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时间:2022-06-13 08:11:12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1

  【原文】

《水调歌头》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赏析】: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 。“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 。“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 。以上五句新颖别致 ,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今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 ,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 ,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 。在作者看来 ,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 。其实 ,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客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水调歌头》苏轼2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来欣赏咏月诗词。

  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

  3、体味《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预习

  导语:今天,我们走进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使人想起团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中秋享受团圆的幸福,于是在众多的中秋咏月诗词中,总是离不开伤感的情调。那么宋代文学家苏轼他又是如何面对离别的惆怅的呢,为什么他的这首词称得上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呢?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会找到答案。

  1、搜集咏月诗词(不少于三句)。

  2、注音:

  阙( )乘( )琼( )不胜( )转( )绮( ) 婵娟( )

  3、用“/”划分朗读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解释:

  达旦: 兼怀: 几时: 把酒:

  宫阙: 何年: 乘: 归去:

  琼楼玉宇: 胜: 不胜:

  弄: 何似: 朱阁:

  绮: 绮户: 无眠:

  不应: 恨: 何事: 全:

  婵娟: 共婵娟:

  5、翻译全文:

  6、了解作者:苏轼,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 派的代表,如 。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7、查阅资料,收集本词创作背景:

  8、熟知内容:

  ①全词的感情基调是 ,中心句是 , 。

  ②概括词上下阕意思: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互动探究

  ㈠、一读课文,字正腔圆,读准字音。(预习2)

  ㈡、二读课文,有板有眼,读对节奏。(预习3)

  ㈢、三读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预习4、5)

  订正、笔记栏

  ㈣、四读课文,有情有味,读透词境。(预习7、8)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预习8②)

  2、上阕开头四句反映了词人对 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联系预习7写作背景)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了他 的心理。为什么?

  4、矛盾最终结果是 。从“ , 。”两句可以看出。

  5、下阕是 引起“离人”的无眠。作者想通了“ , ” 是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自古皆然,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既然离别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 的心态。(联系预习8①)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联系预习8①)

  7、朗诵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发挥联想和想象,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小结收获: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将怎样面对?

  五、课堂作业:

  1、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六、课后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结语: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不幸,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理性的绷带包扎感情的伤口,我们人生便会少几分痛苦,多几分快乐,少一些无奈,多一些智慧,少一点愁肠百结,多一点豁然开朗!

《水调歌头》苏轼3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指的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他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主要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然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这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与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具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他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之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以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要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与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与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与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与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与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与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与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与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水调歌头》苏轼4

  学习目标

  1、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点

  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预习导学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琼绮婵娟阙

  2、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3、背景链接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39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合作探究

  学习《水调歌头》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通词意

  (二)文本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何深意?

  3、词中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名句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拓展延伸

  话说《水调歌头》。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其他的星宿马上显得黯淡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水调歌头》苏轼5

  今天是中秋—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我孤身在外,不能与家人相见。不过今晚月色正好,趁此先饮它三百杯再说。来到院里的石桌旁坐下,我举杯开怀畅饮。不觉月已当空,我也有些微醉二抬头望天,圆月又大又亮,它的光辉驱走了人间的黑暗。

  我不禁把酒对月,高声问道:“月啊,你什么时候就高悬夜空了呢?’’月儿静默着,一声不响。凝望着它,我仿佛看到那美伦美奥的月中宫殿和各式各样的珍奇·…,’此时,微风吹来,我的衣裙凌空飘舞,风儿似乎要带我飞向月宫。我迎着月的光华,仿佛真的腾空而起。飞着飞着,我感到一股凉意直人心脾,不禁又踌躇起来天上虽好,但毕竟是仙界,凡人本就不该进人。联想到起伏坎坷的仕途、勾心斗角的官场,真是“高处不胜寒,,!于是,月良前的仙宫又成为遥远的景致。顾月起舞,我为自己身在人间而欣慰。夜深酒罢,我走进屋子,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思潮I湃·一月儿似乎总要跟着我,它转过朱红的阁子,低低地扫在雕花的.窗户上,照得我更难以人眠。

  月儿不该对我有什L怨恨吧,可为什么偏在我与家人分离时来刻意显示圆满呢‘回想当年一家人在一起时,骨肉相聚,手足情深,其乐融融:如今却天各一方,中秋佳节也不能团圆。是啊,人总有悲劝离合,就如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总是充满了波折,不亘能一帆风顺,许多美好的愿望,也总是难以实现—这在话今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还是要豁达地面对失意,而不提陷人其中无法自拔。凝望着月亮,我不由得遐思绵绵,又想念起子由弟来了子由弟啊,你也一定正对月思兄吧。明月啊明月,请你遥瓷我的祝福:愿子由岁岁平安,虽相隔千里,却能与我共享这崇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苏轼6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释】这首词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

  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

  语段的横线上。(3分)

