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山民的教案

山民的教案

时间:2022-05-13 06:05:54

关于山民的教案

关于山民的教案

关于山民的教案

  《山民》教案

  1、课文解读。(1)作者简介。韩东,1961年生于南京市。8岁时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曾在南京审计院任哲学教师。现辞职,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1984年冬,与诗人丁当、于坚、吕德安、小君等创办《他们》文学社团,出版民间刊物《他们》。除在国内外发表大量诗歌外,还写有诗学论文及小说。其诗歌《有关大雁塔》被作为日常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洪子诚认为,韩东“80年代的创作保持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他的诗学主张在一部分青年诗人中很有影响。他的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盲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主张当代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状,诗人的责任在于对日常事物保持审美的敏感,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语言”(《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山民)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的代表作。(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讽刺意味的现代寓言诗歌。第1段,“他”和父亲的问答,表现出世居山中的父辈只知道山外是山无知。这让我感到“疲倦”。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第2、3、4段,写“他”的思绪。想“他”应该与父辈有所不同,但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会埋怨:“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父辈安于命运、固守乡土、不知向外发展,这是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现,是封闭性社会成员劣根性的体现,它使人“疲倦”、沮丧。诗中的“他”,虽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有即使自己走不群山,也要让子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路途的漫长、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讽刺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他”却知面不为,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诗的题旨所在。(3)精华鉴赏。《山民》的写作,以生活化的直接切人来呈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在构思上通过叙述一个小故事的手法来完成。语言上追求口语化。诗人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读来令人感觉沉闷,而沉闷正是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给人的感觉,因此,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诗歌的主题是水乳交融的。

  2.习题解说。(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旨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形态。参考答案: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外获得,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伴相随,相生相长。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一方面讲春天姗姗来迟,一方面暗指自己将心中的“春天”遗忘。“好花刚开到一半”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春天”的把握,显示了一种健朗向上的心情。(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意在让学生理解“丁香姑娘”的形象在诗中所承担的双重功能。“丁香姑娘”既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又是诗人情绪的一种象征。作为一个优美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丁香花的颜色和芬芳,也有着丁香般的忧郁和迷茫。她若虚若实,似是现实中人,又似是诗人梦中的幻影。正是这种模糊性,使“丁香姑娘”形象格外朦胧优美,带有浓厚的象征色彩。(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此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参考答案:《山民》前后两次出现“疲倦”,第一次的“疲倦”说明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使人沮丧,无法找到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第二次的“疲倦”,揭示了“他”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的弊端,充满了讽刺。《山民》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却给人回到生活本身的感觉,生活本身让人感到很“疲倦”,语言的形式本身也深化了主题的感悟。(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旨在让学生认识通感在诗歌中的表现。何其芳用颜色、声音、气息、触觉来描述欢乐,那是为了使欢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情绪变成一种有声、有形、有味的东西,可触摸、可感知。这是运用通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结合上文提示,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山民、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雨巷、欢乐)课文解读

  欢 乐

  1、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何其芳 (1912 — 1977)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6 岁人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于此时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小说和诗词。 14 岁,怀着对新环境的渴慕,人县城读书。在万县一中,他接触新文学,阅读冰心,也阅读泰戈尔和安徒生。 1929 年初中毕业后到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就读,翌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先进了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1 年又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何其芳 20 年代末开始写诗,是 30 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1935 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汉园集》,初次显示他艺术创作的才华。他早期的著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表现个人,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郁悒与苦闷。

  1935 年何其芳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师范任教。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如散文集《还乡杂记》等。 1938 年他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歌颂新生活、歌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星火集》,诗集《夜歌》。 1942 年 5 月,他参加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彻底的变化,他不再做个人的梦,而是做着“大多数的中国人的梦”了,散文《我歌唱延安》标志着他的创作出现另一个新起点。

  何其芳后期的作品,与前期迥异者,在于他的不事雕琢,平实无华上。

  (2) 基本解读。

  何其芳早期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尤其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常常能捕捉住心灵里浮现的各种颜色,并用形象化的文字加以表达。他在追述《燕泥集》的写作情况时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正是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的梦想,使 他早期的诗有着各种“欢乐”的颜色。

  《欢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收进《预言》集中,体现着何其芳将东西方诗学熔为一炉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里,诗人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 “欢乐”是什么 ? 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 “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 “爱怜的眼光”, “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 这种情绪性的东西,并为之所感染。

  (3) 精华鉴赏。

  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诗人属于那种多血质而又富有艺术感觉的人,又正值青春年少,放声歌唱之余,不时有青春期特有的忧郁情感袭来。他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他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因此,他说,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是诗人的独到体验。

  雨 巷

  1 、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戴望舒 (1905 — 1950) ,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曾就读于上海大学、.震旦大学。 1932 年赴法留学, 1935 年回国。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与一批年轻的诗人一起,在《现代》上不时发表诗作,渐渐形成著名的现代诗派。戴望舒因此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 1936 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此刊的问世,进一步扩大了现代诗派的影响。 1938 年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 ( 顶点》等。 1941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后,戴望舒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8 年回到上海。 1949 年赴京出席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会后,被安排在国际新闻局工作。 1950 年 2 月,因患严重肺气肿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年仅 45 岁。

  戴望舒一生所创作的诗迄今为止所知的仅为 92 首。但却无一不是心血生命所酿造,为中国新诗的珍品,曾经影响了几代诗人。 “他使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臻于完美,他的创作是新诗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 ( 蓝棣之语,《中外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卷》第 800 页 ) 。出版的主要诗集有《我底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等。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发表于 1928 年 8 月号《小说月报》上。据戴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序言中说:当时在州、说月报》任编辑的叶圣陶,看到这首诗后,来信称许戴望舒: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正是叶圣陶的推荐使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收入 ( 我的记忆》集中。据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后来的回忆,当时,在爱好诗歌的青年读者群中,开始感觉到中国新诗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观。

