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时间:2023-03-07 10:37: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10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三月,微冷。台灯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后一页,没想到重读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触动。我仿佛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落笔时的那份沉重,我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懂,但仅有的这份感触我还是想写下来。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铁轨上的安娜,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是毫无办法。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宁,伏伦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选择,决定,注定了这场悲剧。

  正如托尔斯泰在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头。车站的相遇,舞会的`邂逅。安娜永远是那么优雅美丽,妩媚动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皱痕,也不是打扮不够漂亮雅致,只是对于安娜来说,任何装饰在她身上从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于她本身。

  伏伦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她是卡列宁夫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一个眼中闪烁着光辉,因为人家对她倾倒而陶醉。一个顺从和惶恐,像极了一条聪明伶俐的猎狗。

  识人不准,遇人不淑。伤了吉娣,伤了列文。离开了彼得堡,暴风雪的车站,摇曳的灯光下,他们面对着站着。她不必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一点她知道的那么确切,就像他亲口对她说: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这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3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4

  六年级刚开学时,李老师就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就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还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条理简洁明了,文章很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记叙的是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战争年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本书也很好的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与残酷。

  我体会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夫人。她是一个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从来都不开心,从来对自己不是很关心。她总是在关心别人,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不断进步,事业最终蒸蒸日上。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也是这样,她也有缺点,但是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所能及的。她的亲姐妹有很多,当她堕落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对别人品头论足。她的这个优点在她之后的事业上使她事半功倍。我们也要做到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争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这个年代是一个战火弥漫,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法西斯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年代。贫穷的人家,上一顿饭吃饱了,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这本书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我们不能挥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随意糟蹋金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

  什么叫家?什么叫温暖的家?什么叫和睦的家?这个在我脑海中念念不忘的话题,长期来在我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才有所领悟。

  安娜是一位心灵无比善良真诚的俄罗斯女性,具有温柔的性格和贤惠的天性,不幸在17岁时嫁到了卡列宁家。卡列宁则是个思想保守,虚伪的丈夫。安娜的生活热情被他扑灭了。在火车上与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沃伦斯基邂逅,并让她怦然心动。

  后来,安娜对他交往越来越多,为了弥补以前的感情过失,她和渥伦斯基不顾一切坠入爱河,并不惜抛家别子,和渥伦斯基私奔。

  但纯真的安娜从未停止过对渥伦斯基的爱慕,直至有一天发现自己被抛弃了,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过是被这个社会所唾弃的女人,这种被侮辱的感觉燃烧着她的心,最后连亲人也不理解,她走向了铁轨,决定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美好的家庭,在一个不可逆转灵魂的社会里,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了……

  家每个人都有,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家。我们处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可是家庭也有硝烟弥漫之时,不过都是由于我的学习而引起的,我与妈妈时不时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爸爸也参与进来,或火上浇油,或以水扑火,都免不了怒气冲冲地展开一场对决战。把我弄得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心神不定……

  是啊,首先我要做好一切,爸妈也不要太冲动,太焦虑,大家少一点怒气,多一点静气,相互嘘寒问暖,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家庭。

  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有家才有爱,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

  这本书透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败的杯具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状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杯具。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就应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但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思考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杯具。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7

  我知道有幸福的婚姻,但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看到安娜出于嫉妒对渥伦斯基的不信任和无端猜疑,连我都被折磨到了。隐隐的恨她为什么要这样毁了自己的生活。若同卡列宁的结合的不幸根源是因为没有爱情,那其实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也没有让她幸福。安娜实在过于自我,他要的.是渥伦斯基的爱,但也是自己亲手毁了这份爱。当时的纵身一跃也只为报复爱人。

  没有看书以前我以为渥伦斯基是个坏男人,并不是的,他也是真心爱着安娜的。是安娜的喜怒无常让他变冷漠。安娜的生活中只有爱情,她希望渥伦斯基也是如此。但对渥伦斯基来说爱情是生活调味品吧。后期深陷情欲的安娜一切都依附于渥伦斯基,她自己也说自己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失去了,只能靠自己的爱情吸引力来留住他。安娜的爱像茧也束缚了自己。

  另一方面她虽然敢于同情人私奔,却也无法承受世人的眼光。无法放弃社交,又受不了社交界对她的态度。贯穿全文我也无法理解最初不同意离婚的理由,她爱儿子也只去看过儿子一次。第二个理由更是让人愤怒,将自己的懦弱迁怒于人是不对的。

  一开始卡列宁让人觉得虚伪,懦弱,不敢面对妻子出轨变心的事实,寻求宗教慰藉逃避现实,在妻子坦白了之后为了前程考虑要求她维持目前的现状,甚至允许她与情人往来。但看到妻子产后抑郁发作的时候那一章让人大为赞叹他的宽宏大量,为爱付出了一切,真心实意的为安娜着想。但世人都无法爱上一座神像,让人自惭形秽。

