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时间:2021-04-25 16:02: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通用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包法利夫人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通用6篇)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

  前段时间读法国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主人公艾玛不断地追求爱情,屡次出轨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是如何一步步堕落,一步步走向死亡。是虚荣?是叛逆?是放荡?回忆小说情节,艾玛是一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人,当包法利先生向艾玛的父亲提起婚事的时候,听到的回答是“我不能马上回答你,你今晚在楼下等半个时辰,如果看见窗户的灯是亮的,就表示艾玛同意了”,没有深入了解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只因为艾玛还未成熟,她期待美好的爱恋。但事与愿违,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平庸的人,固执木讷,没有浪漫,没有激情。“在她的灵魂深处,她一直等待着发生什么事。就像沉了船的水手,遥望着天边的朦胧雾色,希望看到一张白帆,她睁大了绝望的眼睛,在她生活的寂寞中到处搜寻”。

  他们在乡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可艾玛的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平淡的婚姻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美好。新婚之后的寂寞,迷茫,无聊,使她对感情生活的向往,对自己婚姻的某种悔恨和生不逢时的想法时刻迸发,如小说写的“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的大鸟,只在充满诗意的万里长空的灿烂光辉中飞翔;可是现在,她也不能想象,这样平静的生活,就是她从前朝思暮想的幸福。”

  于是,当莱昂赶着马车来到小镇时,艾玛动心了,莱昂不俗的谈吐,绅士的风度,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艾玛,他们努力寻找共同语言,从文学,从音乐,一步步相互试探,就像是精神式的柏拉图的恋爱,他们都保持着道德的原则,不敢越界。本以为艾玛就这么和莱昂发展下去,可镇里的议论纷纷,莱昂家里的催促,莱昂走了。只剩下艾玛的郁郁寡欢与等待。

  如果将艾玛对爱情的追求看做一只风筝,那么莱昂就是牵着风筝飞翔的人,当莱昂离开,风筝断线,摔在地上,艾玛的心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寻找飞翔的快乐,她渴望飞的更高,飞的更远!欲望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就像给饥饿的人一口面包,结果只能是想要的越来越多。

  命运好像给了艾玛一次机遇,罗多尔夫的到来,给了艾玛希望。罗多尔夫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流连于众多女人中间,他看中了艾玛的年轻美貌,艾玛看中了他的英俊潇洒,甜言蜜语。小说有个很讽刺的情节,他们挑选的约会地点不是罗多尔夫的木屋,也不是艾玛喜欢散步的树林和花园,而是一次农业展览会的会议厅里。其间,罗多尔夫对爱玛的甜言蜜语式的语言攻势一直被大会主席的讲话所打断。虚伪的爱情誓言和表白就和令人发笑的“公牛”“种子”“奖章”“粪池”一类的话语完全并列在一起。从此以后,艾玛偷偷与情人约会,甚至为了准备约会的服装,饰品,礼物等,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负债累累,最后在悔恨中自杀。

  我第一次看这部小说时,很讨厌艾玛,觉得她属于红杏出墙的类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但是,随着我对西方文化的慢慢了解,对人性的逐渐探究,现在,可以很释怀的谈起艾玛的故事,甚至可以站在艾玛的角度,重新审视《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2

  包法利夫人无疑是个躁动的女子。她的欲望强烈,正如书中所说——她爱大海只爱大海的惊涛骇浪,爱新绿只爱新绿点缀在废墟之间。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艺术鉴赏型的,她寻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

  很多人不明白,包法利夫人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丈夫老实善良,女儿健康可爱,生活并不窘迫,不用她撸起裤脚下地干活,不用她操心柴米油盐,那么她到底在“作”什么呢?

  倘使包法利夫人稍微愚笨一点,相貌稍微丑陋一点,或许她就不会整出那么多幺蛾子,便同普通人一样,淹没在尘世中毫不起眼了。

  她的美丽与寂寞无人能懂,所以她对镜自怜,抑郁不欢。她的灵魂澎湃着激情,生活却如死水一般,搅不起来波澜。

  这是一种人生悲剧。

  包法利夫人在怀孕的时候曾盼望要一个儿子,她觉得男孩是自由的,可以恣意放浪,周游世界。而女人呢,则经常受到束缚,缺乏活力。女人的意志,就像用细带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纱,风一吹就飘来摆去,时时都有欲望在引诱她,时时都有礼俗在限制她。

