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时间:2021-10-21 09:09: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昆虫记》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昆虫记》读后感1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寒假里,我怀着对昆虫的好奇,翻开了这本伟大的文学著作——《昆虫记》。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一部不朽的昆虫史诗。

  法布尔先生用毕生的精力深入到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等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翻开《昆虫记》这本生动而有趣的科普书,我仿佛走进一个广阔的昆虫王国。法布尔笔下的那些昆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生、死、别、离、喜、怒、哀、乐。

  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小蚂蚁的魔爪下;圣甲虫为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带来了高亢的歌声,可人们并不是很喜欢它。法布尔开始对蝉的研究,很快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

  听,枝头的蝉儿在欢快地歌唱;草丛里的蟋蟀幽幽地啁啾;螳螂沙沙地抖动轻薄如纱的双翅……

  看,灌木丛中的蜘蛛悠闲地在织网;圣甲虫在沙地上奋力地滚动粪球;天牛却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啊,多么令人心醉神迷的虫间乐土啊!

  读完《昆虫记》,使我懂得了许多科普知识,知道松毛虫会预测天气、蝉是怎样脱壳、红蚂蚁的执著以及金步甲那个狂热喜好打斗的家伙……昆虫世界真奇妙!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力以及细微的观察。而我也学会了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只要对周围的事物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丛中、在潺潺流水的小溪中、在宽阔的草地上、在小鸟的歌声里或者每天经过的小路上,有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昆虫。有一次,放学回家,在路边看到了一队蚂蚁在搬东西。于是,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它们从花坛的一条裂缝里爬出来,顺着路边的花基一路爬到荔枝树下,然后再到大石头的另一端,钻进石头下面的一个洞里。它们都搬着东西,有的背着食物、有的背着蚂蚁卵、有的背着刚出生的小蚂蚁,我不经意地用小树枝轻轻地拨动一下它们经过的路线,顿时,它们便吓得四处乱闯,但很快,它们又回归到队伍中去,继续前进。妈妈常说,蚂蚁搬家,说明要下大雨了,原来蚂蚁会预测天气啊,它害怕大雨冲毁自己的家,所以才搬家的。

  啊,大自然是那么的神秘莫测,昆虫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昆虫记》读后感2

  《昆虫记》的内容的详细,让我对每一个片段都记忆犹新。其中,蝉用手斧来开掘储藏室。这样的开掘二字用的特别形象。他还会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那布满花纹的飞翼,向外伸直,并竭力张开。蝉有一段是这样的: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理我的耳畔”。表达出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这些描写,使得蝉更加富有灵性,让我们置身在这样的细腻描写中,更加感受到了蝉那充实的生活中的乐趣。我还喜欢舍腰蜂的这一段: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他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惊奇的小动物。临近沟渠的时候,它当然就会注意到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取水边这一点点十分宝贵的泥土。它们不肯轻易放过这没有湿气的时节极为珍稀的发现。前面说舍腰蜂的窠巢的初具模型已经抖动去掉了,但舍腰蜂却又建起了树果子样大的。这充分体现了舍腰蜂的要的能力,也说明了他的毅力不屈。

  《昆虫记》这一奇迹的诞生,难道仅仅是作者的写作细致?不是的,还有作者对蝉,对蜜蜂的一种独特的热爱,乃至对整个昆虫世界的热爱。才有了这样的奇迹,这样的灵感,才有了这样的毅力——一种长期观潮昆虫的毅力。这样的毅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需要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热爱才会有的。作者法布尔做到了,并在他的笔下,我听见了麻雀受害时的婴儿般的叫声;我看到了小甲虫的无私奉献;我感受到了杨柳天牛那样的“吝啬”……不过都是好的,至少是通过点点滴滴的观察才有的结果。

  法布尔为了写这样的奇迹。确实用了毕生的经历,并且失去了太多太多,我想作者能用上这样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源自对昆虫的独钟。这样也让我懂得了自己热爱的是就应该好好去做。

  《昆虫记》读后感3

  如果让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橱中找一本我的最爱,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昆虫记》。

  最早了解《昆虫记》是在我六岁那年,每晚都要听妈妈读几页,那个时候我捉蚂蚁,用细绳拴住蚂蚱的一条腿,把知了装在瓶子里,干这些事的时候总是充满乐趣。当我发现居然有一本书专门描写这些形态各异的小东西的时候,更是激起我对这些小虫子极大的好奇心。

