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时间:2022-11-29 16:29: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通用30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词话》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通用30篇)

  境界,或意境,大家都熟悉,谈诗、论画,常常提到它。它本是佛教用语,以后又用于品评诗歌。但是,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来认识,又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独创性的研究的,当首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总结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外来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结合,是推动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把创造“新学语”,作为自己理论工作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新学语”,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新概念”吧。他说:“近年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学语之输入是也。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这种创造“新学语”的理论意图,实际上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打破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思想牢笼,当然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人间词话》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他选择词话的形式来创造“新学语”,决非偶然。清代对词的整理和研究,风气很盛,词学发达,这种形式影响大。王国维对自己写的词,很有信心,有切身的创作体会。他还精心校勘过一些词的集子,对词曲有精深的研究。但是,运用词话这种形式,也有局限。王国维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文学的“原质”,加以强调。围绕境界的理论,论述了境界的创造、境界的批评、词的境界的发展。《人间词话》虽由许多片断组成,其内部是有脉络可寻的。手稿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强调的着重点。比如:“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作者在每个字旁都加了圈。又如:“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手稿上,大多数字加了圈。这当然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或是他的得意之笔。

  王国维重视境界。境界如何创造呢?王国维推崇独创,尊重作家的个性。这对当时雕琢模拟成风的封建文艺痛下针砭,确可发人深省。可惜这方面的内容,现在的版本有不少遗漏。比如有人评他的词“开词家未有之境”,王国维是高兴的。他说:“余自谓力不若古人,但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这里的“第一义”,就是他讲过的“元唱”、“首创”的意思。他强调独创,反对千篇一律的唱和之作。他即使偶尔也有唱和之作,也不希望受到赞扬,因为“余之所长,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宁以他词称我”。王国维反对削足适履式的按题填诗,甚至认为,“诗有题而诗亡”。表面看,这样讲未免有些偏激之嫌;实质上,是为了强调独创。他说:“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创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这里的思想很精萃。诗词要独创,必须从题目开始。抓住“自然及人生”的大题目,就有发挥独创性的广阔天地了。如果总踩着古人的脚印走,就不可能有独创性,也就不懂得诗的本意。要是我们考虑到王国维当时的词坛,不顾“自然及人生”,标榜什么“寄托主义”,致使词意隐晦,穿凿附会,就会进一步了解王国维的论断,立意甚高,切中时弊。王国维重视“自然及人生”,揭示文艺随时代而发展,这说明他的美学思想中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在强调境界是直观的,而且“以唤起吾人之直观”,描述了艺术形象的特征;但没有能揭示艺术形象的社会根源。他在解释艺术形象的内容时,强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他并不能理解人的思想感情最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他没有能突破唯心主义的藩篱,当然,这是应该用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说明的。

  王国维重视艺术的独创性,但他并不排斥向古人学习。他提出要处理好“善创”与“善因”的关系,主张“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手稿中,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注意:“楚词之体非屈子之所创也。沧浪凤兮之歌已与三百篇异。然至屈子最工。五七律始于齐梁,而盛于唐。词源于唐,而大成于北宋。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王国维重视“善创”和“善因”的关系,还可以从他对自己的一首词的批语中看出来。他很欣赏《喜迁莺》一词,批曰:“词境甚高,必读唐人诗”。为了强调独创,王国维批评了“误把抄书当作诗”、“莺偷百鸟声”的倾向。他尖锐地指出:“元明及国初诸老,非无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气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词,非不谐美也;然无救于浅薄者,意竭于摹拟也。”由此可见,王国维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强调独创,其中包含不少辩证的观点。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极其自然。千古壮观之境界,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中华书局精装本《人间词话》上这样评论:“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词学美学著作。”可见《人间词话》的地位之高。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在高中老师说“词有三种境界······”的时候,但高中忙于刷题中,根本没时间看,后来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节目上听到《人间词话》,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却看见里面的文字,畏难放下。最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才将其看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他还说:“他(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可见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之大。

  《人间词话》是在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做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事实上王国维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3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 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4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一部佳作。初读之,感受到的是一种花非花、雾非雾的感觉,未能读出其中的意味;二读,似乎能够粗略的觉察到诗词中的情境与诗人的感想;再读之,其带给我的便是震撼。词话来自人间,是经由人所抒发,是人自身的生活感想蕴藏在词话里,字里行间里透露的是每个诗人内心的自我独白。

