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

时间:2021-02-26 10:38: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

  历史上描写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事实上,刘邦还不及齐桓公的胸襟。他因为鲍叔牙的话,提醒他的兴趣,就赦免了管仲,甚至把整个政权都交给他办,委任为相,还尊称他叫仲父,等于现代人叫干爸或大爷,因为管仲比他岁数大得多。

  最重要的重点,要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

  管仲说:“斧钺之人也,幸以护生,以属其腰领,臣之禄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我是应该被你砍头的罪人,但非常侥幸的,你能原谅放过我,还保全了我的头和腰身连在一起活着,只要你给我一口饭吃就好了。如果要我担任国家的大政,恐怕不是我能胜任的吧!

  齐桓公很干脆地说:“子大夫受政,寡人胜任。子大夫不受政,寡人恐崩。”只要你先生肯接受我的委任,担任国家政治的重任,那我一定做得好国家领导的重任。如果你不肯担任重责,我恐怕自己会搅崩了!

  你看他说得多么坦白诚恳,所以管仲也很快地答应了。这叫做早已两厢情愿,彼此客气一番,当然一拍即合。好比现在京戏上唱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彼此心照不宣了。历史政治上,有时是很讨厌、很可怕的。但有时真如儿戏,一场天下大事,只在三言两语谈笑间决定了全盘的命运。犹如赌徒,挥手一掷,满盘皆赢,但也可能一败涂地。所以古人说:“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2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3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高尔基所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反映了高尔基童年时父亲不幸去世后,他在外祖母家里度过的艰苦的日子。但同时在外祖父家的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和呵护,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将来多写文章,使他对文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人间》则写了高尔基由于外祖父的破产而外出打工挣钱谋生的经历。他曾经在鞋店、轮船等许多地方做学徒,不得不忍受老板的讽刺和有钱人的责骂,过着非常沉重苦闷的生活。《我的大学》则讲述了16岁的高尔基梦想进大学读书,最终通过努力进入社会学习,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和教育,社会这所大学为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广阔世界,使他的思想境界越来越高。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颇多的,高尔基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是与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着,阅读书籍有关。而想想自己作为父母捧在手中的宝贝,却对学习不以为然,只是漫不经心的应付着老师和家长。从今以后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以高尔基为榜样,奋勇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4

  从五年级就开始读的一本书,那时的我还很肤浅,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作者所倾诉的感受,不知道如和开始,如何去读。从而觉得无味,便丢掷一边罢了。

  直到初中时才再次拿起了这本书,想探出往日弃去的故事。这时,当我再次翻看这本书时,便再也无法自拔了。

  似乎有一种魔力,语言深奥却又想让人探究,故事构思巧妙而耐人寻味,在作者的言语里我想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那些肮脏污秽的事物表达的彻骨的憎恨,以至于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感受到俄国地下阶级社会的昏暗,我感受到阿缪莎对俄国地下社会的讽刺和嘲笑,感受到阿缪莎内心的惶恐和不安,感受到阿缪莎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而其中最让我欣赏的是阿缪莎对书的痴狂与热爱,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无尽的透漏着阿缪莎对书灼热和澎湃的内心,书,似乎已经成为他的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那样的生活里,书,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合上这本书的煞那间,我在想,如果一个人可以对书到达如此痴迷的境界,那他的一生将多么的辉煌。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5

  《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充斥着的悲凉发人深省,故事离奇感人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大漠孤烟很直很直,犹如一个大大的耸插苍穹的感叹号,叙说着无言的沧桑;长河落日好圆好圆,苍凉和悲壮一览无遗地泻在茫茫戈壁上;驼队,总也络绎不绝,负重跋涉在漠漠沙原上,不甘寂寞的驼铃在夕阳下,叮叮当当……

  祥子是一个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6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7

