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时间:2023-04-19 17:42: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用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

  读完《缄默的大多数》,试图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却发觉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样,这样写下来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时此刻的我已被作者胜利洗脑了!开口的权利好像被征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观点,话语的世界可以分出两级。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缄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模棱两可: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史。

  既然谈到纳税,不得不说一下那些开口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即使做纳税人也要做一个合格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王小波曾经是一个缄默的人,不喜爱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也不喜爱写稿子。然而当作者不再缄默时,却有着剧烈的感受,有如丢失了童贞。违反了他多年的积习,不再属于缄默的大多数了。但作者还不至于感到苦痛,只是有点稍微的失落感。然而这并不代表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纳税人,满意了自己的责任感。只是作者觉得假如这么做,大家会看到一个最大的废话篓子,这便是是另一种责任感。 谈到废话篓子,我就会联想到那些鸡汤和官话套话。他们有着最好的发言机会,顺应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说着读者喜爱听的言语,一味的迎合读者。这样下来他培育了读者,读者也有可能成为了下一代的他们。与其这样,缄默的大多数该怎么做呢? 首先缄默的大多数是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他问保持缄默的情愿多种多样。有些人没实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缘由,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作者就属于最终一种。作为最终一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相关文章:

沉默的大多数经典语录07-12

沉默的大多数片段摘抄06-12

哲理故事:沉默的大多数01-27

沉默的大多数-800字作文08-16

关于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09-24

沉默的大多数高考满分作文07-18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感触09-16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沉默的大多数08-18

往届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