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时间:2021-01-10 11:02: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爱的教育》有感集锦11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爱的教育》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爱的教育》有感集锦11篇

读《爱的教育》有感1

  卡隆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孩子,应该得到最美好的祝福,但是在这一天,老师却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卡隆的母亲去世了。”

  这天早晨,卡隆比其他人都晚了一些走进了教室。他的脸看上去很消瘦,眼睛哭得通红,脚步也有些不稳,穿着一身黑色的丧服,这让大家内心不免伤感和担忧起来。卡隆走进教室或许是想起以前母亲关心自己的情景,便触景深情,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师爱怜地将他抱在胸前:“坚强些,虽然你的母亲离开了你,但她仍旧爱你的!”放学后,母亲来接安利柯,原想拥抱母亲,却被母亲推开了,原来是不远处站着失去母亲的卡隆,安利柯会意了……

  母亲推开安利柯,是因为安利柯拥抱妈妈会引起身后的卡隆对自己母亲的思念,会勾起他对母亲的回忆,会加深他的痛苦。为顾及卡隆的感受,安利柯母子有意分开了。卡隆母亲的去世,让以往阳光的少年终日以泪洗面,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爱,因为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同情卡隆,并发自内心的安慰他,鼓励他,有这些关心他的人们在身边,他并不孤独。

  卡隆是不幸的,他失去了最疼爱、最关心他的母亲,失去了母爱,就如同沙漠里孤独的探险者失去了水源;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拥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爱,大家都伸出了关怀的双手,安抚卡隆受伤的心灵,给予了卡隆美好的慰藉,就如同大海里为迷失方向的航船指引方向的灯塔。

  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惟有给予他更多的帮助,才能使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惟有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才能使他感受到更多的爱。衷心祝愿所有像卡隆一样失去亲人的朋友,重振精神,继续坚强的生活下去!

读《爱的教育》有感2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爱的教育》。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扫烟囱的男孩》。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的父母离婚了,他成了孤儿,后来有一个师傅,可这个师傅每天都要小男孩“搞”到50个铜钱,不然他就会挨打。这次,小男孩好不容易“搞”到了30个铜钱,谁知,口袋破了,钱都掉没了,最后,一所女学校里的学生都拿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零花钱,帮助小男孩渡过难关的动人故事。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感到十分之羞愧,因为我之前拒绝帮助一个妇女救她自己的孩子。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妈妈去买菜,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妇女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里没有钱,没办法医治孩子,便向我们要些钱。妈妈知道后,马上给了她两百块钱,并让我也把钱给她,可我却觉得她不值得我去帮助她,便摇手让她走,她向妈妈道谢后,消失在拐弯处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感到十分羞愧,我想:如果我当时帮她,说不定她儿子的病已经好了。以后,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一定尽力帮助她。

读《爱的教育》有感3

  读了《爱的教育》后我感到有很大的收获。

  故事大概讲叙的是:安利柯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对他来说却是一种教育。父亲曾经对安利柯说过,你要爱护好母亲,如果说出令母亲伤心的话,就像针一样刺痛了她的心。为了你她可以去乞讨,为了你她可以付出整个生命。

  有一次,安利柯对父亲说,老师今天情绪不太好,有些不耐烦的样子。父亲说,你有时是不是也有些不耐烦,也许老师是带病给你们上课呢?所以带给他的烦恼永远大于带给老师的欢乐。除了父母之外,老师就是你最崇高亲近的人了。

  在生活中,我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比如:犯了错误后,父母并没有打我,而是告诉我以后该怎样不犯错,当时我很不想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当我回想起父母说的话时,又觉得父母说的是对的,我应该虚心接受,跟着父母的思路来想,这样就更容易记住父母的教育。我觉得父母对我的严格是爱,纵容就是害。

  我要向安利柯好好学习,学习他那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4

  感恩之心就像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爱的大门:爱心就像一阵微风,它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

  在这个暑假中,我有幸读到一本好书——《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恩里科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件件平凡、细微的小事、老师讲述的“每月故事”和恩科的父母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封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信,娓娓地记述并向我们讲述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

  《卖炭人与绅士》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仿佛还历历在目。这个故事为我们讲述了有钱绅士和贫穷的卖炭人高尚的品质:卡罗·诺比斯是个绅士的儿子,有一天他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蒂吵得不可开交。诺比斯气急败坏地对贝蒂说他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比斯的绅士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生气。那位善良的绅士抓起诺比斯的手,希望他的儿子能和贝蒂道歉。卖炭人知道后,急忙挥挥手,表示这不行。但是,绅士坚持这么做了。最后,诺比斯取得了卖炭人的原谅。卖炭人与绅士握了手,还让贝蒂去拥抱诺比斯。

  这件事在我们眼中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却蕴含着我们都懂,但很难做到的道理:就像绅士与卖炭人,他们有爱去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在诺比斯、贝蒂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像自己的父亲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别人。

  学会感恩,学会宽恕,学会尊重,让我们做一个心地善良、懂得奉献的人!