  昆虫是大自然中非常庞大的一个家族,它们对于我们太常见了,似乎没有任何稀奇,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们太多被我们忽略的知识,比如:蝉为什麽要大声唱歌?萤火虫尾巴上为什么有一盏小灯?蟋蟀的家是什么样?蜘蛛网为什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规则的几何形?还有,你知道吗?蝎子居然是“胆小鬼”!粪金龟(俗称屎壳郎)滚来滚去的粪球居然是给宝宝准备的食物!而且还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这个粪球是如何制作的并且为什么会那么圆……这些简直太有趣了!

  于是,我开始观察我周围的虫子们。有天晚上,我正为一道数学题发愁,一只蛾子不识时务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一巴掌捂下去,不小心弄断了它的一条腿,它只能呼扇着翅膀原地转圈,忽然我发现它屁股后面出现了一颗小白点,不像它的“便便”,那颗白点掉下来后又出来一颗,好像是粘住了——下不来,我就用牙签帮它拨下来,然后又出来一颗,于是我一颗一颗帮它“接生”,至少有十几颗,我认为那是它的卵,可是后来那些卵在书本的挪动中找不到了,它们变成小蛾子了吗?

  《昆虫记》为我打开了昆虫乐园的大门,那些生动的文字引领我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它让我学会了观察——用探索的眼睛,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大自然。所以,我爱《昆虫记》!我爱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4

  读完了《昆虫记》让我最终明白,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坦途。这让我想到佛教中的一种思想:叫众生平等。可是对这句话,我只能是叹息:众生平等,这愿望何等的美好,只是众生何时才能平等阿!很多动物被我们野蛮的屠杀着,花草树木正在被我们砍伐践踏,慢慢的减少。它们也是一条条的生命,它们的平等要如何去期待呢?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从自身做起,我会呼吁身边的同学,让他们明白众生平等的真正含义。

  我有过对昆虫的着迷,不过也只是看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却不曾仔细研究过昆虫真正的生活、习性。不过,法国作家法布尔却对昆虫用上了毕生的经历进行研究与观察,并与之交织下了《昆虫记》。毕生观察昆虫的法布尔,整日津津有味地体会昆虫们的喜怒哀乐。他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种族所进行的斗争……并且《昆虫记》有十册,主要介绍了蜘蛛、蜜蜂、萤、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它十册里面每册包含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丰富、深刻。

  《昆虫记》读后感5

  前些日子,我读完了《昆虫记》,里面有很趣味的故事。

  当我读到狼蛛的家庭生活的时候,我感到十分欣慰。母狼蛛会用吐丝器粘住卵袋,最少也要拖3个星期。卵袋在母狼蛛行走、攀爬和跳跃都是一个累赘。一旦卵裂开做母亲早就死了。母狼蛛真可怜一生完孩子就死了,都没机会看看孩子们。从那里能够看出母狼蛛很爱孩子她宁可使自我的行动不方便,也要保护好孩子。

  那些小狼蛛,就会另外找一只母狼蛛当自我的母亲。之后的七八个月这些小狼蛛都会在母狼蛛的背上度过,母狼蛛每一天背上背下不累吗?这样难道不会影响母狼蛛捕食吗,不会影响行走、攀爬和跳跃吗?

  同时我也觉得很残酷。两只母狼蛛竟然为了抢孩子而打斗了起来,真是不可理喻。赢得那方会会用肚皮压住败者然后张开嘴把败者的头啃了下来。真是一场残酷的战斗,仿佛就在我眼前,吓得我都不敢往下看了。胜者再把败者的身体慢慢的小口小口地吃掉,看着妈妈被吃掉,小狼蛛们无动于衷,识相地爬到胜者的背上。能够看出母狼蛛很爱孩子,可是爱的方法不对。

  我感到很奇怪,母狼蛛在吃东西的时候为什么不叫上小狼蛛一齐吃?是他们不饿,还是母狼蛛不给他们吃。原先他们不吃东西是为了延长禁食期,并且卵一开始就会供给必须的物质,他们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活动一下身子,并且还很敏捷,那么供给能量的食物就是必不可上的。那怎样供给能量,那就要靠阳光,来延长进食期。

