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

时间:2022-11-08 17:20: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1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或者听到孩子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园丁等,而面对这一届又一届的孩子的时候,老师们,你们想过把他们也比作是什么呢?

  就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把学生比喻成一本书,这本好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得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还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灵魂!是的,每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

  庄华涛老师在一开始便明确了自己对于好老师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标准便是由一肚子的学生故事。是呀,就算我们公开课上的很精彩又或者是论文每每都能获得一等奖,如果我们仅仅好于表面,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像对待客人一样来对待孩子们,那么这样的老师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呢?

  于是,带着认同、好奇、学习的心态我打开了这样的一本书,在看的同时也不断的反思自己。彦美与天婷的矛盾,让我想起了班级里的孩子们,当我们在不断鼓励他们上台表演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的胆怯,当表演的小朋友出错时,下面小朋友的笑声我们应该如何来调节,孩子们的内心是柔软与脆弱的,可能他们不像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一样会通过打架来发泄,但是他们的内心肯定也会有一定的疙瘩。“好学生”思怡拔气门芯的举动,让我想起了班级里优秀的孩子也会调皮,我们是否一味地制止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表扬他们的优秀,但我们可能常因为“没有时间”、“班级里孩子太多”等理由会常常忽略他们调皮捣蛋甚至是“做坏事”背后的缘由,久而久之我们不断地提高嗓门来粗鲁地解决这些事情。当看到庄老师的做法后,我发现了走进学生内心的重要性,你要看懂他你才能得到解决方法,就像我们上学时做题目一样,你都不理解,你只能傻傻地盯着它而已。

  在庄老师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中,我发现他几乎对于学生的了解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他不仅关注学生之间的小事,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方面,而且在了解他们的过程中对于自己也在不断反思总结,就像他说的,读懂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改变点滴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而且他还注重家园的沟通,对于时下最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在他手里似乎又是另外一个样了,从学生到家长,再到自己,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让人又敬又爱呢?

  学生是一本书,你用心去看,用心去交流,去教育,自然也会收获他们的一颗真心!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2

  如果说读书是学生的必要战略手段,那么读书也是老师的必要战略伙伴;如果说学生最终目标是可以将自己外化成为一本精彩绝伦的书,那么老师必须为这本书做个目录,做点序言,做些分段分节;如果学生就是一本书,作为老师,教会学生如何读书的前提是自己要能够读懂学生的这一本书。不是一本,而是几十本;不是用这一秒、下一秒地去读,而是花上些时间,用上些耐心,读读通,读读透。

  我从一个学生到变成一个老师,不过只是经历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很是突然,很是意外。按照庄老师所说,我从一本需要被人读的书“晋级”成了一个去“读书”的人。很新奇,也很彷徨。在我印象中,老师或严厉或温柔,可也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留着。我自己一直是一个“乖学生”,老师如何说,我便如何做,也没有从自己老师身上学到些怎么处理“问题学生”的方法。倒是这些书们,帮了我许多,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老师了。

  每个学生都是值得老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

  这句话是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我想,也是这本书最想向我们传达的一个观点。学生如书,或如《诗经》《楚辞》般经典回味;或如《史记》《春秋》般晦涩难懂;或如《聊斋》《西游》般曲折离奇;或如《红楼》《水浒》般精彩生动……那该如何去读?

  倒也发现了更简单通俗的方法——故事。就好像说故事一样,要想有故事,先要有故事内容;要想说的精彩,先要观察、体会地精彩。既然都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那么,便耐下心来,去试着陪伴一下这一本本才刚刚“起笔”的书们。

  我们的孩子,好像都免不了有那么一点缺少父母的关怀,为了让孩子们能衣食无忧,无数的父母到外地打工,留下这一群“留守儿童”,这样的情况,倒像庄老师书中提到的那些“心里创伤学生”类似,所幸,大山的宽厚温和让这群孩子仍然顽强地保留了自己的淳朴与可爱。

  为了能读懂学生,我试着去与他们进行交流,可也许是我的说话方式不对,当我们一同站在,当我告诉他:“你可以自己说说看,希望老师能怎么样来帮助你?”的时候,孩子们只是低下了头,只是摸着自己的衣角,只是东张西望……我马上意识到是我们的“高度”不对,孩子们的心里已经对老师产生了抗拒,她们拒绝这种“仰望”的交流。于是我马上弯下腰,几乎视线与她们平行,可她们对我的这种行为并不理解,反而觉得我突然的动作“入侵了她们的个人距离”,下意识躲藏。谈话以失败告终,完全的一次失败。也许下次,我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叫上几位同学,坐在操场边的木椅上,和他们有同样的高度,再来进行交流。