  (2) 基本解读。

  《雨巷》写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希望能遇上一个丁香般结着忧愁的姑娘,这姑娘也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地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诗人的想像似乎变成了一种现实,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飘过了,投出“太息般”、 “凄婉迷茫”的眼光,最终又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处。诗中塑造了两位彷徨者的形象,他们在彷徨中探寻着,相互走近又相互远离。这是诗人与理想的邂逅,又是诗人与理想的失之交臂。在现实中,戴望舒也正处于热恋之中。《雨巷》收入诗集《我的记忆》中, 1929 年 4 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初版发行。在初版本的扉页上印有法文,“给绛年”字样。绛年,即施绛年,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戴望舒当时的恋人。诗集中许多情诗,都是为她所写。雨巷里的丁香姑娘,也许正是以他的这位恋人为原形的。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很深,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强调表现抒情主体的感觉,追求诗的意象的朦胧和含蓄。这些特点使《雨巷》显得凄婉迷茫,充满象征意味。同时,戴望舒还十分注意诗的音乐感,节奏优美,讲究押韵,可供诵读。这才赢得了叶圣陶的美誉。

  (3) 问题探究。

  《雨巷》被称为富有象征意味的抒情诗。在这首诗中,丁香姑娘是真的出现了,抑或仅仅是诗人心中一个幻影 ? 一种幻觉 ? 诗人对这个形象所作的既实也虚的处理,有什么用意 ? “她”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抑或是戴望舒心中理想的象征物 ? 可启发学生对《雨巷》中“丁香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多方解读,理解“丁香姑娘”形象的形与意的双重内容,领会诗人如何通过这一形象,表达自己茫然、惆怅的情绪,寄托自己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的。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1 、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焦桐,本名叶振富,台湾高雄市人, 1956 年 8 月 21 日生,文化大学戏剧系毕业,艺术研究所硕士,曾任 ( 商工日报》副刊编辑、 《文讯月刊》编辑, 《中国时报》 “人间”副刊副主任。曾获台湾学生文学奖,以《怀孕的阿顺仔嫂》获长诗或时报文学奖。著有诗集《蕨草》 (1983 年 ) 、 《咆哮都市》 (1988 年 ) 、《失眠曲》 (1993 年 ) 。

  焦桐于 1980 年 3 月开始创作新诗,在《蕨草》后记中,他说: “对于创作,我的信念一向是歌赞;对于生命,则赋予正面的肯定。” “面对山水,我仿佛见到生命深刻的启示,又仿佛听闻某种神秘而亲切的召唤,童年般的召唤。”这种写作心理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 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2) 基本解读。

  诗歌一开始写到春雷惊蛰,万物苏醒引出“我”的思绪,想起“和春天有一个约会”这样一个美丽的心愿。实虚相间,一边写“阴雨的季节太长”,春天姗姗来迟;一边写“人间的是非太忙”,将心中的“春天”遗忘。行云、风筝、杜鹃,这些春天的景象,引出“谁又在岁月的那头召唤 ? ”思绪更深入,可理解为对人生理想、意义的思考,借用“鹧鸪”这样一个对象化的存在物,写出自己的“春天”思考还没有成熟。辞别老板、与曾经流连的城市,写出一种“和春天约会”决心;携带一叠发黄的稿纸和几本未读完的旧书,荣辱和悲喜的感觉,实际上写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茫然。

  蜻蜓、野兔、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了的桦树林,以及鹳鸟,这些春天来临的征候,既是实写一种春天正在来临的景象,又是一种比兴,引出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和开头一段呼应,再次强调“和春天有个约会”,与第 4 段的茫然不同,“所有的心事都悄然放晴”,暗示了对“春天”的把握,所以说, “春天,请你等一等”。

  (3) 精华鉴赏。

  诗歌的写作手法实虚相间,整体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歌的语言特点自然清新、亲切生动。

  山 民

  1 、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韩东, 1961 年生于南京市。 8 岁时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198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曾在南京审计院任哲学教师。现辞职,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

  1984 年冬,与诗人丁当、于坚、吕德安、小君等创办《他们》文学社团,出版民间刊物《他们》。除在国内外发表大量诗歌外,还写有诗学论文及小说。其诗歌《有关大雁塔》被作为日常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洪子诚认为,韩东“ 80 年代的创作保持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他的诗学主张在一部分青年诗人中很有影响。他的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盲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主张当代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状,诗人的责任在于对日常事物保持审美的敏感,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语言” (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 314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 。 《山民 ) 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的代表作。

  (2) 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讽刺意味的现代寓言诗歌。

  第 1 段, “他”和父亲的问答,表现出世居山中的父辈只知道山外是山

  无知。这让我感到“疲倦”。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

  第 2 、 3 、 4 段,写“他”的思绪。想“他”应该与父辈有所不同,但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会埋怨: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父辈安于命运、固守乡土、不知向外发展,这是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现,是封闭性社会成员劣根性的体现,它使人“疲倦”、沮丧。诗中的“他”,虽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有即使自己走不群山,也要让子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路途的漫长、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讽刺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 “他”却知面不为,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 “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 “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诗的题旨所在。

  (3) 精华鉴赏。

  《山民》的写作,以生活化的直接切人来呈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在构思上通过叙述一个小故事的手法来完成。语言上追求口语化。诗人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读来令人感觉沉闷,而沉闷正是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给人的感觉,因此,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诗歌的主题是水乳交融的。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旨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形态。

  参考答案:

  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外获得,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伴相随,相生相长。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 “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一方面讲春天姗姗来迟,一方面暗指自己将心中的“春天”遗忘。 “好花刚开到一半”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春天”的把握,显示了一种健朗向上的心情。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意在让学生理解“丁香姑娘”的形象在诗中所承担的双重功能。

