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21-01-22 18:50: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

  读了《三国演义》我想到了:人不可以整天都疑神疑鬼的,因为如果你一直这样的话,就一定会有不少好心人被你误认为是十分坏的人杀掉了。

  而且一些人也会因此而不信任你,但也不可以盲目的听信了别人的话,不然的话你就很容易就上了当的。在一些特别的情况用劝告有可能还不如用合适的激将法的效果大。自古至今,做计划是由人来干,的可是成不成功天气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要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人不可以有勇无谋因为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哪一天被一些十分坏的人给害了也不知道,如果你有个谋士的话,你最好多多采纳他(她)的意见,这样会比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强了不少但是对谋士也要保持十分大的防备。做人不可以太固执己见了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的人必定会失败而且会很惨很惨所以我们要听进劝告,不可以十分的自大。做人不可以传播谣言,因为这个是极其不道德的小人行为。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让我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历史小说,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字孔明。是智者的化身,他虽然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书中有许多他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火烧赤壁……

  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草船借箭:

  在东汉末年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处处想陷害他。

  一次,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设下圈套:想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并立下军令状。

  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而不是周瑜那样小心眼儿。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其他同学成绩比我好,这时我做得并不是嫉妒他,而是虚心的学习他的长处?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3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讲的是魏、蜀、吴三国之争。主要人物有讲义气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敢的赵云、还有关羽、张飞、周瑜、曹操好多人物。还有好多故事——桃园结义,火烧连营,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

  其中有一个故事叫《长坂坡》。这个故事讲了曹操率领十几万大军与刘备的五千精兵大战。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支撑不住,与赵云和夫人失踪。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操大军,救了刘备的孩子阿斗,赵云一人抵抗几万大军,杀了大将夏侯德,拿着宝刀杀了几千大军。曹操让大将问他的姓名,赵云道:常山赵子龙。最后,英勇作战,终于杀出了包围,找到了刘备。把阿斗交给了他。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赵云的勇敢和对刘备的忠诚。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4

  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朝作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英雄比如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超云单身救主;诸葛亮六出祁山等等。他们的行为无不反映了他们对主公的忠诚。

  《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祖国。关羽、诸葛亮以吉其它一些文武官员都是为了和平而战为了国家的兴荣而战。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以最终病死为五丈原。姜维九伐中原虽被奸巨诬陷,但仍不肯降魏,一心想收复镯国,但未成功最后自刎而死。

  《三国演义》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它将永远闪烁着光芒。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诗词,你们肯定会想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书分为一百三十回,回回引人让胜。不论是“桃园三结义”或“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无不叫我们拍手叫好。

  《三国演义》为我们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的形象,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形象是诸葛亮。他未出茅庐先知魏蜀吴三分天下;博览群书的他,以三十六计获得了胜利。比如“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万大军……虽然他的人生十分短暂,但他为刘备取得了无数胜仗,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的人物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但他们让我们回味无穷。已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道理。比如关羽武功盖世,却骄傲自大,最终导致败走麦城。刘备为给关羽、张飞报仇,不听劝告,意气用事,兴兵攻打东吴,结果导致全军覆没,蜀国元气大伤。不可以像刘备一样意气用事,做什么都要顾全大局。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6

  三国演义讲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我很崇拜诸葛亮,他不仅是个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书法家等,诸葛亮是个人才。三国演义里刘备三兄弟拜见过诸葛亮,要不然刘备当不了皇上。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间的兴衰故事和发生的战争情节。赤壁之战引起作者苏轼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借对古代战场和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写下了千古绝唱词作。还有望梅止渴的经典故事。下面,我来说一下张飞,张飞脾气暴躁。同学们不要学习张飞脾气暴躁,成为粗鲁小孩哦!要成为心地善良的小孩哦!也不要像张飞动不动就打人,善于帮助别人哦!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7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有感而发!它也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从刘备那里,学到了尊敬别人的好处和对朋友的义气;我从曹操那里,懂得了不顾别人感受而极其逞能的可怕,还有贪得无厌的坏处。他就是因为想要独吞赤壁,所以才让许许多多的人死在了赤壁古战场上;我还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愿意终生为刘备服务而且还不求任何虚荣华贵的精神,这真是鞠躬尽瘁呀!……

  三国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各种优良的品质!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8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唱响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精神,同时这也是剧中人物的写照。他们有勇有谋,有奸有诈,有忠有贤,正如书中所讲,在这个分分合合的东汉末年,中国出现了三国鼎立的社会局面,常言道:“乱世出英雄”,于是这般形形色色的人物大杂烩就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历史的车辙碾过了汉朝后期,由于统治者在镇压张角等人的黄巾起义过程中,中央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各个地方的官吏手中握有军政大权,拥兵自重,三国的故事就此开始了。故事的开头是由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拉开的序幕,层层深入,在记述历史事件过程中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产生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让读者如数家珍般的拍手称好。如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见贤思齐的蜀主刘备,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他们“同心协力,扶危救国,上报国家,下安平民”的所作所为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0

