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传》有感

时间:2022-01-07 10:35: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杜甫传》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杜甫传》有感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杜甫传》有感

读《杜甫传》有感 1

  《杜甫传》书毕,心敬万绪起。

  常听人言,一代“诗圣”杜甫何以了得,其心爱国何以赤城,其诗文笔何以优美……今日一见,果不负此般美誉,此外余于《杜甫传》一书所观,粗明杜甫生平,对其更为了解,对往日所闻杜甫之评更有感触,同时,也新多了几分对杜甫的看法。

  读杜甫的一生,似是读一个朝代的兴衰、一曲盛世文化的哀奏。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大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换种说法,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杜甫亦不能免俗,不仅如此,杜甫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家中的教育以及祖辈的影响,令他对致仕一途执念深刻,所以杜甫一生的沉浮也与着他的仕途升降相关。可怜杜甫半生的努力与漂浮,他的仕途可谓崎岖坎坷。早年杜甫到洛阳考取进士,却因李林甫编导的“野无遗贤”的闹剧,当时所有考生全部落选,后来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方得一小官。又因安史之乱,他几经沉浮,后投靠唐肃宗,终得小许重用,却因直谏为房绾求情,杜甫逐渐被冷落。后关辅饥荒,杜甫弃官,几经漂流,最后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杜甫的仕途便如此“碌碌无为”。

  对于杜甫的仕途,我看出他的许多矛盾。一方面,他与李白携手同游归后,因他对致仕耀祖这一思想的根深蒂固,他选择求官。一方面,他又十分怀念当初与李白游乐的日子,闲暇时常追忆,他也羡慕和向往像李白那样的生活,并曾多次作诗赞美怀念李白,无奈杜甫自己的心,唉……

  从小读杜甫的诗,听着崇高的解读,加之老师、些许文章等对杜甫的高评,我一直将其认为是一位如圣人般的诗人,但《杜甫传》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杜甫,他,亦是一位普通人,也有缺陷。杜甫并非就真十分正直。他是嫉恶如仇,但基本上只能表现在他的诗歌里;他也会阿谀奉承,为求得一官半职作出违心之诗;他也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他性格也有偏激,他在成都依靠严武期间,曾指着严武大骂;除去作诗之外,我个人感觉,杜甫是有几分无能,每遇生活窘境,他总想着依靠别人的帮助施舍,而不靠自己尝试从其他方式去克服……以上这些看法,或许有些片面,或许少了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考虑而有几分欠妥,又或许有对杜甫太过苛求而使我钻了牛角尖,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观后感受。

  看《杜甫传》,或许我的感受千万,但那最深刻且从未动摇的,是对杜甫爱国忧民的忱心的敬佩。与李白携手漫游祖国大好河山,他拳拳爱国之心感受到了山河壮丽;十年长安的仕途之旅,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他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杜甫的内心埋下了“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的种子。因为这颗种子,在杜甫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还是漫游,抑或是流浪、逃命,他不曾失一分对祖国的热爱,不曾少一毫对百姓的忧愁,因此,他的诗亦从着他的心,衬着他的见闻,和着他的感受,堆砌了其诗“诗史”美誉,基奠了他的“诗圣”雅颂!这就是杜甫,站立泰山之巅,观壮丽之景,能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志;安史之乱,从东都流浪到华州,目睹了百姓的百般凄苦,悲痛而咏出了“三吏”“三别”;晚年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杜甫,一个自身难保仍在忧国忧民的杜甫,一个对着爱国爱民至死不渝的杜甫!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实无愧于他那名流千古的诗圣之称,带着他赤诚之心的诗篇,为中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上《杜甫传》,心潮一阵起伏,在因台风雨而略显清冷的天气里,我的赤心跳动得更为火热……

读《杜甫传》有感 2

  我读过的第一首杜甫的诗,是《梦李白.其二》,那时我只有三岁。现在虽然依稀记得其中“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等诗句,然而其中的深意,十多年来我从未探究过。

  人物传记通常评价得较为客观,个人崇拜和偏见相对较少。世人对于喜爱之物或是人,常多褒少贬,故而多年来我所听说的杜甫,已经不再是“诗圣”,而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或是“神人”,他超脱于世,比君王更懂百姓,他才高八斗,他不慕名利……

