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时间:2024-04-08 17:50:23 夏仙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精选10篇)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1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2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3

  寒假期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位语文老师以“苹果”为主题,设计了多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拼命三郎,执着勤恳地诲人不倦,到取得一点成绩后逐渐开始的迷茫,迷茫于自己这样任劳任怨手把手地教,是救了学生还是害了学生?这样的迷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几度让我想逃离这个我深爱的三尺讲台。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后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开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但这仍然不是我心中憧憬的课堂。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真正能用自己的头脑思量问题,能用自己的小手亲自实践,能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沉醉在学习中,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样的愿望埋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心没死,却又无路可走。虽然知名教师的荣誉挂在头上,但是我很羞愧,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但似乎也总让我快乐不起来。离退休的日子越近越不安:我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他会自己学习吗?他会自己思量吗?我到底怎样教才干实现这些愿望呢?

  直到这个寒假读到这本书,看到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基于学生理解上的设计,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与矛盾。那时,北京亦庄的校长说这样的课程是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正像这位语文老师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少有评估手段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好,也能环绕一个主题提供各学科的关联,但是这样学习的最终价值值得思量,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在诸如创意叶子粘贴画写作创意故事完成信息检索等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理解?也就是说离开课程体系设计这样的活动课程仍然无法实现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那么,怎么设计才干让学生们理解教学设计呢?重复读了很多遍,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探究“好设计”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双重目的。结合书中设计“苹果”课程的`语文老师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晰每个单元的主题,环绕单元主题设计多学科多样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既能够参与活动又能够实现课程目标。

  当然,这样为理解而教的设计要想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的艰难如何克服还需更多的思量,但是至少它指明了一些方向,让我不再彷徨,遵循“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反思——调整”这样的循环不断努力前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4

  暑假期间学习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1、需要树立的教学观点

  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2、如何能达到逆向设计

  与“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很多教学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行为是什么样的?

  在课堂教学中,悄悄走向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帮助你做什么?你和你先前做的事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1: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

  阶段2: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阶段3: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观性目标,我们需要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综上所述,逆向设计会使预期结果,关键表现以及教与学体验之间产生更大的一致性,从面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而这,正是设计的目的所在。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5

  利用寒假时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本书围绕“理解”二字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和课堂教学都产生了新的认识。

  一、教学联系实际

  在本书的绪论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道数学应用题,“每辆公共汽车能装36名士兵,运送1126名士兵需要多少辆公共汽车?”这道应用题用很简单的除法就可得出答案是“31余12”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的答案就是31余12,但是我们知道这道题的答案显然不能填31余12,虽然学生准确的计算出了结果,但是他们没有抓住这道题的题意,他们不懂得去联系实际得出正确答案32辆公共汽车。在这道题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孩子们没有真正理解除法的算式应用。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从而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才叫做教学成功了,学生真正理解了。

  二、教师是一名设计师

  在我的认知中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作者说教师是一名设计师,让我对我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同建筑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等从事设计职业的人一样,是一名设计师,我们设计的便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客户便是我们的学生,客户的满意程度在于他们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拿我自己的音乐课来说,在备课时我便是一名设计师,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由我进行设计,以达到预设的目标,在这其中还要注意“客户”的不同需求,一堂课四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歌唱、音乐鉴赏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设计时便要因材施教。

  三、进行逆向设计

  这本书在一开始便提出了“逆向设计”这个大概念,这个词语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思想上的一个大转变,在设计课程时我们总是先去考虑如何教,这首歌曲我要如何进行教唱,导入要怎样去联系歌曲,在中间环节怎样带进歌曲,而现在我们要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然后进行逆向的教学设计,你想让学生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情绪去完成整个歌曲,就要针对这个结果开展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的课堂都要围绕着这个预设结果去进行。

  就音乐演唱课来说,演唱课顾名思义便是歌曲的演唱,这堂课的评估标准便是能够用优美的声音,带着歌曲情绪准确的演唱歌曲,这堂课是便围绕这个评估标准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都知道发声的训练是一个需要理解的练习,发声的高位置,气息的应用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真正理解才能做到正确的发声,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应该思考怎样的语言、什么样的环节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从而运用。在今后的课堂设计中,先预设结果再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对所教所学真正理解。

  这是一本有助于我们提升核心素养的书,它启发我们对自己的职业和教学进行新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产生共情,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多思考是否能够达到预设结果,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开启我的“逆向设计”教学之路。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6

  美国教育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倡导不灌输学生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

