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时间:2023-06-28 12:25:49 满全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范文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中翻看到了南怀瑾先生著作的《原本大学微言》,随意翻了几下,立即被作者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所吸引,爱不释手。由于自己有收藏好书的习惯,所以回家立马上网淘了一本,闲暇无事时好读几页,思所得,察所失。

  怀师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深刻的揭示,其中不乏给我们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他以“经史互参”、“以史注经”的传统治学方法,并结合儒、释、道互相比较对照来解读《大学》这一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充满睿智、诙谐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深入浅出,让我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古人的学问和智慧。

  《原本大学微言》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已有好几遍,书中对《大学》的内涵详细的阐述与历史史实相结合。让我读后对《大学》的内容有较全面的的认识与理解,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内容博大精深,需要反复阅读,而且许多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慢慢体会、感悟。读书最忌讳急躁,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领悟。

  《大学》的“三纲、七证、八目”,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真正立心做学问的人,以毕生这精力去探求都不为过。

  首先,谈谈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其实就是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大学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和钻研,学会为人的道理,然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领悟的道理传之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直至做到最好。

  在怀师的讲述中,儒、释、道通讲,而恰恰是佛学中的“定静”功夫来诠释《大学》中的“定、静、安、虑、得”。“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自天子以至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书中感悟最多的就是这七证了,这是十分重要的准则,是对人的修养、思想的一种锻炼,是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的思维过程。接下来就是“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仍然停留在格物致知的层面上――“了解自己,明白事物的道理”,其实更多的仍是“格物”,很少试图了解自己。读着读着,我就不经意的思考人生,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唯有思考,才能察自己得失,明白自己一天忙忙碌碌所谓何事。有时候,静下来思考,可以让自己走出迷茫,活的不是那么漫无目的,而是觉得自己真正有所存在的意义。

  这本书确实让我收获了许多。其实自己一直只顾着“格物”,想着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后来才发现自己连基本的“七证”都没掌握,而且没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样的目标作为动力。从大师的深刻讲解中,我才慢慢体会出了作学问最根本的道。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最近实在有些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就算去聚餐,睡懒觉,甚至无所事事小放纵一下,仍然不能得到放松和宁静。感觉成天都沉溺在求职的压力与思考的重压中无法抽身。

  下午面完德勤回来,躺在床上,很疲惫但是又睡不着,于是干脆拿出南师的《原本大学微言》品读起来。看了一部分,有些一头雾水,但是心头的混乱却在逐渐厘清。

  求职时的选择错乱只是现代人生活错乱的一个缩影,修身修心的境界不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向何方,这才是真正根源所在。而实力不济又艳羡那些牛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的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

  知止而后有定,南师说起了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在没有建立起来自己核心竞争力,不知道自己优势劣势的情况下盲目出击,这是兵家大忌。结合求职说说自己的一些反思吧:

  懂得放弃的人往往比广撒网的人收获更大。协调好宽度和深度,平衡好放弃的收益与成本,这不是那么容易拿捏。自己也在逐渐摸索,好在前几日看了一些战略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思考,已经逐渐理清了方向。

  其次,要不时的静下心来反思,心静了才能思考,思考之后才有收获。心乱如麻时,必然没有自信,而没有自信时,必然四处出击,这就跟刘邦当时找诸葛亮时的情况一样。当然这也是一个内在和外在相辅相成的过程。认清你自己的内心,看清这小我的执着,同时也应该对战场的形势有准确的判断,对资讯有充分的把握。

  最近的压力也让自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男人,需要的是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薪酬、地位甚至都不是自己的首要评判标准,我需要的是历练,我需要的是一场暴风雨,去磨练那双让我腾空展翅的翅膀。人活着,是为了一件大事情而来。只有那种宗教般的意志和初恋般的热情,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才是我追求的人生,波澜壮阔,轰轰烈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不想成为国企的笼子中安稳度日的“大家闺秀”。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3

  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拜读了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书中对《大学》的内涵详细的阐述及与历史史实相结合。使我读后对《大学》的内容有较全面的的认识与理解。这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我从中收获颇多。不过,书中还有许多内容我尚不能完全理解,须日后反复阅读才行,而且书中内容博大精深,许多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慢慢体会、感悟。一下就选我感触较深的一些谈谈自己看书后对《大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主要传授我们,从现代的方式来讲,就是进入大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理想、追求,要着手作一番事业的人要首先学会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即四纲的首纲:大学之道。

  《大学》最核心的是它的四纲、七证、八目。其余均是对他们的阐述与扩展。

  首先,谈谈其他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就是树立一个人生的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大学阶段,自己不断的学习知识并不断钻研、学会为人的道理等,然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领悟的道理传之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直至做到最好。

  七个修正层次:知、止、定、静、安、虑、得。从书中感悟最多的就是这七证了,这是十分重要的准则,是对人的修养、思想的一种锻炼,对自己作任何事情之前的思维过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对我来说,感觉最重要的是前面两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尤其是知、止。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都是不知该怎么做,而且更多的是知却不能止!很多东西知道却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到“知止”,人的思想,想法非常之多,自己也常常有很多好的计划,却往往不能始终如一的做下去,就是不能止住脑中的思想的洪水以至朝令夕改,而且不能始终做到坚持。“知止”看是简单,其实做起来十分不易,如能始终能做到知止,就必能有所成就。《大学》真是把为人之道写得如此的精确、精炼啊!止、定、静、安都是心里内在的静的境界的程度(这一段还不是很明白,这是我的理解),就是让自己达到心无旁骛,不被外界干扰,甚至达到与世隔绝的境界;这样人才能专心的'作学问,才能学好东西,才能有所得。这非常符合平常的经验,要是能看进书,真正学进去时,必是安安静静得一个人学,而且学到不知时间等,有时真的感觉到那种心里很“清”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虑”就能“得”。

  接下来就是“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仍然停留在格物致知的层面上――“了解自己,明白事物的道理”,其实更多的仍是“格物”,很少试图了解自己。我从小学学到现在,这么多年来一直做的只是这人生“八步”一小步。明白大学里,并不是仅仅学习知识,还有许许多多的要学习!

