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农作物教学反思

农作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20 12:38:31

农作物教学反思

农作物教学反思

农作物教学反思

  农作物教学反思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南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因及特点。本课教学难点是房屋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预习导学模式教学,我有如下反思:

  一:本课教学优点以及我的收获:

  1:本节课注重于分析、比较,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种植业的产生,房屋的建造,原始手工业的开始等。

  2: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对于河姆渡、半坡遗址的农耕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几幅劳动工具、农作物、陶器的图片,看图学史,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些文物中蕴藏的历史信息,还原农耕生活的原貌; 对于房屋特点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遗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对于这一点,并不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气象资料图片,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如何居住得舒适,学生发挥想象后,再揭晓答案,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5: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预习和观察图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缺点以及本课不足:

  1:本节课是新生刚接触的第二节历史课,我没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教学及引导学生学习,没有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模样时不够到位,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这是今后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是古代史的学习中,要多给学生展示历史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记忆深刻。:

  3:教学中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注重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给学生搭梯子,让学生自己顺着梯子向上爬,达到需要的高度和目标。而不是老师强制地将学生生拉硬拽到这样的高度。这个方面我还做的不够,以后应当改进。

  4:在本课教学中应当加强重难点的突破,从而让学生加强记忆,了解主次。这个方面在教学重还做的不够好,预习重也没有注重,以后应该改进。

  农作物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顺利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遁“不违反时”的规律;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准南则为橘”的道理。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反观这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有以下三点:

  1、充实教学内容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课堂上,我决定采用小组教学法。课前,让学生分成“春、夏、秋、冬”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农作物季节性的生长进行研究,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调查等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课件欣赏各季节的变化,结合观察教科书中的七幅图画,让学生讨论在农村一年之中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过程。并且请学生根据自己在课余时间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

  2、精心设计小组的学习任务。

  因为把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热点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促进合作学习。所以我给每一个小组布置的任务是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生活中的体会,谈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向父母和长辈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因此,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全情投入,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3、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

  整节课,我将自主展示、讨论交流、直观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充分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了听一听、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答一答、唱一唱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体验活动中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从种植到收获》一课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关注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并不是极个别学生的“互动”,而是要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让他们能通过小组学习,把课前的学习经验迁移至课内,形成新知,让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小组内交互传递,内化升华,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

【农作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长城教学反思05-29

《搭石教学反思》的教学反思05-06

教学反思《解方程教学反思》05-06

教学反思《灰雀教学反思》05-06

对英语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08-15

教学反思的反思成分04-29

比的教学反思07-16

精编教学反思:《老王》教学反思06-10

反思性教学需要勤于调整反思的化学教学反思09-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