  列文这条线着墨很多,但没啥好说的,朴实的小地主,热爱自己的土地,正直又善良。全书让我看得最爽的地方就是当列文看到别人对妻子言行轻佻的时候直接将他赶出家门。

  引用文中一句话结束"我知道有幸福的婚姻,但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

  安娜是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9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但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样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感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但是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好处,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职责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感情。

  但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感情”。而这个“感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感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感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

  火车呼啸而过,那亮光,那原先照耀黑暗的切光亮,噼啪声,变得昏暗了,永远熄灭了。

  优雅高贵的、生机盎然的安娜,走向了卧轨自杀。

  仿佛溺水的人沉浸在幽深的黑暗中,挣扎于纷繁纠结的水草里,最终看着生命的最后个气泡湮灭在那遥不可及的光亮间。

  她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从最初的优雅风情,纯真又诚挚,到最后陷入神经质般疯狂的妒忌和猜疑中。不得不说是她心中的执念让她疯魔。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家有言如是。慈悲的佛是在说:亲爱的孩子,不过分执着于爱,不要迷失于恨,云淡风轻才能追求生命的解脱。

  生命之弦华美而珍贵,只有充满柔情的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我们是需要爱的,我们需要丰沛的情感来点缀这冰冷的世界。但尘埃中蒙头追逐的人啊,又总是容易忘记,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担负太多,生命自然无法承受。

  安娜之死,于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言,是次华美而壮烈的英勇就义,她用生命“挺身反抗人生无涯的苦难”。于她自己而言,却是场败涂地的豪赌。凡是有果,则必有因。扼腕叹息之余,与朦胧泪光之中,我却也隐约了悟:正是因为追求的太多,安娜才最终压垮了她自己。

  于上流社会那片虚伪泥沼中,安娜勇于放弃荣华的地位转身奔向爱情和自由,这样纯粹又热烈的勇气便是她迷人魅力的源泉。可事实上,她高估了她自己,在狂热爱情的驱使下,她于某瞬间奋不顾身,可随后却又胆怯畏缩。

  她以为她不在意,可上流社会的议论纷纷让她在意得要命;她以为她可以割舍,可她还是拖着不离婚,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儿子;她以为她不屑,可她还是拼命维护自己的美丽,哪怕内心焦灼如火……

  安娜太贪心了,红玫瑰与白月光,她都想要。既要爱情,也要名誉。这切都需要巨大的.精力去维持。于是日日,安娜熬尽了自己的心血,迷失,焦虑,渐至沦丧,终究败涂地。

  人不可为贪欲所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世界是平衡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欲有所得,必先有所弃,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生命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安放那些对自己真正弥足珍贵的东西。

  敢于追求是勇气,敢于舍弃则更是有魄力。“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浮世中美好的世物千千万,繁花丛中只需得两朵来装点生命便足矣!

  柔软又脆弱的生命,丰沛又坚韧的生命,愿你善待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1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作为小说,它在文体上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其流畅性、内在逻辑缜密性和自然的双线索交织等方面都是令人无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还有它体现出的作者创作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交汇。

  正如开头“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说,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是基于婚姻爱情关系展开的,主要涉及四对婚姻或爱情模式: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沃隆斯基,列文与吉蒂,奥布朗斯基公爵夫妇。安娜涉及了前两个不幸的模式,与她相对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认为安娜是作者为自己设想的另一种生命选择方式,是一种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较贴近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现实与理想交汇之后,宗教色彩浓厚的托翁在写作的时候很可能会想“可能的选择有无数种,上帝安排了最好的”,于是他极力要写出这个现实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带有可能性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光明,但会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写安娜时,多次通过旁人观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带着深藏的激情和摄人的活力,这也正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爱情火花被沃隆斯基点燃的时候,作者持矛盾而偏于赞同的态度,安娜在观看赛马时流露出对沃隆斯基过分关注后,勇敢地向丈夫摊牌,她想的是“唉呀,多么光明啊!这是可怕的,但我爱看他的脸,我爱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谢谢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犹豫中追求爱情的幸福终于压倒了道德上的内疚。安娜是托尔斯泰设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抛弃家庭出走的假想行为。他为了抑制自己对这种假想的向往,便渲染了这种假想生活所面对的阻力——把爱情的困境,社会舆论压力,还有自己对于抛弃家庭孩子的心理谴责都详细地呈现出来。