  王国维先生将词话分为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此乃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此第三境也。当然,读完《人间词话》,我发现不仅词话分为这三境,我们的人生也需经历这三种境,“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王国维先生是论词而作,但是《人间词话》不仅仅是对诗词进行评价批评,还富有艺术与美感。先生在评价屈原《九章·涉江》中写道:“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看,先生评价诗词,好似将诗词看作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如何算作优雅,在于其气质的突显而不在于外貌的张扬。而先生又在评价苏轼的《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时,说道:“然此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言语间将情感融入,传达出的那种美的质感十分真挚强烈,并且显得十分朴实自然,极具亲切感。

  而先生评论大家之作,如苏东坡、辛弃疾,则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即使没有读过《人间词话》,苏轼与辛弃疾的词都耳熟能详,他俩的诗词在我学习生涯中时常出现,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位大儒词创功能十分了得,后世也有“要嫁就嫁苏东坡”的呼声,只为其极高的文学造诣;而辛弃疾雄壮豪迈的写作风格也让我们感叹老将的雄心大志难酬。当然,其二人也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都具有宽广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以及渊博的学识,他们极高的思想境界并非轻易就能获得,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去发现、去感受、去追求生活的新知,敢于挑战、敢于批判,付出总会有回报,不然只能是东施效颦了。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先生如是说。情语不能当面表达,那么景语成了最好的传情方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的《竹枝词》这样写道,到底是“晴”还是“情”呢,怕是只有当时的刘禹锡才能体会吧。景中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寻的新事物,它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情感,这点在诗词中体现挺多。一说及春夏,便感到生机活力;一提及秋冬,便好似融入凄冷肃杀之境,可见词是诗人内心的情感独白,景是他们情感独白的载体。

  真所谓“人间词话,词话人间。”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5

  人间词话主要赏评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初读前几页时颇觉枯燥,随着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就着细细读去,始觉饶有趣味。

  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作者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境界,或者说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词作诗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所谓不隔,就是词人以自然之笔触写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兴之所至即兴而发,读来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意韵无穷,而能做到这一点的词人,要么天赋异禀聪颖过人,要么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方能收发自如,均是才华横溢,性情自然,方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畅怀佳作。

  所谓隔,则指雕琢语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语句雕琢上下了过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谓隔的词人,在作者看来总是用力着错了方向,不能畅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词作的审美自成一格,虽有作者个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诗词探幽的入门好书。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6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人间词话》,便从书名中发现了浪漫与美。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再根据他的文艺观去阐述古代文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的说法,并指出“造境”虽是浪漫主义,但却没有抛弃现实;“写境”虽是现实主义,但也不能离开浪漫,浪漫与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认为“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能观”是指诗人能超越现实进入到一种自我营构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又通过尼采、叔本华的理论阐述了这种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使其“境界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说到人生的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中词句,本意是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恋,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先生这里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孤独,只有这样才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在这里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词句,本意是说元夕之夜,一群游街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先生在此想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历孤独与坚持后,终于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由诗词指向人生,由美学指向哲学,这是王国维用浪漫美学的眼光来解释人生的哲学。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

  所以,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的快意之作,诞生了。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7

  笔下文字如莲花般纯净,书中思想若嫩荷之抽枝。

  第一次遇见王国维先生大概是在初中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里。印象很深,那篇文章提到了先生的“三境界”,也是我初遇精简卓越的美学体系。不知道用“美学”一次是否恰当,但我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他的文字。作为新史学鼻祖,他的著作《人间词话》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我最想探讨的便是“境界”与“物我相忘”之说。

  《人间词话》开篇一至九则中就对“境界”作出了不同的分类,大致如:一、写境,造静;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三、意境,情境;四、大境,小境。先生用的“境界”一词起初是来源于王昌龄的“三境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意境”最早、最明确的表述,也大致阐述了意境中的不同层次。

