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3-02-10 14:33: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体读后感1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体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体读后感14篇

  三体读后感 篇1

  第一次花了这么长时间看了一本电子书,一本科幻书,但是非常值得,真的是好书,让人脑洞大开,不过之后还是不能想象出,很多名词也不理解,感慨作者的想象力太惊人了!格局不是一般的大,看完以后,我都认为是真的了,我的思路也开阔多了,人生多一份超然淡泊的心态了。

  技巧不多说,前后呼应,细节伏笔。

  最关键的是人性的剖析和刻画,让人去思考,去批评最后去自责,但是仍然觉得不能失去美好,善!

  作者塑造的女性角色都不怎么样,庄颜从头到尾就是个道具,是个祭品似的人物,却不断强调着她是多么的真善美,却不能让我发自内心的感觉到真善美,而是填鸭式的告诉我,感觉没法认同。

  还有程心这个主角,我也曾是无脑喷中的一个,对于她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犯错,总要骂几句吧,心里舒坦点,让她背个黑锅吧!我觉得作者的塑造这个形象为了推进时间的走向,宇宙的走向,真的不是个特别有血有肉的人物,毕竟是个科幻小说,还有就是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一次次让她仅次于上帝的位置,但是她所有的选择,就是普通的你我她的选择,除了云天明的大脑那一次。所以恨她骂她其实就是骂自己,骂平凡的却有爱的`我们。不过因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我们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责任。而她错在去竞选执剑人,有德无能害死人!

  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塑造的很好,章北海,逻辑,维德,云天明,各有特色,但是总体有一点,都是特别坚强,坚定,坚毅!有软弱的我们向往的很多品质在,我们有程心的软弱,虽然不想承认,但是确实如此。

  还有感慨一点,就是选择太重要啦,就像蝴蝶效应一般,我们的选择也是对我们的人生有太多的影响,所以,一念之间,可能沧海桑田,让心主导!!!

  三体读后感 篇2

  《三体》第一部是我最近才看完的一部科幻小说。刚开始我想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它获得了科幻界诺贝尔奖“雨果奖”,我就想看着玩玩,看过之后我就立马买了第二部。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叶文洁在参加“红岸计划”时,向未知的宇宙发出了一道语言,是叫外星人来进化人类的。同时,一位叫汪淼的科学家开始接触了一种叫《三体》的游戏,后来他从这个游戏的发明人那里得知宇宙里确实有三体人,也有三体文明。叶文浩发的那道消息就被三体人发现了,他们开始发出军队来占领地球。汪淼后来因为叶文浩女儿而认识了叶文浩。逐渐的,人类也知道了三体人的存在,并且有一部分人希望三体人来,他们被称作三体叛军。有一次,汪淼参加了三体叛军的`大会,但是被武装军发现,并且把叶文浩在内的所有三体叛军都抓了起来(不包括汪淼,因为他是跟叶文浩关系好才参加的,叶文浩是三体叛军的首领,同时警官队长史强也是汪淼的朋友)。人类接着从叶文浩的口供得知有个叫伊文斯的人跟三体人有很大的关系,最后他们从伊文斯的船上知道了大量关于三体的消息。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好看,可以称作科幻界奇迹。特别是三体叛军的一个女孩对那些警察说她手里拿着很大吨级的核弹,严肃魁梧的军人和美丽的女孩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那个核弹开关,如同一朵死亡之花,我对这个片段记忆深刻。这是一本绝世名著。

  三体读后感 篇3

  在周末的时候,我在家里的书柜上偶然发现了《三体》这一套书,其中有3本,之后我就看了起来,越来越爱不释手。这一套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体2.黑暗森林》这一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太阳系附近的星系上的三体人发现地球上的环境比他们的世界更适合住人,所以便想要占领地球。而地球上的人得知后,因为三体人已经用一种名叫智子的设备干扰、封锁地球人的科技进步,监视人类的计划。而地球人的应对计划则是只让几个人去想如何保护地球,这被称为“面壁计划”。但最后地球舰队因为自大,而被三体人派出的相互作用力探测器摧毁了。可是三体星系也因为一次与地球的通讯而遭到了“黑暗森林”的打击。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书中一块纪念碑上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这句话在书中是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给时光以生命”就是把时间好好利用,不能给生命以时光,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虚度光阴。“给岁月以文明”就是将大好岁月用于一个文明的建设、发展上,而不能给文明以岁月,让一个文明淹没在岁月长河中,任由它败落、毁灭。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我不由得想,我真的把时间利用好了吗?或许我应该要做得更好一些。”