读《爱的教育》有感5

  暑假里,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由我国大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故事中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与他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丰富有趣的事情。

  在几十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三卷中的每月例话——《少年笔耕》。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叙利亚今年正在上小学五年级。他看到父亲年纪已大,工作忙碌,所以每天半夜起来偷偷帮父亲写封条赚钱,但却遭到了父亲的误会,差点就丢下他不管了。后来父亲发现叙利亚每天半夜起来帮他写封条赚钱的时候,父亲深深的感到了无比的自责与心疼。

  这个故事给我感触很深,因为仅仅比我大一岁的叙利亚,会懂得为父亲分担,而我却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爸妈不给我吃我就撅嘴生气,想睡就睡,周末睡到自然醒。我就是这样一直被爸爸妈妈宠坏了,娇生惯养。

  一次周末,爸爸妈妈都要准备到外面应酬吃饭,唯独我一个人还没写完作业,我左右两难,出去还是不出去呢?出去,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能按时完成,第二天去学校肯定会被批评,再说了,我还是大队长,要是被老师批多没面子啊!不出去吧,又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可惜!眼看要到吃饭的时候了,爸爸着急的说:“赶快走,还有一大伙人等着我们呢,迟到不好。”这时,妈妈似乎猜透我的心思,故意对爸爸说:“要不你一个人去吧,反正我肚子很饱,在家陪她做作业好了”。“好吧,那你们等下自己吃点东西,我先走了”!说完,爸爸就转身走了。我暗暗从心底感谢妈妈,她愿意舍出这一顿饭,一起陪我在家做作业,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比起叙利亚,他这么小就帮父母赚钱,而我在家写作业还要个人陪着。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哪怕是我们进步一点点,他们就会高兴的像吃了剂一样。而我们哪怕是帮他们做点小家务,给他们洗一次脚,泡一杯热茶,下班回来给他们换一双拖鞋……他们就会高兴地到处炫耀,觉得这是回报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读了这篇文章,给我上了宝贵的一堂课,让我真正懂得了“感恩”这两个字的内涵。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争当感恩的新世纪好少年!

读《爱的教育》有感6

  这里有让人留恋的美景:天气好的时候,甲板上布满美丽的阳光,寂静的大海呈现出金黄色,如火的残阳将片片云彩染成红色,整个海洋如同一片火海;夜晚,波光粼粼的海面不停地闪烁,仿佛做梦一般,很不真实。这里有可爱的小伙伴:聪明的圆脸,黑黑的头发露在圆锥形的帽子外边,小丑打扮,白袖子,衣服上绣着黑色花样,穿着一双布鞋。那真是一个快乐的小孩,大家都喜欢他。这里还有一群同龄人。

  没错,这就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在这本书里到处弥漫着爱的气息:二年级学生罗佩蒂为了救一个站在街上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大家都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的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责怪他,而是把事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让肇事者承认错误。还有许多故事都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

  它让我感动,让我读起来就好像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游。这次我阅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马晓乐

读《爱的教育》有感7

  爱是什么?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明白了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怀。

  假若今天有一个人做了好事,他就播撒了一粒爱的种子,那么这粒种子就会在肥沃的土地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这就是爱的传播;如果今天你在电视上看到玉树地震使许多同胞伤亡,就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那你就成为了爱的使者,鼓励受难同胞增强信心战胜灾难;当医院急需献血时,你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宝贵的几百毫升血液,也许就能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如果……

  《爱的教育》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当我读到一篇名为《吵架》的文章时,我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主人公是两个同学,一个叫艾利克,一个克列谛。“小石匠”病了,老师叫“我”(艾利克)替“小石匠”抄写每月故事。抄的过程中,“他”(克列谛)碰了“我”,墨水滴到本子上,本子脏了。“他”笑着向我道歉,“我”却以为“他”在炫耀自己得了奖。于是,“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放学后,当“我”拿着戒尺准备抵挡“他”的侵犯时,没想到,“他”却是诚心地来表示与“我”和好的,“我”感到羞愧万分。