  姥姥这位岁月美人,在即将步入七旬的时候突然抑郁起来。她要么独自坐在阳台上迎着温热的阳光一言不发。要么就是垂泪与我们抱怨她的生活有多么苦累,日子多么煎熬。

  姥姥姥爷感情不好,姥爷年纪大了,脾气也有些怪,吃饭总是挑三拣四,只要不高兴就找茬,姥姥也是性情中人,听不得姥爷说她的不好,两个人免不了口舌之争。

  争吵是烦恼的来源。

  农村妇女一辈子埋头于家庭琐事之中,年纪大的,很多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眼下手机电脑普及,舅舅舅妈包括表弟都端着手机看电视刷新闻,姥姥几次三番与他们搭讪,他们也只是敷衍两句。

  没人能了解姥姥的孤独。

  那是一种从灵魂深处蔓延出来的寂寞。

  她睡得很早,天刚擦黑就躺在床上。我在一旁写字,总是到八九点时她坐起来,眼直直地望着墙壁发呆,有时试图与我说两句话,我分不开神,她就叹一口气,躺下来依旧睁着眼。

  当得知顺利入编事业单位的时候,姐姐连连做了几天噩梦。梦里都是对单位的恐惧,梦到一个月只有一千块钱的工资,梦见单位的同事死气沉沉。

  姐姐对朋友说她的精神压力,他只回姐姐一个“作”字,他说你都考上了,有一个离家近又稳定的工作,到底还在矫情什么?

  在没有考入事业编的时候,姐姐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帆船,学历不高,时刻想扎根在一处,过上稳定的日子。可当姐姐得到这种稳定的时候,忧虑又时时向她袭来。

  钱钟书的围城里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其实事事都是如此,因为不了解所以想接近,因为了解了所以厌倦。我们总是从一座围城出来,走进另一个围城里。

  但有些人天生具备安稳的气质,他们的眼里容得下景物,可以独自品茗赏花,自有自己的乐趣。他们喜欢花大把的时间做早餐,绘画读书,而不寻求感情上的刺激。

  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3

  作者从首至尾都没有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却在娓娓道来中将虚幻的浪漫主义与残忍的现实主义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的读者一定要赞美夏尔适合做老公,是个好人…也有人一直踩着包法利夫人说她虚伪至极、不可饶恕…

  我个人认为:双方不在同一频道的婚姻确实会让人心煎熬,即使对方很好,可能不是你喜欢的菜,你也很难说它好吃这道菜你没吃,没品位其中苦涩,没必要褒贬。而至于爱玛,无论处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不缺乏这类单纯、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性。书中她一步步走向覆灭确实咎由自取,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脱,却也把整个家庭也卷入幻灭。

  作者的笔触着实厉害,把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极为细致,让读者能够清晰的把握主人公所想!

  最后还想说一点:趁年轻,多读点文学名著,少看虚幻言情小说,认清现实、少点虚幻主义,是每个青少年的要务,尤其是女孩子。

  正如冻龄女神俞飞鸿在节目《十三邀》对话许知远时所说:女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认清这个世界。不能再赞同!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4

  在清晨的课间十分钟,我合上了这本书。世界明媚静喜,而我的心却仿佛千浪过境,不能平息。在感叹于女主人公——艾玛沉沦欲海无法自拔的同时,我继而沉思了: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一个满心浪漫而又美丽的女性嫁给了一个老实愚钝而又无趣的男人,悲剧就这样展开了。夏尔普通无奇,寡淡无知,空有一片仁心,对艾玛百般呵护,言听计从。他以为她快乐,殊不知她怨恨的,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稳定,心平气和的迟钝。他与他心爱的妻子从未交流过思想,对她的心思一无所知,缺乏沟通的两个灵魂,就算身体的.距离再近,灵魂间的距离也仿佛越来越远。她不满足于琐碎无趣的日常,不满足于平凡无能的丈夫,在每个跳动着的清晨及日暮,怨恨与遗憾深深地交织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悔,她恨,可是,她又能怎样呢?剧幕已然拉开,中止与继续都自有它的代价。