  王国维先生则将其“意境”理解为“境界”,但就我个人理解,“意境”与“境界”的概念应是不同的。

  仅通过字面理解及产生的感受来说,“境界”更像是一个人在诗词中所创造的人生境界,它更偏向于哲学。这里我觉得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举例较为恰当。其中的境界首先是顺其自然。前半句提出了人在“水穷”时如何自处的问题,同时也在后半句给出了回答:若真当到“水穷”时,则有路便走,无路便坐下看云,不为外界而动摇心境。二是闲适之情,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和无心的印象,因此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同样,这里的闲适也并不是如整天无事可做、不抱理想,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超脱境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而意境大概是属于境界,并作为一种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而存在,诗人先要有格局、境界,再感受景物环境,情动于心,赋诗篇所具有的意境。《人间词话》的第一则开篇就已阐述了境界的地位——“词已境界为最上”,老实说,在初读这里的“境界”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那时还不懂意境与境界之异,如今看来却是“意境”最为合适。这是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名句,也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横斜”刻画出梅花的妩媚,“浮动”又塑造了灵动的形象,再加以“暗香”与“月黄昏”的朦胧滤镜,颇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她端庄高贵,清逸幽独,短短两句既勾勒出梅花之骨,又以重彩描摹其韵,真可用妙绝来形容。其实,这两句诗也并非是林逋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引用了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仔细品读就可发现,江为的两句写了“竹”与“桂”,或许他意强调刻画的对象,但既没有突出事物特点,对于二者的动态描写也有些生硬。而林逋仅仅是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就足以使整句和谐生气,也凭借点化诗句的才华,赋以全诗静谧之意境,将自己的理想、情操寓以疏影暗香全盘托出。

  除了意境与境界之异,“物我相忘”也是我想思考的话题。

  先生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则明确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先生在这一则评论中显然很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我觉得可以归为上文的“闲适之境”,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人具有物之气,物蕴有人之情,简单纯粹。就如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应高兴而狂叫,也不会应不幸的事而嚎啕大哭,他所经历的事与他而言,情感在,但表现出来的只有涟漪。“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曾经看到有一篇文章把达到无我之境的步骤总结的很精辟,他说:一要“净”心;二要“镜”心;三要“竞”心;四要“静”心。简单来说,就是以史为鉴、挑战自我、静心反思、一身正气。我觉得就我们而言,帮助最大的是“镜”心。以史为鉴,不仅是自身学习的过程,还是见贤思齐、运用规律的过程。总的来说,物我两忘的境界是蕴含人生哲理的大智慧,只有悟透生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把握生活,这也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

  一本以“境界”为核心的《人间词话》,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阅读理解的题目,它还可以从文学美学上升之人生之道,它更是一种哲学智慧。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8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对诗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在我看来《人间词话》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仅是在品诗,更多的是在品人生,书中始终贯穿着先生认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天会从王国维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和我对诗词的感悟入手,重点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词的忧劣评判标准“隔“与“不隔”,来与大家一起领略不一样的品析诗词角度和想法。

  王国维先生用“隔“与”不隔“来评价诗歌,起初我认为所谓的“隔“就是诗词晦涩难懂,后来越读越觉得哪里不对,再后来细细品味,王国维先生认为,欧阳修《少年游》中咏春草上半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之句为“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则“隔”。这两句皆为抒情诗歌的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样,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的情感,读者一读便知其表达的内容是诉说一种离别之殇和怀念之苦。

  但是下半阙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这首词的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据《南史·惠连传》中记载,谢灵运非常欣赏族弟谢惠连的诗才,曾经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梦中梦见惠连才写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则源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谢家池上”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则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因而,这两句的下一句是“吟魄与离魂”。“吟魄”指的就是“谢家池上”词人的诗情,而“离魂”则指“江淹浦畔”的离情。

  由此,我发现了,欧阳修《少年游》的下半阙,王国维先生认为“隔”的原因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诗词就会“隔”呢?

  当时脑海中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呢?我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间,我与室友们讨论这个话题时,谈到了中学时的一篇诗词《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词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诗,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虽然一些具体的语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体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你对整首诗地情感地一个理解,中学时代的我一开始读时便能够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达的大概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其中运用了典故,现在回过头来,在读了王国文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