  列文是现实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农村改革的激情与思考上帝与人关系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过我们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满,他和吉蒂虽历经坎坷但终成眷属,虽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并未出轨,这比安娜所追逐的爱情更符合作者对于现实的要求。《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与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在现实与假想的交汇中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2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无疑问,安娜很漂亮,满激情和活力,热心又善良。一出场的女神气质无疑虏获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场合独领风骚;她诱人,所以弗龙斯基对她一见倾心。可是她不够聪明,聪明的女人可以像穿花蝴蝶一般游刃有余,安娜卡列尼娜却随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女人还那么贪心。

  确实,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贪心的女人。安娜迷恋弗龙斯基,于是不理会世俗舆论和他同居、出国;她又舍不得她的儿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离婚;她不愿离开曾经令她变成众人焦点的社交圈,她一边像祥林嫂一样乞求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恕,一边像个放荡的女人一样以自己的魅力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样都不能放,却不明白质量守恒的道理,没有人可以享尽一切好处,安娜不是千手观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空虚寂寞冷的俄国上层阶级贵族妇女,离开上层社会的社交和吹捧就无法存活,她收养了一个农家女孩,像个小宠物一样置放在自己身边,却不愿意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些许关心,在乡村建学校对她而言更是无稽之谈。她高高在上也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几乎是病态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憎恶自己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国传统的那种“一 夜 夫妻百夜恩”的说法的影响,我不觉得她的丈夫做错了什么,让她一直骂他是个恶魔,卡列宁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极尽贬低。那种典型的基督徒式的隐忍与安娜无节制的.索求形成强烈对比。不过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好动,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远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她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太美了。当美本身就是一种错的时候,这种美必然要走向毁灭。

  安娜自杀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没想到她离开的理由是这样可笑,因为她总怀疑弗龙斯基要出轨,当弗龙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亲,星期一才能回乡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是个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女人,对弗龙斯基寸步不能离,当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安娜在走向弗龙斯基的过程中不断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拥有过的东西,弗龙斯基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无所有。

  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一书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提醒了当代女性应该具备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爱情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理性处理自己的感情,毕竟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为了爱情就寻死觅活的实属不值。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3

  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影前,看了些影评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部电影,影片的很大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奴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套自己不能逾越的规则,谁逾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逾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的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名女性,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温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爱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有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马,沃伦斯基还未出场前,安娜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 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有个例子,第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身红衣,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般的代价“,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4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得意之作。这部著作在我国的文学地位可以与我国的四大名著相媲美,由此可见《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学造诣究竟是有多高。但是就是这样一部俄国文学的代表得意之作却为何要给文章主人公安娜安排一个惨死于车轮下的悲剧结局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感情纠葛?安娜的死究竟是谁之过?

  卡列宁、伏伦斯基、社会、安娜这四个点。同样,我觉得安娜的死与这四个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那么首先来说说卡列宁,卡列宁是安娜政治意义上的丈夫。安娜出身贵族,按照当时贵族和教会的婚姻制度嫁给了卡列宁。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但是官运亨通。他虚伪冷酷,野心仕途,是个十足的做官机器。而安娜却同他正好相反,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在与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被死死地压抑住了。所以安娜并没有得到丈夫应有的爱,她对此感到很失望,因此便会有了优伦斯基。

  其次,伏伦斯基是安娜心目中真正的丈夫,但是用一个准确的描述来说更应该是“情夫”。安娜对伏伦斯基一见钟情,赛马时伏伦斯基的.受伤。也让安娜痛心不已。但也因为卡列宁对安娜没有爱,安娜对卡列宁列是毫无感情可言,所以安娜将自己的爱都倾注到了伏伦斯基身上,有一句话叫“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当安娜觉得伏伦斯基不爱她了以后,看到了火车,便扑向车轮底下,结束了自己的年轻岁月。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当社会的舆论遣责加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身上,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紧张,多么的痛苦。

  安娜与一个“丈夫”生活在一起,她一点也不快乐。但她为什么没有权利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当然,安娜没有能够与卡列宁离婚,也一定是迫于社会教皇的规定。

  安娜的卧轨自杀四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责任。但总的来说我自己认为是安娜自己之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

  20xx年4月29日到20xx年12月23日,跨越了九个月,用了xxx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很难读,看几页就不自觉地困,想睡觉,但是看进去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其实,说这本书难读也是不准确的,因为里面的故事还是很简单的,难读下去的原因在于名字。故事中的名字都很长,而且对于俄语一窍不通的我来说,完全分不清楚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每个名字是谁,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好在,读进去之后就多少明白了,虽然许多人物依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的。但是几个主角总算是明白了。

