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1 20:03:25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一.(一)设计理念

  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所以学生也总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掌握语文。本文语言描写生动、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名人的好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贝多芬如何与命运作不屈的斗争”这一问题,通过朗读、研讨、对话、感悟,还文章以画面,还文章以旋律,还文章以意象,使学生在文章的形象、情感、直觉、想象中感悟贝多芬的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种种激情、酣畅和韵味。

  (二)教材分析

  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如小小说、人物传记,高中生则是人物传记、小说。可见人物传记在中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人物传记,大都是名人传记。这些名人,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他们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们的奋斗业绩,他们的精神品格,往往为人们所景仰。中学生正处于人生道德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法名人。中学生喜欢阅读名人传记,是毫不奇怪的。

  课本设置名人单元,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群像,有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教学这些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说,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作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学习他们,首先要学这一点。

  从过程和方法说,名人都有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也应指导学生在这方面向名人学习。

  从知识和能力说,这些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都值得揣摩、感悟和积累。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描写生动,词藻富丽,要注意作者怎样通过写一次会见,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来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能抓住特征写,用词精当而生动。而且作者的切入点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将贝多芬还原成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独特的视角来写一位伟人的写作手法,不妨指导学生来认真学习,进而借鉴来写作。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生“立人”之本和“立言”之源。教学应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让“迅哥儿”们走出“三味书屋”,投身到生机勃勃,充满竞争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去。鲁迅先生曾提倡青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让他们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而时下学生的这个世界被“应试”所禁锢,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除了关心分数高低、衣食住行之外,很少问及其余。学生的生活剩下的只有读书、考试和分数。语文教学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把“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参悟生活真谛,让学生不断吸收、内化,充实和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强烈的表达欲。

  (三)学情分析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一所全日制公立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城镇,都是独生子女。让这些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他们,平日里稍微遇到点挫折打击就痛哭流涕,选择逃避,或是怨天尤人。人格的软弱,导致他们将来的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问题。上学期的课外阅读,我给他们推荐了宋丹丹的《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的文章,文章提到“性格决定命运。如果要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想改变性格,就要改变自己的知识或者欲望,或者习惯。如果你只是去埋怨别人是毫无用处的。改变你自己,才能改变你的命运。”可大部分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通过对课文文本的教学,语文教师得担负起德育的重任,从而能揣摩语言,体验情感并与作品产生共鸣,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格美,受到精神的震撼,最终能写出有血有肉激情洋溢的读后感。

  (四)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五)教学重点

  1、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3、学会怎样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六)教学难点

  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七)课前准备

  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对于这样一位距今百余年的伟人,学生知之甚少。他的音乐,学生有听过,但不知道那就是贝多芬的音乐!所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去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学会如何抗拒痛苦,如何与痛苦共舞,去面对痛苦,甚至是学会享受痛苦,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搜索汇编成册,在阅读这些资料后,做好好词好句摘抄。熟读资料《英雄主义的“乐圣”[贝多芬的生平]》,初步感受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就像贝多芬在苦难面前毫不退缩,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的呐喊!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引读激趣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情导入: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

  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让我们走进贝多芬的心灵。(板书:课题、作者)

  学生听完音乐,畅谈感受。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这样撼人心魄的作品容易启发学生的阅读课文的兴趣。

  5分钟

  (二)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其间写了哪几件

  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己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通过朗读,正音正字,并且以声传情,以读带教,使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5分钟

  (三)研读人物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客人,请你说说贝多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

  一划:跳读课文,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

  二读: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

  三说: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贝多芬的形象。

  概括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人物描写加以分析。教师可做示范,但不能包办。如:“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等语句都表现了贝多芬对于命运的不妥协。

  5分钟

  (四)品读赏析

  文中除外貌描写外,还有许多语言描写,那么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语句的?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对命运的不妥协。

  罗曼·罗兰是这样评价贝多芬的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他28岁那年,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多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诞生在这期间。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例句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朗读,并结合外貌描写及前面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点。

  贝多芬的一些语言较难理解,可组织学声讨论。

  20分钟

  (五)延伸拓展

  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像贝多芬这样能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还有很多,同学们能否结合生活见闻、课文,举例介绍:

  学生讲述内容,感受这些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延伸拓展,拓宽知识面,感受人格魅力。

  5分钟

  (六)练笔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其中的外貌描写可谓独树一帜,模仿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写一段话。

  师点评。

  音乐是永恒的,贝多芬也是永恒的,贝多芬的永恒不仅在于其音乐成就,更在于其面对磨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今天,我们走近并走进了这位音乐大师。今后,我们还要走向我们的奋斗之路。希望大师的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能永远伴随我们去克服更多的困难。7.课外阅读、推荐读物……下课。

  创作、讲、猜。

  学以致用。

  5分钟

  三.反思: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何为的一篇人物传记,他通过写一次会见,描写了主人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来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能抓住特征写,用词精当而生动。而且作者的切入点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将贝多芬还原成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独特的视角来写一位伟人的写作手法,不妨指导学生来认真学习,进而借鉴来写作。

  如何让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震撼学生的心灵,不仅要学会写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会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我觉得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是有点难度的。

  首先,教师面对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要用激情火焰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灯”。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德国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学重在激趣、激情、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重诵读、重品析,充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感观,去感知和领悟,希望学生通过此文学习,能初步学会自读人物传记的能力,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从而体验他的痛苦,受到伟大人格力量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读过这篇文章后,能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同困难作顽强的抗争!

  恰巧这天教了本文,下午进行单元测试,作文题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很多学生都写了心中的伟人——贝多芬!热情洋溢的讴歌,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写感受!我想这是对我的最大安慰,我的教学目标已经得到了落实。

  总之,语文教学要面对现实,要面对学生,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要着眼于学生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如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那语文教学将如同断源之水,折本求花。教师要用自己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和生命之光,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须知“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河中的鹅卵石致于圆熟。”泰戈尔的这句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设计06-01

关于《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6-02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课堂教学设计06-05

小学音乐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设计06-01

小学音乐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6-0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方案07-10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反思07-09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06-18

初一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设计06-19

《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教学反思07-0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