  在平时,我的课堂设计会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我的上课类型是典型的“灌输式学习”,也就是我通过课堂讲稿或者PPT逐页进行讲授,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所有的事实资料。就拿上学期来说吧,我上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将知识点补充到课本上,补充的知识点很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的背诵,完全没有目的性,孩子们也无法理解知识点的考查类型。而到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对于实验题的设计思路不懂,不能理解题目的设计意图,导致很多学生失分,这也使我吸收了一个大大的教训。寒假期间通过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我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课堂设计技巧:上课时,我们悄悄走近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他会帮助你做什么?他和你先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这几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让孩子们通过这几个问题,深刻的.思考本节课的知识。所以开学后我一定要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使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理解老师所要讲解的知识,而不是盲目的背诵,相信自己的课堂设计好,孩子们能够学的更扎实。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们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太大的失误。虽然《课程标准》不用我们自己动脑筋,但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就拿我们科学课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达到标准,在《课标》上写的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型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额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我记得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就是将“点”和“面”结合起来,不能只要求“点”,也不能只写“面”。“点面结合”在我们科学课堂的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也就是“面”,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一点的添砖加瓦,也就是“点”,这样才会使教学设计的大楼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第二步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第三步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才能让教学设计有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研读的地方,如“理解六侧面”“像评估员一样思考”等,这些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浅薄理解,这本书内容宽泛、针对性强,我还要仔细阅读。接下来我会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7

  物理学家费曼说过这么一件事儿:一位希腊文学者在欧洲讲学的时候,发现这里很多人都在研究学习希腊文,甚至小学生都在读,这对于一个希腊文学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因为即便是在希腊,也没有几个孩子爱读希腊文。然而在一次主修希腊文的讲习中,他问学生:“苏格拉底对于美和真理的主张是什么?”没有一个学生答得出来。无奈下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对柏拉图说过什么?”这次学生们就能以优美的希腊文,一字不落的把原话背出来,然而这段文字正是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能够记忆、重述概念和规律,却并不会应用它们,原因就在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却并不理解它们背后的本质。正如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书中谈到的:“将某些事情做对本身并不是理解的证据,这也许是偶然或者是机械完成的。”

  理解,一个虽然常见但不够清晰的概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用“真正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教师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时会做什么,不理解的时候又不会做什么,其实是不清晰的,很多教师对“理解”这个词本身也是没有理解的。那么,理解是什么?

  一方面,“理解是探求知识背后的意义所得到的结果,而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观察它的运作方式和功能、产生的结果和原因以及如何应用。而那些我们称作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让我联想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其中模型建构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要获得机械学习和记忆之外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和拥有看到模式的能力,也就是模型建构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到物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由熟悉的问题和技术衍生而来的变种。例如,熟悉高中物理教学的老师就知道“三电荷平衡模型”,对由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且它们仅靠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该系统即为三电荷平衡模型,对于不同题目,我们要利用三电荷平衡模型的特点进行模型建构即“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四种,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境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一个榜样,他质疑存在的知识以求了解和学习更多。苏格拉底总是会不断追问知识:为什么是那样?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假设是什么?什么证明了这个观点?证据是什么?论点是什么?当我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学着苏格拉底式地一步步追问: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什么影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假设是什么?证据是什么?经过一系列的设问,我发现物体从斜面滑到底端时仍然继续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施加别的外力时,就维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呼之欲出,就是被伽利略称其为“惯性”的概念。我们继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实验之后,基于发现物体具有惯性这个前提,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如果我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总能保持一种质疑和设问的态度,我们就学到了一种有效的迁移方式:掌握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将知识当作信条,从而使我们处于更有利于增进知识和理解的状态。迁移是必须的,它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目标,因为教师毕竟只能传授在整个学科中占小部分的样本。

  教师想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首先应当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的结果,也是评判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标准;同时,理解也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能否在质疑知识过程中探求知识何以成为知识。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教会学生“理解”应该就是其中的“渔”。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8

  每次期末考试试卷启封后,巡考教师就兴奋地说这个考点讲到了,那个考点刚练过,然而巡视一圈后就会沮丧地发现学生的作答并不理想。成绩出来后学生也很懊恼。学生认为明明自己努力学了很久,但是一到大型测试就考不出水平。每次考试结果师生都失望,于是教师再用力教和学生再使劲学。可是结果如何呢?不言而喻。相信不少老师和学生会发出和我一样的疑问,为什么教的教不会,学的学不好呢?这样一轮又一轮教与学的负向循环会有终点吗?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他们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可能答案,即让学生围绕大概念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进行真实探究,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推动教学效果得到彻底地改善和提高。