  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就会一批批依依不舍的离开母亲。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回报母狼蛛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母狼蛛还是孤苦临丁的一人。

  看完了《昆虫记》我才发现,原先蜘蛛是这么的趣味。

  《昆虫记》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是法国伟大的法布尔所写的,至今传遍了全世界。

  《昆虫记》中令我想像最深的是其门中的《狼蛛:耐心的毒王》,从课题可以看出其中有种蜘蛛,它的耐心很好,而且毒的威力也很大,超越了平常的蜘蛛。

  蜘蛛的名声很坏,很多人都以为它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昆虫。它不仅勤奋优秀,还是个狡猾的猎人。这种狼蛛的腹部有着黑色的绒毛和褐色的条纹,腿部还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交错的斑纹。

  我读的这篇课外书是接总分总形式写的,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他们的那个地方有一种蜘蛛叫做狼蛛。第二部:写作者想要一只狼蛛做实验,用一只活蜜蜂做诱饵。第三部分:写作者成功抓到一只狼蛛。第四部分:写作者在观察着狼蛛,这只母狼蛛生下了一宝宝。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小动物有它们自己精彩的世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不要马虎,坚持不懈就有收获。

  《昆虫记》读后感7

  地球是一个许多生命的大家园。生命是千奇百怪的,许许多多的生命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很少去观察他们,更多的智商观察蚂蚁等等比较大的,而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则一直关注着关于昆虫的世界,近乎狂热。

  可能昆虫记没有华丽动人的文字,可能《昆虫记》没有波颠起伏的剧情,可能《昆虫记》没有流传的人物,但从这本小小的书中,我们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法布尔的坚忍不拔,用力的精神,他那份过人的观察力,要把事情弄个不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他把毕生观察到的知识,转化成文字流传千古,也造就了这样一部《昆虫记》。

  虫子,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微小和每不足道的,又或看是恐怖的存在,但对于法布尔来说,却是奇妙的。蜘蛛,人对于我来说十分可怕,我一直认为它们家族织出的网代表着这间屋子太脏了。这除了捕捉点虫子,就没有其它优点,但通过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了解到,蜘蛛可以把一个窗等分,而我们人类有谁他不用仪器不经过练习,随手作出一个四等边呢?蜘蛛家族非常强大,绝大多数堪称纺织能手,可有些蜘蛛却不会结网,就如蟹蛛。十分凶狠的狼蛛所施放的毒竟然是用音乐和舞姿,这实在让我惊讶无比,乍一看还有一丝萌,然后就是感觉到,动物世界可真是奇妙呀!跳舞与享乐也并非是人类独有的体验。蟹蛛是和蝎子一样难以捉摸的凶手,却是一个整发温和的民亲。俗话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都改口叫了,到控螂吃蝉,但是它们真的吃蝉吗?并不,从外表上来看它像一个高雅的神士“它有尖尖的嘴,优雅的姿态越发像的了,在所有部分中只向各个方向注视,河流便汇聚成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个小动物的温室,法布尔说。而螳螂最喜欢相互斗殴了,它们在强烈的嫉妒心催化下,它们就会互相搏咬起来,都说胜者为王,螳螂也不例外,到时候院子里终会剩下胜利的螳螂和失败的螳螂们的尸体。书中提到的蚂蚁都是十分勤劳的象征,也把它比喻成辛勤的劳动者,可是法布尔先生提到的它,却是学颜无耻的抢劫者”。他也举了一个例子:“将死的蝉的蝉翼仍在尘土中微颤,就有队蚂蚁将它残忍地肢解,此看来,那些赞美场蚂蚁们的寓言也是不攻而破了。

  法布尔关于生命的生存的知识还有很多,他写下的《昆虫记》,不仅造福了自己,也警醒了我们。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昆虫记初中读后感范文01-06

《昆虫记》英语读后感范文09-01

《昆虫记》读后感通用15篇01-04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范文12-21

《昆虫记》读后感200字(通用24篇)12-25

《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个人范文12-30

昆虫记读后感【热门】01-03

昆虫记读后感【热】01-02

【热门】昆虫记读后感01-02

昆虫记读后感【精】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