  她也曾如春天一般美好,只是后来突然发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慢慢地步入了歧途。艾玛先后有了两个情夫,为了追求声色犬马的享受,追求理想中不切实际的幸福生活,不惜欺骗夏尔,债台高筑。最终,她梦想中的幸福都一一湮灭了,就连手中的幸福也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艾玛的行为在道德与伦理方面,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同情她;夏尔的性格何其令人厌倦,但他的深情却让人无语反驳。福楼拜曾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是啊,她与当今的我们多么相似,不甘平庸,向往着大城市高阶层的生活;不愿说服着自己,在无聊的小镇里了此余生;幻想着今后种种美好的生活,却在最终步入社会的潮流时幻灭成泡影。

  难道,在面对这种欲念时,我们就只能束手无策,付之一叹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那日,在柳下惠远游回来时,城门已经关闭,于是他不得不在城郭外边露营。这时,有一个女性也跟他一样进不去城门,因此便与他一同住下了。大约是这个女性衣着单薄,于是柳下惠生了恻隐之心,让这个女性坐到他的怀中取暖,直到天亮,他也没有越轨的行为。我想,柳下惠就算作为一介君子,但在面对女性时也难免会心生欲念,但他克制住了自己,因而被后世称赞,名留青史。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天堂地狱,仅在一念之间。包法利夫人在面对欲念时,也曾推却过,但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初心,让罪恶的恶魔挣脱了桎梏,冲破了牢笼,铸成大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现实与幻想中寻得一个平衡点,那里面藏着柔美的诗歌,藏着盎然的春意,藏着漫天灿烂的星辰。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5

  刚刚读完《包法利夫人》,作为一名单纯享受阅读的读者,我更多地感受到爱情的无关紧要。

  身为与艾玛同样患有浪漫狂想症的女生,对于她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与此同时,我又十分庆幸与她相比,我尚有那么一丝理性存在。

  1、认清爱情的样子,摒弃文字的蒙蔽。

  首先,一定不要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

  读完全文,在我看来艾玛所有的不幸皆归结于她对爱情的懵懂。在她不谙世事之时,未经历恋爱的过程,误把最初的新鲜感当作爱情,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步入婚姻。后来幡然醒悟,才发现为时已晚。

  为什么她会如此坚定执着地向往爱情呢?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书本里对爱情大肆渲染的文字的蒙蔽。

  荏苒冬春,谁还没有体验过过年少懵懂的青春,谁还没有幻想过初遇心上人之时的悸动?但很不幸,并非所有人都是那么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命定之人。

  匪夷所思的是,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文字的熏陶,从童话故事到散文小说,这些读物绝大多数都在放大这少有的幸福,为我们勾勒出虚幻缥缈的完美爱情,并且坚定地种下种子,告诉我们,一定会遇到的,爱情就在前方,它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冷静想想,真的是这样的吗?追根溯源,写出这些动人爱情的作者们真的拥有能与其笔下之物相提并论的爱情吗?我看未必。

  2、生命只有一次,为你想要的生活而活。

  其次,一定要找到自我的价值。

  为什么艾玛会任凭自己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想当中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如果她立志于钻研音乐,或者沉浸于自我提升,那么爱情在她的生活中就居于次位,与之相应,那些虚幻的奢侈行为也会随之淡化,至少不至于最终被高额的借贷逼得服毒自尽。

  我一向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抓住机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么最终你会被迫过上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生活。最初的那些想法会被不断地挤压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直到消磨殆尽,到这时,你尚且还能称之为“你”吗?至少对我来说,这样的自己是一具行尸走肉,与死亡无异。

  3、在生活和金钱面前,爱情微不足道。

  最后,表达一下我的个人观点:在生活和金钱面前,爱情真的不堪一击。

  要说全书中唯一的爱情,我相信那就是夏尔对艾玛的感情。他一心一意地付出,最终换来了什么?是那永无止尽的借条还是艾玛临终前对他的感激?

  至少在我看来,没有一样回馈可以与他的付出相提并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6

  包法利夫人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为这样,包法利夫人才会不满于医生夏尔的胆小懦弱,迟钝无能。就因为这样,她才踏上了寻找理想中的爱情之路。但当时的法国正在被黑云笼罩。她最终在被骗与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结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还是自己对命运的屈服?最终导致了爱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范文02-09

《包法利夫人英语》读后感10-23

包法利夫人高中读后感600字范文03-02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范文01-05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作文:读《包法利夫人》有感01-12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02-11

居里夫人传英文读后感08-18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400字02-09

居里夫人传英文读后感范文08-11

王维《息夫人》赏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