  “丁香姑娘”既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又是诗人情绪的一种象征。作为一个优美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丁香花的颜色和芬芳,也有着丁香般的忧郁和迷茫。她若虚若实,似是现实中人,又似是诗人梦中的幻影。正是这种模糊性,使“丁香姑娘”形象格外朦胧优美,带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山民》前后两次出现“疲倦”,第一次的“疲倦”说明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使人沮丧,无法找到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第二次的“疲倦”,揭示了“他”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的弊端,充满了讽刺。

  《山民》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却给人回到生活本身的感觉,生活本身让人感到很“疲倦”,语言的形式本身也深化了主题的感悟。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旨在让学生认识通感在诗歌中的表现。何其芳用颜色、声音、气息、触觉来描述欢乐,那是为了使欢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情绪变成一种有声、有形、有味的东西,可触摸、可感知。这是运用通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结合上文提示,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山民、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雨巷、欢乐)学案3(粤教版必修2)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课前自主

  【课文解读】

  1.戴望舒《雨巷》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

  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2.韩东《山民》这首诗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人们有了开放的意识,但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他们仍然只停留在“想”上,诗人用这首诗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识记积累】

  谙熟(ān) 应酬(yìnɡ) 麻痹(bì) 奴婢(bì) 针砭(biān) 商埠(bù) 搭乘(chènɡ)瑕疵(cī) 花蕾(lěi) 癖好(pǐ) 霎时(shà) 怨艾(yì)

  【课文初探】

  1.《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请举例说明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

  2.戴望舒的《雨巷》中的“雨巷”、“姑娘”各象征了什么?

  3.《山民》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形象的一个山民?

  4.山民为什么向往山外边的生活?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抹墙 蓦然 招募 温情脉脉

  B.佝偻 勾当 媾和 藏污纳垢

  C.柿子 谥号 仗恃 舐犊情深

  D.楔子 契合 挈带 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飘渺 毕竟 独出新裁 沧海桑田

  B.惬意 广袤 循序渐进 根深蒂固

  C.熔资 拘泥 不假思索 集思广益

  D.接洽 布署 共商国是 另辟蹊径

  3.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王大伟拒不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多次

  安全操作规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严重警告处分。

  (2)《宰相刘罗锅》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3)我们发扬民主就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决不允许任何忽视 压制批评的现象出现。

  A.违反 大肆 以致 B.违反 大事 以至

  C.违犯 大事 以至 D.违犯 大肆 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的人,为我国经济发展鞠躬尽瘁的人,他们的英明和业绩是永存的。

  B.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蜿蜒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关大道。

  C.“只有那些能够看懂其他动物眼神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享用美餐的鸬鹚,眼神是那么的心满意足。

  D.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使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山民》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课文初探】

  1.丁香一样的姑娘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是忧愁、忧郁、哀伤的。

  (为什么?因为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

  举例说明:“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的,她叹息般的眼光,是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2.“雨巷”象征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

  3.一个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又仅仅是想,从未付诸行动的山民。

  4.“他”知道山外边有“海”,“他”朦胧地感觉

  到山的沉闷,他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C 2.B 3.B 4.A

  【疑难探究】

  1、答: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

  这一系列的联想,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

  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人生进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反映了才从动乱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

  韩东《山民》赏析

  《山民》是一首带寓言性质的现代诗。世居山区的父辈只知山外是山,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无所知,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封闭性社会中传统农民那种安于命运安排固守乡土而不知向外寻求发展的保守、惰性力量。延伸,则为固守传统而不思改变的民族性中的劣根,它只能使人“疲倦”、沮丧而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诗的主人公“他”,虽和父辈稍有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他有过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还有过即使自己走不出群山,会有儿孙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开拓性征程的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浓厚的反讽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他却知而不为,耽于幻想而怯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闯新路的精神,故同样是针砭的对象。揭示这种种精神弊端,是本诗题旨之所在。这首诗在取材上去除了崇高化而采世俗化,力求以生活的本色直接切入和呈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面貌。在语言上,也去除了浪漫的华丽,而纯以民俗口语出之,见出使诗歌复归生活本身的努力。而在立意上,则立求高远,尖锐,富撞击力。这些都体现出诗人在诗学向度上的转型。《山民》是一首体现韩东创作观点的一首诗。“第三代诗人”的韩东勇敢地喊出了“诗回到生活”,“诗回到生命”的口号,对生活持一种认同的心理,对传统固有的文化进行怀疑与清算。诗歌多关注平凡琐屑的生活,拉近诗者与作者的距离,消解自己的高明之处,不再扮演文化精英的形象。主张“诗到语言为止”,直白式的,口语式的,生活式的语言。没有意象,没有形象,语言简单朴素而明快,通俗易懂。《山民》按照纵的顺序叙述“他”对山的疲倦,对海的向往,对前途的打算和对父辈的惋叹。从朴素简单的语言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山民的心灵的觉醒到心灵的追求,似乎还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平面再现,没有多少深度,尤其是语言的直白。但是朴素的语言正是符合山民身份的语言,而诗人正是借这种朴素语言表达了山民朴素的愿望:走出群山,面向大海。这首大学毕业后的作品显示了新一代诗人的语言风范,不用技巧的“大白话”是对当时诗歌中盛行的巷白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挑战,这种石破天惊的削繁就简的气势剔除了诗歌中的伪饰成分,使诗歌从矫情回到源头,回到真实生活的初始状态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山民》《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雨巷》《欢乐》学案2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华武仁 原创

  (《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山民》)

  一、重点、难点与对策

  何其芳的《欢乐》是一首洋溢青春热情的诗。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意象组合,写出了应该享受的“欢乐”,同时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忧郁。诗人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诗人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诗人感受敏锐独特,诗歌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是一篇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诗人借雨巷、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等主要意象,典型地抒写了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失望和仿徨的心态,表现了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雨巷》有象征派的感觉,但它不带有某些象征派的神秘意味,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挚的感情做骨子,有古典派的内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踏上行程追求理想的决心。《山民》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学习重点:

  1.了解现代四首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理解诗歌的意象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雨巷》一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山民》诗中最关键的“山”“海”两个意象以及两个意象在诗人思想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学习策略:

  注意诗歌节奏,提高朗诵技巧,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要熟读乃至背诵。学生还可课外找一些资料,更多地了解一下“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成就,也要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二、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簌sù 簌 潺chán 潺 颤chàn抖 树荫yīn

  B.寂寥liáo 彳chì 亍chù 颓圮pǐ 篱lí 墙

  C.惆怅chàng 召zhào唤 鹧zhè 鸪 蹲zūn 伏

  D.蜻蜓tíng 鹳guàn 鸟 悄qiāo 然 悠yōu 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嫌钱,动机不那么高尚,但他的作为毕竟能让制假贩假者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

  B.张大千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工作组来到村里不分青红皂白,把农民地里的蔬菜全部毁掉,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5年浙江卷)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B.戴望舒的《雨巷》有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的痕迹,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和含蓄。

  C.《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的写作手法实虚相间,整体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歌的语言特点自然清新、亲切生动。

  D.《山民》中的“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

  5.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

  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

  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

  6.在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根据画面的内容意境,为它拟一个标题,要求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漫画的意蕴。(在15字以内)

  (甲) (乙)

  答:

  7.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4湖北卷)

  祖国是一座花园, 仿写: _____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8.文学常识填空:

  ⑴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 派的重要诗人。诗集有 等,散文集有 等。

  ⑵“雨巷诗人” ,浙江杭州人,是现代诗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1928年发表《 》一诗,一举成名。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 》《 》《灾难的岁月》等四部。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4题。

  欢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9.填空:

  在这首诗里,诗人从 、 、 、 、 等不同角度,描写了“快乐”。

  10.诗歌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请结合诗句对其比喻及其效果作一点具体说明。

  答:

  11.诗人自己对这首诗这样解读,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你怎样理解?

  答: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2.简要分析第二小节在思想感情上的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运用。

  答:

  13.《雨巷》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具体分析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

  答:

  14.对《雨巷》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

  B.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

  C.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20题。

  网

  赵丽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

  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

  网住大陆,也网住海洋……

  幸好,那并不是真的,

  否则,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

  呵,在我清醒的视野里,

  大海,是那样的自由和宽广,

  任你遨游,任你飞翔!

  网哟,它应掌握在我们手中,

  撒出去,为祖国收起宝藏!

  15.填空:

  (1)诗歌的开篇,作者面对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神思忽动,浮想联翩:由 的“网”延伸到 的“网”,由 的“网”延伸 到的“网”。

  (2)这篇文章通篇运用了 的手法。“为祖国收起宝藏”在全诗末尾,起到了

  的作用。

  16.读到“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这一诗句,你会有哪些联想?

  答:

  17.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请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8.“你”与“我”,谁是“看”的主动者?为什么?

  答:

  19.人与人之间的“远”,其实是情感上的隔阂;“近”,是情感上的亲密。那么,为什么“我”会猜想“你”在情感上对不同的对象有亲疏之分呢?

  答:

  20.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朦胧诗,很费猜想,有一位评选家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表现着爱情还不够巩固的一对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的惶恐不安。那么,你眼中的《远与近》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呢?

  答:

  三、课后反思

  《欢乐》诗人用的意象都不是以肯定的句式出现,而是涌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其艺术效应是把这许多欢乐勾勒得可望而不可即,其深意欢乐也许是这一切,可它实在并不是这一切,欢乐是在虚无缥缈的,最后才点出作者忧郁的情怀。《雨巷》意象鲜明,含蓄优美。整首诗以“丁香”作为中心意象,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实,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对于世界人生朦胧的伤感、如梦的期待、寂寥的心境及无以把握的苦涩感受,乃至某种苍凉的历史感,某种对虚无的人生本质彻悟后的淡漠,这一切都在作品反复叠现的意象中闪现,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用春天比喻生活中的理想,而把自己追寻理想的生活境界的过程说成“和春天有个约会”,新奇而又感人。《山民》是韩东早期创作的诗,它在高度浓缩、高度单纯中,蕴藏了诗人对稳如顽根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山民”在这里已经消失了它固有的含义,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封建传统文化以持重掩饰闭塞、以质朴掩饰保守、以澹泊掩饰愚昧的象征。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往往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使用象征等,表达了诗人丰富而强烈的感情和对人生、命运、爱情等深邃地思考。通过学习这些现代新诗,我们一方面要了解“诗无达诂”这个道理,也要懂得读诗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在想像中去填补诗歌中的艺术空白。

  【参考答案】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山民》)

  (一)基础知识

  1.B(A树阴;C蹲dūn; D悄qiǎo)。2.C (骨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着手成春: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黑白,不分是非。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3.D(A.“服用”与“含碘量”搭配不当。 B.前后意思一致,不能用“相反”,删去。C.“进步与否”与“富强的标志”两方面与一方面搭配不当)。 4.B(“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一语不确,应为“追求诗的意象的朦胧”)。5.C(“或非独创意象”)。6.参考:(甲)缺月挂疏桐 望月觅诗情 (乙)杨柳拂溪水 小桥母子归7.(分析)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句的比喻,构成递降关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喻要合理贴切。例如:“宇宙是一片神秘的海,/太空就是海水,/繁星是各种各样的贝壳,/太阳就是贝壳里的珍珠。”第三、四句不能构成递降关系,第四句比喻不合理,这样就不符合答题要求。参考例句: “学校是一条大江,/年级组就是大江的一条支流,/班级体是支流中的一湾清泉,我就是清泉中的一滴水珠。”(此答案符合解题要求,“学校”、“年级组”、“班级体”、“我”层层递降,其他解题要求也符合)8.⑴现代诗 《预言》(或《夜歌》) 《画梦录》(或《刻意集》、《还乡杂记》) ⑵戴望舒 雨巷 望舒草 望舒诗稿