  这本书的结构有点儿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同时写了两条主线,卡列宁及他的妻子安娜和沃伦斯基,吉娣和列文这两条线,同时两条线也不是彼此独立,而是互相纠缠的,人物关系是相互关联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早就听说了它。我原来以为,这个以人物名字作为书名的书,讲的是一个类似于一个被传统思想束缚的女人对爱情的不断的追求,最后却失败了的故事,要讴歌一下这个女人对爱情的不不懈追求,对家庭社会各种压力下仍然追求独立,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反对礼教束缚的女性的赞美什么的。

  我是这么想的,也一直带着这种思路去看这本书。看的时候,虽然感觉和自己想象的有点儿偏差,但是因为故事很长,所以我觉得在后面会慢慢和我的想法一致起来。

  直到看到这本书四分之三的时候我的想法变了。我突然讨厌起安娜这个人来。为什么讨厌呢?感到这个女人很自私,什么事情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替自己想。

  她说想追求自己的爱情,其实后来看着这种感觉已经不是追求爱情了。开始,她和情人有了关系之后,想和丈夫离婚,丈夫的要求是儿子留下。她要在儿子和情人之间选择一个,于是她选择了情人,当他选择了情人之后,又开始想得到儿子。不可否认她可能对双方都难以割舍,但是总觉得这样做她两边都对不起。她的目的是情人和儿子都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她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都失去了。

  她没有替丈夫想,没有替儿子想,乃至没有替她那个情人想,她心里想的全都是自己。她和情人在一起之后,却又不和丈夫离婚,为的是不想失去儿子。

  这样一来,按照法律,她和丈夫还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按照法律,只要不离婚,她和情人生的孩子也不属于情人而是属于她和丈夫。这样,她的情人就为难了,他的情人正年轻,而且很富有,他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产和自己的事业能有人继承。可是如果和安娜在一起,他就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过抛弃安娜,而是尽力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困境。

  安娜生她和情人的孩子的时候得了病,如果再怀孕会危及生命,所以她不再怀孕了。这一点和我看过的电视剧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如果她真是喜欢这个情人的话,玛丽苏的剧情是她会宁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给他生一个孩子。我对她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期望。

  不过我觉得她一定会和情人起码商量一下再次怀孕的事情,相对于失去生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的情人应该会理解她。可是她没有,连商量的念头都没有,她在想的是怎样把她的情人拴牢在她的身边。她的情人,也就一直不知道她不能再次怀孕了。

  我不意外这个人决定不再怀孕,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为了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个人没有和情人商量,而且说的话让我极其厌恶,她说的话已经和爱情没有任何关系,表现出来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机,那话我没记下来,也不想再去查,总之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一直在想,她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她和丈夫的关系很冷淡,所以希望不再这样下去。她和情人相见的第一面到就是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后来就全部这些感觉渐渐都看不到了。

  客观地说,她的情人对她算挺好的了,即使在最后的时候她的各种作,各种毫无缘由的异常行为,他都一直在容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不是冷暴力,而是一直在对她宽容。所以我感觉出的这个女人对爱情的追求已经有点儿病态了,追求对爱情的绝对纯粹,绝对不和人间烟火沾上半点儿关系,绝对到她喜欢的人只能在她身边,不能再和别人有任何交集。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爱情,这甚至算不上两人之间正常的关系。整个故事中,没有一点儿表现出,她为丈夫做了什么,也没有一点为情人做了什么,全都是别人为她做了什么。我对爱情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喜欢一个人,那更多的是为对方付出什么,而不是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即使不如此,也不应该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获取而从不想自己做点儿什么。就算是两个普通的朋友也不能这样。这个故事跟我想的差距有点儿大。我不能想象出怎么还会有人这样想问题。

  我没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人物出来。在后面的作者生活背景中提到,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跟作者生活得很近的一个人,也许可能是把几个人的故事放到了一个人身上又经过多次修改才改成这样的吧。

  突然想到了金庸先生,在他的故事中把他表哥徐志摩写成那样,估计这位俄国的大作家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吧。

  我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女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跟我讲讲从女性视角怎么看待这个人。我想会有这么一个人的,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人会出现。我读这本书用了239天,等待这个人出现的时间应该会更长吧。

  十年之后我还会再读一遍这个故事,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理解和现在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最后推荐一下这本书。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尝试着看一看这本书,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但是这本书里不止这一个故事,而且作者的文笔真是没的说,描写的很细腻,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很细。不论是谁,不论是多大的年龄,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能在作者的文字里找到和自己共鸣的地方。

  你,愿意读一读这本书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6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曾是读高中时看过的,印象中节也模糊了,物形象大致思路还清晰。再次翻看品茗这部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顶尖平的巨著时,内心里颇有一翻滋味与感慨。