  学生这本书,到现在,我还是没看懂,有几本浅显易懂的,或许我已经翻到了第一章;可有几本深涩难懂的,也许我连第一页都还没看清有些什么。如何读书?如何读生?这门学问还得研究下去,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一辈子。但是转念想想,书中自有黄金屋,若我能发现这一本本书中黄金的屋子,也是一件极其令人欣喜和期待的事。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3

  最近读了庄华涛老师写的《学生是一本书》,心中波澜起伏,感触很多。庄老师说,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庄老师还说,“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值得老师潜心去品读,去欣赏,读好这本书,老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

  《学生是一本书》,是庄华涛老师记录了他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点滴小故事。书中记录了许多“特殊”、“个性”学生发生的事,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并且通过这些小故事他了解了他的每一个学生,并且真正成为学生心理的“及时雨”,同时也是家校沟通的“高手”。在仔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庄华涛老师是一个善于观察、习惯倾听、会给孩子最大帮助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喜爱、对学生的耐心以及从细微处着手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成长;他对孩学生的帮助不是流于形式或者表面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敷衍,而是真心实意的从孩子的内心出发,给予了孩子最大的心灵帮助,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校、爱上课堂、爱上生活,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自己的教育也充满意义与价值。就像他说的:“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很少遇到挫折,导致孩子们的耐挫力比较差。还记得小班刚入园的时候,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吵着要自己的父母,完全没有接纳作为老师的我。所以我改变了策略,做孩子们的朋友,时时刻刻关注、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经过长期的磨合后,以至于现在大班了,孩子们会主动与我分享开心的事儿,诉说自己的烦恼,会和家人表达对我的喜欢。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一个七彩的世界,需要我们发自肺腑的去欣赏和鼓励,特别是他们的天真、懵懂,更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交流。

  家校沟通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庄老师在《学生是一本书》中对老师提出了几点非常有建设性的家园合作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例如,“给家长明确的建议”,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疏于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老师在理解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家长理解、懂得孩子的言行和心理,为孩子构建有利的家庭成长环境。当然,在我们要求家长“更好”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做到自己对孩子倾注所有的关注与爱护,对教育工作尽心尽职。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幼儿园老师,应将孩子放在第一位。庄老师的这本书很好的讲述了作为一个老师如何将孩子放在第一位,他通过一个个鲜明的教学例子细细阐述了“我们如何教书育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时常翻一翻、看一看这本书,细细的品味,时刻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像庄老师学习,做一个能够真正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好老师。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4

  每一个学生都各具特色,都是值得教师细细翻阅的一本书。既然是一本书,那么书的整体风格就是不一样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也有深奥之处,这书都需要教师去细细地品读。

  读了庄华涛老师写的《学生是一本书》,真正的明白了所有的故事都是有价值的,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本值得细读的

  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

  开学那天见到我的这帮孩子们,一个个真的很可爱,一个个走到我面前,抢着跟我说话,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地好。渐渐地,我发现事情变得不受控制了,简直是可以用“造反”来形容,上课下课一个样,老师就当是摆设。我每天就是感觉是在管一群小动物,他们太爱动了,以至于我没法制服他们。所以我改变了策略,要摆正态度,严肃处理。经过磨合期后,我跟孩子们逐渐彼此了解了,我开始觉得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印证,就是孩子们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而我们教师就是读这点点滴滴的一个读者。

  《学生是一本书》是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故事,记录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是有着一些问题的学生,在这些学生身上有着一定的相同点,那就是他们曾经陷入过某种困境,曾经为某种情况所困扰。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就像他说的:“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虽然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给我们制造过麻烦,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教育方式才一点一点进步着。可以说,正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成就了我们作为教师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学生既然都是一本书,那么书风格就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精彩纷呈,有的可能平淡无奇,有的可能跌宕起伏。不管是一本什么风格的书,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一本仍在不断续写的书。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每天都有新奇感,也让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很富有挑战性,因为我面对的是形形式式的“书”。

  既要学会品读,又要学会为他们继续书写。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5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庄华涛老师的著作《学生是一本书》,思绪万千,获益良多。该书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教育故事汇编而成,书中包含了许多特殊的有个性的学生的事情。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本意义隽永的书。当你细细品味时,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与独特之处,而我们老师所要做的正是学会挖掘和欣赏他们身上的“光芒”。