  然而在传记里,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诗圣”,而不是圣人或是神人,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有着一个普通人的艰辛困苦,他所期望的功名利禄,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浮华。但是他的诗,却是在平淡艰苦的生活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情随事迁,他的诗,随着他生活的欢喜悲忧而千变万幻,而他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以至于他的诗,无论如何总笼罩着一层布满忧伤的细纱,剪不断、理还乱。他与世人分享喜悦的诗,寥寥无几。

  中年的杜甫,可能是到了他此生最忧郁的时候,忧郁到他都不愿意生男孩,我记得自己在《兵车行》里见过的诗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了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在那样战乱的年代,他甚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却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受杨贵妃被宠的影响,为了靠女儿的美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他虽颇有抱负,但他只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父亲,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送死的父亲!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更加思念李白,可以说,李白那样的`洒脱与不羁,是他所向往和曾经试图追随过的,除去与李白深刻的情谊,本质上,他思念的是他对于浪漫主义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却是他对现实的失望所表现出来的,故而连写两篇《梦李白》。但是他终究不是李白,不像李白那般深受重用过,也不像李白一样“欲与天公试比高”。

  他对现实极度失望,但他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沉没在世俗的巨浪中的手无寸铁的文人,他还要依靠着这些世俗活下去!

  于是,他曾经不羁的心,在凡尘中落寞成一季风花雪月。

  他曾经向往的浪漫,在世俗中已然成了海市蜃楼。

  所以,他并非李白那般“仙风道骨”,他成了“诗圣”,而绝非圣人,他把一生的抱负转为走向人民,他含泪写下了《三吏》、《三别》,取代了曾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而他不再抱有期望的朝廷上,玄宗也自食荒淫之果,导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而行宫也寥落不堪,正如元稹《行宫》所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样的时刻,杜甫的梦彻底醒了,从此用余生,在笔下为百姓力争幸福的生活,也为后人记录下了兵荒马乱的那年那月。一代“诗圣”从此诞生!

  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是一个为世俗打击而又不得不依赖世俗苟且求生的俗人的磨炼,所幸他最终被磨炼成了一大诗人,名流千古!

读《杜甫传》有感 3

  生活常是这样。心冷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一个季节都冷,星星仿佛是冰做的光。其实,大地并非那样寒冷,否则,檫树怎会摇动满目清香。

  其实,世界不窄,窄得是心。怀着效国利民的满心希冀,抱着高官优待的不渝追求,一腔壮志的杜甫,推开了长安城门,迈入了求官之路。可终是“万事益酸辛”只得“残杯与冷炙”空叹“如觉天地窄”。失落和愤慨狭窄了他的心境,他终日侍奉皇帝,伺察长官颜色,因小恩小惠欢欣,因街道偶遇而战战兢兢,变成了一个小心谨慎的小官。不得不说,他的所为都是为了实现做官的追求,可此时这个追求只剩一个空官位,早已偏离了它的初衷。他的视界仅局限在皇帝周围,看不见国家,看不见人民;他的盼求只剩官职,已然不是他的最初所求。失意的灰尘覆盖了原本光亮的追求,追求便只剩一个影子,于是只记得追求那影子,忘记了追求光影的主人,心变窄了。直至离开长安,他才真正放宽了心境,真正看见了国家,走向了人民,他开始真正为人民发声,为国家担忧,而这,又何尝不是实现了他的追求呢?家庭和儒术难道只是要求他追求一个官位吗?忧国虑民的杜甫难道只是要求自己有一个官职吗?我想不是。或者说,一个官位根本不会是,也不配是他的追求。为国为民才是追求,是真的追求。而过分在乎那一个结果和表面,狭窄了他的心境,故而狭窄了他的追求,甚至连他自己也看不清了那追求。当他关上仕门,打开诗窗,他才看见了追求,实现了追求,这是因为心境宽阔了。

  所以,关闭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其实不必上帝来做,而需要自己来做。想把一件事做好,首先要喜欢做这件事,而不是喜欢你那结果,这样,很可能,在门里想去的地方会在窗外飞去,不去过分关注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别以追求为障狭窄了心境,这样,你才有机会发现,世界,其实一点都不窄。

  生活常是这样。你所失去的,命运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就像,桂花枯萎的时候,秋菊又亮新装。

【读《杜甫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杜甫传》后有感09-22

读杜甫诗作有感06-29

读杜甫《望岳》有感12-17

读《李清照传》有感02-19

读李清照传有感12-13

读徐志摩传有感12-22

读《杜甫传记》有感2篇06-21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04-10

读《辛弃疾传》有感范文09-16

读《林徽因传》有感9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