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

时间:2023-05-08 18:11: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

  从未正规涉猎国学,却从这部历史书里有所学习。Mark一些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宗教以皇帝为“天子”,为上天与人世之间的仲介,皇帝能尽此责任,就是圣君。这一点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古代文化非常接近,比方说埃及的法老。

  正好在读一本Mark Lilla写的《夭折的上帝》,里面对早期人类的这种近乎本能的思考有这样的讨论:为什么有些宗教信仰被转化成了有关政治生活的教旨?如果我们真的把神看成是一个有意图的人,而宇宙秩序就是那些意图的结

  果,那么神的意图就是一种积极的意志,而非沉默的结果。政治就此掺和进来——政治生活围绕着关于权力的讨论:谁可以合法地行使权力去支配别人?出于什么目的?在怎样的条件下?

  然而神对于中国人而言后来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可能与儒家的兴起和长期统治有关。儒家注重“人道”,而非“神道”,因为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的地上王国,统治于圣君之下,推行一种圣贤政治,以道德理论教化人民〔sounds quite familiar〕。对于个人而言,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群众谋现实,不为个体营虚求。人生理想,唯在此生此世。

  相对于儒家的“教化”,道家那么主张“不教”,他们的理想是“小国寡民”〔这点在今天看来太反自然,因为民乃人,人乃动物,动物乃以繁殖为目的,如何可以始终保持“寡民”呢?〕,不愿有团体和社会的压迫〔与西方社会六、七十年代一些乌托邦团体的实验社会有相同的诉求〕,不乐于为团体社会作个人牺牲。所谓“鱼相忘于江湖”,其理想社会,正如江湖,群鱼自得其乐,丝毫无束缚。既然无求于社会,那么一切需自给自足,即不可能,于是梦想做“吸风饮露”的仙人。

  于是中国古代文人,于盛世那么追求儒家的群众人文业绩,如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于乱世那么转向道家的私人修行解脱,如东晋士族从“经学世家”转而追逐庄老,只求“致性逸情”,不用世事。比方著名的东晋头牌知识分子大V王羲之,早年追求文学书法,晚年就喜欢跟着一帮道士到处寻丹访药,而他的好儿子王徽之也以一个浪漫的“雪夜访友”的故事立下flag:某夜王先生突然来了兴致要去看一个朋友,于是不顾大雪,打了一艘船上路,等到天明到了朋友家附近,觉得意兴已尽,也不上楼了,直接掉头返回自己家里。

  除了儒和道,后来又来了佛。

  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于南朝开始兴盛。与儒家“融个我入大群体”的思想相反,佛教要“脱离大群体而完成自我”。小乘时期,强调轮回果报,与中国世俗祭祀阴阳巫道有相通之处;大乘时期,强调世界虚实,名相有无的哲理思辨,与中国的老庄玄学有相通之处。而天台、华严、禅宗那么重视自我教育,人生修养。

  而中国古代各朝代对于佛教的态度也是多有反复。南朝梁武帝崇佛,于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清代人考据,当时南梁境内有两千八百多座寺庙,单是都城建康〔南京〕就有超过七百座。

  但是从南北朝的北周以降,却有三次著名的毁佛运动。主要是统治阶级发现大批民众信佛以后,要么入寺为僧,导致社会上从事生产的人口减少,同时民众把大量钱财捐到寺庙,令得国家的财政受到影响。比方北齐时代就有人说“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国之为给不充”。到了北周武帝,认为“六经儒教,弘政术;礼仪忠孝,于世有益;佛教费财,并宜罢之”。于是倒佛:“八州寺庙出四万〔僧人〕,三方释子,减三百万〔信徒〕。皆复军民,归还遍户”。到唐武宗时期“恶僧尼耗蛀天下”,毁寺四千六百,归俗僧尼二十六万。

  如今的中国人,又当如何选择呢?貌似具有大量“机构”的佛教如今在民间的势头最强,道教始终不成气候,而儒家虽然最具有文化的亲切感,虽然最适合支持中国式的政治统治,然苦于意识形态之限,无法堂而皇之地回归,又会走向何方呢?

【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相关文章:

写我的新邻居的优秀作文1000字上下10-08

2022年新个人校本研修计划09-20

新整理校本研修学习总结范文04-27

新整理校本研修学习总结范文04-27

《国史大纲》读后感04-19

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07-14

《国史大纲》读后感范文10-20

《国史大纲》的优秀读后感10-21

《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