  庄老师以其20多年的深厚教育积淀,做过家访、开过班会、进行过个别交流。他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入微的观察、移情的理解品味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个性特征,全心全意地帮助学生,带给他们更多的阳光雨露和温暖。正如其书中所讲:“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事实上,只要老师们愿意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就能发现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潜能,而关键是,你有没有、能不能挖掘出他的这种潜能,并加以发展。庄老师说,对学生而言,除了自己的父母、亲戚和朋友,老师在其生命中不可或缺,扮演着“重要他人”的角色;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师而言,学生也是其生命中的“贵人”。在这里,我个人更愿意把这种命定的“贵人”理解为“有缘人”。佛语曾云: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可见,老师与每一个学生的相遇是多么的不易,而每一份师生之间的情谊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它将会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甜蜜”。书都是有内容的,每一本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内容是需要人去读,但是真正去读孩子这本书的人恐怕不多。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往往会忽略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因为孩子多的问题,全面关注每个孩子肯定是纸上谈兵,只能做到尽力而为。所有的读“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原意坚持,那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世界是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书也一样。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愿意读下去;有的可能开头平淡无奇,但精彩却在后面;还有的可能在中间会有大的转折,原来平淡无奇的也许会突然精彩纷呈,扣人心弦。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活的书、生动的书,真正以平等的心与孩子交流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

  拜读完庄老师的书,我明白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其实是相互磨砺、相互作用且共同成长的一种融洽而愉快的关系。在读懂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时,老师也在教育的道路上一点一点地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在收获自我成长的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需要老师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和体味。一旦这本书读好了,都读细了,老师就能看清楚每个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触摸到其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同时,也能看清楚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灵魂。我开始觉得学生的确是一本书,但每本书的风格与基调又不尽相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书每一章节都很精彩,会让人饶有兴趣地不停读下去;有的书开始读时平淡无奇,但中间会突然精彩纷呈,令人又惊又喜;还有的书等你读完大半时,会在最后的几章给人意想不到的欣喜与快乐。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书,它都是一本“活”的书,都需要老师用心地读,充满希望地读,因为精彩可能随时都会出现。因此,真正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每一个孩子都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用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我们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灵魂。”读完这本书,我思考着,记录着,感悟着……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6

  在家读了庄华涛老师的《学生是一本书》,下面就来说一说读了这本书的感受吧。

  翻开封面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庄华涛老师与同学们一同阅读的照片,画面中庄老师神情十分和蔼,在向学生们讲述着什么,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继续往后翻阅,庄老师的思路层层递进,教会了我与学生的相处之道,怎样能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书中写道“教师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为师生交流营造心理安全的氛围,听其言观其行,才能读识并懂得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成长。”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幼教生涯中正是如此,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相处,幼儿才会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尤其是小班刚入园的幼儿,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踏入集体生活,更需要的是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会俯下身子与他们交流,让他们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我们。

  庄老师在书中用了一篇篇的小文章,以叙事的方式描写自己在教育事业中所发生的事情。其中有一篇文章名为“退一步,再退一步”,故事写的是由两个垃圾袋所引起的“风波”,当庄老师发现教室地面上多了两个垃圾袋没有学生承认的时候,他选择了“退一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于及时承认错误的学生给予了鼓励,从而课堂效果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学生们要学好一门课,首先先要喜欢任课老师。

  “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生命中的贵人,师生之间是相互磨砺,相互作用而共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改变点滴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是庄老师在第四辑中的话,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我们应该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最后一辑是写的家校合作,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宝宝入园时的状态反映了自己在家时父母的教育。作为教师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肯定与配合,每当自己的付出得到家长的肯定时,我们会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学生真的就是一本书,我们用毕生的教育事业,在努力的读懂这本书,这本书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与惊喜。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7

  “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还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教育灵魂!”这是印在书封面上的一段文字,这也应该成为镌刻在教师心中的一段文字。这是我看到《学生是一本书》是首先想到的。

  管建刚老师在序言中说到:“真正有故事的老师,一定是有耐心的老师;有耐心的老师,一定是民主的老师,和气的老师。一个和气的老师,一定是有智慧的老师。”也许,我的教育经历决定了我还不可能成为一个拥有很多故事的老师,这还需要我长时间地与学生相处,在互相陪伴中逐渐沉淀积累。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别人的故事,在别人的“智慧”中,迅速成长起来呢?

