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初中语文《孔子世家》导学案

初中语文《孔子世家》导学案

时间:2022-07-03 14:00:21

初中语文《孔子世家》导学案

初中语文《孔子世家》导学案

初中语文《孔子世家》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1~5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4、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

  一、了解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 基础知识积累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由是反鲁( )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

  3、师襄子辟席再拜( )

  4、几然而长( )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文言实词的意义

  1、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

  2、祷于尼丘得孔子( )

  3、字仲尼,姓孔氏( )

  4、及长,尝为季氏史( )

  5、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

  6、请与孔子适周( )

  7、仁人者送人以言( )

  8、窃仁人之号( )

  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 )

  10、弟子稍益进焉( )

  11、与齐太师语乐( )

  12、眼如望羊( )

  13、师襄子辟席再拜( )

  (三)指出解释下列句中的活用词

  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 )

  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 )

  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其先宋人也

  2、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3、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也

  4、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5、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五)难句解释

  1、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2、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三、概括1至5段的内容

  1、 第一段

  2、 第二段

  3、 第三段

  4、 第四段

  5、 第五段

  四、阅读探究

  1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方面的评价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习课文6-11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学习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感受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人格魅力。

  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

  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一课时学案)。

  二、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

  2、意者吾未知邪 ( )

  3、夫子盖少贬焉 ( )

  4、赐,而志不远矣 ( )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楚救陈,军于城父。( )

  2、陈、蔡大夫谋曰。( )

  3、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讥: 。疾: 。)

  4、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

  5、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

  6、从者病,莫能兴。( )

  7、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

  8、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

  9、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

  10、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

  11、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

  (三)词类活用

  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 )

  2、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纲、经、统、理,都是 ,分别是 、 、 、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

  2、子路愠而见曰。( )

  3、予一以贯之。( )

  4、吾何为于此?( )

  5、人之不我信也。( )

  6、人之不我行也。( )

  7、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

  8、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

  9、不容然后见君子。( )

  (五)难句解释

  1、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2、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三、课堂探究

  1、课文第6、7两节写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作者描述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

  明确:

  2、课文8-10节写了孔子与三个高徒的对话。三个高徒对孔子“吾道”分别有怎样的看法?从他们的对话中,能够反映各人怎样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明确: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三课时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

  1、研习课文12-19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掌握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缪, )

  2、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监, )

  3、孔子语鲁大师。 (大, )

  4、所慎:齐,战(11),疾。 (齐, )

  5、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 )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书传》: )

  2、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 。 质: 。)

  3、吾从周。 (从: )

  4、假我数年。 (假: )

  7、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六艺: )

  8、绝四。 (绝: )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 。 必: 。固: 。 我: 。 )

  10、所慎:齐,战,疾。(齐: 。 战: 。疾: 。)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隅, )

  12、则弗复也。 (弗复: )

  13、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弗乎: 。 病: 。没世: 。)

  14、乃因史记作《春秋》(因: 。)

  15、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 )

  16、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可与人共: )

  17、弗独有也。 (独: )

  18、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 )

  (三)词类活用

  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序, )

  2、推此类以绳当世。 (绳, )

  (四)古今异义

  孔子语鲁大师。(大师,古义: 。今义: )

  (五)特殊句式

  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

  2、天王狩于河阳。( )

  (六)成语典故

  1、韦编三绝

  2、举一反三

  (七)难句翻译

  1、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

  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2、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3、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二、课堂探究

  1、概括文章这一部分(12——19节)所写的事件及影响。

  明确:

  2、孔子在育人方面成绩显著,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可谓儒家之“正果” 者颜渊对孔子的评价是: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对这段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

  三、布置作业

  预习第四课时导学案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20-22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4、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背诵课文第22节。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 )

  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 )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 。卒: 。)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 。)

  3、相诀而去。 (诀: 。)

  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 。室, 。)

  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以时: 。 )

  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谒: 。)

  (三)词类活用

  1、唯子贡庐于冢上。 (庐, 。)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家, 。)

  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 (奉祠, 。)

  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祠: 。)

  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宗, 。)

  (四)古今异义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中,古义: 。今义: 。)

  (五)特殊句式

  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

  2、唯子贡庐于冢上。 ( )

  (六)难句翻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四、课堂探究

  1、 概括文章20——22节的内容。

  明确: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五、课文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明确:

  六、布置作业

  背诵最后一节

  附:名言名句

  (一)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阐述的名言: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出自《论语》的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言必信,行必果。

  1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5、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