  这本书不仅让我明白了道理,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比如书中一位名叫史强的警察,为人正直,遇事果断,临危不乱,反应迅速,虽然只是配角,却也起到了保护主角的作用。这本书情节也十分有趣,我十分喜欢这本书。

  三体读后感 篇4

  地球上只有一个文明,但时空中不一定只有一个。

  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为《最后的进化》的文章里面表达了一种观点——也许在毅力灰尘中就含有一个宇宙,我们拍掉灰尘这一动作的时间在我们眼里大约几秒钟,而在那个宇宙中可能过了几亿年甚至更久。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文明,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中的灰尘。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筑大神所创造的世界上。他几乎创造了整个宇宙,可最终竟然只是一只蝴蝶上的'斑点。

  第三次就是在《三体》上。《三体》与前面两个略有不同,《三体》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汪森发现“死亡倒计时”,然后通过三体游戏进入了三体内部组织,最后拦截下了“拯救派”的船只,从上面得到了关于“三体文明”发往地球的来信。

  三体文明中的世界是一个毫无规律的世界,太阳何时升起,何时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达何种程度,全部随缘。所有人都试图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寻找规律,最终却都无功而反。这使三体人萌生了离开了这个星球的念头,然后他们发现了地球。此时,三体文明程度远高于地球文明,随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当一个高级文明发现低级文明时,高级文明必须要消灭低级文明。

  看完整本书,我不仅震惊万分,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个文明吗?如果存在,我们会相遇吗?我们是否真的只是另一个时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呢?太阳系又是否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实验场所呢?我们的文明究竟又算什么呢?

  三体读后感 篇5

  读完《三体》这部由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后,我深有所感,一向想写点什么,今日得空就写了这篇文章。

  《三体》是长篇小说,由三部构成。看完这部小说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之大,他甚至想到了人类在数千百年之后会在太空深处遇到一个叫“三体”的外星礼貌,它比地球礼貌高出一大截,之后,人类就陷入了反对三体侵略的战争。

  人类对于三体礼貌来说,弱小得就跟一群蝼蚁一样,他们的技术完全压倒人类,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人类与其它地球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在其他地球生物的眼中就如同神一般,就好似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一样,因为人类实在是比动物的智商高出太多了。而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神并没有对那些蝼蚁一般的生命表示出一丝一毫的怜悯,反而对它们大肆虐杀。为了满足自我那自私的“求知欲”而对动物进行了很多惨无人道的解剖、活体实验等。

  在《三体》中,外星人来到地球后,将人类全都驱赶到所谓的`“人类礼貌保留区”的澳大利亚大陆上,这就类似于人类给动物们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在这个“人类礼貌保留区”中,人类什么都没有,仅有一些维护治安用的、低级的枪械,这些人类失去了自由,就如同动物园中的老虎,仅仅是吃饱肚子罢了……

  放眼现实世界,人类对动物的虐待比这些外星人对人类做的事要过分的多……但我们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悟。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情感、有思想。所以我期望人类不要在如此恶劣的对待动物,我期望咱们能多抽出些时间来关心关心地球上的动物,而不是把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遥远无期的寻找外星人身上,毕竟,相比外星生命来说地球生物才是“亲人”……

  三体读后感 篇6

  初读《三体》之地球往事,觉得很奇妙。

  书中的序言便吸引着我。作者序言里提到星空,我便想起小时候常常能看到漫天星星,夏天的晚风和漫天的星星最为漂亮,长大后我已经没有看过漫天星星,只有漫天的烟花。

  第一个章节便是提出科学边界,科学边界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学术组织。一开始阅读时候便被天马星空的情节吸引,中间阅读时候一度很吃力,因为我理解不到所有的.情节,无法想象情节背后的情景和关联,直到全本读完后才能勉强串联起整个故事。