  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真的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甚至题目都是一个典故,但是为什么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那种王国维先生所谓的“隔雾看花”之感呢?我们细下来品读这首诗会发现,李商隐将对典故的运用融入到情与意的交融之中,让意对情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不仅没有使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成相互隔离,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与意的表达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其实是否运用典故与诗歌的”隔“与”不隔“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因此,总起来说,诗歌“隔”与“不隔”,并不在于用典与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诗歌意象的出现不影响诗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准确、明了的知道诗人、词人所向表达的情感。这几个星期粗略地读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才意识到,我小学、中学所学的诗歌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用来没有细下来分析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和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地注意这一方面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阕与下半阙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本来用意是婉转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词人传递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加深,但正因为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让本应该深刻明了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变得模糊,成了一种阅读障碍,倘若读者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感的话,那么读完下半阙诗词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王国维先生用“隔雾看花”来描述,或者说是区分诗词的优劣。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9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中的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仿佛就是从宋词这片泼墨山水中辟出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旷达,明朗的人生感悟。相信这三境界会成为我成长之路的启明星,带领我走向成功,踏入那最高的境界。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0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每天我们会分享一篇文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的读书分享活动,用阅读点亮人生!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极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所以我将此书推荐给你,让我们一起与诗词来一场酣畅淋漓里的对话。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该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词的意境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种境界,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潇洒的风景,西风黄叶,山长水阔,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要经过的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而一人独上高楼,遥望不尽的是天涯漫漫长路,是为孤独寂寞。但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种境界,这句话引用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直至人瘦带宽也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境界,这句词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者,要达到第三种境界,只有在经过万水千山寻寻觅觅后,在不经意的回首间,才发现豁然贯通。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述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不谋而合。洞悉人生所有成功的个案,无不经历这三个过程: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执着追求,最终才能获得顿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的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重境界的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重境界是教师要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一个愿景。第二重境界是教师要不忘初心,虽经磨练,但终生不悔,之后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这一境界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之所在。看到学生成长,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历经磨练后豁然开朗,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享受看到学生成长后那份喜悦欣慰!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唐诗宋词又好似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诉说过去,诉说他们沧桑的经历,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个弯。我有一句最爱的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不仅深入浅出,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还能让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泛起。下面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我的读后感。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境界,是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段文字是《人间词话》最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当年已经花甲的王国维铺开一张宣纸,毛笔蘸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吧!但王国维先生只是一个文人,最终也只能选择投湖自尽。后人于他之死,是没有太多溢美之司的,毕竟清廷的灭亡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却无端疼痛起来,星星划过天际,人们记住了他的光与热,却无人知悉他的预落。王国维先生只不过固执着他不该固执的,坚持了他不该坚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全书来说提到“境界”有十余处之多,这里仅是一处,可就这一处就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于是乎我又一头扎了进去……《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2

  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

  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平、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二、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王国维的三境界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3

  打开书柜,一排排的书映入眼帘,很多我都读过了,在书柜的最后一排角落里,放着一本不起眼的书,它的名字叫《人间词话》。

  书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境界”说。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借用宋词名句,以抽象为具体,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和思维逻辑道出艺术的本质特征,甚至人生至理,可谓匠心别具,独出机杼。

  这本书除了写诗词,还写到了对人生、理想,充满了警醒与启示,作者一生最注重的是“真”,比如他的脾气秉性,他说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备“真”的艺术境界,文学才能“与哲学有同一性质,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问题。”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静夜里,月色如水,虫声唧唧,翻开“人间词话”,字字珠玑,读来受益匪浅。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4

  “一个人若是在面对困境与痛苦时,但凡有能力或办法去解决,那么,根本就不会有愤怒了。在小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由于不成熟而做出许多啼笑皆非之事。

  因为不成熟,又或者不知道正确的解决之法,所以,迫于无奈才做出不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无奈与愤怒。当长大以后,由于各种条件的具备以及身心变成成熟,再回头看那些往事时,一切所谓的无奈与愤怒,也就烟消云散了。由此可见,人的痛苦,确实如王小波所讲,皆源于自己无能的愤怒。

  一切矫情和抱怨,咆哮和压抑,都是源于缺钱和缺爱。

  那些事事如意的人,过着优渥的生活,过得快乐似神仙,你不能去批判他们幼稚,不懂人情世故,因为这些人不需要懂,他们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帮他们屏蔽掉了大部分人性丑陋,社会残酷。

  同时,那些能力强,双商高的人,成绩好,一路顺风顺水,遇到什么困难也迎刃而解,所以这些人看上去都云淡风轻,冷静平和。因为他们不需要张牙舞爪去争取某些东西,因为所有事到了他们手上都顺其自然。”——百度