  何为追求

  从这本书的汉译书名读者可以轻松圈出三个核心词汇,“追求”、“理解”和“教学设计”。后两个词是教师都比较熟悉的,可是译者为什么把书名中的“by”翻译成“追求”而不是“通过”或是“借助”呢?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追求”这个词的含义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词用的很到位。更能体现出作者对于“理解”的关注和坚持。这本书倡导的是“关于课程、评估和教学的优秀设计,专注于如何发展和深化对重要观点的理解”,聚焦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作者用十三章的篇幅结合教学案例从基础概念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促使教师主动跳出舒适圈,努力“成为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能力的指导者”。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永远不会等同于“学到”。学生只有自己对学习进行尝试,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所以教师要停止无教学目的的灌输,以及孤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时坚持将学生的理解作为最根本的追求。

  常见的设计误区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有两大常见的设计误区——聚焦活动或聚焦灌输。聚焦活动的教学设计过于注重教学活动的花样、数量和氛围,学生很难通过学习体验获得明确的大概念或产生深刻的思考,高认知无法获得长足的发展。聚焦灌输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无差别处理除了将教师的教学压力转加为学生的课业压力外,由于缺乏总括性目标引导,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学而无获。这两种教学设计混淆了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主从关系,学生必然无法从这两种课堂上真正收获知识,智力水平和运用能力无从得到提高。这都有悖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的。教师如果能走出以上两种典型教学设计误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收获真正的理解,教学就能走向正循环和高效增效。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师需要从根本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为从根本纠正这两种错误的教学设计思路,作者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可以表明学生的学习已经达到了学习目的。作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学前情况)期望(学生学后结果),然后通过适合的教学行为获得预期教学效果。这种“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思考对当今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转变教师教学思考路径和教学行为很有启迪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

  逆向设计

  在本书第一章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且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使得“逆向设计”概念通俗易懂。作者认为教师应该是课程、学习体验和效果评估的.设计师。作为设计师,教师就要像其他领域的设计师一样,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就要将最大化、最优化完成项目效果作为工作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作者将“逆向设计”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预期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先次序安排,确定教学重难点。第二阶段是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这里的评估不能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测试而是判断学习活动是否已经完成的依据。第三阶段是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为使学生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教学活动一定要围绕第一阶段的明确教学目标,结合第二阶段的评估方式来选择和设计。通过“逆向设计”三个阶段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彻底想清楚教学目的,使教学活动始终聚焦在特定的主题或大概念上,保证学生进行持久性学习并达到一定深度。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构建和开展评估时,明晰学生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而不是简单地提及和覆盖。

  通过对第一章内容的阅读,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设计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在设计时要做到三个必须。第一,教学设计必须受课程标准的指导和约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设定的对应要求。第二,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必须是可以评估的。有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标准或目标才能更加具体化。第三,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角度思考他们的学习体验,思考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否能得到预期学习的效果。把握好这“三个必须”,教师就能够保证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课堂教学才能符合课程标准,才能将有趣的学习与有效的学习区分开,使学生在理解层面有收获,产生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效果。

  认识“逆向设计”后,让我们再来看看“理解”。为了真正掌握了“逆向设计”,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教师要清楚理解“理解”是什么。首先,教师要清楚“理解”与“知道”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侧重的是事实、主张和判断,而“理解”则关注的是意义、原因和知识间的关联。“知道”是“理解”的子内容,“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理解”了,学生才能够利用已有知识生成或揭示,他们就会有能力利用习得的知识生成新知识来解决问题。说的直白些,学生才够正确解答测试卷中的问题了。这正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的意义所在。其次,教师要重视“迁移”能力的重要性。“理解”是关于知识的迁移,同时“迁移”也是“应用”的核心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匹配,测试和评价中学生更注重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的好,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习效果就会更显著和高效。第三,教师设计的评估要能找到“理解”的准确证据。对于机械记忆类问题的准确回答不能看成学生“理解”的证据。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应对不同情境问题才是“理解”。

  理解“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完成“理解”的教学设计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追求“理解”的教学之路上还会出现很多基于学生运用“迁移”能力的误解。对于这种“误解”教师不应厌恶,因为它们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的尝试和对理解的追求。通过分析这种“误解”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评估的可行性。教师应该思考可以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以便推动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通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全文,我发现本书倡导的“逆向设计”和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评”教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理论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展开,但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活动真正的理解所学知识,更致力于提供给教师范本让教师更高效地理解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要理解生活,向后看;要过好生活,向前看。”这是这本书第三章引用的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一句名言。我们的日常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过往的教学活动并迁移从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9

