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最新开题报告

最新开题报告

时间:2022-11-09 13:04:45

最新开题报告(通用12篇)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做毕业设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应当如何写开题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开题报告(通用12篇)

  最新开题报告 篇1

  一、论文题目:

  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20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 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 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五个方面是:

  (一) 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 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三) 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 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 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20xx年度效绩进行评价。

  四、 本文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最新开题报告 篇2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市场营销是指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企业应通过开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

  随着政府监管趋严,市场逐步规范,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依靠不规范营销保持生存,将会越来越难。海尔家电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品牌战略,现在,海尔集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销售渠道。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是迅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营销渠道创新势在必行。而与其他家电企业的博弈中,海尔集团只有创新营销观念,进行渠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自身的进一步的发展。

  2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大部分营销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在现阶段,营销理念和标准有4c营销理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有4p即研究适合网络时代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营销方式的是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如果继续借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会导致产品销售的不善,严重的会使企业的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研究适合新时代的合理营销的模式,提升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并且能综合开发利用广告信息资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1)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营销”概念,知道营销的相关理论,比如“传播的策略”,“营销的分类”及前人关于“营销模式”做了哪些研究;

  (2)明确“核心力”概念,知道核心力营销的相关理论。

  (3)结合青岛海尔公司个案,提出核心力营销的运用。

  2.具体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营销学理论概述

  1、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2、营销要素

  3、营销的分类

  4、营销模式发展概述

  (二)核心力营销理论的概述

  1、核心力营销的定义

  2、核心力营销的功能

  3、核心力营销成要素分析

  4、核心力营销基本流程

  5、核心力营销理论发展概述

  最新开题报告 篇3

  一、课题界定

  “学生文学修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学校教育”侧重于农村学校品德和行为教育。

  二、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本研究主要从语文教师修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文学素养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主要有《教师文学修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学语文课题组)、《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秋实)。这类研究是针对语文教师的研究,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为归宿点,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如《语文教师功利思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项成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马龙)这类研究虽然关注了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没有着眼于对学校整体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没有起到本质性的推动教育发展作用。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面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日渐凸显,学生求知欲日渐衰退,行为涣散,道德素质低下。家庭、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使农村学校教育如履薄冰。此课题研究意义在于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为突破口,继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1、在新形势下,对处在低谷的农村学校教育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不断完善新课程写作教学理论,摸索科学、高效的写作教学之路,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学生文学写作水平不高,少量的书籍阅读,非常低劣的文学素养状态。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做人与文学的有机统一,即通过教师有意识引领带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个性特长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

  2、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具有崇高的精神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的情况下,提升了学校品位,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学生自主阅读和创作习惯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

  2、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

  3、学生文学素养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4、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学校应搭建文学交流平台。

  六、研究假设和创新

  1、研究假设如果中小学生热衷于文学阅读和创作,进而提升人格品味。有品位的.学生造就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育出有品位的学生。学校教育出现良性循环。

  2、研究创新以往研究主要关心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功利化,大多为应试教育服务。我们研究是的是学生个体素养与学校育人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素质教育领域的问题。

  七、研究思路

  到相关图书馆以及互联网查询和搜集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了解学生阅读和写作情况以及学校教育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确定实验班级,做好实验记录,写出论文和材料;经过专家评审验收后,推广普及。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分析等,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论铺垫,形成理论部分。

  2、调查研究法

  了解学生和学校相关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部分。

  3、教育观察法

  在较为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

  4、实验研究法

  确定部分班级为实验班,跟踪记录。

  九、技术路线

  为了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具体技术路线设计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理论做出解释,提出课题研究总体框架;然后调查研究,寻求关于研究前期学生学校事实情况和过程调查,结果调查。再次,筛选实验班级,实施研究方案,做好效果的检验。最后形成研究论文和研究总报告。

  十、实施步骤

  1、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xx.04——20xx.06)

  查找文献,调查研究,撰写课题方案

  2、全面实施阶段(20xx.07——20xx.07)

  中期总结报告及初步成果展示

  3、推广总结阶段(20xx.08——20xx.11)

  课题组成员相互交流实施情况,写出阶段总结报告,教师论文和材料,

  4、结题(20xx.12)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作者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2、《面向新世纪的德育思考》作者季铁军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3、《修养学简明教程》作者栾蕾陈百军职工教育出版社

  4、《文学素养教程》作者张晓梅机械工业出版社

  5、《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作者秋实新浪博客

  6、《语文教师功利思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作者项成波

  7、《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作者马龙道客巴巴

  十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制度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善和严格的课题研究和考评制度完善,对研究时间、研究材料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教师的科研行为,为课题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2、技术支持:除动员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中国教师文学网”的有关活动外,课题组拟着手建立校内专题网页,并聘请电教老师参与管理和维护,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障: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拟拨课题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同时学校将添置相关图书、征订课题研究需要的杂志,保证课题组成员能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力争从理论的高度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学校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文学交流学习机会,让课题组成员的文学修养得到长足的进步,以实现预期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部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谢谢大家!