  这八目里面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诚意和齐家”,先说诚意:

  书中说得好:“自欺,欺人,被人欺”,真是至理名言,在生活中均是如此。翻过来讲,就是人先要现对自己真诚,才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才能使别人对你真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自己真诚,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只有自己对自己真诚,即不自欺,说出来的话才会是实话,才能够真诚地对待他人。唉,看过这一段时,真是常常感慨自己都已经习惯说谎了;很多东西自己不完全懂,但自己又没深究,别人问时就直接告诉别人,给别人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完全懂一样,这不是先自欺,再欺人,之后,问别人的,别人告诉你的不也是如此吗?所以就最终被人欺!诚意:自净其意,不生妄念,心兵永息,更不自讼!若能做到“诚意”,就不再有“心兵”“自讼”了,就不会有不断的徘徊,犹豫,做事才会更坚定,更执着。

  “齐家”,以前的家与现代的家虽不同,但家庭的重要性仍然是最重要的,人的性格,品行受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而且影响是相互的,齐家,是对自己各方面的修养的挑战与修正,是对自己的一个完善过程,反过来,齐了家会对自己没大的好处。齐了家,才能专心于事业。齐家确实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对我们来说,就是做好学问的保证。

  从这本书中我确实得到许多收获,一直只顾着“格物”,想着怎么才能学好知识,才发现自己连基本的“七证”都没掌握,而且没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样的目标作为动力,方向。感谢老师的这一课,给我这个为人,作学问的最根本的道。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4

  终于粗略读完了南怀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感触至深的有两点:一是经历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的洗礼;二是南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可以概括为“因为深知,所以真爱。”

  之所以说是传统文化思想史,因为南师在讲解《大学》原文本义的过程中,基本上极为详尽地讲解了中国从尧舜禹以降到清末之间数千年的文化思想发展始,当然,有些地方是讲历史,阐释人世间诸多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而更多时候,是在讲述中国文化思想的演进。

  之所以说“因为深知,所以真爱”,是因为读南师此书以及其他若干书籍,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意激荡心间。南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小受此教育,一生研习不辍、思辨不息,在不同文化比对中生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但他并不是夜郎自大式的盲目自恋,而是因为懂得,因为深知而生发的热爱。

  对于当下有关传统文化的置疑、反思和辩论,针对代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当然,这种态度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经典都是适用的——南师说:“可是中国人到现在,仍然对读经与不读经的争议,还在喋喋不休。其实,读‘四书’、‘五经’是为了知道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根本来源,它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以及国运的强盛富有,不能混为一谈。事在人为,不是事在书为啊!传统文化的诗书并不害人,只怕自作高明的人为害了诗书的精义而已。”

  对此,笔者略有心得,那就是文化好比土壤,虽然好的土壤能滋养得植物枝繁叶茂,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植物都开花结果。当然,沙漠更多只能长出仙人掌,而肥沃土地除了可以滋育光长刺少开花的仙人掌,也可以滋育既长刺又开花的玫瑰,还可以长出又开花又结果的各种水果、干果等等。这一切当然与土壤关系重大,但又不是唯土壤可以决定的。而传统文化在其传承演化过程中被误传、歪曲,以至于被肆意曲解,也是有的。另外,我们目前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实际上被很多人视为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随之而呈现出来的许多不良现象,很难令人信服地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缺点,相反,到经常可以被看作是背弃传统而带来的问题。

  南师自己并不守旧,我们其实也没必要守旧。所以也并不是说我们认定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良的东西,就排斥一切外来的东西。恰好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雍容大度、兼收并蓄的特性。至于眼下在所谓强势文化冲击下,有些溃不成军的表象,其实也不足畏惧,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符合人类本性的根结,这一点是没有障碍国界和文化隔阂的。

  而南师在全书最后的结语,确值得我们玩味:“我现在对你们重新提出中国儒家孔子一系的《大学》,对照历代历史的现实演变来讲,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是仁义博厚,恪守宽容忍让,希望天下人类,真能达到和平共存的世界,既没有侵占其他国家的利益,更没有压迫其他民族的野心,同时也没有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狂心。我们具有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辱负重的文化根基,也绝不甘愿接受不合理的侵略和压迫,虽然在极度的艰苦危难中,也必然自强奋发,终于做到以德化人,以礼让相安为志。……它是做人之学的重要纲领,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以及如何齐家之道;至于治国、平大下不过是圣人的余事,内圣(明)的发挥而已。我希望通过这次原本《大学》的讲述,还它本来的面目,也希望中国人了解本国的文化精神,开拓未来要走的道路,并正告一些存有成见、偏见,或居心叵测的外国人士,能够知道中国文化的精神,以及我们的民族性。”

  又说了好些废话,引了好多原文,恐难免遭到笑骂,在所不惜了。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相关文章:

微言高中作文11-28

微言高三作文09-01

几何原本的作者09-29

人微言轻的词语故事09-02

原原本本造句11-29

生命原本残缺作文07-17

足球最原本的模样美文07-05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作文01-27

生命原本残缺的高中作文08-07

人微言轻四字成语解释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