  最近在读一本叫做《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Understanding by Design)的书,这本书由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闫寒冰教授组织翻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倡导的是关于课程、评估和教学的优秀设计,专注于如何发展和深化对重要观点的理解,它的精髓聚焦在“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这一个问题上,本书使用大量的实例和模板展示向大家阐述了“理解”、“逆向”、“实践智慧”这三个特色词汇。从这本书中,我似乎看到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读而思

  本书还未读完,在读的过程中,对于“为什么‘逆向’是最好的?”、“怎么理解‘理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这三个问题很感兴趣。

  现在的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发展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使用比较多的是“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本书中所提到的“逆向”是指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这实际上就是打破了总是考虑教什么如何教的教学方式,而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也就是“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这样的逆向设计以教育的目的为首先考虑对象,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并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一节课都是围绕着教育的最终目的展开的,那么这一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并且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把学生看成是顾客,教师是售货员,售货员如果想要把顾客服务好提高自己的业绩,他需要考虑的是顾客想要什么,而不是他想卖什么。

  本书不但给出了更好更能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逆向设计,而且给出了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并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这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逆向”的教学设计和进行操作实施。

  本书的书名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在本书中也反复解释和强调教学设计必须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理解”呢?本书通过对比“知道”和“理解”,通过举例、引用、阐述来解释真正的“理解”是什么。本书认为理解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懂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额抽象活动,是关于知识迁移的,是能够智慧而有效地使用知识和技能。我读完这一章节之后,已经有些明白了“理解”的真正含义,但是还未完全理清,这也许就是不“理解”吧。我个人觉得课堂上交给学生知识,并告诉他们怎么用,学生背会知识点,会运用这个知识点做一些简单的`习题,这就是“知道”,能够运用这个知识点做一些较难的题,并能够向他人讲解的很清楚,还能够举一反三,这可能可以说“这个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了吧。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本书明确“大概念”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它可以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一个基本问题或一个正式理论。通过阅读本书和查阅其它有关“大概念”的文章,得知大概念可以是学科内容(比如数学上的概念)、学习主题(比如语文上送别诗的意象)、.重要原理(比如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主要观点(比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大概念具有包容性大、本质性、抽象性等特点。看到这些概念和例子,我在想英语学科中“增强语篇意识”“提高阅读技巧”等是不是也是“大概念”呢?我还想到了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第一阶梯是不是“大概念”呢?

  读而行

  目前,我虽然只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书中的阐述还不够理解,但是兴趣和思考促使我继续阅读,能够把理论运用到我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我的目标。一边读,一边与自己实际的教学联系起来,书中的内容就更容易理解了,教学也有了理论的支撑。我已经在期待着自己有一节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出炉了。开头总是很难的,但只要迈开腿,始终会前进的。让我们一起研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起践行“逆向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10

  作为授业解惑者,我们的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本书的内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一、理解

  书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理解”。“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为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成绩优异的所谓“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很容易将所学知识误解或遗忘,对已经牢牢掌握的知识也不会灵活运用。这在我们每年的历史中考中表现极为明显,几乎每一年学生在走下考场后都会抱怨试题难,其实试题不是难而是“活”,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始终做到理解,那这些试题学生是完全能解答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会经常抱怨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但在抱怨之后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及时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存在问题,我们是不是为了方便而过多使用了“灌输式”教育,根本就没有教会学生理解,没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灌输式”教育的弊端,诚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灌输式”教育,但我们要努力克服对它的过分依赖,而让“理解”贯穿教学始终。

  二、逆向

  “逆向”教学设计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它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就要考虑评估方案。即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三、实践智慧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整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通过阅读此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收获了很多:

  1.解析标准,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乱。

  如何明确目标,书中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问题。作为一线教师,《课程标准》已为我们制定了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设计就不会出现越位和缺位的现象。需要我们花费心思思考的是“解析标准”问题,即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

  “解析标准”有一定难度,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2.精研细磨,完善设计

  书中谈到了“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本课的核心内容,还要兼顾以往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循序渐进,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不断地进行调整、修改。

  3.宏观架构,全面把控

  此书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只是“点”上而非“面”上的关注。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设计的实施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实现“理解”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研磨完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相关文章: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3-13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3-20

理解与表达教学设计03-19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通用7篇)12-14

理解事物的教学设计07-02

关于为理解而设计教学的论文07-12

《理解与宽容》教案设计06-22

八年级《阅读理解》教学设计06-24

母鸡的教学反思与理解05-06

对教学反思的思考与理解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