  最新开题报告 篇4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新课程理念还没有完全被教师们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单纯传授,忽视了知识获得和运用的过程和方法,因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中考的命题方向却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识记。因此,如何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可以有所侧重,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而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具有许多实际用途。另外,通过写作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帮助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写一篇作文,不论长短,都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妥善地组织材料,还要条理清楚。这样,在锻炼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书面表达在中考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失分率也最高,从我市农村地区20xx年中考英语成绩看,书面表达的得分普遍不高,而在日常教学中,书面表达已成为英语教学中最让学生头疼、最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缺少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大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初中学生书面写作水平,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大的铺垫作用。因此,《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就显得极有价值。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以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来源。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读写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

  2、以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指导。

  加涅在他的学习理论中采用层级分析法,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结果以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提出了学习过程"八阶段"、学习结果"五种类"和教学过程"八阶段"理论。学习过程八阶段是指:动机;注意和选择性知觉;预习;编码;寻找和恢复;概括和学习的迁移;反应的生成;反馈。学习过程五种类是指: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课堂教学八阶段是指: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这些划分,揭示了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以卡洛的语言信息加工模式为理论依据,

  卡洛模式中感觉记忆、工作记忆、永久记忆以及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表现了人类认知功能的普遍特征:外来信息以原始的和未加工的形态暂存于感觉记忆;同时永久记忆或人脑知识网络中的相关内容被激活和被调出来辨认外来信息;被辨认的和与认知活动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当新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时,一部分信息消失,一部分信息和永久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组合。对外来信息的辨认、加工和获取需动用人脑中原有的信息,同时也受到认知活动的目的、计划、策略等因素的监控和影响。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上网,查阅了《"零存整取"式初中英语写作指导和有效性评估》、《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初中英语写作三环节锻炼式教学》、《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关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在国内日渐增多,研究的途径也多样不一,也确实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新意的方法。但针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就相对较少。把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把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就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纯理论的'研究居多,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比较少。因为在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写作所占的时间相对较少,英语课堂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认认真真的记,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写作的基本理论

  2、调查研究法: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丰富的一手材料

  3、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搜集数据和一手资料

  4、案例研究法:记录学生的个案并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6月—12月

  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了解学生写作现状,组织学情调查和分析,研究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内容。

  2、启动阶段:20xx年1月—2月

  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具体方案,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3、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根据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组织实施。

  4、结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和研究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预计的突破点: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够为广大的农村英语教师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走进初中英语新课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对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让大部分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写作学习习惯,能针对不同阶段的要求写出要点齐全、句子完整、语序正确、谓语动词时态正确、习语搭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无单词拼写错误的书面表达。

  阶段性研究成果:学习笔记、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发表学生英语习作、研究报告

  最终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论文集和出版《初中学生英语习作点评》一书

  八、完成课题条件

  1、本课题组成员共有五名,均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具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历;第一负责人曾两次荣获区教坛新星称号、曾获得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具有很强的教研能力;在五名课题组成员中有一名高级教师,其余的均为一级教师;在课题组五名成员中,有三位学校行政人员,有英语教研组长,这些教师敬业爱岗,教研能力突出,事业心强。

  2、近几年学校的发展较快,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资源配置优越,在教学资料的添置上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3、在科研手段上,学校网络教室装备了10兆光纤,开通农村远程教育网,课题组成员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图书室为英语教研组征订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通(初中教师版)》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等多种刊物;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可供课题组开展交流;学校采用坐班制,除完成教学工作外,课题组成员的时间充裕。

  4、学校为课题组提供全程的服务,提供所需的经费5000元,用于购买资料及人员外出培训、开会,并且制订安庆市xx初级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

  最新开题报告 篇5

  研究背景:

  由每个小组成员提出一个课题,经过筛选和投票表决,决定了本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自行车的物理知识》。通过研究本课题可以了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并对自行车使用和维修方面多加了解。

  课题背景: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研究方法:

  1.网上查询

  在搜集资料以前,我们认真进行选题,确定所研究的选题。根据所选课题,我们有目的地在网上搜索资料,寻找与研究有关的信息,将它们保存下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搜索技巧。

  2.实地考察:

  去本市的.自行车大卖场向销售人员了解自行车的销售情况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到路边修理自行车的摊位学习自行车的常见故障和修理方法。