  按照我的理解,科学边界的出现已经为后面的所有情节作好铺垫,人类想探寻的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三体文明,而推动这个文明的发展是来自红岸基地,试图和地球以外的文明建立联系,最终也得到三体世界的回应。

  汪淼作为研究中心的教授,进入一项名为三体的游戏中探索人类的发展史,包括三体文明;而建立这个游戏是的一个三体组织,意为扩大组织。

  人类将地球的文明信息发射到太空中,最终也得到回应:被警告不要回应!而接收这项信息的是三体世界中的一名监听员。

  地球的科学组织渴望接收和探寻三体世界,三体世界也在判断地球的信息,关于外太空的文明,实属深奥。就像当初建立的红岸基地发射地球信息并接收到三体世界的信息,但最后红岸基地也没落,在那参加过工作的叶文洁在生命最后时刻消耗自己的体力只为能重新看看当初的基地,看看最后一次日落。

  三体读后感 篇7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会很快被消灭。”

  这就是《三体》令我最为震惊的一段,在黑暗森林中,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歌者的一张小纸片就把太阳系就被二维化了,变成了凡高手下的《星空》。书中写到的数学原理、宇宙规律、天马行空的想象,庞大的故事情节,人性的温情和扭曲交织在一起,一边令人向往,一边又让人害怕!

  “毁灭你,与你有何干。”蔡依林和宇宙社会学两条基本定律其实就是弱肉强食,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核心。听上去无比残酷,其实宇宙是无序的黑暗,但有更高文明来毁灭,至少证明还存在着可以存活的强者,人类也成为了更高级文明发展的'垫脚石!

  整部小说都以和平——战争——生存——毁灭为主线,在眼前展现出一个广阔、神秘的世界。他开拓了我的思维,让想象不受到约束,自由飞翔。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世界,愿我们用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三体世界。

  三体读后感 篇8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苦于渺小而毁于自大;“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科幻之翼,我们脱离卑微琐碎的庸常生活,又以更宏大广阔的视野反思自身。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就以不长的篇幅折射出多重光芒: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瑰丽隽永的理想主义和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令我沉醉,也带我飞翔。

  科幻之翼

  《球状闪电》的创作缘起是刘慈欣亲眼目睹了“球状闪电”,并在同年阅读了两本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奠定了他的科幻理念: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或世界。刘慈欣创造了“球状闪电”,这种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的事物反而有很强的吸引力。

  书中有一段话至少出现了两次,“我们都是凡人,虽然我们用超过凡人的'努力去探寻,可我们还是凡人,只能在基础理论提供的框架中进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像步入没有空气的虚空一样,但在这个框架中,我们什么也推演不出来”,球状闪电俨然成了一个谜,大量的数学推演和实验都无法破解它,吸引了许多人献出生命……但世上总有一些超越凡俗的人,能把所有人都想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大概就是想象力高于知识的体现:知识是枯燥的、呆板的,而想象力是灵动的、有穿透力的;想象是灵魂,而知识只是作者构架和描述自己的想象的工具。通过常识、通过知识,我们读者去理解作者的科学想象,领略又一个世界,并触及作者的精神和思想,以此反思生活,观照内心。

  三体读后感 篇9

  好的科幻小说都要脑洞很大,而脑洞大的程度往往和看书时嘴巴张大的程度成反比,我看这书时嘴巴总是张得很大,所以对脑洞部分就不评论了。那么,什么是好小说?我觉得就是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小说,按这个标准,三体是好小说。但什么让它成为了好小说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残忍”。小说结尾地球和太阳系都毁灭了,一点儿不符合大团圆结局的要求。但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最残忍的是让你在绝境中燃起希望,然后再毁灭它。从面壁计划,到人类的两千艘太空战舰,到黑暗森林威慑,再到掩体计划,一次次希望之火燃起,再一次次被掐灭。其次是作者的“善恶不分”,三体是“恶”的么?不是,他们只是为了生存。

  程心是“善”的么?好像也不是,如果不是她的选择,黑暗森林威慑就不会被打破,人类在最后末日来临之前可能已经拥有曲率驱动飞船和黑域技术。既“残忍”又“善恶不分”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哲学背景,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一次又一次转折,造成主人公与人类命运的跌宕起伏。它使得这部小说好看,也使得它深刻:世界本如此,无论残忍还是悲悯,无论善还是恶,都只是一种解读,它们相生相克,幻化无限。而你,终要有一种你自己的解读。 “她终于看清了,使自己这粒沙尘四处飘飞的,是怎样的天风;把自己这片小叶送向远方的,是怎样的大河”。