  乐声初发, ;转而骤然突变, ;继而由刚转柔, 。

  15.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特色。(6分)

  16.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4.(3分)示例:轻柔哀怨 高亢激昂 缥缈悠远(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评分要点:理解“目听”的意思(2分),结合、理解诗句合理(2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16.(4分)苏轼被变化多端、起伏抑扬的琵琶曲触动(1分),心生对人世沉浮的慨叹(1分);白居易为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所打动(1分),感伤于琵琶女天涯沦落的遭际,心生同情与共鸣,自伤贬谪之痛(1分)。(意思对即可)

《水调歌头》苏轼7

  《江城子》

  苏轼

  (乙卯(mǎo)正(zhēng)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ng),自难忘(wng)。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又有断肠处一说)

  注释: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ng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6)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7)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8)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9)顾:看。

  (10)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相关试题及答案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分)

  2、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3、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

  4、对甲词中的高处不胜寒一语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吗?(2分)

  5、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又不尽相同,试作简单的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朝廷;弹筝的美丽女子。

  2、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一个弄字,其实包含了词人惆怅之心、孤独之心和赤诚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隽永,唤起了我们无限遐想,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忽闻江上弄哀筝的弄字意为弹奏,它传达的是弹琴者漫不经心的情态。

  3、D

  4、根据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5、前者:是无我之境,只是客观地描述分局两地的人们共赏月光的情形。后者:则是有我之境,是作者寄语远方的弟弟,也寄希望于明月之有情。

  对比赏析:

  江城子赏析

  这首《江城子》作于乙卯(公元一○七五)年,这时他四十岁,在密州作官。一次梦见了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之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为悼念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而作。生死阔别,本词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上阕写死别十年,一直对亡妻铭记在心,但亡妻若能见到自己,也会认不出来,因我过于衰老。于是由悼亡到自伤,哀婉凄凉。尘满面道尽十年辗转尘世,历尽坎坷和创伤。下阕记梦,兼写生前死后。小轩窗,正梳妆,既是十年夫妻生活的回忆,又是梦境。相顾无言二句,状写今日失意、哀苦无处诉的情怀。具体真实,生动传神。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自素,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

  水调歌头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苏轼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既不写明月之美,也不写佳节之欢,突如其来地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可能是为了挣脱写中秋词的俗套,但更有可能还是长期以来心灵深处一大堆疑问的突然爆发。"明月几时有",猛一想这是人人皆知的事。细一想这却又是人人都无法知道的事———这是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发现的一连串的疑问。虽是突如其来,但却不是偶然。一连串的疑问,焦点是明月。可诗人想象的翅膀,却驰骋六合:忽而青天,忽而明月;忽而玉宇,忽而人间;忽而神话,忽而现实。但他无论问到什么地方,也没有问出个确切的答案。问得一步比一步难答,疑得一步比一步甚远。在如此深沉的一文中,究竟寄托着什么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所表达的感情起了剧烈的变化。疑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迷惑,就是要把难以解释的问题问个水落石出;把犹豫不定的思绪问出个坚定的信念;把茫茫不知所措问出个踏踏实实。假如明月是几时有,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都问不出个究竟来,那么琼楼玉宇的高处到底能胜寒还是不能胜寒,岂不是更加难以肯定,更加茫然莫解了吗?人没有上天的欲望则已,一旦产生了这种欲望,精神就只能沿着"恐"的方向发展,而不能给信心找出丝毫的根据。这几句词形式上是想寻求答案,内容上却是发展了疑问。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的感情又一次起了剧烈的变化。虽然问得如此深沉,如此全面,如此诚恳,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虽然由疑而欲,由欲而起舞了,但弄影的人并未上了自己所向往的青天,而是依然在堤上徘徊。问方向,方向不明。问信心,信心不足。问归宿,归宿不清。以茫茫莫解开始,以茫茫莫解告终。以解惑为目的,最后还是一团困惑。

  这段写中秋佳节的文章,虽然写了月,写了酒,写了舞,却没有写丝毫的欢乐和半点的信心。实际上是借中秋明月,作了一大段问天的诗。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寄托着自己鲜明的爱憎。东坡在词里所寄托的却是尚未确定的一种矛盾状态———既不敢信心百倍地上,又不肯死心塌地的下;既不能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又不能心甘情愿地舍弃;时而天上,时而人间,一会儿理想,一会儿现实的一种迷离恍惚的特殊精神状态。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矛盾的精神向确切的感情过渡。这里写的不再是向明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而是明月紧紧地照着人。它由红楼照到绮户,由绮户照到不寐的人。人为什么不寐呢?不是良宵的欣慰以及佳节的欢乐和兴奋所至,而是伤离怨别,对月怀人的结果。