  读到这里,我知道克列谛是个宽容的人,想和朋友友好相处,不想闹出是非,我也得像他一样冷静点了。想一想,如果我是克列谛,将得到多少次表扬啊,如果我是他,将会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感到多么的自豪啊!我也犯过像艾利克这样的错误。有一次,表妹来我家玩,她因一件小事令我情绪不好,于是,古筝不让她弹;学习用品不让她碰;滑板不让她玩;电视不让她看……我这样对待表妹,而她对我却不记仇,到现在一直对我都很友好。

  我是姐姐,却不懂得“孔融让梨”,先人后己,我没想过别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真不应该。我要从友好待人开始,学学表妹,学学克利谛了!

  《爱的教育》给我的启发很大,它告诉我:想拥有更多的爱,必需靠我们每一个人都宽容地对待他人,真诚地关爱他人,让爱心传递下去,才能让爱永存!

读《爱的教育》有感8

  最近,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不但让我真正地懂得了爱的教育,还让我真实地在爱里成长了!所以我想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安利柯的成长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的“新来的同学”。当天,一个新同学来到安利柯的班上,由于他是新来的,所以有些紧张,脸色通红,不敢抬头看同学们。而同学们对他很友好,还送出了各种礼物。使同学们送出礼物的,是一种爱。这种爱,不是我们常歌颂的母爱,也不是我们赞美的父爱,而是一种最单纯的友爱。

  这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刚刚转学到另一个幼儿园时,我的心情也和新来的同学一样,很紧张、害怕,面红耳赤,两腿直发抖,低着头不敢直视同学们。我害怕小朋友们不愿与我玩耍?也担心因记不住同学们的名字而闹出笑话?……然而,却是同学们的热情,没收了我的担心;老师的拥抱,没收了我的害怕;爱!没收了我对新环境的紧张,使我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些充满了爱的眼神。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去传递爱,传播爱,使生活里处处充满爱。

  其实,爱的教育从我们出生时就在进行:有父母的父爱和母爱,也有朋友的友爱。生活中处处都有爱的教育,你感受到了吗?

读《爱的教育》有感9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不可忘却的感动。在里面的几个主人公身上就体现出一个字,伟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耐利

  一个瘦小的男孩,自己觉得他根本无法爬到平台上去。如果我是耐利的话,可能会去放弃,因为平台实在是太“高”了。而他却又坚持不懈的精神,经过他的努力,让不可逆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克莱蒂

  一个小睡得好孩子。当妈妈有病在床时,他一边帮妈妈卖店里的东西一边照顾生病在床的妈妈。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有多少儿女能像克莱蒂一样孝顺父母呀。看到这儿,我突然觉得很困就,比起他来,自己还差得远呢。

  罗贝蒂

  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小男孩。别人快被车撞住的时候,他却奋不顾身的冲上去,虽然那个小男孩得救了,自己却受伤了。多么令人感动的一件事呀!为了别人竟然牺牲了自己。我也要学习他的精神。

  那么多一件件感人的故事,都引我开始深思,有一些东西我还不如他们。我确实很愧疚,我以后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因为有爱世界才能充满温暖!有爱大地才能充满生机!有爱人们才能露出笑脸!

读《爱的教育》有感10

  《爱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这特别的书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语——“爱”。是啊,用饱含着爱的教育来给予孩子,那么孩子们得到的'这种教育必将转化为对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一定会明白如何去付出爱。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循环啊!《爱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很好的读本,无论是学生,或是老师,还是为人父母者读之,都能荡涤心灵,净化灵魂。书中那些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兄弟之爱……无不诉说着人世间最朴实、最纯挚的阳光之美。

  本书主要以主人公安利柯四年级一学年的日记形式向我们叙述了他以及他的父母、同学、老师的这一年来的100个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

  是的,我被书中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作为教师更让感动的是书中栩栩如生的教师形象:“我”的老师、弟弟的老师,女教师、代课教师、校长、“我父亲”的老师……。他们热爱职业,用心爱学生,他们实践着“教育即是爱,爱就是教育”。“我们的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脸上长了红疱疹,细心查看,然后摸摸前额看有没有发烧;“我的二年级女教师”已经不再教自己了,还来看望自己;“我弟弟的女老师”对那些一年级的学生,不知要付出多少精力,需要多大的毅力!“校长”从不发火训斥他们, “校长”更为我们操碎了心,早晨第一个到校,放学最后回家……多么感人的群体啊。我也是一名教师,面对学生,也许仅仅做到了一名教师应做的一切,离“爱的教育”尚有距离。爱的力量是无穷,“爱的教育”是我们的榜样。

