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论语》导学案

《论语》导学案

时间:2022-07-03 13:08:59

《论语六则》导学案

《论语六则》导学案

《论语六则》导学案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走进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被历代统治者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2.了解论语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书二十篇,首创语录体,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共称四书五经。

  学习目标:

  1. 读准字音,积累重点实词

  2.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练背诵课文

  【自主合作】

  1. 读一读

  不亦说乎 ( ) 不愠 ( ) 不思则罔 ( ) 不学则殆 ( )

  吾十有五 ( ) 好之者( ) 不逾矩 ( ) ( )

  2. 找一找

  学而时习之 ( ) ( ) 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

  温故而知新 ( ) ( ) 可以为师 ( )

  不思则罔 ( ) 不学则殆 ( )

  好之者 ( ) 乐之者 ( ) 择其善者( )

  吾十有五 ( ) 三十而立 ( ) 四十不惑( )

  不逾矩 ( )

  3. 译一译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虚词“而”的用法

  2.理解孔子的学习主张

  一、“而”的用法总结

  ① 表承接:就 ② 表递进 :而且 ③ 表转折:但是

  (1)学而时习之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

  二、合作探究

  1、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原话回答

  2、孔子在学习态度 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原话回答

  3、孔子终身学习,取得了哪些效果?用课文原话回答

  4、孔子在与人交往的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5、请就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体会

  三、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