  “不应有恨”,月是无情之物,不应有恨。但是人偏偏要在无情之物中,写出有情之恨来。“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是问月,实际是问人。月的圆缺是可以预料的,人的离合确实很难预料的。在这个巧妙的疑问中,暗暗的流露出因意外不幸而沦落异乡,良宵佳节骨肉不得团聚的愤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像怕人识破借问月而泄出的愤慨,刚刚把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略加发泄,便立刻用理智把他辩倒。虽然没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不应该的,但却明明地表示:月的.残缺,人的悲离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知道是难全,为什么还发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一个失意的人,孤零零的冷冷清清的在异乡暗度良宵佳节,其寂寞的感情想用理智来克服,总是有些勉强的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段写骨肉离情的文章,体现出全和缺的观念。既没有走向“不完全宁愿无”的绝境,也避开了“抱残守缺”的死胡同。从“转朱阁”到“共婵娟”,由恨不全,而承认难全,由承认难全,而把全寄托在愿望上。诗情螺旋式的发展着—既不一味的怀恨,也不一味的悲观。

  苏轼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的全缺观念,是互为表里的。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诗情起伏过程中,诗人是中能以高昂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一轮光辉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终,从现实生活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然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还没有失掉信心。

《水调歌头》苏轼9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诗。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的是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的是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译文

  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切切私语。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乐曲就如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一般,极尽缥缈幽远之致。

  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好像走进悬崖峭璧之中,寸步难行。这时音声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坠入深渊,一落千丈,之后弦音戛然而止。弹者好像能兴风作雨,让人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坐立不宁。弹者把琵琶一推放下,散去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君章质夫无不为之倾心同感。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诗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②隐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诗的檃括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诗的形式,宋人常有此类作品。

  ③昵昵:音逆,古音尼。象声诗,形容言辞亲切。

  ④尔汝:表亲昵。

  ⑤填然:状声响之巨。

  ⑥青冥:①形容青苍幽远。指的是青天。②形容青苍幽远。指的是山岭。③指的是海水。

  ⑦跻攀:登攀。跻音机。

  ⑧寻:长度单位。《史记·张仪传》有“蹄间三寻”。索隐云“七尺曰寻。”亦有云八尺为寻者。如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皆惯见之长度也。

  赏析

  苏轼通过联想,在上阙运用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旖旎,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在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诗具备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韵味。

  诗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 ,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的是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轻柔而又哀怨。“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结尾的“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给人缥渺幽远之感,。"回首暮云远",让人联想起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之将士,也与上文中“轩昂勇士”相联系,将独立的音乐片段串起来。白云浮动,柳絮漂浮,若有若无,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却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与啁哳之声相伴,唯独彩凤不鸣。这里写以凤凰不鸣,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之后琴声在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诗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的是间风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双方紧密关联起来。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 ,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推手从归去”描写的是琴师奏完将琴推开的动作,也在其中暗示这诗人心中归隐的情怀。“无泪与君倾”,表现出诗人此时肠中之郁结,比起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不堪较之,更为含蓄,也更为深沉,虽然无落泪,但是更加表现出心情的郁结。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诗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诗的“隐括”,即把韩愈的诗文《听颖师弹琴》剪裁改曲诗,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绘,但又在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诗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苏轼10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宁九年(1076),苏轼知密州已有两年。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幕府掌书记,兄弟六七年未见。中秋之夜,苏轼携客人登超然台饮酒赏月(见《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小引,《苏轼诗集》卷十四),通宵欢饮,豪兴大发。望月思亲,赋词放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坡仙”旷逸的情性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

  词前片写“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想象和俊逸浪漫气息。牵人神魂,沁人心脾。词的意境显然受李白诗的影响,但又有所新发。“明月几时有”两句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同时又暗用此诗“皎如飞镜临丹厥,绝烟灭尽清辉发”诗意。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正是《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意,赞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而词人倜傥潇洒之丰神亦尽在这一问之中。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意欲“乘风归去”,词境较李白《把酒问月》更为空灵蕴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词情一顿。“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融化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借用李白诗中洒脱不羁形象和清朗空明意境,舍却原诗孤独迷惘的情绪,表达了苏轼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的精神面貌。琼楼玉宇,乘风奔月,月宫高寒,无一不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被词人信手拈来表现其中秋月夜的“欢”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写尽了“欢”,也写活了“醉”。

  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流转,斯人不眠。苏轼与苏辙手足情笃。苏轼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无眠”者,与客长饮之苏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亲普天下“无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会有多少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忧思无眠呵!月圆而人未圆,不由苏子不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刻而常圆呢?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此一问,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词人运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旷达洒脱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结束全词。只要“人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只要“人长久”,今虽不聚,总会有团圆之日。至此情绪一宽,圆月的光辉似乎也更为清朗可爱了。

【《水调歌头》苏轼】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苏轼07-04

《方山子传》苏轼07-04

语文《赤壁赋》苏轼06-1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1-03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06-1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