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读后感

时间:2023-03-23 16:30: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门《悯农》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热门《悯农》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悯农》读后感

热门《悯农》读后感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我还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教给我这首《悯农》,当时因为我小,不理解诗的含义,吃了还是掉,以我妈妈的话说就是:“哎呀!你看看!太浪费了,掉的差不多都比吃得多!”但是,虽然妈妈千叮万嘱,但我还是改不掉这个坏毛病。

  上一年级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讲了《悯农》每句诗的意思,我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心想:“我以前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节约粮食,珍惜农民伯伯们的劳动成果呢?”因此,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节约粮食。要知道,这一粒一粒的大米,是农民伯伯在春暖花开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秋高气爽的秋天;北风呼啸的冬天,用汗水一滴一滴浇灌出来的。所以,我今后一定!一定!一定要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我在这忠心的告诉大家,我们以后要节约粮食!

热门《悯农》读后感2

  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胖乎乎的,身体很棒,上幼儿园之前几乎没有进过医院。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挑食了,而且还经常剩饭,身体也没有从前好了。妈妈真是为了我的吃饭问题伤透了脑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上小学后。

  一个周末,妈妈带我离开了城市,到了较远的.村子。我们就坐在田间地头看农民伯伯种地。天呐,这个境像就跟我在书上见到的一模一样。他们顶着太阳,弓着腰,抡着锄头,在地里劳作,还不时的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不停滴下的汗水。这不就是我刚学过的古诗《悯农》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原来妈妈带我来这是想让我感受到种粮食的过程真的是很辛苦,是想让我知道不应该浪费每一颗米粒。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每一种蔬菜,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会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干净,不再浪费了!

热门《悯农》读后感3

  《悯农》第一首的开头两句中,“一粒粟”经过农夫的辛勤劳动后化为“万颗子”,正因为农民的辛勤劳动,才使得有如此的丰收景象。然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普天之下,即使没有荒废不种的地,劳苦的农民依然要饿死。

  这首诗前两句赞扬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后两句则突然写农夫即使这么辛勤地劳动,也还是要饿死。前后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表达了对农夫的同情,也讽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悯农》第二首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简洁地交代了农民劳动的时间、事情和天气。正午时分天气很热,而农民依然在锄地,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最后两句诗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劳动人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吗?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两首诗通俗易懂,叙议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也呼吁我们要珍惜粮食。

热门《悯农》读后感4

  我从小到大学过许多唐诗,宋词。有一些激情豪迈,有一些儿女情长……但是,我刚开始学的第一首诗是“悯农”这首诗令我教育深刻。

  每当我朗诵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火辣辣的太阳在赤烤这大地,而农民伯伯仍然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这反映了不只是某些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艰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而跟我们对比,个个在家做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有一些孩子却不懂得珍惜,爱惜;不懂得食物是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的双手才能耕耘出来的`。

  我朗诵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讲了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是怎样来的吗?这每一粒粮食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读到这里我就觉得羞愧不已。想起往事,我每次吃饭时,都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根本不懂得去珍惜。

  但是,学了这首诗,我得到了一个启发: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要珍惜粮食。

【《悯农》读后感】相关文章:

素材悯农古诗悯农12-01

《悯农》教案11-29

悯农的教案12-02

《悯农》教案06-22

悯农的教案12-02

《悯农》教案12-17

悯农诗歌08-20

《悯农》教学反思12-17

悯农的教学反思02-10

悯农教学设计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