  (二)课内阅读

  9.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 10.“欢乐”是什么?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并为之所感染。11.诗人属于那种多血质而又富有艺术感觉的人,又正值青春年少,放声歌唱之余,不时有青春期特有的忧郁情感袭来。他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他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因此,他说,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是诗人的独到体验。12.上节中以丁香作为整首诗的中心意象,这节中则用丁香的“颜色”“芬芳”“忧愁”等来反复加强诗人心目中那位“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并且以她“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来展现作者自己的情感。在艺术手法上,则采用了排比、顶真、双声叠韵回环复沓的方式,构成了铿锵而又舒缓、飘忽而又蕴藉的韵律,具有强烈的音乐性。13.这两节诗仅第四行所用的两个字不一样。首节是“逢着”,表明“我,所希冀和追求的目标尚未出现。这目标就是“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中间五节诗描写了“我”与“姑娘”相逢又离失的经历之后,结尾一节换用“飘过”,表明往事已经过去,但这种经历仍然时时被我回味,在我的记忆中重现。另外从结构上看,首尾两节的照应使全诗显得工整完满,余韵悠长。14.D。

  (三)课外拓展

  15.(1)眼前 视野外 实际 思想上 (2)比喻或象征 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16.提示:诗人不会无端地有这种关于“网”的感受,因为毕竟有过一段“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的日子(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文革”那场浩劫),而且是我们刚刚翻过去的那一页历史,所以他虽然没有一个字触及那段历史,但读者仍然可以从诗中探寻到这种有历史感的思考。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有形的,而那段历史造成的“在网里彷徨”的生活却成了无形的存在,历史不会把它遗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接下来诗人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要成为“网中奴隶”,而要从网中挣脱出来,享受自由并且要把网变成我们手中的工具,“为祖国收起宝藏”,联想自然且升华主题,“卒章显志”,不落俗套。17.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构思精巧。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人与“网”的关系变了。起始是网中人,所以企盼自由;后成为网上人,所以勇担社会责任。18.“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显然,发出“看”这一动作的是“你”,而“我”和“云”都成了被看的对象。不过,再细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在这里隐藏了真正的主动者,那就是——“我”。因为无论是“你”在看什么,都有一个潜在的观察者——“我”。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潜在的视角,所有的景象,包括“你”、“你”看“我”时的样子、“云”,以及“你”看“云”时的样子,都被“我”尽收眼底。所有的景物,都是经过了“我”的判断以后,才以“我”认可的方式呈现出来的。19.整首诗从头到尾都只是“我”在看,“我”在猜,而“你”尽管也发出了动作,却始终不发一言,成为被“我”阐释的对象,处于“失语”的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所以,“我”和“你”的交流实际不是在一个层次上、也不是双向平等的。既然有隔阂,我们怎能希望人与人之间结成亲密的关系呢?因此,“我”的猜想、感觉实际上反映了“我”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怀疑与冷漠。20.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诗人自己说:“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和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关于小诗六首的通信诗》《星星》1981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导学案(粤教版必修二)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华武仁 原创

  (《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山民》)

  一、重点、难点与对策

  何其芳的《欢乐》是一首洋溢青春热情的诗。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意象组合,写出了应该享受的“欢乐”,同时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忧郁。诗人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诗人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诗人感受敏锐独特,诗歌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是一篇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诗人借雨巷、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等主要意象,典型地抒写了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失望和仿徨的心态,表现了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雨巷》有象征派的感觉,但它不带有某些象征派的神秘意味,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挚的感情做骨子,有古典派的内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踏上行程追求理想的决心。《山民》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学习重点:

  1.了解现代四首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理解诗歌的意象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雨巷》一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山民》诗中最关键的“山”“海”两个意象以及两个意象在诗人思想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学习策略:

  注意诗歌节奏,提高朗诵技巧,对自己喜欢的诗歌要熟读乃至背诵。学生还可课外找一些资料,更多地了解一下“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成就,也要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二、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簌sù 簌 潺chán 潺 颤chàn抖 树荫yīn

  B.寂寥liáo 彳chì 亍chù 颓圮pǐ 篱lí 墙

  C.惆怅chàng 召zhào唤 鹧zhè 鸪 蹲zūn 伏

  D.蜻蜓tíng 鹳guàn 鸟 悄qiāo 然 悠yōu 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嫌钱,动机不那么高尚,但他的作为毕竟能让制假贩假者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

  B.张大千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工作组来到村里不分青红皂白,把农民地里的蔬菜全部毁掉,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5年浙江卷)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B.戴望舒的《雨巷》有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的痕迹,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和含蓄。

  C.《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的写作手法实虚相间,整体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歌的语言特点自然清新、亲切生动。

  D.《山民》中的“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

  5.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

  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

  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

  6.在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根据画面的内容意境,为它拟一个标题,要求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漫画的意蕴。(在15字以内)

  (甲) (乙)

  答:

  7.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4湖北卷)

  祖国是一座花园, 仿写: _____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8.文学常识填空:

  ⑴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 派的重要诗人。诗集有 等,散文集有 等。

  ⑵“雨巷诗人” ,浙江杭州人,是现代诗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1928年发表《 》一诗,一举成名。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 》《 》《灾难的岁月》等四部。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4题。

  欢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9.填空:

  在这首诗里,诗人从 、 、 、 、 等不同角度,描写了“快乐”。

  10.诗歌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请结合诗句对其比喻及其效果作一点具体说明。

  答:

  11.诗人自己对这首诗这样解读,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你怎样理解?