  三体读后感 篇10

  前两天疯狂看书,把三体第三部一下子刷完了。这是我第二次看,第三部一直不想看,因为程心。

  这两天看完之后,发现自己真的受不了程心所代表的价值观。第三部暴露了作者文笔的缺陷,因为角色太单薄,我使劲去理解程心最终也没办法。

  人类被写成了一个脸谱化的`族群,从多次对罗辑的态度转变,对三体世界的态度转变,写得略显仓促。虽然第三部很长,但有太多东西要写,反而不够丰满了。

  程心就是因为不够丰满,让人无法理解。看完观后感就是,她一直把自己摆错位置,自以为是地为全人类选择所谓的爱。是,她只是历史的一颗棋子,但她不能逃掉因为名为大爱实为傲慢的决定导致太阳系人类灭绝的罪名。

  因为执剑人的责任没尽好,她曾有过深度抑郁。可是作者写得太浅,这点所谓抑郁反而显得虚伪。真需要有功底,把这个人物立起来才行。

  到最后和关一帆所谓双宿双栖,真的太仓促了,程心的形象濒临破碎。为什么能够突然从关心云天明到爱云天明又到和关一帆你侬我侬呢?真的是这样的观感。

  最后,关于宇宙死亡和宇宙归零的脑洞,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但也太玄学了。不好写,也导致这个点写得不够精彩。

  第二次看完三体,虽有遗憾,但真是影响我很大的系列。从三体出发,我看了太空漫游四部曲,非常喜欢这个系列,从而喜欢上克拉克,也认识了另外一个作者,阿西莫夫。看了他们好几本书,让我越来越能看到更远的星空和宇宙深处。

  感谢三体,感谢大刘。

  三体读后感 篇11

  地球文明、三体文明、歌者文明、归零者、面壁者、破壁人……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浮现在我的眼前。

  最近,我读了一部90万字的书《三体》。《三体》共三本,分别为《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和《三体III·死神永生》,由刘慈欣所著,作者获得雨果奖。本书同时入围星云奖、轨迹奖。

  本书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叶文杰因经历劫难对人类失去希望,组织叛军让三体人降临,来对付人类。叛军之外的人也发展了太空舰队应对三体组织,但这个太空舰队连三体世界中小小的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水滴都打不过。最后当黑暗森林威慑结束时,人类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末日打击逃出来的程心和AA放弃生命,为宇宙重启贡献力量。

  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但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人类以为二向箔(一种使高维空间降至二维的武器,打击后任何生物都将死亡)是友好的.信息,白Ice(人名)提醒的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故事中人类因骄傲而失败的事有很多,如人类自以为是,把水滴(三体人的常规武器)和二向箔当成和平的象征,却未加防范。

  生活中就有一次我因骄傲而失败的例子。我第一单元考试取得了100分,我还是潜下心来认真考了第二单元,又取得了100分。这时我开始沾沾自喜起来,也变得非常傲慢,觉得拿100分很容易。后来第三单元,80分。第四单元,76分,连连失败。面对不争气的分数,我后悔万分,当初太不谦虚认真了。

  《三体》中描绘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未来世界,但最有意义的是其中的道理。傲慢是无知的产物。希望大家不要傲慢,保持谦虚。

  三体读后感 篇12

  三体抛开里面的硬科幻的元素,不得不说的是这部小说里面包含的历史,社会,宇宙观,与人性的刻画。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托盘,而作者则把宇宙放在这个托盘上,让它的梦幻,无垠变得真实,确切。这种穿插的历史增加了可信度,更能把读者带入进那个世界。使得小说读起来十分的生动。