  带着这样的期许,我打开了这本书。很快,书的内容就吸引了我。与许多长篇理论性的书本不同,这是一本由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串成的书本。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鲜活的面孔,这一个个故事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样的真实;那一个个故事的小主人公,仿佛也是我身边的那一群孩子,他们有不同的面貌,有不同的问题,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故事。在这一个个故事中,我读出了庄华涛老师的困惑、思考、探索,也看出了这一位老师的耐心、和气与无尽的教育机智。是什么让一位老师拥有无限的机智去应对各种不同的状况,去浸润那一颗颗不同的幼小心灵?我觉得,那就是——爱!

  是爱与包容,让学生在喊起老师绰号时,庄华涛老师能够用一种平和的谈话方式化解去那许多尴尬;是爱与包容,让那个特别的“左撇子”德宇能够得到班级学生的认同,寻回了自信与快乐;是爱与包容,让那个本并不是太优秀的梦婧,能够一步一步成长成合格的班长。作为一名灵魂工程师,我们需要发现孩子灵魂的闪光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评判标准,对那些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甚至是有诸多问题的孩子,换个角度去看,或许,我们的一次态度转变,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我们需要在擦拭学生的灵魂之前,先把自己的`灵魂擦拭干净!

  在开学初的讲座中,戴荔老师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魔法教室”,这样一间“魔法教室”,让学生爱上了上学,也让家长信任了老师。其实,我觉得扎样的一间“魔法教室”,只是比我们的普通教室多了一丝温情,多了些许爱。你看那一个个别具风貌的小组名称,那里面灌注了多少老师的心血;那一盆盆生机勃勃的植物,又是对孩子多么心思巧妙的改变!庄华涛老师不也正是这样吗?几块小饼干,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帮助“私拿”同学物品的学生在得到尊重的情况下,改正错误;一次“左撇子体验课”,又让班级中多了不少的包容与温情!正是老师的爱与温情,才能创造出一间“魔法教室”,学生才能在这样的一间教室快乐成长!

  也许我们曾因为家长的冷漠而寒了心,也许我们曾因为学生的屡教不改而动了怒,也许我们曾因为工作的繁冗而倍感力竭。但是,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永远以一颗爱与包容的心,去面对孩子,面对这样一份职业。庄华涛老师说:“一个教师不能够找到职业认同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会在深深伤害学生的同时,也伤害着自己。所以,有了些许改变后的我,选择以些学生、写教育的形式让自己的内心宁静下来,在改变自己心态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认识与行为,让自己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适合眼前的孩子们。”

  合上书卷,我也在感动中深深地反思自己,也许,把自己的心沉下来,把每一件发生在自己、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积淀下来,这才是合适的态度。每一个孩子都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细细翻阅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8

  庄老师说学生是一本书,那么我想班级就是书架,学校就是图书馆,而老师就是管理各类书籍的管理员。书的种类繁多,有励志的、有言情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作为“管理员”的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这些书籍?让它们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把它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发挥出最夺目的光芒?通过阅读《学生是一本书》,我找到了最美丽的答案。

  有的学生是一本言情小说。小学六年级,12岁的年龄,在他们的内心已经有的喜欢和讨厌的概念,对于异性亦如此。有的学生会突然问我我的老公是不是我的同学,会问我我第一次谈恋爱是多少岁,对于六年级“早恋”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处理?我的科学课应该怎样分小组?一个小组是全部男生、全部女生还是男女搭配?这本书告诉我们早恋即早练,练着怎么表达自己的好感,练着怎么与异性交流。所谓小学生早恋,顶多就是感觉哪个女生好一些,和自己更能玩到一起来。如果没有过分的举动,我们可以不必太过担心。庄老师通过和家长交流,了解了明实的性格,及时给她调换座位,让他和更多的女孩同位,和更多的同学打交道,就不会造成和一个女孩了解太深。所以我觉得小学生对于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老师可以不用强烈的制止,往好的方向引导采取适当的措施尤其重要。

  有的学生是一本武侠小说。每个班级都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有时候两个学生上课就会吵起来,甚至打架。上学期,有的学生因打闹,不小心把另一个学生的门牙磕断,这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有的学生对老师也会争吵。遇到学生和任课老师出现矛盾,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先缓和气氛、找到突破点、留点反思时间。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先不要完全否定学生,在两个人失去理智时,最先做的是缓和气氛,先把两个人分开,找到事情真相,冷静下来再调节。学生的情绪后面都有一定的原因,而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教师一定要找到原因,挽着他的手,陪着他一路走向那更加理性的平和。

