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

时间:2021-09-12 17:10: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1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每个人的人生没有幸运之说,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谈迁决心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国榷》,之后惨遭厄运,《国榷》被盗,他没有放弃,从头再来。他精益求精,把《国榷》写得更加完美了。我很欣赏他,因为他能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这正式他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精神。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这里的“崎岖”和“坎坷”,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困难。有些人被困难战胜了,一事无成;有些人则战胜了困难,取得成功。正如我们学到的一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文中的谈迁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会成功。终于,他战胜了困难,名垂青史。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飞人刘翔。你们别以为他以前跑得有多快,其实以前他跑得并不快。在之前的好几届世界比赛中,从没有进入过决赛,名落孙山是常有的事。但他从未放弃,而是默默地和世界冠军比比赛。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练习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终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2006年,男子110米跨栏打破世界纪录。2012年伦敦奥运会110米跨栏,他在第一栏就摔倒了,最终单脚跳过终点。面对镜头,他依然微笑,坚信自己还能飞起来。他真是打不垮的男子汉。我也相信,希望之光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的。

  我想,只要人人都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可以和谈迁、刘翔一样实现梦想。在困难面前,我们永远不会低头的。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2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我深有感悟。

  课文中的主人公谈迁,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编写这部书。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厄运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小偷将谈迁20年的付出和努力才写成的珍贵书稿给偷走了!这部书稿可是经过了20年的努力才完成的啊,这样的打击,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承受得住。而谈迁,正是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饶的意志的人。他毫不气馁,振作起来,重新编写书稿。最后,谈迁终于名垂青史。

  我佩服谈迁的毅力,正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饶的意志,使他坚持下去。试想,如果谈迁被厄运给击垮了,再也没有勇气去重编这部书了,那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像谈迁这样的人现在也有许多。张海迪5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造成高位截瘫,不过她没有被击垮,而是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虽然她没有机会走进学校,但是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敝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为了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几十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一万多人次。张海迪怀着“活就要做个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你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饶的意志,生活就会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向谈迁学习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3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语言朴实,但故事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用了20年的时间写了《国榷》,可原稿不幸被盗,他并没有气馁,又经过四年的努力,新《国榷》诞生了,这本比原先的更加详实,精彩。

  你知道通往成功的“桥梁”是什么吗?是打不垮的信念。要知道,每个人都需要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他不幸患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20年之久,但他却身残志不残,克服了残之患。经过不知多少年的不懈努力,他超越了相对论,超越了量子力学……厄运是打不垮他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挑战命运的坚强信念。

  名人能够这样,平常人也同样可以做到。

  10岁的刘伟不小心触电而失去双手,但是他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自己的双脚学会了打字,学会了写字,学会了弹钢琴。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他一直提醒自己,“要么赶紧的死去,要么精彩的活着。”他没有被厄运击垮,信念拯救了他。

  可再想想自己,恐怕要被他们甩上几条街了。就拿一件小事说吧。原来我是绳键队的,可因为踢毽太累了,练了半年就主动退出了。还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思考题,只是看了题目,想都没想就不做了。

  我们是生活在21世纪的幸运儿,被长辈精心呵护,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我们都没有遇到厄运,但是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有迎难而上的信念。

  我们都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4

  有信念,会成功

  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信念,是它让我懂得了毅力,跟是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精神!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魅力?它就是我前几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的故事。谈迁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朝编年史。他花费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时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明史——《国榷》。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的.前一天晚上,小偷溜进他家,把《国榷》原稿偷走了。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谈迁顿时心如刀绞,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谈迁没有放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经过四年的努力,新的《国榷》终于诞生了!

  多么顽强不屈的谈迁!他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仔细想想,如果谈迁没有这种精神,《国榷》这部巨著怎么可能横空出世呢?此时此刻,我又想到了我自己。

  记得有一回,我的语文测试只考了80分,当时就气馁了,伤心的哭了起来。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使我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还找理由说我自己学习语文天生不行。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它使我变得坚强起来。现在,我已重新振作起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父母和老师也看到了我的进步,这还真要感谢谈迁呢!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将会做我的座右铭,指引我不断前进。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5

  “20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厄运不改男儿志,从头再干垂青史。”这是谈迁一生的写照。读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我被谈迁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

  谈迁小时候,立志要编写一部明朝编年史。经过20年的奋斗,他终于完成了《国榷》。可是,一夜之间书稿被盗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但谈迁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他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他白天终日奔波;晚上奋笔疾书。经过了10余年的奋斗,他终于写成了一部翔实可信、更完备的新《国榷》,新《国榷》流传千古,谈迁也因此流芳百世。

