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2 05:15:21

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培根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交往意识,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

  2.能力:提高对交往的辩证认识能力,全面看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3.知识:知道人生离不开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交往中完善自我(重要性)。

  难点人生离不开交往(必要性)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走进我们今天的政治课堂。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接触的是父母,接着是家人、亲朋、邻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从父母到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我们正是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结识许多朋友,也正是在朋友们的伴随中快乐成长。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呢?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出示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一:人生离不开交往

  1.两幅画面:一群大雁和一只脱离雁群的大雁,说出其中的含义。

  2.阅读课本43页的实例

  议一议: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3.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有的同学则认为:我们现在地主要任务是学习,用不着费心去交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交往的必要性:

  1、

  2、

  相关链接

  知心朋友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4月13日,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在北京发布了《2000年中国城市青少年消费形态》。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选择财富、权力、信仰等其他项目的比例。同时,59%的中学生表示最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出朋友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分析,现在十几岁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陪伴,有的只是父母的说教和无尽的关爱,因而他们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

  设计“填一填”让学生自己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

  1.在生活中,自己经常与哪些人交往?________

  2.自己现在有多少知心朋友?________

  3.他人给过自己哪些帮助?_______

  4.自己给他人提供过什么帮助?________

  过渡:可见,人生是离不开交往的。那么,交往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我们继续探究第二个问题

  合作探究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展示课本34页两幅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学生若能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效果会更好

  说一说

  1.上面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

  2.图中人物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总结: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快乐时有人分享,忧伤时有人安慰,气馁时有人鼓励。这些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交往,我们能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能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情景探究:雁南是个娇弱的女孩,特别喜欢折纸,她一有空闲就不停地折千纸鹤、幸运星,课桌里总有永不尽的彩纸。但这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却生性敏感,不愿主动与人交往。班里的调皮称她是“羞答答的玫瑰”。元旦联欢会快到了,今年的联欢会增加了一个新节目,就是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出一份作品。雁南所在的三组决定做一幅幸运星和千纸鹤组成的门帘。这可是雁南的特长。从此,一有空闲,她的座位旁就围满了好学的组员,她也不再像含羞草一般默默无语,而是热心地给大家讲解折叠要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门帘很快就做好了,并在联欢会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让其他班级的师生羡慕不已。雁南变了,正如雁南的组长说:“我们最大的成功不是这扇门帘,而是雁南终于和大家走到了一起。”

  问题:1。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

  2.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

  总结: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及性格,通过交往我们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名言名语: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萧伯纳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忧愁。——培根

  总结:让学生说出其中蕴涵的道理:友情能使欢乐增倍,使痛苦减半。朋友能激励我们取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总结交往的重要性1

  2

  3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做得如何呢?)

  实话实说

  同桌生病拉下了功课,我会:—————————

  有同学向自己请教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我会:——

  马路上遇到迷路的陌生人问路,我会:—————

  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我会:———————

  模拟活动

  抽签分成两人一组,先是一人用布带和毛巾把眼睛蒙上,由同伴搀扶着走过障隘物;然后,两人对调,再走一段;最后两人都蒙上眼睛,互相搀扶着走过障隘物

  在此过程中,将相互搀扶的一组同学强行分开,让他们独自摸索。

  想一想:

  1.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2.当自己处在孤独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3.想想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交往的重要性。

  总结:实践出真知。通过活动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交往对我们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好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我们要多交有助于我们成长的好朋友,莫交坏朋友。因为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坏影响的(例如:上网吧,荒废学业)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让我们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吧!

  畅谈收获:(小结)

  ⑴只有在健康、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才能满足,

  以更好地。

  人生离不开交往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

  (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保持。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交往,谨慎,多交。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了()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

  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C.青少年与父母存在“代沟”,没法与父母交往

  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2.“认识你,记住我”说出了中学生喜欢人际交往的心声。通过交往……()

  ①可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我②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观察力③可以消除不安全感,摆脱孤寂④可以使自己获得纯洁的友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要发挥交往在人生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做到()

  ①不分良莠、广交朋友②关门闭户、杜绝来往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谨慎择友,不交损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4.小花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于是,她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1)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有关问题告诉小花她应该怎样做?

  (2)交往对小花自身发展有什么重要性?

  反思

  1.你不能理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收获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B

  4.(1)小花应该主动与同学交流、交往。

  (2)一是朋友同学的交往能够实现心灵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二是通过交往可以使我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不断完善自我。

  三是交往中朋友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第三课第二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师寄语:四海之内皆朋友。

  教学目标:

  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教学难点: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随着年龄的增大,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将来

  2.实话实说:

  想一想:自己平时都与哪些人交往?

  二.学习新课

  合作探究一: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邻里→学校→社区→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点头之交。

  2.阅读课本37页相关链接,了解内外圈的区别。说出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合作探究二:

  1.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

  讨论: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三.小结:(自己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四.课堂达标训练

  1.我来选择(单项选择)

  (1)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

  ①多一个好朋友,多一条出路

  ②结交坏朋友,会把自己引向深渊

  ③朋友不分好坏,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④交友不必分好坏,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把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语言,属于文明语言的有()

  ①“对不起,打扰一下!”

  ②“你耳朵聋了,我叫你几声你都听不见!”

  ③“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叫你怎么弄,你就怎么弄!”

  ④“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告诫我们()

  ①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②交友要慎重

  ③结交损友,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④不同颜色的东西不能摆放在一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材料分析

  小波非常聪明,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班级网络游戏的高手,但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他不屑与周围同学发展友谊,觉得他们太幼稚,却在网上结识了许多同样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有一天,玩完游戏,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弄钱以经常上网。小波答应了,几天后,小波和他的朋友因合伙抢劫被抓到了派出所。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⑴小波这是在与内圈的人交友还是与外圈的人交友,为什么?

  ⑵从小波的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

  反思

  1.你不能理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收获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A(2)D (3)A

  2.⑴小波与外圈的人交往。因为小波所交往的都是社会上的网友,不是学校里的同学。

  ⑵从小波的事件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青少年在外圈交往中应十分谨慎,避免盲从,因为现实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比较复杂。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