  安娜卡列尼娜出贵族,质高雅,风度,是彼得堡社际界著名的美。

  但苍其名,也夺走了本应属于这个美丽女绚烂若花般的婚姻生活,使她生活在死沉沉的家庭里,倍受压抑。原来在她十六岁时由姑撮合嫁给了大她20岁的卡列宁。卡列宁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醉心于功名,孜孜于公务,是一架十足的官僚机器。她嫁给了这种生古板,毫无生活趣,也不懂为何物的,自的年轻,生勃勃只有无限地压抑了。所以这样的婚姻--死板毫无生活活力的婚姻,注定是这女的悲哀,也注定了,若是有那么一个,懂得生活趣,又漫又懂得如何关怀女走近女心灵的出现的话,也就意味着安娜卡列尼娜的婚姻生活受到了冲击--那是再次给她注入青活力的,使她的内心也受到强烈的振憾,同时心湖里泛起层层涟漪。渥伦斯奇就在这时候出现在她的视中了。

  两目光相碰撞时"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厅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衩压抑的生在她的脸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违她的'意志,里面在她眼睛的闪光里,里面在她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意图隐信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见的微笑里闪烁着。"这一段文字写的多么微妙又何等美妙!把两一见钟的心理,极力地想去掩饰自己的内心感受却又流露得那么贴切逼真!此时,安娜的精神已出轨了。

  也许在传统中的眼中看来,精神的出轨很正常,这总比单纯体出轨要高贵好听地多,比精神兼体出轨要高雅,所谓"心灵可以漫游,体却不能越轨"。其实精神出轨才是这三种类型出轨中的最可怕的一种。禅宗里有句话"间最美的意境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可以从凡事没有完美这一层来理解,也是在告诫我们宁可保持一种真实的残缺也不要去追求完美无缺;从另一层意义来理解,其实期间也蕴含着类在追求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趋向--趋向体的出轨。但凡有理智有品味的女双方欣赏慕对方的总是她的半开始的,最终的趋向便是下半的结合。所以这里有一种极其微妙又甜涩的期待,因为那么唯美那么曼妙,可又那么纠结,因为她是有夫之,因为她还有个可的儿子,流社会贵夫地位。

  安那意识到自己与渥伦斯奇之间产生了微妙感,她是个理智的女,为了避免再与渥伦斯奇网页,她提前彼得堡。但捉弄的命运又安排他们见面了,安娜是喜是忧?站在一个女的角度来思考,惊喜多。哪怕她一直在对自己说"渥伦斯奇对于她不过是无数的,到可以遇见的,永远是同一模型的青年之一,她决不会让自己去想他的;但是,现在和他遇见的最的一刹那,她就被一喜悦的骄矜的感所袭击。"而对来接自己的丈夫卡列宁,却是"产生一种不快之感",可怜的女!她走到边缘地带了。

  卡列宁到底是场老手,在彼得堡,安娜经常出入可以见到渥伦斯厅的社场合,他对安娜更是如影随形,紧追不舍,安娜默默地地认为"迟了,已经迟了"。是啊,两再"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能如何呢?终究还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暖玉生烟。此可待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么?还是"还珠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吗?女啊,你简单吗?安娜越是这样想越是将自己往里面设置,终于她了渥伦斯奇的。

  从此安娜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她再也来不了,再也回不到生活的原点了。

  安娜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游离在渥伦斯奇与卡列宁之间,她放不下的馨与漫,也放不下自己的责任,所以她心灵的凄苦可见一斑!再三地受到他的歧视指责,受到自己良心的诘责。因为卡列宁的宽容与呵护,因为卡列宁对她全心的。安娜患得患失。最终她还是与渥伦斯奇走到一起了,她放弃了流社会的地位,贵的尊荣,这里面有着多少的曲折与心灵的煎熬,有着多少的难以让体会到辛酸,艰辛,乃至痛若不堪。

  安娜天真了,她把能够博得渥伦斯奇的和补偿他为她所作的牺牲作为自己生活的惟一目的,渥伦斯奇很赏识她这一点,但是同时又很她想用来擒住她的网。子愈过下去,他就愈时常望着,倒不一定想逃脱而是想试试这罗网到底妨碍了他的生活。于是他们的关系一天天的恶化,安娜觉得他对她的逐渐衰弱,所以安娜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她把与渥伦斯奇的婚姻当作幸福的保险箱了。一个女不仅是妻子,她还是个女儿啊,一个亲呢,或者她还可以去从事自已忠的事业,她可以活得多立体呀,可以生活得多丰满啊,何苦把自己锁在这个箱子里呢?鲁迅的《伤逝》写得令心酸,那紫君在未与涓生同居之前是个多活跃多积极多有思想的一个女孩啊,可后来呢?每天为她的柴米油盐打算盘,饲着她的小"阿油",甚至无聊至极时还看着房东的小少爷把鼻子像面团一样紧贴在玻璃,所以她与生活与外界脱节了,她把自己的圈子限得太狭窄了。