  答: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2.简要分析第二小节在思想感情上的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运用。

  答:

  13.《雨巷》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具体分析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

  答:

  14.对《雨巷》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

  B.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

  C.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20题。

  网

  赵丽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

  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

  网住大陆,也网住海洋……

  幸好,那并不是真的,

  否则,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

  呵,在我清醒的视野里,

  大海,是那样的自由和宽广,

  任你遨游,任你飞翔!

  网哟,它应掌握在我们手中,

  撒出去,为祖国收起宝藏!

  15.填空:

  (1)诗歌的开篇,作者面对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神思忽动,浮想联翩:由 的“网”延伸到 的“网”,由 的“网”延伸 到的“网”。

  (2)这篇文章通篇运用了 的手法。“为祖国收起宝藏”在全诗末尾,起到了

  的作用。

  16.读到“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这一诗句,你会有哪些联想?

  答:

  17.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请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8.“你”与“我”,谁是“看”的主动者?为什么?

  答:

  19.人与人之间的“远”,其实是情感上的隔阂;“近”,是情感上的亲密。那么,为什么“我”会猜想“你”在情感上对不同的对象有亲疏之分呢?

  答:

  20.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朦胧诗,很费猜想,有一位评选家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表现着爱情还不够巩固的一对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的惶恐不安。那么,你眼中的《远与近》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呢?

  答:

  三、课后反思

  《欢乐》诗人用的意象都不是以肯定的句式出现,而是涌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其艺术效应是把这许多欢乐勾勒得可望而不可即,其深意欢乐也许是这一切,可它实在并不是这一切,欢乐是在虚无缥缈的,最后才点出作者忧郁的情怀。《雨巷》意象鲜明,含蓄优美。整首诗以“丁香”作为中心意象,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实,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对于世界人生朦胧的伤感、如梦的期待、寂寥的心境及无以把握的苦涩感受,乃至某种苍凉的历史感,某种对虚无的人生本质彻悟后的淡漠,这一切都在作品反复叠现的意象中闪现,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用春天比喻生活中的理想,而把自己追寻理想的生活境界的过程说成“和春天有个约会”,新奇而又感人。《山民》是韩东早期创作的诗,它在高度浓缩、高度单纯中,蕴藏了诗人对稳如顽根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山民”在这里已经消失了它固有的含义,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封建传统文化以持重掩饰闭塞、以质朴掩饰保守、以澹泊掩饰愚昧的象征。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往往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使用象征等,表达了诗人丰富而强烈的感情和对人生、命运、爱情等深邃地思考。通过学习这些现代新诗,我们一方面要了解“诗无达诂”这个道理,也要懂得读诗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在想像中去填补诗歌中的艺术空白。

  【参考答案】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山民》)

  (一)基础知识

  1.B(A树阴;C蹲dūn; D悄qiǎo)。2.C (骨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着手成春: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黑白,不分是非。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3.D(A.“服用”与“含碘量”搭配不当。 B.前后意思一致,不能用“相反”,删去。C.“进步与否”与“富强的标志”两方面与一方面搭配不当)。 4.B(“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一语不确,应为“追求诗的意象的朦胧”)。5.C(“或非独创意象”)。6.参考:(甲)缺月挂疏桐 望月觅诗情 (乙)杨柳拂溪水 小桥母子归7.(分析)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句的比喻,构成递降关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喻要合理贴切。例如:“宇宙是一片神秘的海,/太空就是海水,/繁星是各种各样的贝壳,/太阳就是贝壳里的珍珠。”第三、四句不能构成递降关系,第四句比喻不合理,这样就不符合答题要求。参考例句: “学校是一条大江,/年级组就是大江的一条支流,/班级体是支流中的一湾清泉,我就是清泉中的一滴水珠。”(此答案符合解题要求,“学校”、“年级组”、“班级体”、“我”层层递降,其他解题要求也符合)8.⑴现代诗 《预言》(或《夜歌》) 《画梦录》(或《刻意集》、《还乡杂记》) ⑵戴望舒 雨巷 望舒草 望舒诗稿

  (二)课内阅读

  9.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 10.“欢乐”是什么?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快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并为之所感染。11.诗人属于那种多血质而又富有艺术感觉的人,又正值青春年少,放声歌唱之余,不时有青春期特有的忧郁情感袭来。他的快乐是忧郁的快乐,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他善于从悲伤中体验欢乐,能于欢乐中感悟悲伤,因此,他说,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是诗人的独到体验。12.上节中以丁香作为整首诗的中心意象,这节中则用丁香的“颜色”“芬芳”“忧愁”等来反复加强诗人心目中那位“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并且以她“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来展现作者自己的情感。在艺术手法上,则采用了排比、顶真、双声叠韵回环复沓的方式,构成了铿锵而又舒缓、飘忽而又蕴藉的韵律,具有强烈的音乐性。13.这两节诗仅第四行所用的两个字不一样。首节是“逢着”,表明“我,所希冀和追求的目标尚未出现。这目标就是“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中间五节诗描写了“我”与“姑娘”相逢又离失的经历之后,结尾一节换用“飘过”,表明往事已经过去,但这种经历仍然时时被我回味,在我的记忆中重现。另外从结构上看,首尾两节的照应使全诗显得工整完满,余韵悠长。14.D。

