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活在树上》有感

时间:2021-04-10 14:18: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生活在树上》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生活在树上》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在树上》,想必大家已经看过了,虽然说这一篇文章在网上的争议很大,有人认为,作文的本质就是要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很好的阅读体验,不应该用那么多的生僻字,也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能写出这么多的生僻字已经非常好了,而且文章的理解程度,远不是背几句名言就可以做到了,应该要有很深的文学基础。抱着好奇的心态,我从网上找出了这一篇文章,读完后感慨很深。

  在文章开头,作者毫不废话,直接引出了一句名言“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注意看这一句名言好像是我们身边的道理,但是仔细一想,这一句名言又远,不是现在的白话文,一点也不通俗,网上一搜,原来是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然后作者又以家庭与社会的传统,正失去他们的借鉴意义为主题一句话然后迅速切入,开始分段说理。

  整篇文章看来干净整洁,从“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到讲述傲慢与偏见的哲学时,完全没有任何拖沓,没有任何废话,其思想的深刻与稳当具备,完全不像是一个学生,倒像是一个有宝贵的社会经验的中年人,这绝对与作者的阅读经历分不开的,我们试着来想一下,就算你先看到了这个题目,然后你在短时间内去阅读这些名言,你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吗?不能,我们绝对做不到,这是要深刻的理解,反复的思考,广阔的阅读量才支撑的。

  不过又有人说,里面有太多的生僻字,所以第1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是后面两个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阅卷组长一拍决定,给这一篇作文以满分。

  我看了一下这篇文章,虽然说,比起其他的文章并不是很通俗易懂,但是只要认真读也并不难懂,文章有很多的实质性内涵,虽然说一直反复在围绕一个道理来说,但是并没有偏离主题,举例论证也都得当。

  可你还读不出这一篇文章到底是什么内容?其实这一篇文章的内容就是,对于传统我们要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用这样深刻的语言,丰富的知识,犀利的文笔写出来的人有几个呢?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文章,高考阅卷老师们应该积极的鼓励,这样的文章,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文章作者,他们的文笔一定能够弥补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空缺,不要忘了,我们的中国文学,在近年来,只有莫言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作者对文章的敏感度吸引度也是非常高的,文章的素材给出的是就“在不断的变化的`社会现实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难免会产生”这一句话进行思考,而作者却能想到,生活在树上,这样一个新颖的标题,这绝对与作者广阔的阅读知识量是分不开的。

  这样的文章让我想起了鲁迅,说实话,这样的文笔其实只要继续继承,一定可以达到鲁迅的高度,甚至可以超越鲁迅,引领中国文人,进入新的高巅峰,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个体的超越性,然后呢,又给了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希望方式,既提出的观点又给了我们建议,不会空谈道理。

  真正的文学,其实是就人生中那些普通的事情平凡的道理,然后以自己特殊的文笔,以自己独到的思考,独到的角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它,然后用新颖的文笔,犀利的笔尖去描写出来,而不是说天马行空的去想一些人们无法企及的观点,然后空谈一些虚渺的道理,其实你谈一些实际性的道理,就算你讲的是一些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只要你用你自己独到的见解描绘出来,讲诉出来,然后对这样的观点,给于一定要建议,这样的文章,其实非常好的。

  不过我要先声明一下,我并不是说要所有的学生都去模仿,我是对当今的学生的文章只有一定的建议,但是呢,如果你还能按照你自己的文笔,并不是说,这是它的特色,然后我一定要去照搬过来,绝对不是的,是要你取它的精华。

  这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鲁迅的文章,大家觉得非常好吧,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可是他的文章真的是所有人都能模仿的过来的吗?这个不一定吧,鲁讯的文章,他的思想深刻,文笔的犀利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呢,我们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把观点描写出来。

【读《生活在树上》有感】相关文章:

读《树上的男爵》有感4篇04-12

读《苹果树上的外婆》有感600字04-15

读白居易的《护生诗》有感范文09-21

读《魔戒》有感04-11

读《看见》有感04-22

读《曹操》有感04-24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童年》有感12-08

读《坛经》有感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