力竭地去巩固城郭,又要拼死命防守,有谁能与我同心合力呢!”

  随从又说:“邯郸仓储存粮充裕。”

  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粮食,现在又让他们去作战送死,有谁能与我同心呢!还是到晋阳吧,晋阳是先主的属地,尹铎又仁厚爱民,人民必定团结和睦。”于是前往晋阳。

  于是,赵襄子固守在晋阳,联合韩、魏两家两家消灭了智伯。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4

  《资治通鉴》是一本历史巨作。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内容是东周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这本书主要记录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也透露出古人或好或坏的品质。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颜真卿坚贞不屈:

  颜真卿,自,清臣。是我国古代的大书法家,他创造了“颜体”。而颜真卿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时代。唐明皇不问政事,沉湎酒色,把国事管交给奸臣。当时有个叫安禄山的,颜真卿早已发现他有谋反的趋势。当颜真卿上任范阳管辖时,他引一批人每天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当安禄山通过密探知道这些情况时,嘲笑说:“这颜真卿真是一个酸文人,胸无大志啊,一失意便潦倒如此,何足挂虑。”后来安禄山真的谋反了,谁都挡不住,只有颜真卿挡住了太原地区。谁都不相信平时游山玩水的`颜真卿竟一直关注形势。唐明皇和杨贵妃怎么都不相信,一直“忠心耿耿”的安禄山怎么会背叛。唐明皇一阵感叹:听说他(颜真卿)以前在朝中任职,可惜我可惜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

  安禄山不管如何威胁颜真卿,但颜真卿宁死不屈。后因颜真卿的坚贞不屈,使他们十分害怕,终于他们将颜真卿处死了。一生忠直,功勋卓越的一代名臣与大书法家,就这样为国捐躯了。人如其书,颜真卿光辉的人生和他的书法一样端庄雄伟、万世永存。

  颜真卿的坚贞不屈让我感动。坚贞不屈这四个字现在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生命最重要。所以在电视上总能看见有几个贪生怕死的人,背叛朋友,背叛国家,背叛自己。读《资治通鉴》让我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5

  读史明理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古籍中《资治通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宋司马光完成这一力作后多少代储君被要求必读《资治通鉴》。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们信义,智慧,勇敢,执着等道理。

  在这里,我就挑我感触最深的一篇说说。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少年得志,封侯拜将。是大汉王朝的骠骑将军,立有赫赫战功,擅长杀敌更是一马当先。但是他却不是一个能体会士兵疾苦的富家公子出身。每次打仗,专门为他准备的后备物资就有几大车,往往打完战了物资还有余。但是,普通士兵却可能饥寒交迫。反观同时期的李广将军,人人都知道他的赫赫战功,匈奴更是对他畏惧有加。但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李广对下属的.爱护和体谅。就是这种真正融入群众的上级才获得了真正的拥戴和信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李广一直无法封侯,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李广更像一位伟大的将军。而霍去病则自能成之有勇有谋,得天独厚。李广的仁义,李光的谋略,李广的胆识,李广的能力造就了这位流芳百世的将军。我们如果将来成为一名领导,不仅仅要有能力,还要懂得与下属之间相处的艺术。合作,协助,共赢,相互体谅都是我们有学习的。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典型,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读,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范文 篇6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显德,前后共1362年,全书记载了十六个纪,即: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陈……

  全书记载从周纪开始的政治,军事开始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历史的传奇。

  全书记录了每个朝代的建立繁荣,强盛,争斗,叛乱,衰落,灭亡,记载了一个又一个从强盛转向灭亡的过程,相当于是一本警示世人的书。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使我对历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原本我认为历史是枯燥的,乏味的,但自从我阅读了《资治通鉴》,它让我与历史拉近了距离,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神秘与长久,历史是一段神奇的故事,它让人类探索,探秘这一段神奇的故事。

  其中我最熟悉的当然是三国时期了。当我阅读时,却发现历史与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大不一样。原来《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而编写的,自然与历史不大相同。

  《资治通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是只有一个的,探索历史的神秘是要揭开历史被时间掩埋的面纱,,探索历史的真相。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9-09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0-21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精选11篇)10-18

资治通鉴简介04-08

《资治通鉴》经典句子03-04

资治通鉴经典句子02-11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07-19

资治通鉴的原文及翻译03-16

资治通鉴原文与译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