  (三)课外拓展

  15.(1)眼前 视野外 实际 思想上 (2)比喻或象征 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16.提示:诗人不会无端地有这种关于“网”的感受,因为毕竟有过一段“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的日子(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文革”那场浩劫),而且是我们刚刚翻过去的那一页历史,所以他虽然没有一个字触及那段历史,但读者仍然可以从诗中探寻到这种有历史感的思考。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有形的,而那段历史造成的“在网里彷徨”的生活却成了无形的存在,历史不会把它遗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接下来诗人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要成为“网中奴隶”,而要从网中挣脱出来,享受自由并且要把网变成我们手中的工具,“为祖国收起宝藏”,联想自然且升华主题,“卒章显志”,不落俗套。17.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构思精巧。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人与“网”的关系变了。起始是网中人,所以企盼自由;后成为网上人,所以勇担社会责任。18.“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显然,发出“看”这一动作的是“你”,而“我”和“云”都成了被看的对象。不过,再细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在这里隐藏了真正的主动者,那就是——“我”。因为无论是“你”在看什么,都有一个潜在的观察者——“我”。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潜在的视角,所有的景象,包括“你”、“你”看“我”时的样子、“云”,以及“你”看“云”时的样子,都被“我”尽收眼底。所有的景物,都是经过了“我”的判断以后,才以“我”认可的方式呈现出来的。19.整首诗从头到尾都只是“我”在看,“我”在猜,而“你”尽管也发出了动作,却始终不发一言,成为被“我”阐释的对象,处于“失语”的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所以,“我”和“你”的交流实际不是在一个层次上、也不是双向平等的。既然有隔阂,我们怎能希望人与人之间结成亲密的关系呢?因此,“我”的猜想、感觉实际上反映了“我”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怀疑与冷漠。20.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诗人自己说:“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和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关于小诗六首的通信诗》《星星》1981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山民》《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雨巷》《欢乐》学案

  【课标导航】

  1、 朗读四首现代诗歌,把握诗歌意象,继续培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重点把握“丁香一样的姑娘”“春天”“山”“海”等几个意象]

  2、 正确解读诗人情感,抓住关键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欢乐》抓住“忧郁”一词,《雨巷》抓住彷徨、寂寥、愁怨、冷漠、凄清等词语,《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抓住“少年时订下的盟约”“岁月的那头”“半生的荣辱悲”等词语,《山民》抓住“山”“海”两个意象及“疲倦”“遗憾”等词。]

  【自学引领】

  我们在第五课已经接触了一些现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这四首诗同样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同学们应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四位诗人的情感。

  “欢乐”是什么?诗人何其芳以传神之笔,把欢乐勾勒成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的形象。然而对于诗人自己,这“欢乐”却那么缥缈,“忧郁”才是诗人真正要抒发的情绪!在吟读《欢乐》这首诗时注意体会“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这句诗。

  江南雨季的青石板巷路上,孤独的彳亍的“我”,渴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满愁怨的姑娘。“雨巷诗人”戴望舒为我们营造的这种感伤的悲情与迷蒙的意境会多方的吸引你去读,去沉思,去体味。即使你体味不出实质性的什么,但你会喜欢那种感觉,这就是《雨巷》韵律的魅力吧。

  我们正青春年少,正处在人生的春天。这份纯真与热情也许会在以后的人世打磨中渐渐消退,但记住这些纯真美好的岁月,记住青春的誓言和承诺,当你在现实中迷失的时候,记住你“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诗人韩东用纯客观的叙述性口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山民的故事,诗行的每一句都那么平谈,但是它们共同支撑着诗美的空间,使全诗极具张力,诵读时要注意从平淡的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深意。

  【知识窗口】

  1、何其芳及《欢乐》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诗人,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代表诗作有《预言》《夜歌》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步入诗坛,当时正是新月派后期及现代派兴盛之时,他的创作很受这两个诗派的影响。从格律的追求上,他的诗近新月派,从意象的摄取来说,又靠近现代派。这首《欢乐》就是并受二者影响又自有何其芳艺术特色的作品。诗人当时处于黑暗时代,时时苦闷着,哀怨着。他所接触的西方世纪未文学的神秘主义,也给他烙下了悲观、怀疑的印记。这首《欢乐》便是当时思想和情绪的写照。

  2、戴望舒及《雨巷》

  戴望舒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32年后赴法国、西班牙留学,进一步受西方象征派影响,加之他本人气质多愁善感,所以他的诗歌一般比较朦胧。

  关于《雨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我们在解读时不能忽略《雨巷》的创作背景: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戴望舒接触不少革命志士,在大革命期间(1926年)他加了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2月遭拘捕,经保释后又遭通缉,先后避居于杭州与松江。《雨巷》便作于大革命失败之际。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革命者被害,进步者受压,满街狼犬,一片黑暗。《雨巷》诗中的追求与惆怅,表现的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的心境。

  3、《雨巷》中“丁香姑娘”这一意象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丁香”

  丁香花无论是白色的高洁,还是紫色的高贵,绝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文人青睐。丁香形状似结,姿色较好,却开在暮春,又容易调谢,这些很容易触发人们将美好与愁怨郁结结合。于是丁香成了美丽、高洁又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是愁怨与凄美的标志。唐代李王景在《摊破浣溪沙》词中咏出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怨。”(一般认为戴望舒的“丁香姑娘”语化于此)唐末李商隐在《代赠二首》(其一)中更是语出惊人:“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雨巷》之所以用“丁香姑娘”做意象,显然是借传统文化底蕴,抒发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惆怅。至于“姑娘”,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总是与美好事物联在一起的,尤其是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4、焦桐,1956年出生于高雄市,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已出版著作包括诗集《蕨草》、《咆哮都市》、《失眠曲》,散文《我邂逅了一条毛毛虫》、《最后的圆舞场》、《在世界的边缘》、《在世界的边缘》,童话《乌鸦凤蝶阿青山的旅程》,诗作被译成英文出版,现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执行副主任。

  5、韩东与《山民》

  韩东,当代作家,主要创作是小说,但作为“后新潮”主要代表人物,在诗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主要诗集为《白色的石头》。

  《山民》发表于1982年,当时是变革的时期。这首诗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山民”是一个象征性形象。变革到来之前,他们处境闭塞,安于现状;变革到来之时,有走出封闭的强烈愿望,欲投自于广阔的世界,融入时代的洪流,灵魂思想开始骚动不安。全诗借山民之口,表达了长期处于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以及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

  【要点探究】

  1、《欢乐》这首诗为什么用了一连串的问号?

