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专注力读后感

时间:2021-01-06 17:21: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重专注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范文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1

  当一个心理大师和一个管理大师在路上碰到时,他们会聊些什么呢?两种不同的领域认知碰撞到一起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一本名叫《三重专注力》的书带我们去了解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去适应未来的教育。

  拿起这本书时我就想:“什么是三重专注力?”这三重是哪三重呢?现实社会,为什么成功人士,很多都是二流智商、一流情商?为什么一个人即使具备了专业的知识系统,仍需要终身学习?带着这些思考性的问题,我们一起去书中探索寻找答案。

  1、聚焦于自我

  人的一生需要发展很多技能,但是如果没有遵从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关注自己,聚焦于自我,这也是丹尼尔·戈尔曼提到的第一重专注力。我们应该要学会精准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察觉专注于我们的内在世界,加强自己的认知控制,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它在的地方的能力,维持这种注意力,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去学习和聚焦于目标的达成。我想,不单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发展这种专注力,身为老师、父母的我们也应该学着做到。

  2、理解他人

  丹尼尔·戈尔曼提到“社交与情绪的学习”涉及了五个大领域:自我察觉、自我管理、社交能力、同理心、良好的决策能力。其中提到同理心主要有三大类,每一类都涉及一组独特的、关联紧密的大脑回路。第一种是认知同理,第二种是情绪同理,第三类叫做同理关怀,就是能够自然引发同理行为的一种关怀,或是能够付诸助人为乐的行动。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从我们家访的第一次见面到入园、哭闹,到现在上学会过来抱抱老师跟老师说“早上好”,我想这也是一种被同理关怀后自然引发的同理行为关怀。孩子在这一个月的入园时间里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与被支持,感受到亲近与连接,继而孩子也会对老师充满爱心与关怀的行为。在这种轻松有爱的氛围下,孩子们的大脑会进入最佳的认知效益。另外,当孩子每天被老师这样关怀着的时候,我觉得老师更需要引导孩子会表达出对老师的爱,比如说“老师,我爱你”,“老师,我好喜欢你”,“老师,您辛苦了!”对这些比较羞涩的词语能够大声地表达出来,让对方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我觉得这是我们老师需要示范和引导的。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真正留意到其他人呢?在别人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去理解他、同理与他、关心他,并真正施予援助?丹尼尔·戈尔曼就提到第二重专注力“理解他人”,我们需要理解其他人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了解他人的想法、视觉、观点和心智模式;知道他人的感觉,建立同理心,感知他人的情绪。当心中只有自己时,那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而心中有他人时,那他可能会变成一个招人喜欢的孩子。

  3、理解更大的世界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系统无处不在,家庭是一个系统,学校是一个系统,一个操场也是一个系统,每一家组织都是作为系统在运转的,尽管我们有时候浑然不觉。但是,即便未必觉察得到,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去了解系统的动力,同时有意识地观察系统如何塑造我们,而我们又如何影响系统,培养系统理解力所带来的心态转变。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所提到的系统思考能力,我们需要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这种系统思考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理解更大的世界。这也是书中提到的第三重专注力。

  4、社交与情绪学习和系统教育融合共创的可能

  当前我们的学校设计还是源于工业时代的工厂模式,学校并不是为了开发培育人的内在潜能而设置的,比如课程大纲都是既定的;比如老师是“专家”的角色,由老师决定孩子们的表现等。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将社交与情绪学习和系统教育融合创新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呢?答案是:很需要。世界在不断改变,我们需要跨越过去,展望未来!今天的学生以觉察力和关爱为基础,发展对系统更精深的理解,他们将在日后的人生之旅中通过明智的决定创造出更好的`人生,同时让他人收益,让我们的地球收益。

  我们要爱自己,每个人的脑、身、心就是一个系统,身心协调发展,个体系统才会协调。爱他人,包括家人、同学、同事,学习生活系统才会融洽。爱系统,不断用系统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所处的环境才会和谐。爱自然,站在更大的系统层面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使人与自然、与环境相融相生,生态和谐发展。

  最后送给大家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理解自己、管理自己、关怀他人、合作共事,以及理解我们身处的更大系统——明己、明他、明道,见我、见众生、见天地。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2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讲的是如何提升个人的专注力,整本书通读下来,主要是新一代如何将科技与教育机制结合起来培养新一代学生的专注、认知、创造力等。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一则笑话,说一个人在工业初期死了,200多年后醒来,一看世界都变了,但有两个东西没有改变: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校。我们当今的教育体系仍然承接着是工业化大生产下的教育思路。而工业化时代学校的建立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去训练工厂里的工人。工业化教育,我们在一样的”流水线”下学习、毕业,过着一样的生活,参加的活动都是一成不变的,然后毕业,我们得到了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能力,只是换了个“包装”。

  我不禁思考: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在教育中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在《三重专注力》里明确指出:希望在教育中培养孩子三项决定性的技能,来帮助他们穿行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纷扰频至,人与人互动濒危的世界。它们是:专注于内在、专注于他人,以及专注于外在系统。

  说到“流水线”式的工业化教育,我想到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一个孩子带来一个东西或者一本故事书想要与班上其他小朋友们分享,可是对于今天一天,老师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了,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做?

  “如果学生只是在跟随、听从老师,依照老师设定的目标学习那些所谓“应该”去学的知识,那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上学只是配合他人的计划与指令,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和内在渴望。更胜一筹的做法是,让有经验的老师去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基于此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计划好的活动是每天都要去做的,这个计划好的安排就像是规定好的一样,必须按照这么去做。但是这有可能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声音,可能禁锢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把孩子们的兴趣扼杀在了摇篮里面。也许小孩子比大人更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会为一朵花的绽放而惊叹;他们会蹲在地上一整天,只为观察蚂蚁如何把一粒米搬回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远远超过了正在建设这个世界的大人们。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让儿童的独特性引领我们的工作,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学习,所以,用心的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允许孩子的想法去表达出来,而不是让孩子去理解你。当你愿意倾听孩子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成为孩子本来应该成长的样子,而不是像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一样。

  以上就是《三重专注力》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词语专注造句11-13

专注与放下价值作文02-24

2017论据素材:关于专注03-16

高三重阳节作文范文12-23

高一专注作文600字02-16

描写专注的高一作文09-30

专注的高二优秀作文07-20

材料作文:放下无关,专注于我04-20

有关高一专注作文600字10-15

执着专注的议论文8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