  从东周开始,直自秦汉以下而到清末,每朝每代的帝王家庭,都是有大问题的家庭。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一团糟的宫廷,哪里够得上“家齐而后国治”的标准。所以孔子著《春秋》,第一笔账“郑伯克段于鄢”,就是记载由于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偏爱心理所造成的过错。从此以后,所谓春秋时期一两百年间的“五霸”,如齐桓公、晋文公等辈开始,直到战国时期,各国的诸侯君主,大部分都是出生在大有问题的家庭,造成心理的不正常,当然够不上讲什么“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了。

  战国时期结束,秦始皇的王朝建立,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为中国的历史文明划了一道重要的界限。从此以后,中国才真正步入以一家一姓建立的帝室王朝,长达两千年左右。不过,由秦而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路下来,除了几个创业帝王,可说是有分量的英雄人物之外,其他的子孙皇帝,我叫他们是“职业皇帝”。因为他们命定出生在现成帝室家庭,生在深宫之中,长养在宫妃太监之手,菽麦不分,完全没有亲自体认民间疾苦。这些职业皇帝,可以说大部分是不懂事的血肉机器人,但他们要想不做皇帝也不可能。如果要求他们讲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岂不是对牛弹琴,白费心力吗?也许我又说错了,据说,牛也会懂得琴声,只是我不懂而已。况且,这些天生做职业皇帝的,其中也真有几个是了不起的人物,不可一笔抹杀。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8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一段都是关于“止”的。进入师门最先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寻找到愿景。师父一直反复强调愿景的重要性,惭愧的是,我找了两年多才基本确定自己的愿景。也就是说,在找到愿景之前,我都不如黄鸟。

  我问过一些朋友,一部分是有愿景的,也有一部分是没有愿景的。有愿景的也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都是想赚大钱、当大官、买大房子、开好车,我们姑且说他们是想明白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是什么都没想明白,连在物质方面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物质和名利都不是我们所应止于的“森林”,我们的“止”,在自己的心中。文中告诉我们几种社会身份需要“止”的地方。“为人君,止于仁”,作为领导应该要有仁者爱人的精神;“为人臣,止于敬”,作为下属对待领导要有恭敬心,对待职位所要办的事情要有敬畏心;“为人子,止于孝”,孝是儒家八德之首,孝的文化体现出儒家的伦理道德文化。作为子女,我们如果连孝都不懂,我们就不配作为人;“为人父,止于慈”,作为子女的,要讲孝道。作为老人不能倚老卖老,老人要讲慈道。慈是要心慈、口慈、手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与别人的交往,要从信任开始。

  我们的人生实际上也就是在这几种关系当中,主要是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只要心中有一个想好的念,这就是“止”的开始。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9

  在寒假的期间里,我读了高尔基的名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这部书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就是家喻户晓的读物,直到现在还拥有十分广泛的读者,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童年》写的特别的好,看完我非常感动,心情特别沉重,难过。故事的主人公阿廖莎三岁时,他的父亲不幸染病身亡,母亲得了肺结核。从小和他的外祖母、外祖父一起生活。而他的外祖父很凶悍,脾气暴躁,阿廖莎非常害怕他。当读到阿廖莎被外祖父打的时候,心里就替他难受,想想我和阿廖莎的童年,真是天壤之别。他在黑暗狭小的房间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条件那么艰苦,但他却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吃苦。和阿廖莎相比,我的童年是灿烂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每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我有的时侯,总是做不听话,惹家人生气,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好时光。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爱惜时间,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件事。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0

  在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我们是否想过《我的大学》生活?在我的大学,是否也会像童年那样“风调雨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的大学生活吧,让我们一起感受进一步的人间生活。 在第一篇,就讲了“我”是如何为了填饱肚子,到码头当搬运工的事情,同样也“相信”自己上大学是件美梦。但是,人不通过自己的拼搏,怎么能达到对岸?光想着天上掉下来馅饼的事情,也许会被你碰到一次,可是以后会吗,这种事情会永恒么?所以,第一章短文就教给了我:人间是现实的,大人赚钱也是不容易的。