  3.查阅图书资料

  我们在社区图书馆、市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自行车使用和维修的资料,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主题内容。

  研究分工:

  开题报告设计:李博

  查找资料:罗振涛、王旭

  实地考察:张渴新、李嘉瑞

  总体汇报:武晓彤

  研究时间表:

  1.选好调查资料 第一周

  2.去网上调查 第二~~三周

  3.实施调查 第四~~五周

  4.实地调查 第六~~九周

  5.资料整理并完善资料 第十~~十二周

  6.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并提交心得 第十三周

  7.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报告和方案进行完善和整理 第十四周

  8.撰写结题报告 第十五~~十六周

  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

  第一课时:动员大会

  1、 对学生初步讲解科学探究课的意义、模式及发展趋势。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

  第二阶段:准备

  第一课时:课题论证

  教学活动:

  1、 学生逐一对自己所选课题宣读论证报告。

  2、 全体同学通过讨论,选出最具有研究意义而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自行车的物理知识》。并进一步共同论证其可行性。

  第一课时:成果展示汇报会

  1、 播放PPT,展示整个探究过程,由学生讲解。

  2、 课题组按顺序介绍成果:为什么选择这个子课题;结论是什么;我组的收获与体会是什么。

  3、 学生现场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讲述科学探究课带给自己的收获机对这门课程的建议;找出不足。并提出倡议:重视每一门学科,以更大的热情开展未来的探究学习! 我们的希望让大家认识了解自行车的使用和维修,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当我们使用自行车代步时,可以更科学、更安全,使自行车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第二课时:制定探究计划

  教学活动:

  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定出五个子课题。

  2、 根据子课题,学生自愿结合成课题组。小组讨论,定出本组探究活动计划方案及每人分工。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

  第一课时:教师引导性提出课题实施的主要途径以激起学生研究的浓厚兴趣。

  第二课时:指导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任务分配,提出阶段性的任务目标。布置学生接下来分头完成任务。

  第三课时:对组员们已收集的资料和他们所做记录,提出修改建议,引导学生各自从收集的现有资料中提取本人能接受的观点,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分析,共同讨论诸多观点的取舍、补充。

  第四阶段:总结

  最新开题报告 篇6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意识形成、角色转换和职业定位的重要过程。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教育实习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育实习的时间偏短,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大教育实习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建立以实习生为主体的自主、立体、开放的“过程性”教育实习模式,是提高从师任教能力,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未来教师,而教育实习又是培养学生从师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学生高尚师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世纪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的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旧的教育实习观念,改革旧的教育实习管理运行模式,在借鉴当前区内外实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师培养需要的实习新模式,切实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我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2.主要内容

  ①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②新课程对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时提出的新挑战;

  ③区内外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

  ④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对策研究;

  ⑥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把握新课改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3.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区内外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实习的差别,从中找出改进的对策。在课题研究过程还将广泛征集其它高师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课题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等工作。

  四、文献综述

  新世纪以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周济部长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可见,实践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关乎学校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如何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建立完善又切实可行的适应高师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成为当今高师院校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为此,广大理论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广大教师,对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成果:

  陈大超、陈瑶提出的“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认为,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就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实习生主体性的生成作为目标指向,把教育实践课程统合起来,构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实习运行程序: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调适过渡阶段――教育见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的阶段――模拟教育实习;全方位地独立承担起教师工作的集中实习阶段――顶岗集中实习。

  黄兆信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则指出,全程教育实习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他认为,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它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

  罗平的“三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对传统集中在大学四年级的教育实习进行改革,构建“体验--调研--实践”的三段式教育实习新模式。罗平也认为,高师教育实习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与高师生整个学习课程的始终。新的实习模式改变原有实习模式实习时间短、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缺陷,将实习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拓,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三年不断线,力求达到“细水长流、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效果。第一阶段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体验性见习。第二阶段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一周的研究性见习。内容包括观摩课堂教学、试讲、评课、教学方法调研和交流、教育理论调研和交流等。第三阶段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安排一个月的教育实习。

  此外,刘子荣、李靖云提出了“一体化实习模式”,王玉兰、左继亮提出了“全程基地式教育实习模式”等等。

  以上各种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教育实习的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了教育实习的主体性;认识到了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更是一个教学过程阶段性,强调了教育实习的阶段性;认识到了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统一体,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强调了教育实习的全程性。 这些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从一个角度或层面来说,是符合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发展的要求的。但以上研究也忽略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忽略了时代内容对实习形式的影响。如何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立足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时代背景,探索建立立体、开放的,师范院校、实习生、基地导师三方参与,以师范院校、实习生、实习基地为三维主体,以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导师制为支撑,全程分阶段为主要特征的实习模式,就显得尤其重要。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xx月x日至20xx年xx月x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xx月x日至20xx年xx月x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xx月x日至20xx年xx月x日,进一步查阅文献,在实习基地和网上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由学院确定。