  留下的是深深的不可挽回的遗憾么?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7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利贷,于是和好如初……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系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

  安娜,一个善良、美丽、极富反抗精神的女性,可现实生活给她的却是一场残酷的悲剧。造成她生活悲剧的原因,除了历来评论界认为的:

  ①她独特的个性。

  安娜从不屈从于她认为的不合理的社会环境,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幸福生活,即使那是一条毁灭路,她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②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除此以外,我自己还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安娜有勇气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冒上流社会之大不韫,公开自己的“婚外恋”——实质上正真的爱情。却没有能力承担爱情破裂所造成的精神地震。她之所以临死前还恨恨的说:“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是因为她没有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坚实的支撑。除了爱情,她一无所有。她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都毫不保留的压在渥伦斯基身上,却忘了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无论谁和谁,无论彼此相爱多深,我们终究不会是同一个人,我们依旧是要一个人来,一个人离开,谁也不能承担谁的所有。抛开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那些人都局限,谈谈它对现代女性的启发:女人,一定要像舒婷《致橡树》中写到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杆……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彼此平等站立,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万不可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附庸。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也没有什么真的可以永垂不朽,所以一定要多爱自己一些,更何况人生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求和向往的东西。生活的空间绝不能太狭小,那样你会呼吸困难的。只有如此,即使有一天,你用心付出的爱不在了,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而彻底塌陷,你还有微笑着修复伤痛的能力,还有可以支撑自己继续快乐和幸福的坚实依靠。

  2、上流社会借助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安娜,这是渥伦斯基的本意吗?难道他对安娜的爱只是虚伪与谎言?他不爱她吗?……不是,一定不是。他爱她,真心爱她,只是当爱情步入婚姻时,那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一个家族与另一个家族,一个社会关系网和另一个社会关系网的“谈判”。渥伦斯基爱安娜,可当将爱于上流社会同时放在天平两端时,爱就显得太轻。渥伦斯基没有安娜那样的勇气,他做不到与上流社会的决裂。就如刘若英那首《为爱痴狂》中唱到的“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向你说过的那样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渥伦斯基只能无奈的说:“对不起,我真的不敢!”

  不敢,没关系!爱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曾经心甘情愿付出的,他(她)接不接受,能不能接受,敢不敢接受,可以接收到什么程度,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曾经用心爱过。过了,就让它结束,放手寻找那个愿意爱可以爱敢爱我们的人,不再徘徊不再犹豫。放手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下一站幸福”在等待我们!

  安娜,原谅沃伦吧!那个社会就是那样,你爱的人就是这样如此软弱。记得来生做一个强者,自己承担自己,不从属于任何人,不怕任何人的抛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9

  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阅读所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众所熟知的安娜,自然也有不同的见解。列夫托尔斯泰,不惜浓墨,用大量的篇幅和文辞修饰貌美如花的安娜。对于热爱生活,把爱情看做人间最美丽的花朵的托尔斯泰,自然在其笔端倾注对安娜狂热的热爱和无尽的爱恋。

  伏伦斯基,第一次看到安娜脸上那种亲切温柔的神态,被压抑的生气,过剩的青春无不一一在字里行间流露。于是这位花花公子,萍水相逢立即被安娜所倾倒,放弃功名,隐居乡村。不怕舆论,携安娜离开亲爱的祖国。得不到安娜之时,不惜开枪自杀。

  吉娣一见安娜,就为她倾倒,她周身散发的魅力,优雅的举止,落落大方的谈吐,无一不吸引着她的眼神。于是乎,短暂的会晤,吉娣立刻被安娜所征服。

  大地主——列文,应邀到安娜与伏伦斯基的乡下别墅,看到安娜的画像也忍不住着迷,每一个角度,每一处线条都令人神魂颠倒。一头乌黑的卷发,光滑的臂膀,嘴唇上若隐若现的迷人微笑,令人销魂的眼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当真正的安娜出场时,列文喜不自胜,禁不住赞叹造物主的神奇,那种令人心醉的丰韵美,使其彻夜难眠。