  【提示:诗中反复咏叹“欢乐是什么颜色”,“欢乐是什么声音”,“欢乐是怎么来的”,并以通感的手法,捕捉来自白鸽的羽翅、燕子的红嘴以及芦笛、流水、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等等可视、可听或可感的形象,织成一幅幅绚丽的意象,竭力烘托出欢乐的情状。可它们都不是以肯定的句式出之,而是涌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其艺术效应是把这许多欢乐勾勒得可望而不可即,其深意可破译为:欢乐也许是这一切,可它实在并不是这一切,欢乐是在虚无缥缈间。正是基于这一点,诗人在前三节尽情铺陈之后,最后如此直抒: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如我的忧郁?“这才是诗人所要真正抒发的。在朦胧的树阴中如萤火虫飞来的欢乐,来时脚上也许响着铃声的欢乐,它们来了,却不属于诗人,属于诗人的只有忧郁。这是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浮现在诗人心灵上的一抹色彩。】

  2、《雨巷》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提示:根据诗的创作背景,诗中阴沉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正是当时阴沉黑暗社会现实的暗喻。“我”就是在这个“雨巷”中孤独彳亍着的彷徨者,虽然孤寂但仍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的追寻。那“丁香一样”的姑娘,便是诗人企盼的美好理想的象征:她飘然而来,却又带着叹息与惆怅飘然而去“颓圮”之处,这不正是理想美好而难觅的形象写照吗?】

  3、《山民》中“山”“海”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提示: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前进中遏制的艰难险阻,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诗中的“海”则可以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理想的目标,期望的事业,丰硕的成果,追求的境界,人生的金顶……这“山”与“海”两个意象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

  4、《山民》一诗前后两次出现的“疲倦”有什么意义?

  【提示:诗的第一节,他连续发问,表现他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回答,显出了不耐烦。“他”“疲倦”是他的思考更趋于深刻:他应该走出这山,向海靠近。“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疲倦”,这“疲倦”是残酷的现实带给他的。他是一个“山民”,他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是这向往还只停留在一种刚刚觉醒的朦胧状态,还缺乏坚定地走出大山的信念和行动。所以就只是遗憾了。】

  【一课一得】

  鉴赏诗歌的方法(三):把握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之外,天地间的一切都是“物”,一般情况下物是客观存在,但物进入诗歌,就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就成了意象,如《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双桅船》中的“双桅船”“岸”“雾”“风”等,《死水》中“死水”《山民》中的“山”这些都是意象,都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我们在品读诗歌的时候,就是要看出这些“物”所蕴含的意义,即把握住意象。把握了意象诗歌主题和诗人情感就比较清晰了。

  品味诗中的意象,还了解诗所反映的年代、诗人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这些有助于解读意象。

  【达标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芦笛( ) 簌簌( ) 潺潺( ) 颤抖( )

  朦胧( ) 寂寥( ) 彳亍( ) 惆怅( )

  颓圮( ) 鹧鸪( ) 鹳鸟( ) 悄然( )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欢乐是怎么来的?/从什么地方?/荧火虫一样飞在朦胧在树荫?

  B、 他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

  C、 所有的心事都悄然放晴/春天,请你等一等。

  D、 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象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3、下列句子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为一家人采办年货,精打细算的妈妈在街上逛了一天,晚上回来非常 。

  (2)我十分 我童年时在农村度过的那段快乐的时光。

  (3)亲爱的孩子,虽然你失去了父亲,但请你不要 ,我们大家都会帮助你的。

  A、疲惫 留恋 忧伤 B、疲倦 留恋 忧郁

  C、疲惫 留连 忧郁 D、疲倦 留连 忧伤

  4、对《欢乐》一诗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欢乐”是什么?欢乐是一种情绪,它无形、无声;而诗人却调动一系列比喻,赋予它形、赋予它色,赋予它声。表现诗人无比欣喜的情绪。

  B、这首诗十分注重色彩的配合,“白鸽的羽翅”配之以“燕子的红嘴”,这一“白”一“红”,对比分明又相映成趣。

  C、诗人通过色彩和图案的组合,把难以捉摸的微妙情绪抒写得绚丽多姿,神秘诱人。

  D、诗的最后一节情绪急骤逆转,理应重点抒发,却点到为止,从而留下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填补,这是在艺术构架上的匠心所在。

  5、下列诗句使用修辞格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欢乐)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B、她彷徨在这寂寞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C、若不是雷声提醒虫鸣,我几乎忘了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D、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 B、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7、与《山民》主旨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能力提升】

  1、阅读戴望舒的《偶成》,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 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 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 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务力和感染力。

  D、 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2、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回答问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A、《老马》承继了杜甫《瘦马行》、李纲《病牛》等咏物抒情的现实主义传统。诗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与农民息息相通,诗中的“老马”形象正是30年代饱受剥削,含辛茹苦的农民象征。

  B、“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两句诗从两个侧面塑造的老马的形象:一是任劳任怨惟恐付出的少;二是忍辱负重,情状怆然。

  C、“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诗句坚韧沉默的性格,丰富的内心活动,是老马形象的另一特点。它有苦、有怨、,也有愤怒,却无力改变现状。

  D、写实手法,逼真的细节描绘,诗中所展示的丰富联想与想象,以及隔句押韵的旋律美,使本诗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拓展创新】

  “词无达诂”说的是个性化鉴赏的问题,结合你读这几首诗的感受,挑选一首诗,谈谈你的独特体验。

【山民的教案】相关文章:

插花教案与反思小班教案06-16

雾 凇(教案)优秀教案06-04

《坚强的锡兵教案》教案06-06

教案06-03

关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06-12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案设计06-16

咕咚教案04-15

捞鱼教案04-15

倒数教案04-15

螃蟹教案04-1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