  里面的主要人物不是很多,但是却都很有意思,对人类失望的叶文洁,让世界陷入危机;对拯救世界没兴趣的罗辑最后却力挽狂澜;处处透露着善良的程心最后却葬送了整个太阳系。不择手段前进的维德,冷静沉着的章北海,外表粗糙,内心却纳百川的大史…这一个个人物鲜活的跃于纸上。万千人性跳出本质,显露灵魂。宇宙与人类的命运通过这些人联系在一起,最后的毁灭其实是人类自己选择的。人类本质上的傲慢,嫉妒,自私,纵使有罗辑这种真正的独立,理性,无私,智慧最后只不过是使原本的直线变成了曲线。章北海的放弃,维德的妥协,罗辑的释然,都是看破后的无奈。

  书中的科幻也让人看后酣畅淋漓,有种芥子纳须弥的.震撼感。从奇点到四维空间,从核聚变发动机到曲率驱动器,可以说是瑰丽奇绝。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冰山一角,有种悬疑在里面,最后铺陈讲述,让人心服口服。

  最后还有里面的宇宙观,正如书中说的,人类历史相对于宇宙尺度来说简直是太短了,宇宙相对于地球来说太大了,让人一想就心慌,一想就害怕。我们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法看到银河系之外了,更何况宇宙的终点,宇宙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像书中说的,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处理不好,宇宙关我屁事?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读后感 篇13

  寒假里,有这么一部书让我爱不释手。那就是由刘慈欣撰写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这本书获得了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作者也成为获得该荣誉的亚洲第一人。

  这部书讲述的是两个礼貌间的智慧博弈。期间,红岸基地是一个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绝密基地。一个叫叶文洁的人向宇宙发出信息,被远在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上的三体人收到。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三体人派出了庞大的.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

  三体礼貌用超科技制造的智子锁死了人类礼貌,监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为了应对局势,人类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秘密组织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者来反击三体。最终仅有罗辑一位面壁者取得了成功,成为人类礼貌的执剑人,威慑着三体礼貌。

  但当罗辑把权力交给程心后,三体探测器攻击了地球上的广播系统,但远在天涯的“万有引力”号广播了三体母星的位置,三体礼貌被歌者礼貌消灭,人类礼貌也从三维跌落成二维,最终仅有关一帆和程心两个人成功逃脱。

  这本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让我们明白: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礼貌都是带枪的猎人。黑暗森林有严肃的法则,但也孕育着生存的期望,无论何种礼貌都必须遵守。刘慈欣的这部小说,以超凡的构思和想象力,让我叹服!

  三体读后感 篇14

  从暑假看到现在,我觉得特值,大刘的三体让我进入了TA的世界,三部作品,人物特别深刻就在于罗辑,那追着出租车就为着听一曲音乐,尽管那是为了迷惑三体世界,可当时人们的那种遗弃,亦或是唾弃的情景,是真为罗辑感到心痛。

  要说罗辑和前几个面壁者和执剑人候选人,都是为着向宇宙进一步发起挑战,而人类社会的缩影“程心”则一直想方设法逃避危机或可能存在的危机,却一次又一次的使人类走进危机,然而当程心收到云天明的宇宙时,却滑稽的说想要过新生活而进去小宇宙,一方面固步自封,一方面又想要探索新生活,不得不再次把人类社会文明的行为解剖的淋漓尽致。

  当人类知道只有光速能逃离二维打击时,都没有去诅咒或谩骂程心就能看出,那时候的程心的决定,就代表着人类的决定,这种能得到安逸绝不选择受难的抉择在罗辑震慑住三体世界后,体现的尤其明显,尽想着把外逃舰队引回而加以审判,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如果大史在第三部中有着一席之地,我想以他的性格,许多的科研开发会顺利很多,他的.性格代表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史,及足智多谋,又能分辨明路,为走在黑暗中的人类指引明灯。这体现在他的古筝计划上,在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情况下,提出唯一可行方案,以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性格,引起我的喜爱。

  如果《三体》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我想一定是视觉上的震撼,而不是现在市场上的五毛特效和鲜肉当道的烂片。

  又或许《三体》是宇宙的某种客观规律的话,那恭喜大刘,他已经看见未来,走在未来了。

【三体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体》读后感作文-关于三体的读后感心得07-23

三体语录精选06-10

《诗经》应分“三体”还是“四体”12-13

《三体》经典语录精选10-15

三体的好句摘抄03-31

《三体》经典语录12-25

《三体》经典语录09-29

三体经典语录10-28

三体感悟散文11-08

《三体》读后感三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