  《爱的教育》中,不仅表现出教师之爱,而且还写出了教师的批评艺术,作为教师值得借鉴。在写“女教师”时,她刚走进教室,学生开始吵嚷起来,老师平静地说:“你们要尊重我的白发,我不仅是老师,还是一位母亲。”几句话意义非凡,让学生听后为之一动;“我的老师”中的一个学生跳上桌子扮鬼脸时,老师抚摸了他的脑袋说:“以后再不能这样了”。

  看似批评,却无批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同学欺侮弱者科罗西,科罗西气愤之极抄起墨水瓶朝弗朗蒂砸去,墨水瓶打在了老师的胸脯上。面对老师的质问,卡罗纳替科罗西“顶罪”,老师心平气和地说,不是你。又对学生说,肇事者今天不会受处分,快站起来说吧!科罗西承认错误,老师让其坐下后,又用严肃而有力的声音批评了欺负人的同学。老师以语言的力量,教育了他们,将事件圆满处理,给全体学生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也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批评的艺术。

  《爱的教育》也让我们感受到教学方式的艺术。在《爱的教育》中让我们领略到值得学习的教学方式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卡拉布里亚的孩子”是个插班生。当他来到班级时,老师利用 “突发事件”,熟练运用教育方法,讲起了意大利的风土人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在班级中进行讲团结教育,学生深受教育;一位老师来代课,当看到有个学生的眼睛上包扎着绷带,马上走到他的课桌前寻问。

  这位代课老师在盲童学校教过书,当学生问起盲童学校的情况时,这位老师并非简单地敷衍,而是娓娓动听地讲起了关于盲人的一些事情,教育学生懂得盲人的痛苦与自强;在“春天”一节里,老师讲课时,外面铁匠敲打得更响了,女人的歌声一阵高过一阵。这时,老师停下课来,全神贯注地倾听,然后望了一下窗外,语气缓慢地说:“天空在微笑,母亲在歌唱,老实正直的人在劳动,孩子在学习……,生活多美好啊!”多么有诗意地神来之笔。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也许会责骂环境太差,或不顾一切地继续讲课。这位老师和学生一起倾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到了一个美好的时空里,让学生感受到美,感受到春天。这就是教育魅力所在。

  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就有这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读《爱的教育》有感11

  读了《爱的教育》我的感触很深,他是由著名的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共有十卷,45个小故事,每篇小故事都让人回味无穷,其中一则故事《千里寻母记》让我最记忆犹新。

  它讲述的是很多年以前,一个13岁的热那亚男还,为了寻找他的妈妈,他独自一人从热那亚去往美洲,他走了6000里路,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妈妈。 他首先了27天,到达罗萨特斯大街,没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听一个年轻的女孩说,他的妈妈跟随主人搬到了另一个叫科特华的城市去了,他又走了好几百里路,有一位老人对他说,他们已经搬到图克曼去了玛尔可灰心极了,绝望地说;'我注定找不到妈妈了!”老人很同情他,帮他找了一个人带他,去了 图克曼,走了25天,他终于到达了 图克曼。他的母亲在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医生就发现 她的体内长了一个肿瘤,医生劝她接受手术治疗。他妈妈因为离家太远,就不愿动手术。当他的妈妈看到了一个 像幽灵一样衣衫褴褛的 玛尔可站在门口时,突然,她尖叫了一声紧紧的抱住玛尔可对医生说:“快!快做手术吧!我改变主意了!”最后,医生治好了妈妈的病。

  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业书合上时,玛尔可那高大勇敢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决心向他学习,做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了不起的人物!

【读《爱的教育》有感集锦11篇】相关文章:

读爱的教育有感25篇03-17

最新小学读《爱的教育》有感03-16

读爱的教育有感(汇编15篇)03-17

读《爱》有感15篇03-28

读《因为爱所以陌路》有感03-07

读《与爱同行》有感15篇03-21

读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有感(教师随笔)12-06

读《爱找东西的男孩》有感(10篇)03-04

读《爱找东西的男孩》有感10篇03-04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