  周日早上起来因为一件事情感觉非常愤怒,我可以很清晰地察觉到愤怒的情绪,脑海里闪过愤怒是因为无能,于是百度这句话,搜到了上面这段文字,原句是王小波说的:人生的痛苦,大都源于自己无能所牵引出的愤怒。深以为然。而这段文字也说出了我心底想说的所有的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

  前几天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磕磕绊绊,基本上读懂,先读的《王国维小传》,大致了解其生平,再读《人间词话》,最后读《人间词》。小传是白话文,当然能读懂,《人间词话》已刊稿和未刊稿内容并不多,但由于是古文,加上引用的诗人词人作品很多,读得很吃力,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把文中出现的诗人词人列出来并做了简单的介绍,才总算看进去了。《人间词》好懂,因为有注释还有译文。

  一边读的时候我就一边感慨,如此高才的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走上绝路呢?然后自己就发生了一些事,于是慢慢地我就明白了。不过我想,如果我永远也不懂该多好。当然我的事都是些小事,跟王国维无法相比的。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总是说人要坚强要勇敢,但是有时候有的坎真的是当事人迈不过去的,他只能走上他认为最合适的路。尽量丰盈自己吧,缺钱就好好想办法挣,缺爱也没事,好好爱自己,再怎么不济,日子还是要过的。

  有很多事情想写,但是提笔又觉得写出来尽是矫情,于是作罢。希望一切顺遂。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5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习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习,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6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进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

  我读《人间词话》,前一半是为了这似懂非懂的三境界,那深藏于心底的些许人文情怀。而后一半,则完完全全是为了完成任务。

  我是喜爱词的,爱那种似愁非愁的古雅,爱那种寄情于物的衷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心底最深处,欲语还休。词,便是如此,不过寥寥数字,便能将一个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尽致,而又不失丝毫美感。这样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呢。

  故,携着一双欣赏美得眼睛,翻开了《人间词话》,开始了我的诗词之旅。可约莫读了一半之时,却无可奈何的将其弃之。为何,国学大师王国维境界和等之高,岂是尔等小辈所能企及的呢?通篇的文言文,连着他对诗词的评悟,如此一本古书,我只能仰天长叹,哎,我委实是看不懂啊,只好作罢。

  然因着读后感这样的任务,两个月后,再次将它捧起,耐着性子读完。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评悟我只能一半一半连蒙带猜将其理解,但那些诗词读着却是真的打心底喜欢,可谓,甚得我意啊。想着,南唐后主李煜那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便浮上心头。有着傲视天下的才情,却无奈投错了帝王家,将南唐江山拱手相让。若此生为平民,他的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是那个奉旨填词的柳永,那个埋没于市井却散发了千年光辉的柳永。我时常想着,能咏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他,整日穿梭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心中到底是怎样一种凄苦啊。

  一本书完了,万千个故事也就此结束。千奇百怪的人和事,一夜之间消失于世,昨天还是骇世惊俗,今天则平淡如水。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攥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有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他们,终究是消失于那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唯有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文字,代替他们诉说着另一个故事。

  与其说读《人间词话》这本书,不如说品味一首又一首的好词。每一首词,都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尽的人生。或失意,或凄苦,又或是壮志难酬……一切一切,都潜藏在哪一个有一个精美而有古典的汉字中,等着后人去挖掘,去欣赏,而我,很高兴,成为了其中一人。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7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王国维老师的著作《人间词话》,感触颇深。尤其是于涟老师讲的那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当我看到这句的时候,文字里隐藏着一股直击我灵魂深处的力量,震撼我的心弦。每每合上书,“无娇柔妆束之态”这句话总是让我惭愧不已,我咀嚼着它的真性情,品尝着它的甘美,回味着它的无穷韵味。这句话也是于涟老师一生作品最真实的写照,它生动地诠释了王国维老师对待文学的真诚和率性。“无娇柔妆束之态”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和领悟的朴素真理。