  谈迁是靠什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的呢?谈迁依靠的是他坚定不动摇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有一次,我的英语只考了89分。回到家里,我就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无力地耸了耸头。很快,便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回来了,于是我便快速地开了门。爸爸一回到家看见我噘着嘴的样子就知道今天一定有令我不开兴的事,便问:"儿子,怎么了,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啊?"我便把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字不漏的与爸爸说了出来。爸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说:“儿子,没关系,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测验,许多名人不也是经历国失败的吗?例如司马迁他为了写《史记》这本书,不也是经历过许多艰难和困苦吗?俗话说‘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我们经历过了磨难才能看见成功的曙光。”听完爸爸的一席话,我受益匪浅,觉得能把爸爸的话当做我的座右铭。随后,爸爸为了能缓解紧张气氛,还唱了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慢慢沉醉其中……

  在一生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失败和打击与挫折,但是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应该迎难而上,乃至战胜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摘到成功的果实。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6

  宝剑锋来自磨,梅花香来自苦寒。“看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很深的感触。

  正文的主人公谭千志要写一部完整可信的明朝历史。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写这本书。就在手稿即将付印,伟大的工作即将完成的时候,厄运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小偷偷走了谭谦20年心血写成的珍贵手稿!这份手稿是经过20年的努力才完成的。只有有决心的人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而谭千则是一个信念坚定,意志不屈的人。他毫不气馁,振作精神,重写了手稿。最后,谭千才名垂青史。

  我佩服谭谦的毅力。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让他坚持下去。试想一下,如果谭千真的被厄运打败,再也没有勇气重写这本书,那将是另一个结果。

  像谭千现这样的人很多。张海迪5岁时,因脊髓血管原因高位截瘫,但未被打败。相反,她与疾病作斗争,努力学习,热情地帮助别人,被称为当代的保罗。虽然没有机会上学,但她努力学习,读完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为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学习。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翻译《海边诊所》等几十万部英文小说,编著《向天空敝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她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学了几十部医学专著。同时咨询有经验的医生,学习针灸等医术,免费治疗1万多人。带着“活着就是做一个有益的人”的信念,张海迪以保罗为榜样,勇敢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人民。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你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生活就会充满希望。让我们向谭千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7

  谁,在孤灯微弱的光线下奋笔疾书;谁,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终日奔波;谁,面临被赶走也一定要上门借书;谁,不顾年迈体弱重新编写明史?是他,本文的主人公谈迁。

  谈迁博览群书,是一位史学家。他从小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可家境贫寒,没钱买书,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挨家挨户找史料借书,寒冬腊月一袭破衫,在冷风中傲然挺立;盛夏酷暑,他带着干粮经常徒步百里。20年过去了,一本400多万字的《国榷》终于问世。50多岁的他,把心血全部奉献于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可天有不测之风云。快要付印的那一夜,小偷竟然把《国榷》原稿偷走,20多年的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真是“二十余载成巨著,一夕之间化云烟”!

  这个倔强的老头,他没有被打垮,开始重新撰写编定,一切从头再来。为了这部书更加准确,他来到北京,搜集逸闻,考察遗迹,又经过了十年,一本更加翔实的新《国榷》终于诞生了。

  读完本文,佩服之余就是思考。这篇课文为什么要放在五年级的课本里,它要让我们学到什么,难道是希望我们也学习谈迁那种不气馁,不放弃,不被厄运打垮的“真汉子”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不屈从命运的“真汉子”并不鲜见,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发愤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美国科学家霍金,几乎丧失所有的行动力,可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写出《时间简史》这部有影响力的巨著!

  他们勇敢地和生命抗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要不被厄运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希望之光总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8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自从学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那一课后,这段话就一直印在我的心头。

  这篇课文讲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用20多年的时间奔波,收集史料,前后修改6次,到了他5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就在印刷前的几天,却被小偷偷走了!可这个打击并没有打垮谈迁,而是重新振作起来,有一次回到书房,重头写《国榷》。他用了四年,又写了一部《国榷》。他到处寻访,使《国榷》更加翔实。新《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是呀!谈迁之所以能重新站起来,靠的是什么呢?是信念!为什么明明写的很好他却还是要去奔波?是信念!为什么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而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还是信念!如果人生是一片海,那么你的人生不会风平浪静,你要乘风破浪,哪怕遇上海啸,你也要重新振作,而不是光顾着流泪。人生中没有人不会遇上不顺利,但你可以试着让自己振作。

  美国的凯伦海勒,小时候生了一场病,发高烧,导致眼睛瞎了。对她来说,世界是黑暗的,他最先开始自暴自弃,但她遇上了喜欢她的老师,所以她刻苦学习,不停的学习,努力的学习,最后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震撼世界的书。

  中国的男大学生刘涛,5岁时失去了双臂,他用脚写字,先开始,他的脚上磨出了水泡,血水顺着脚淌下。时间长了, 他终于学会了用脚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大学生。

  ......

  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而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01-11

厄运名言警句12-09

厄运名言警句5篇12-09

心中的信念11-23

眼中的信念12-13

论厄运的语文教学课件04-07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6篇01-19

厄运玫瑰作文优秀3000字07-10

扬起信念的风帆12-07

有关信念的名言警句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