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初中一年级政治优质课

初中一年级政治优质课

时间:2022-07-02 17:27:29

初中一年级政治优质课

初中一年级政治优质课

  导语:初中政治课的优质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优质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理念要新

  1.理念的内涵

  三大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略)

  2.理念的运用——纠正几个误区

  (1)激励不过度

  (2)点拨能到位

  (3)“动”“静”要和谐

  “动”——学生活动“静”——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与手段,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4)“形”“质”要统一

  “形”——形式;“质”——内容

  A.理论阐释

  *教学不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形式应该多样。

  *课堂也不是惟一的教学场所,应该挖掘课堂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

  外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形式与内容应该统一。

  *分数不是惟一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指标,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

  B.实践思考

  *小组合作≠小组合座——合座是形式,合作才是内容。

  *多样评价不是不要评价——科学的评价。*教师主导不是教师不导——教师的作用。

  二、目标要明

  1.存在误区

  (1)目标定位低,“识”“识”脱节。

  前者指知识,后者指认识.如历史学科过多地强调历史知识的把握、历史技能的运用,忽视历史学科情感目标和道德目标的养成,目标不明当然会造成学生学习任务的模糊。

  (2)舍本逐末。许多教师热心于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但往往忽略掉对教学目标的探讨。

  李秉德《教学论》关于模式的定义: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以及评价——模式的确定先

  要有指导思想,其次要有明确目标,然后才能考虑研究方法与策略。

  2.实践思考

  *主题明确:一堂课的核心思想在教学中体现。*思路清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以后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主体呈现: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判断教学效益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哪些具体进步。

  *亮点突出:教学高潮的设计;实现高潮的方法与手段

  三、设计要精——教材的再处理

  1.设计原则:教材整合、主线梳理、知识内化、情感渗透。

  使静态的、生硬的教材知识通过教师的再处理,内化为动态的、流畅的学科认识。

  2.设计关键:问题的设计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难题:问在什么时候?

  生疑处、精彩处、空白处、关键处等

  (2)关键:问出什么样的问题?

  低思维含量与质量(如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应尽量减少,教师要尽量设计能抓住主要信息,富有挑战性、激疑性、综合性、开放性、序列性、层递性的问题。(参阅杭报上的几个问题)

  (3)方式:由谁来发问?

  教师发问→学生发问(自主、探究)

  3.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例(一道难解的题——一道必须有解的题)*教学设计要讲究科学的依据,而不是简单的增删、修改。(多元文化的交融与选择)

  四、流程要畅

  1.存在问题

  (1)教学过程封闭,一切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较少;教学内容死板,囿于课本知识,造成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分数与能力的错位。

  (2)教学存在随意性的倾向,活动缺少整体设计,只面向少数较好学生。教学进度快慢随意,忽视教学

  规律,或使学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使学生普遍吃不饱,丧失学习兴趣与愿望。

  2.解决方式

  (1)克服教学过程庸俗化。以故事、民间传说来吸引甚至误导学生,造成教学流程浅薄、混乱;

  (2)避免教学过程简单化。学生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历史知识,未能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历史经验,造成教学流程平铺直叙,缺少起伏;

  (3)纠正教学过程复杂化。不注重铺垫,提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高难度问题,造成教学流程艰涩不畅,影响学生思维,这些都是应该杜绝的。3.决定因素——教师的基本素养

  (1)教学机智与敏感——教学实施与调控的能力,新课改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加,程序加深,教学过程的预设更难,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2)教学的组织与协调——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反映,教师应该如何调控;当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映时,教师应该用什么策略去应对。

  (3)教学评价与反思——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