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文言文翻译练习

文言文翻译练习

时间:2022-06-13 09:28:57

文言文翻译练习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翻译练习,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言文翻译练习

文言文翻译练习1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翻译: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文言文翻译练习2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 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注] 想见:思慕。 风采:此指某些官吏具有的刚正的风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觉,痛咎谢咎:归咎、责怪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

  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诣官而诣城决之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B.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为人谦虚恭谨简单朴素,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都找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渴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象其他谏官那样勤心政事,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不怕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提倡修养孝道德行。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4分)

  (2)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4分)

  (3)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①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②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③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 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的指斥裴延龄的罪状,意气激昂地依据大义,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把学生们找来说:“凡是求学的人,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懂得忠和孝,你们有长期没有回去探望亲人的吗?”第二天到阳城那申请回家奉养老人的有二十多人,有三年没有回家侍奉老人的,阳城就斥责他。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置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了。

文言文翻译练习3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翻译: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言文翻译练习4

  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翻译: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文言文翻译练习5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翻译: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文言文翻译练习6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城:②益:③更:④辍:

  2.翻译: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3.断句并翻译。

  断句: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翻译:

  4.请说一说这段文字的主旨。

文言文翻译练习7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欻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倩:请。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③洫:田间的水道。④欻(xu):忽然。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 ) (3)会有土寇( )

  (2)自谓可将十万( ) (4)沟洫甫成( )

  18.(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

  (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

  A. (1)(2)相同, (3)(4)相同 B. (1)(2)不同,(3)(4)不同

  C. (1)(2)不同, (3)(4)相同 D. (1)(2)相同,(3)(4)不同

  1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译文:

  (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译文:

  20.(1分)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21.(1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

  22.(3分)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7.(1)大约,大概i (1)率领,带领; (3)恰逢,适逢,正好,正赶上; (4)才,刚刚

  18.D((1)形容此词尾,的样子;(2)代词,这样;(3)为所表示枝动;(4)动词,成为)

  19.(1)拘泥于占籍的人愚蠢,怎么竟然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

  (2)刚删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也不会偏执于旧谱。

  20.性孤僻,好讲古制(答迂阔不可行不得分)

  21.纸上谈兵(或食古不化、墨守成规)

  22.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

  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抑郁而死了。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何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文言文翻译练习8

  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翻译: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文言文翻译练习9

  原文: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翻译: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文言文翻译练习10

  一、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如:

  子曰:孔子说。

  庆历四年春:庆历四年的春天

  注意:古代“山”有时专指泰山,河指黄河,江指长江。

  二、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如: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逃跑。

  一厝朔东:厝,通“措”。

  三、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作调整。

  如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才符合现代文习惯。

  何陋之有:倒装句,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尝贻余核舟一,……”: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五、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

  如

  夫大国,难测也:“夫”,

  “何陋之有”:“之”,

  学而时习之:“而”

  巩固练习:

  一、把下列一段文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昔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弈不胜则啮其子。人日:“是非鹄与子之罪也。盍亦反而思乎?”①弗喻。卒病躁而死。②(《郑有躁人》)

  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这不是靶子和棋子的`过错啊!你为什么不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想一想呢?(5分。“是、鸽、子、盍、反”每错一处扣1分,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扣1分。)②他总不明白,终于因为急躁而得病死了。(3分。“弗、喻、卒、病”每错一处扣1分)

  (1)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2分)

  (2)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要陈放它的地方。(3分)

  (3)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的老百姓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3分)

  【文段参考译文】

  国家小而且人民少。使百姓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都不使用,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什么地方要陈放它。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人们以他们所吃的食物为甘美,以他们所穿的衣服为美好,以他们所住的房子为安适,以他们的风俗为快乐。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的老百姓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

【文言文翻译练习】相关文章:

初中一年级翻译练习07-02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参考06-03

练习精品教案06-16

练习3的教案06-16

《练习七》教案09-14

文言虚词练习07-04

《练习》教学设计范文07-20

古筝的练习方法总结07-08

练习课的总结与反思07-08

《整理与练习》教案范文07-1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