  有的学生还是一本科幻书,想象力特别丰富,比如在我的科学课上,有的同学会因为一个图片提出很多问题甚至是不且实际的;有的学生是一本漫画书,他的内心充满活力,他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大部分的学生是一本专业书,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每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安安静静读书学习、乐于帮助其他同学、热爱集体尊敬老师、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每天学习每天进步。

  “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的确,每一本书都需要“管理员”,也就是我们老师细心观察、耐心呵护,把每一本书放在它应在位置,大放光彩。做一名快乐的管理员,爱护好我们的每一本书!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9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本意义隽永的书。当你细细品味时,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与独特之处,而我们老师所要做的正是学会挖掘和欣赏他们身上的“光芒”。

  月初,我拜读了庄华涛老师的著作《学生是一本书》,思绪万千,获益良多。该书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教育故事汇编而成,书中包含了许多特殊的有个性的学生的事情。在此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进行过个别交流。他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入微的观察、移情的理解品味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个性特征,全心全意地帮助学生,带给他们更多的阳光雨露和温暖。正如其书中所讲:“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事实上,只要老师们愿意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就能发现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潜能,而关键是,你有没有、能不能挖掘出他的这种潜能,并加以发展。庄老师说,对学生而言,除了自己的父母、亲戚和朋友,老师在其生命中不可或缺,扮演着“重要他人”的角色;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师而言,学生也是其生命中的“贵人”。在这里,我个人更愿意把这种命定的“贵人”理解为“有缘人”。佛语曾云: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可见,老师与每一个学生的相遇是多么的不易,而每一份师生之间的情谊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它将会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甜蜜”。

  拜读完庄老师的书,我明白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其实是相互磨砺、相互作用且共同成长的一种融洽而愉快的关系。在读懂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时,老师也在教育的道路上一点一点地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在收获自我成长的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需要老师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和体味。一旦这本书读好了,都读细了,老师就能看清楚每个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触摸到其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同时,也能看清楚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灵魂。去年九月,当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担任三年级的英语老师时,我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着希望,都抱有着较高的期望。作为园丁的我,期望通过自己的浇灌与呵护,让所有的可爱的“花儿们”都绽放成花园里绚烂夺目的牡丹。可是数十天下来,我清楚地发现,许多“小花儿“是成不了牡丹的,它们是不合格的。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扼杀它们正常生长的生机。经过数月的相互磨合后,我学会了以一种朋友和家人的态度去和每个学生沟通,去尽可能地了解他们,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我。时间长了,他们会主动与我分享开心的事情,也会告诉我自己的苦恼,会向家人和同学表达对我的喜欢。我开始觉得学生的确是一本书,但每本书的风格与基调又不尽相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书每一章节都很精彩,会让人饶有兴趣地不停读下去;有的书开始读时平淡无奇,但中间会突然精彩纷呈,令人又惊又喜;还有的书等你读完大半时,会在最后的几章给人意想不到的欣喜与快乐。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书,它都是一本“活”的书,都需要老师用心地读,充满希望地读,因为精彩可能随时都会出现。因此,真正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10

  一个懵懂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你去书写,从一本薄薄的册子到一本厚厚的书,时间让你去品读。这美妙的世界,需要我们发自肺腑的欣赏和鼓励。

  庄老师说过“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需要我们以感恩之心去将他们永远牢记心头。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或许我无法翻阅每一本书,但至少我会把手里的这本书读完。

  还记得开学那天见到我的这帮孩子们,那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一个个既可爱又可恨,哭闹整整持续了1个多月,我把他们当作是工作,是一项人生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最终收获的是疲惫。渐渐地,哭闹声少了,听到最多的便是“老师,老师…”,看到他们朝你扬起天真无邪的笑脸,用稚嫩的声音与你同朋友一样谈话,我也不禁会露出笑容,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地好,或许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了。时间让我跟孩子们逐渐了解彼此,每个孩子们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而我就是这点点滴滴的其中一个读者。

  书都是有内容的,每一本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内容是需要人去读,但是真正去读孩子这本书的人恐怕不多。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往往会忽略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因为孩子多的问题,全面关注每个孩子肯定是纸上谈兵,只能做到尽力而为。所有的读“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原意坚持,那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世界是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书也一样。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愿意读下去;有的可能开头平淡无奇,但精彩却在后面;还有的可能在中间会有大的转折,原来平淡无奇的也许会突然精彩纷呈,扣人心弦。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活的书、生动的书,真正以平等的心与孩子交流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11