  就连铁路工人,看到安娜之时,也忘却前行的路,亦步亦趋不知如何行进。

  国色天香的安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身处俄国上流社会,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不忍年长二十岁的卡列宁呆板的说教,官僚主义的丑恶嘴脸。偶遇伏伦斯基之后,身上那被控制许久的生命之火终于熊熊燃烧,且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热恋中的安娜不顾世俗的偏见,冲破道德的藩篱,历经重重磨难,即便抛弃心爱的谢辽查,冒天下之大不韪,决意和伏伦斯基走在一起。这在当时十九世纪的俄国,为上层社会所不容。经历短暂的幸福之后,生活重归于现实,一切以荷尔蒙为代价的冲动,只是一时的情感寄托,终不能长相厮守。而安娜在经历诸多寂寞失落之后,一连串的猜疑出现,自认为完美的幸福,只是昙花一现,终于在忍无可忍之际,断然离家出走,依然选择卧轨自杀。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中大抵都以此种形式收场,安娜也无一幸免。

  安娜的出现,彻底击碎伏伦斯基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为安娜放弃所有功名,远离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把全部感情献给了她。不惜离开亲爱的.祖国,乡村隐居,为博红颜一笑,在乡村建立现代化农业产地,建立设施完善的医院,解决当地人的就医问题。可,人毕竟是群居动物,任何离群独居的行为只能填充一时的快感,却不能弥补内心寂寞的空缺。

  伏伦斯基可以为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在同安娜在一起的二人世界,他需要社会活动,需要培养之间正常的交往,而无法做到向安娜想象的那般。初相见的美好,终被凌厉的现实所代替。长时间的审美疲劳,致使二人相互猜疑,精神上的压抑,长期得不到释放的苦痛,困扰着他们,终于迫使安娜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这是安娜临终前的叹息,也是她对生活的控诉,更是俄国十九世纪新旧交替之时人们对社会的鞭笞。而托尔斯泰在安娜身上无不寄予深切厚望,无论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艳,还是对压抑生活不得释放的痛楚,通过大量篇目一一再现,既有对其无限的同情,也有对其无限的怜悯和热爱。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烈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

  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当被寄托所有的爱情消失不见,若爱最后只是单行,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

  今天就是七夕节了,在这一个月内也恰好看完了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伟大的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现在我就来写写我的感想。

  当我刚看这本书标题的时候,我本以为它说的是安娜的故事,当我读完之后,才发现这部小说有两个主线,一个是不做作的农场主列文,另外一个则是端庄典雅的安娜,虽然不知道这样形容她合不合适,但在我心中她是一个美丽果敢的女xing,今天我主要说的是安娜的部分。

  安娜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便嫁给了卡列宁,很遗憾的是他们的结合并不是出于爱,更多的,卡列宁娶她是为了政治,为了自己的仕途。尽管如此,夫妻二人也相敬如宾了十几年,直到伏伦斯基的出现,安娜才开始了她真正的爱情。

  也许爱情都是在机缘巧合中诞生的,本来为了兄长婚姻而前来的安娜在火车站遇上了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几乎对她是一见钟情,而她,也在他眼神中的温情中莫名地有了一股jiqing。车站里有人被火车碾压致死,而伏伦斯基为他支付丧葬费的行为则给安娜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接下来的几天,安娜顺利地解决了兄长奥布朗斯基和嫂子陶丽的婚姻危机,在舞会上又和伏伦斯基cha出了火花,这一次伏伦斯基再也忍不住,他被彻底迷住了。

  当安娜意识到不妥,想要逃避的时候,她慌忙坐火车逃回了彼得堡,只是伏伦斯基也跟着她去了彼得堡,这让安娜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在彼得堡,安娜逐渐臣服了伏伦斯基的爱情,甚至为了他在赛马场事件后直接跟要面子的丈夫坦白了一切。从那一刻起,她在爱情中着了迷,开始了她对抗社会的第一步。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她对自己的丈夫有多恨。她恨她所处阶级的虚伪,狠丈夫处处谦让的看似高尚的人格和他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更恨两人之间的感情的虚假。在对她丈夫坦白后,她痛苦不堪,期待改变,可是丈夫却极力掩饰他们的分裂,给她宽恕,于是便有了接下来她的这段心理活动:

  “他多正确呀!他可是个正人君子。”她说,“当然了,他总是正确的,因为他是个基督徒嘛,他是多么的宽宏大量啊!他可真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然而时光的逝去,使我明白了,我无法再自欺欺人下去了,既然上帝造出了我,我就需要爱情、渴望生活,我并不是行尸走肉,我没有罪。可是现在呢?假如他杀了我,要是他杀了我,我是可以忍受一切、宽恕一切的,可问题不是这样。”