  王国维老师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非指读书,因其还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如何解读这句话,我认为需要阅历,更需要年岁,此当意会,难言传。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大推境界,并以”国家不幸诗家幸”开释苦闷,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了新的方向,我们对于美好以及诗意的向往全然有了更好的寄托。这本书句句箴言,虽着力于词评,其美学观点却普适于文学艺术各门类。所言独到、犀利、通透,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惭愧的是本人诗词积累过于有限,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不过此书值得多次品读,定有更大的收获。我认同书中对屈原、杜甫、陶渊明、李煜、苏轼、辛弃疾、纳兰容若的评价,我也很欣赏这几位诗人、词人。作者言必谈境界,这几位的诗词即胜在境界,而其境界非“感自己之所感”、“言自己之所言”而不能及。余虽不能词,但喜读词。诗品在神不在貌,在骨不在表。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若无景无情无境只知一味仿效,写出的东西无异于东施效颦。

  轻轻合上《人间词话》,情景交融,整个诗词长廊中辨析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之工,不在人力,而在此情此景此乐此哀也!读王国维先生的文字,受益匪浅,只是学识、阅历有限,不能细细品味,今日暂且浅尝辄止,他日再来细嚼慢咽。每位词人、诗人各有千秋,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之处,他们或内敛含蓄,或豪放旷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要读透此书,须得烂熟五代至清的各家词作,可惜吾不能为也,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皮毛尚未及也。但我坚信“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相信经过不断的仔细回味与思考,我对《人间词话》也能拥有更深的理解。新时代的我们,需得牢记祖先的文化传承,将古代文化与文学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递给子孙后辈。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8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在本作中,王国维提到两个耐人寻味的概念,一个是“诗人之眼”,另一个便是“赤子之心”。

  诗人之眼,是指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审美之眼;赤子之心指的是对美的感知之心。

  诗人之眼,能观有我、无我之境,便是所谓“喜怒时有我,作诗时无我“,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

  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譬如”高馆落疏桐”,“高馆”“疏桐”均是静景,以诗人之眼观之,是无我之境。

  能发现美,能描述美,同样也是诗人之眼的重要特质。

  由于诗人的经历不同,所以眼中所观的,笔下所铺陈的不同,也造成了缤纷各异的文风。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温词句秀,主要体现在时有佳句,自成一景,譬如“双鬓隔香红,玉簪头上风”不以虚词划分句意,故而一句成一景,显得脉络深隐。

  韦词骨秀,“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清丽婉转,无怪静安评之“弦上黄鹂语”,情深语秀。

  有一双敏锐的诗人之眼固然是作诗的一方面,然更为可贵的是词人的赤子之心。王国维曾评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必有赤子之心——“天才的童心”。

  孩子未必是诗人,诗人却必是孩子。

  同样,孟子也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不过,王国维的“赤子之心”,并不是脱胎其中。

  叔本华认为,“在儿童期,我们的整个生活诉诸知力远超过诉诸意志”。他们是单纯的——“天真与崇高的单纯”。

  王国维曾引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首部之一的“灵魂如何而变为骆驼,又由骆驼变为狮,由狮而变为赤子”的“灵魂三变说。

  接着,又引叔本华的”天才赤子’论旁证。

  正因优秀诗人是以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创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一颗赤子之心。

  尼采曾在《苏鲁支语录》中写道:“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境中有人的作品,是总能抒发血泪之情的。

  诗词向来讲究“性灵”,没有诗人之眼与赤子之心的诗人是万难写出富有“性灵”,富有“神韵”的作品的。

  我们还需记住,一个诗人的创作和批评家的评论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务必结合时代与个人进行分析。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19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达到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发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平。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发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平,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较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血书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应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发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发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体现,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表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发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呻吟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0

  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带着深度的眼镜,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平静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学习数理,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国维先生离去了,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而何为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为无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虽唯情体物,穷极工巧也,可成为出色的词人,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读来全无神韵,犹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恨。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为作者服务,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

  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静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潜,苏轼无不如此。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以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合上书页,只能默念,斯人可贵。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1

  几年前在陪谭总在彼岸书店喝茶时,闲来无事在书店里随意找本书读,看到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本来只是想用几首熟悉的诗词打发一下时间,没想到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买了带走了,书中对诗词的揣摩对我这种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后再没接受过更高语文教育的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一时间心潮澎湃。书中多处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印象深刻,但最近几年看专业类的书多,看文学类的书较少,今年适逢读专业书有些瓶颈,厌书情绪上升,正好找来经典品味品味,果然药到病除。