  有些人,一天能吃饱,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呢!因为这样,我们就要珍惜他人给予我们的一切。不要想当然,自己认为该怎样就怎样,这是不对的……看,光是从第一篇,就知道这么多,之后的那几篇,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仿佛钻进了作者的心灵,看到了他在向世界发出的痛苦呻吟。当然,在他迷茫不清的时候,也有过几个好心人帮助过他,成为路标,成为“支撑的柱子”,让他不再迷茫,不再在人间、大学、甚至是生活,感到迷茫。作者也在书里一再的感谢,让我们也同时感到了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激之情…… 这本书,也是我最好的指路标,也是大家的良师益友,阅读这本书,你会知道真正的做人道理,让我们重新回到最纯洁、最无瑕的时候……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1

  读完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慨颇多却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李开复谈了很多现在中国人不重视的品德,首先是诚信。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在世界上便寸步难行。读完之后心里有太多的感想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一项通病,那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地融入到集体中去,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而不能默默地躲在角落。我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十分内向的人,总是不敢表现自己,比如说吧,班里69个人,有47个人都去竞选班委而我却始终没勇气站上讲台。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地方。

  当然,他还谈到了很多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我就不在一一列出了。但他说的话却是不能只看这一遍的,如果我们多看几遍必定能获益很多。而能做到他说的大部分,那就离成功的人生不远了。

  其实我们也不能只顾自己努力,还要学会跟同学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诚信和自信使我们在社会的通行证,拥有了这两样,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多读读李开复的信,会让我们学会很多。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2

  本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高尔基通过对自己三个时期的自身变化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

  童年时期的主人公阿列克塞在父亲去世之后,随母亲一起来到了外祖父家中生活。目睹了这个家庭的丑恶行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可夫为了争家产不顾亲情;外祖父脾气暴躁,毒打小孩;女人在这个家庭中毫无一点地位。主人公阿列克塞一直想逃出这个如同地狱一般的家庭。

  少年时阿列克塞逃出了那像地狱般的家庭,出外谋生。为了生存,阿列克塞到处打工。在这些地方,他遇到许多像斯穆雷伊那样的好人,也遇到过一些像谢尔盖这样下流无耻的人。

  青年的时候,阿列克塞决定结束了打工,他想找一所大学去读书。但是在那时候,大学并不接受像阿列克塞这样的穷人。无奈之下阿列克塞选择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中,见到了许多和他一样的知识分子,受到了许多在其他大学中没有的思想教育。

  读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学习环境,应该努力学习。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3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西姆·高尔基。写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及心理路程,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

  马克西姆·高尔基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应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但因为外祖父家经常吵闹,他只上过三年学。这段话告诉我们:家庭要美好,不然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生活环境。

  他十一岁时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有一次,科斯罗马告诉我:大院搬进来一个新家庭,他和丘尔特卡都爱上[源自]了柳德米拉,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分清友情和爱情。

  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珂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的最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丰富了他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一百年还忘不掉的信念。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4

  王阳明先生的《大学古本序》是他的心学理论体系中一篇重要著作,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阳明先生以"致良知"解《大学》之致知,扩充良知,诚意即涵摄在其中,深得孟子之心传。致良知,此知非袭义而取,而是本性之知,直承孟子性善说。

  王阳明心学思想突出了个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能动精神,客观上提高了人的价值和作用;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体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阳明心学确立了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的弊端是一剂对症良药;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对于我们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三个引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引领"有借鉴作用。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15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曾子的《大学》读后感400字】相关文章:

曾子杀猪的故事11-23

曾子杀猪的故事阅读12-02

曾子文言文翻译01-13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03-16

曾子衣敝衣以耕的阅读答案07-08

《曾子杀猪》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11-12

文言文《曾子杀彘》翻译及道理分析07-20

文言文谢曾子开书原文及翻译04-19

《我的大学》读后感初中02-23

《童年我的大学》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