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后感

时间:2021-07-09 15:43: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后感

  作为哲学家而言波普尔可贵在其思想能够有坚实数理基础,而不限于空谈或者隐喻的迷宫里,尤其在我读过鲍德里亚《物体系》,我对作者理论基础深表怀疑,我相信在自然科学激动人心的前进时,哲学家们能够思考范围在逐渐缩小如果不与最前沿的科学保持一致,再完美的哲学体系也是空洞的。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后感

  泛自然主义同意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反自然主义反对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历史决定论它是探讨社会科学一种方法,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于历史中的节律或模式,规律或倾向来达到目的。

  波普已经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进行他的批判。

  反自然主义观点,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社会规律取决于文化差异,取决于特定历史境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大多数物理学方法无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1概括

  自然科学成功可能性在于普遍的齐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

  在于观察到类似条件下发生类似事情

  而社会科学不具备这点

  例如:人类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有些东西供应是有限的,有些是无限,比如水,空气,前者具有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社会科学用自然主义方法必然导致保守和为现实辩解,甚至是宿命论。认为社会齐一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而人的活动正是改变它们的力量。社会齐一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人为的。能动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验

  物理学方法:人工控制,人工隔离,保证再现条件以产生某种效应。

  人工隔离正好排除了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条件

  个人和集体在经济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社会学的实验不是为了知识的增长,而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实验改变条件,就不会产生完全条件下的重复。

  3新颖性

  之前由于否认完全相似条件下重复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可能性,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必然受到之前的影响。它具有历史的记忆力。

  生物学中,被观察的事件重复,相当于观察者产生了新的.经验,由于重复产生新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新的条件。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从经验中学习,只不过缓慢而已,历史是会重复的,但不会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说某事件的重要,就是说这个事件对社会有持久的影响。

  物理学的新只是排列组合的新,社会的新则和生物学一样是内在的新。

  社会划分为各个时期并有新的情况。

  任何事件我们都可以找到原因结果。 然而我们不能提出普遍的规律。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后感】相关文章:

贫困的范仲淹历史故事12-24

分数决定论的教育理念09-20

什么是地球环境决定论11-10

《历史禁区》读后感11-27

《历史的教训》读后感11-23

《清末历史》读后感05-29

《历史的经验》读后感08-25

《汽车的历史》读后感08-07

历史典故读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