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读后感

时间:2023-04-18 18:01: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范文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范文1

  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长久的,是无限的。知识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从遥远的古代款款走来,并且一直走下去,会把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它经过的生命。

  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颠峰”。读了《唐诗三百首》,让我认识了“诗仙”李白,读了他的诗让我认识了“诗仙”,使人壮思云飞、逸兴满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让我认识了“诗圣”杜甫,他的诗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倾向。虽然广泛,但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中的社会面貌,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他与李白是好有,并合称“李杜”。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古长”(调张籍)。李杜的诗,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读《唐诗三百首》还让我认识了“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刘熙载曾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 ……

  唐王朝的人才可真多,好诗也不少哦!

  离别本是一个旧话题,但王维的一首《送别》却写得很是婉转动人、余韵不尽:“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前两句体现了把友人送走后,自己一个人在家的孤单与寂寞;后两句写出了明年的.希望,正反衬出今日的依依不舍。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株。却下水精帘,玲珑忘秋月。”李白的一首《玉阶怨》从自身周围的环境和自己动作的描写中,流露出了一个孤独的形象……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范文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浪花冲刷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诗却如磐石般沉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收集了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诵读,都加深了我对诗歌、对古人、对历史的感悟。

  读诗要有三品,品色、品温、品韵。读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一起先看颜色:绿的酒,红的火炉,黑的天,白的雪,四种颜色呈现在眼前,能说不美吗?再看温度:酒本来是冷的,却被火炉加热了,虽说天快下雪,却让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后看韵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绿色的小蚂蚁,小火炉上的火苗也在跳动,静中有动,整首诗仿佛有了生命。

  唐诗的美还在于它的精。现代文章、诗歌的篇幅较长,文字比较华丽、饱满。古诗则不同,虽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玑,所以读诗要细。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诗,“潜入夜”“细无声”六个字让人感觉到春雨的君子风格,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儒者风范。

  为什么这么精简的文字却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为古人的诗也是源于生活,读诗也就是读生活,诗里有人生、有道理。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惜时;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别;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东吴”的惋惜……

  唐诗的美无以言表,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它是读诗人的心跳与呼吸,也是读诗人行走的步伐。

【唐诗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唐诗世界03-24

体验唐诗03-24

经典唐诗鉴赏12-25

杜甫的唐诗09-22

灵隐寺唐诗09-02

唐诗母亲04-16

唐诗的分类03-23

唐诗的作文05-11

唐诗《菊花》11-08

唐诗《登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