  《学生是一本书》是庄华涛老师记录了他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点滴小故事,并且通过这些小故事他了解了他的每一个学生,并且真正成为了学生心理的“及时雨”,同时也是家校沟通的“高手”。在仔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庄华涛老师对学生的喜爱、对学生的耐心以及从细微处着手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庄华涛老师是一个善于观察、习惯倾听会给孩子最大帮助的老师。他对孩子的帮助不是流于形式或者表面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敷衍,而是真心实意的从孩子的内心出发,给予了孩子最大的心灵帮助,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校、爱上课堂、爱上生活,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自己的教育也充满意义与价值。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生活在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羽翼之下,很少遇到挫折,导致孩子们的耐挫力比较差,从而出现了一些让人悲伤的事故。在这本书中,庄老师用一个他在教育中发生的小故事很好的讲述了如何“让失败成为进步阶梯”这一真理。他说,“作为老师,一定要疏导好学生的心理,让失败也能成为他们的动力,而不能让他们因为失败而拒绝成长”。确实,他用实践的教育和我们分享了这一经验。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家校沟通现在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的进步。庄老师在《学生是一本书》中对老师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几点家校合作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例如,“给家长明确的建议”许多家长特别是来自农村乡镇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常常疏于对于孩子的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教师在理解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家长理解懂得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同时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孩子构建有利的成长环境。当然,在我们要求家长“好”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做到自己对孩子要倾注所有的关注与爱护,对教育工作尽心尽职。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教师,都应该将孩子放在第一位。庄老师的这本书很好的讲述了作为一个老师如何将孩子放在第一位,他利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例子真正教会了我们如何教书如何育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时常翻一翻,看一看这本书,细细的品味,时刻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像庄老师学习做一个能够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好老师。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12

  读了庄华涛的《学生是一本书》中的文章,我不禁思绪连篇:其实,学生何尝不也是一本书?当学生进入你的班级,意味着你成了他的人生引路人,使其长知识、明道理、育情感,最终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首先,我觉得观察是单边的收集信息,比较分析,其有效性在于教师能否收集全面、有效的信息,能否对信息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推理其言行的理由。在观察环节中,有时会出现误读学生的情况,教师往往视“学生为学习中的人”,热衷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而忽视学生作为“生活中的人”的生活信息,这样的老师读到的学生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真实的;或者凭主观臆断,不谨慎地考虑思想的隐蔽性,根据言行直接给学生下结论。我想光“听其言而观其行”也许还不能真正认识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而察其心”似乎更合理。交流是双边活动,相对于观察,交流是更有效地解读学生的方法,但也许是更困难的一种方法。因为心灵是一方私密的圣地,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心理防范意识,这是个体安全需要的体现。如果教师不首先敞开真诚、尊重的心灵,就不能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感觉,那么他只能止步于学生的心门之外了。而且面对学生的心灵,你还不能完全以“爱”的名义进行交流,“我爱你,你就要和我交流。”、“我爱你,我就可以这样跟你交流。”这些逻辑在心灵交往中是不合理的,“己所勿欲”当然“勿施于人”,同样“己所欲”而“施于人”也不见得就被接纳。徐卫老师说:“学生的尊严是用玻璃做的”。闫学老师说:“世上最娇嫩、最脆弱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心灵。”只有本着真诚、尊重、爱心,借助一定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以慎重谨慎的态度,面对学生,才有可能读识并懂得学生。

  其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痕迹深远。就像庄老师书中写的,他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显然,教师教育水平优劣、责任意识强弱都将严重影响学生这本“书”质量高低。高明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聪慧;负责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谨慎;大气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豪放;大爱的教师,其学生相对灵媚……是呀,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特生命体,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关系在教师身上,教师的担子不轻呀!

  因此,我们老师要用真心、耐心、恒心去读每一个学生的这一本书,尽可能的看清学生的内心世界。

【读《学生是一本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一本书有感10-13

读一本书有感400字 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感05-26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03-04

学生读简爱有感01-25

学生读《雷雨》有感02-10

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700字10-18

暑假读一本书有感(精选8篇)07-06

读《如何读懂学生》有感04-17

读《论语》有感 (学生随笔)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