  王国维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家,书不厚,酣畅淋漓,多处让人不由得拍腿较好。

  文中论文体兴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者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聊聊数语,道尽中国文学文体更替之缘由曲折,宋词到元曲也是一以贯之,文体之间有继承性、连续性,也有革新,才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波澜壮阔,一浪又一浪。

  王国维先生对词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么是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而不是无聊凑骚,“境界”二字着实精妙,读书笔记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可运用到所有领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国维先生认为北宋的词有境界,南宋无境界,南宋词人中,能和北宋并驾的只有辛稼轩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写境,即理想与写实两派,“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论述实在精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理想与写实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王国维先生似更推崇无我之境,这可能是因为无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但宏大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起来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肯定带感很多。王国维先生贬李清照、温庭筠之词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响。

  有无境界,除了词作者本身的水平高低之外,与词作者的品格关系更大。“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王国维先生根据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词而贬南宋之词,祖李煜、崇谢灵运、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而贬温庭筠、韦庄、柳永、姜夔。

  国学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褒贬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应了文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虽然有些观点在后世看来有些偏颇,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读来让人酣畅淋漓。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2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词语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讲解,第二部分为人间词话原文。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明理,追求真理。若不能自由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种痛苦。从书中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其气节在。若是没有历史知识做背景,读本书只能领会诗词表层的含义,对于诗词里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领悟。作为初读《人间词话》的我,对书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微妙作用,丰富的内容,只能领会其表层意思。正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懂了“词之言长”的含义,只有你用心去领悟,才能懂得诗词的内在含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是讲人生有时需要的是一种求孤独,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孤独、坎坷。在那种惆怅的心境下,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望尽远处的无尽之路。在绝望或孤独的境界中,可以寻求精神上短暂的慰藉。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现在,刚刚参加工作,许多事情还不能处理的非常到位;不应该害怕犯错,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才能成长的更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讲人生的种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大师地位。正如现在的我们,刚刚接触药品注册,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放弃,要凭着那份执着,守护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道关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认真书写审评报告时,还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只有自己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为公众用药安全服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种境界讲人生需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释放。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讲的是在经过不断努力研究之后,会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完全释放。药学审评现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应不断研究,改革应体现与时俱进,同时应稳定步伐,守护好公众用药的安全关卡。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3

  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带着深度的眼镜,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平静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学习数理,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国维先生离去了,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而何为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为无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虽唯情体物,穷极工巧也,可成为出色的词人,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读来全无神韵,犹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恨。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为作者服务,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

  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静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潜,苏轼无不如此。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以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合上书页,只能默念,斯人可贵。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4

  词话寻得亦人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是我对王先生最早最粗浅的认识。后来虽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平,却一直未曾拜读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读了《人间词话》这一本著作。

  饶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旧没有想过这本名作竟这样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仅一句话,最长的也不过一百五十余字。也没考虑到这样晦涩难懂,需要时不时的网上查询检索。第一遍读完我竟对大多数段落依然是毫无头绪。没办法,我只好寻找注释版来阅读。

  还好,参考着注释附带着诗词原文,再将《人间词话》细细读来,我最起码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点评,点评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读出一点心得。

  写文章首先应有境界。无论描写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作者自己的见解或是阐发。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虽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为这点去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又怎么比不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呐?

  文章的关键从来就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积,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可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之后,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文章的关键应在与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文字究竟是想论述何事,阐述何种观点,实质就是作者构建出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虽作艳词,但终有品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求学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远,方能在求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望尽路之尽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求学的过程中唯有历经苦辛,努力打拼才会有所成就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唯有经过前面的“踏破铁鞋无觅处”,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偶然惊喜。

  虽王先生在此谦逊地说可能词人们会不同意,但就我的见解,词人们一定毫无疑义。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仅限于治学。其实我们对于整个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人生过程认知不也是如此吗?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5

  表面上,它脱离了原词,便成了只言片语;实际上,它又的确能独立存在。说它字字珠玑形容,绝不为过。

  初读《人间词话》,是读词论;再读,便是读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艺术的极致追求,也是全书的关键词。

