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8 21:31:04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一

  昨天,我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了乘法分配律探讨学习,从作业的反馈中,一部分同学的作业相当完美,对公式的应用,变形拓展都能应用自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乘法分配律的“分别”相乘理解得不清楚,没有把每个加数与因数相乘,造成作业正确率低。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我积极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找出他们思维中出错的原因,正确进行补救,以达到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灵活应用。

  一、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注重从例题的解答中引导抽象出乘法分配律。强调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材中植树情境图给出了以下的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这一问题,得到了如下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①每组有多少名同学? 2+4=6人

  ②25组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 6×25=150人

  综合列式:(2+4)×25

  =6×25

  =150(个)

  方法二:①挖坑种树有多少人? 4×25=100人

  ②抬水浇水的有多少人? 2×25=50人

  ③一共有多少人? 100+50=150人

  综合列式:4×25+2×25

  =100+50

  =150(人)

  同学们很容易得出(4+2)×25和4×25+2×25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这时同学们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数的积的和,而忽视从乘法意义角度去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4+2)×25=4×25+2×25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6个25,右边表示4个25加2个25,等于6个25,所以,(4+2)×25=4×25+2×25

  二、注意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练习。

  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时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把算式做成(80+8)×125

  =80×125+80

  =10000+80

  =10080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让学生划出分别相乘的箭头如:

  提醒同学把箭头画出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括号外的因数相乘,这样尽量减少一些把一个加数乘掉的同学。

  三、多进行分组练习

  一组:15×(8+4) (80+8)×125 (40+4)×25

  47×(100+1) 78×(200+2) (100-1)×125

  在练习上述题后,让学生观察括号里的数如果不运用乘法分配律会变成怎样的一个算式:

  15×12 88×125 44×25

  47×101 78×202 99×125

  这些算式我们如何将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相加的形式,这两个加数尽量要拆成整十整百或是与外面的数相乘能得整十整百的数。

  在让学生在对乘法分配律基本公式的运用掌握较好之后,再进行第二组乘法分配律反方向运用的形式。

  篇二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篇三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 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 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 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 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 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