  今年的暑假里,我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晚上,我辗转反侧,不明白,《三国演义》里谁才是英雄。

  曹操是英雄吗?我觉得不是。虽然他雄才大略,善于打仗,和刘、关、张一起以强胜弱,打败了袁绍,定了北方。可有一次,他到朋友家住,朋友很高兴,让家人杀猪,自己去买酒。家人在讨论怎么杀猪,曹操却以为要杀自己,他便杀了他们全家,但看到捆了一头猪,才知道杀错了,他只好走了,半路,碰到了朋友,把朋友也杀了。还说:“宁愿是我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也不能叫别人做对不起我的事。”

  周瑜心胸狭窄,几次要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呢,他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前面摆空城计,威震八方。

  在别人眼里,《三国演义》里可能有许多英雄好汉,但是用我的标准来衡量,我认为《三国演义》里的杰出英雄只有诸葛亮一个。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1

  寒假中,我读了很多书籍有《人类的故事》、《昆虫记》、《三国演义》等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讲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各路英雄纷纷起义将其灭掉。此后,曹操在北方成立了魏国;刘备在今四川一带成立蜀国;孙权在南方成立了吴国。“三国鼎立”战争在所难免。于是许多莫名之战在这期间发生了,譬如:“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等等。

  在这本书里不光是战争,书里还讲了很多让我们去学习和领会的,比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等等。其中最让我觉得我应该学习的是三顾茅庐这一则典故,刘、关、张三人为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到其家中,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学习并坚持的。

  我们不能遇到一点小困难小阻碍就半途而废;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件事,就要有义务的把这件事做好,做的尽善尽美,所以我们要永记这一精神,做一个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的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2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要问我喜爱的原因,当然是里面那些各具特色的人物了。

  在智谋人才方面,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合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时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3

  读完三国演义让我懂得了两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就是生存靠自己。因为在蜀国还是在刘备统治的时候国家繁荣昌盛。但是刘备死后太子刘禅继位时,蜀国的发展形势开始有了转变。当丞相诸葛亮死后,蜀国就慢慢地走向灭亡。这就是因为刘禅太无能。他什么事都要靠诸葛亮,当诸葛亮死后,没有了依靠,再加上听信宦官,不理朝政,最终把蜀国败尽。所以我们办事千万不要靠别人太多,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做,这样我们步入社会后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歧视。

  第二个道理就是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句话谁都能说,但是真正做到的去没几个。三国人物关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颜良”威震敌胆。他熟读 春秋,通晓兵法,深谙兵机,但是也因此清高傲世,刚愎自用,以致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遭到杀身之祸。所以大家有所成就之后千万不要骄傲,否则就会步关羽的后尘。

  读史使人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脍炙人口的名句,谁没听过呢?三国里的英雄,的确就像后浪推前浪,数也数不尽。不过,真正的大英雄是谁呢?人们时常会道出几个响当当的大名:诸葛亮、赵云、吕布、马超,而我却不以为然,我则喜欢:刘备、关羽、张飞。

  遥想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同死,多么豪情!后来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打得吕布大败而回。

  关云长过五布吕关斩六将,张翼德大闹长板桥,无不一立功。

  可怜,关云长因性情傲慢,败于麦城,被吕蒙斩了首级;可怜;刘玄德因闻云长被斩,终于病死于白帝;可怜,张翼德因打骂军士,被军士所害,多么惨烈。

  从中,使我明白了诸多道理:“做人,不能傲慢,更要有理智。不能像张翼德那样,一生气就殴打群士。也不能像刘玄德那样,一听关云长死了,把自己也弄病了,应该理清事实,重做打算。

  《三国演义》能使你明白很多道理,使我们一起看三国吧!漫游在三国之中!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15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读后,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描述了众多英雄,可是,我最喜爱的只有几人。

  先说关羽。他是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个人。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远万里来相投。书中描写他的样子却十分的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执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一个能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他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凤……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这种人本来应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得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还有赵子龙长板坡单骑救主等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们学习。

【读《三国演义》有感200字】相关文章:

读《三国演义》有感 15篇03-04

读《三国演义》有感优秀范文03-03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锦15篇)03-18

《家》读有感03-10

2022读《童年》有感03-05

读夏洛蒂《简爱》有感03-04

读《花季雨季》有感03-03

读《魔表》有感03-02

读科普书有感03-02

读《怪物大师》有感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