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高中

时间:2023-02-09 11:25: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彷徨读后感高中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彷徨读后感高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彷徨读后感高中

彷徨读后感高中1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他在《彷徨》的书扉页上用了《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表现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眼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的与好友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有欢乐,有笑颜,但作为中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抬起头,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向我们的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前行!

彷徨读后感高中2

  在书城的那一夜,我彻夜未眠,却不再彷徨。吃完晚饭后,我和妈妈吵了一架,两人唾沫横飞,互不相让。吵了许久,我口干舌燥,摔门而去。口袋里还有一点钱,我去了24小时书城。我找了个靠窗的好位置坐了下来。这里可以看见月光,古朴的桌子上,还摆着一本鲁迅先生的《彷徨》。

  我很快的平复了刚才激动的心情,点了杯咖啡,翻开扉页,鲁迅先生的肖像在凝视着我。翻开正文,细细的品读起来。混乱的时代,战火和硝烟,黑暗和死亡,蒙蔽了当时人们的双眼。鲁迅先生笔下“彷徨”的人们,有的无知愚昧,迷信无能;有的欺压百姓,鱼肉乡邻;还有的消极无求,彷徨一生。《彷徨》和《呐喊》,都是鲁迅早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无知无能的人们生活在黑暗社会的现实。而正是这部经典,能启迪后人,使人不再彷徨。

  夜深了,我合上书,凝视窗外,月光静静的如牛奶般洒在桌上,安静祥和,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看着窗外的行人,彷徨的'走进书城,又充实,充满知识智慧的走出。又翻翻书籍:一个彷徨的黑暗时代,被伟人们的火光照亮,无知的人们不再彷徨,走向光明美好的新时代。再看看自己:一个彷徨的我,与母亲吵架,在大街上闲逛,对学习漫不经心……

  我决定了:不再彷徨!轻轻地把书放回书架,静静地品完剩下的咖啡,再真诚地向母亲道歉。不能再彷徨了。

  一缕月光,一本好书,一个启示,使我寻回真我,不再彷徨。

【彷徨读后感高中】相关文章:

彷徨高中作文10-14

关于彷徨高中400字作文08-21

珍惜历程,舍弃彷徨高中议论文09-10

彷徨造句02-08

彷徨的散文06-18

彷徨优美散文06-29

不再彷徨散文06-19

关于彷徨诗歌06-13

内心彷徨的句子09-29

《彷徨》阅读感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