  境界一词是王国维先生所写的精神核心所在。“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句如金石掷地,沁入心脾。如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创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呢。如欧阳修深沉之境,写下“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似稼轩的豪放之境,谱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如李后主幽婉之境,弹奏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似容若的落拓不羁,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之言。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个境界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异曲同工。此境妙在“顿悟”。欲成大事者,必先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第三境界犹如不速之客,让成功的灵感乍现。此感在迷惘之后,在不经意间,空然降至,让人豁然开朗,绝处逢生。给人以开阖的意境。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成功的灵感或许就在于你莫名奇妙的一个回头,冥冥中有个方向指引着你。

  对比自己,我怕是连第一个境界都没尝遍滋味。在这里,我只是根据所看之书比对着自己九牛一毛的人生经验来对我未来的见解抛砖引玉。我想,当我垂暮之年,饱尝人生百态之后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吧。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6

  最爱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缱绻;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神韵;还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家国之恨。但往往只是流连于词句之优美,从未深究其中深意,偶然间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深入浅出,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诗家所说的境界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王国维的境界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说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只有在静中可以得到。有我之境,从由动到静的时候可以得到。因此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境界又分隔与不隔,王国维尤其推崇“不隔”,他认为“不隔”更体现作品的自然美,景物宛然就在眼前,境界自然浮现,浑然天成。我觉得毛主席的词尤其符合王国维的审美,都是浑然天成、意境恢宏,既有“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浪漫情境,又有“我失骄阳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的悲伤柔肠,更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

  《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用三首描述爱情的词,来对标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是需要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第二个境界,是确定目标后为之付出的努力;第三个境界,当你有了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未必就一定能成功,那么请先缓缓,放松心态,也许成功就在不远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7

  初读《人间词话》,是在暮春时节的一个午后,窗外柳丝低垂,紫燕轻喃,独自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壶香茗,在茶香缭绕中,细细品读,任思绪在在字里行间慢慢流淌,而窗外,那投射进来的一米阳光,暖暖的,缓缓的,从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间,仿佛过了半个世纪。

  我喜欢诗词,也喜欢读一些《诗词鉴赏》之类的书籍。但是《人间词话》是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评。严格说来,《人间词话》算不上一本书,充其量是一篇读书笔记。但在这篇笔记中,王国维老先生洋洋洒洒,挥斥如意,对由唐至清的诗词曲赋逐一进行了评点,高屋建瓴,切肯中要,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全文由始至终沿着“词以境界为最上”这一主线,重点围绕“造境与写境”,从“人与境”、“情与境”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词境的“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大与小”、“粗犷与细腻”、“豪放与婉约”,总结出诗词的“三重境界”亦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本书中,王国维先生如同一个博学的评委,为读者点评了词品的高低、词境的大小、词句的优劣以及词人的长处与不足;如同一个娴熟的讲解员,给读者讲述了由盛唐至早清中国诗词曲赋的发展史;如同一个高明的导演,向读者展现了“大漠孤烟直”、“寒波澹澹起”、“马鸣风萧萧”、“乱红飞过秋千去”、“红杏指头春意闹”等一系列气象万千,风格迥异的雄伟画面;如同一个出色的主持人,让读者认识了疏狂的李白、沉稳的王维、豪放的苏轼、柔弱的李煜、温婉的李易安、凄楚的纳兰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众、气质各异的伟大词人。翻开书,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着的文字,掩上卷,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王国维先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中在考据、哲学以及文学评论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他博学多才,自视颇高,尤其对自己写词的功夫颇为自得。他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我们姑且不论他的词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高明,但既然作为大师的他自己都敢这么讲,那么估计他写词的水平也绝不会太差到哪里去,他写的《人间词话》也就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评价得当,因而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8

  中学时听到过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来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境界"说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境界"说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

  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29

  最近,我开始读起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起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但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三分热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坚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都背下来,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会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颗心。我一直在找办法改变,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转。有人说,三分钟热度未必是坏事,三分钟热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也相信。

  说会《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才刚刚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我读了她前面的几页我就觉得非常的不错。

  但我读到第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几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有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读来真的是让我心旷神怡啊。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篇30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这本书中,王国维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结构严谨,内容新颖。

  可能听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先生认为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终将碌碌无为。第二阶段,我们拥有了理想之后,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阶段是说在我们辛勤努力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深刻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那种情怀,那种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得到那种境界,从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近。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10-01

《人间词话》读后感11-07

《人间词话》读后感05-03

人间词话读后感作文12-02

人间词话读后感范文11-03

《人间词话》读后感700字06-15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12-13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个人收获12-10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