  她痛恨丈夫为了他自己的仕途,为了他所谓心中的高尚而表现出来的懦弱和什么都不做的宽宏大量,痛恨这个对他没有爱情的男人失去。卡列宁的“高尚”没有给她妻子的婚外情画上句号,甚至加速了他们的分裂。但她不敢离开他的丈夫,因为她知道如果她离开,她会变成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她会被人羞辱,她会失去自己的儿子,而她不能失去自己的儿子,她更害怕当她抛弃一切时伏伦斯基不再爱她,那时候她将无法生存。生产女儿时的频临死亡曾让她以为死是解脱一切的唯一办法,而当逃离死神后却让安娜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伏伦斯基,她终于奔向了她的爱情。

  尽管她过得滋润了,有了爱情的眷顾,她却不再受这个世界的欢迎,纵然有人对她理解,她却无法再在高级社交界中立足。而令我感到痛心还有几件事,支持安娜的那些人不少是真正意义上堕落的人,像曾经支持她的培特西公爵夫人是他人的情妇,却在得知安娜没能离婚还拒绝了和她的来往。还有,伏伦斯基的母亲本来是喜爱安娜的,甚至在得知儿子有一个高级官员的老婆的情妇而骄傲,但当她明白安娜和自己儿子的事影响到了伏伦斯基的前途时她彻底对安娜厌恶了。

  安娜为了爱情牺牲了所有的一切,但她却没有获得她想象中的快乐。她不被社交界接受,她没有了自己的儿子,而那是自己最深爱的,同时她每天为担心失去伏伦斯基的爱情而忧愁,心情也是时好时坏,尽管她仍然迷人。

  在伏伦斯基获得了丰厚的家产时,我本以为他们会不再困扰,但后来事情却越来越糟。卡列宁尽管对自己曾经的妻子不打不骂,也不对她的'新生活干扰,但他却迟迟拒绝和妻子离婚,不解除对妻子的最后枷锁,在明知道妻子失去儿子无法生活的情况下也拒绝把自己的儿子给妻子,尽管他甚至不怎么爱他自己的孩子。在奥布朗斯基,也就是安娜的兄长再次来劝说卡列宁和她离婚时,卡列宁甚至把这事的决定权交给了一个睡觉后会胡言乱语的法国人,只因他相信这是神的旨意,讽刺的是,他以前是从不信神的,最终他明确告知他不会同意离婚,从这里我能感受到托尔斯泰浓浓的嘲讽意味。

  不能离婚,得不到自己深爱的儿子谢廖沙,这一切让安娜痛苦,但这不是压死她的最后稻草。让安娜最终走向灭亡的是她所追求的爱情。她每天都为失去伏伦斯基的爱情而担忧,她受不了伏伦斯基离开她,她受不了他对她的敷衍,受不了他表现出来的对她的一丝丝冷漠,她发现自己的爱情jiqing在变淡,这让她每天都在痛苦。她总是对伏伦斯基猜忌,总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管伏伦斯基说了多少遍“我爱你”她仍然随便猜忌。在这里我不得不说托尔斯泰对人的思想状况的描写实在是太让人赞叹了,他对安娜在后期陷入癫狂的爱情中的想法描绘太shenru了。有多少次我都为安娜的想法生气无比,人们曾说:爱情中人的智商是最低的,由此可见,但我也能理解这些想法。当两个人如此亲近时,总会莫名地互相伤害,安娜曾有过的那些对爱情的疯狂想法,不正是一个在爱情中陶醉的人嘛?更遑论我也曾有过这些想法,他们是如此真实,让我不得不怀疑托尔斯泰难道还曾研究过我。

  当安娜在又一次争吵过后对伏伦斯基说“你会后悔的。”她其实已经后悔了,她想跟他说对不起,但她又总想让自己占优势,她希望死亡结束一切,于是她又去了火车站,卧轨等待死亡,最终离开了人世。她确实赢了,在爱情中赢了,伏伦斯基确实后悔了,后悔到他对生命也不再有任何追求了,只求去塞尔维亚战死沙场。两人从一开始在车站相识,最后在车站结束彼此的感情征途,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列文则走上了一条和安娜截然不同的路,他娶上了他心爱的吉娣,收获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而他在小说结尾的思考也许正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不过,不管现在碰到什么事情,我的生活,我的整个生活,每一分钟都不仅不会像从前那样毫无意义,而且会有明确的善的意义!

  是的,明确的善的意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而安娜,作为时代里的抗争者,她终究没能逃脱时代的绑架,她的悲剧不可避免。曾经,爱情给了她幸福,但最后也是爱情毁灭了她。多少痛苦,也许一个情字就概括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04-07

安娜卡列尼娜阅读感想03-02

《安娜·卡列尼娜》学习笔记精选09-04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语录书摘04-14

孙甘露谈安娜。卡列尼娜12-06

安娜卡列尼娜名著阅读笔记05-12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09-23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09-23

安娜卡列尼娜英文句子11-14

安娜卡列尼娜好句好段摘抄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