  最新开题报告 篇7

  一 选题目的、意义

  一)自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理论被引进中国至今,诸多理论被其他学科所借鉴,开题报告范文。新闻叙事学便是其中之一,其重要研究目的是在充分借鉴叙事学与新闻学的理论资源基础上,从文本出发,揭示新闻叙事的特征、原理及方法。而独特叙述的话语类型——新闻话语则是新闻叙事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本文依托中国社会多元因素错综角力的复杂现实背景,以2008年拉萨“314”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叙事语法及叙事与意识形态为主要研究路径,分析相关报道的显著的、典型的新闻话语特征。

  三)论文从微观(具体新闻文本)、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宏观(新闻话语语境)三个层面,解构新闻话语,暴露新闻话语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多元关系。

  四)通过揭示媒介新闻话语权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笔者试图论证新闻话语作为国家观念整合力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五)进一步丰富发展表征理论内涵,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及媒介素养。

  二 主要方法

  一)方法框架(思维意识层面)

  1、总方法:元分析-传播话语分析(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传播分析领域)

  2、具体方法:

  1)结构分析法:

  ⑴ 微观:个案研究——【具体新闻文本分析】(定性 定量)

  ⑵ 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定量 定性)

  2)认知分析法:

  ⑴ 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定量 定性)

  ⑵ 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3)社会文化分析法:

  ⑴ 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4)批评分析法:

  ⑴ 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三 国外研究现状:

  1、布尓迪厄关于社会理论认知

  皮埃尔布尓迪厄认为古典社会理论局限于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体现了主观论和客观论的对立。主观论者往往对信念、欲望、行动者等的判断估计过高;客观论者力图从物质、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或文化逻辑等来解释社会思想与行动,并把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动者的象征结构、经验和行为更为强有力的东西。布尔迪厄认为两者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范文》。

  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必须从下列角度进行理解:既要公平对待客观物质、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又要公平对待正在建构的实践和个人与团体的'经验。

  布尔迪厄的理论基调是中庸的,其理论解释具有明显的调解倾向,这一方面为其留下了更为宽泛的理论回旋空间,另一方面也提醒笔者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在于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有侧重地研究一面不等于完全忽视对立面的因素。

  2、西方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认为,作为表象体系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或认识的职能)。

  核心观点:⑴ 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物质的存在;⑵ 意识形态不是科学理论,早期马克思属于意识形态阶段,后期马克思属于科学阶段。马克思在1845年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对以前意识形态的清算;⑶ 人道主义、历史主义都是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反人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⑷ 在意识形态的运行下,主体被剥夺了全部自由。因此个体是不存在的,个体出生前就被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询唤为主体了。

  该理论提醒之处在于作为传统上层建筑领域的新闻话语同样属于意识形态的“表象体系”,同样具备现实的、“物质”的力量。该理论强调了国家意识形态强大的控制力和

  整合能力。而局限在于彻底抹杀了作为个体的主体存在,有失偏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则在文化研究领域较好地突出了个体意识的能动反映。

  四 国内研究现状

  从1996年开始, 专门论述新闻叙事学的文章开始出现, 1999年吴炜华发表了《新闻摄影的叙事学分析》。2000年范步淹在《新闻前哨》中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刍议》,认为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响力的叙事,叙事学是探究新闻学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提出创建新闻叙事学的构想,并对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但由于当时的理论界认为叙事学是研究虚构故事的理论,故对范步淹提出的新闻叙事学建构的提议没有给予很大关注。

  2003年以后,运用叙事学分析研究新闻理论和业务的论文日益增多,2003年尚世海发表了《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2005年陈力丹、陈虹、何国平分别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序》、《试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和《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等文章。

  2005年, 曾庆香以《新闻叙事学》命名的专著出版,完成了我国新闻叙事学建构的初创之功。2006年,何纯的《新闻叙事学》也付梓出版。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新闻叙事学的概念虽已被提了出来,但真正属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却并不多,大部分学者是运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新闻学。新闻叙事学专著的出版是新闻叙事学学科建立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新闻叙事学的建构已经完成。学者们虽然发表了不少有关新闻叙事学的论文,但对新闻叙事学学科的建构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什么是新闻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也存在这分歧。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还都需要对新闻叙事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最新开题报告 篇8

  一、选题背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越来越多。各类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年轻的钢琴老师也在逐年增加,钢琴变得越来越普及。绝大多数学生以及年轻的钢琴老师的手指练习却只停留在钢琴启蒙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钢琴手指练习利用率虽高但是效果不甚明显,借鉴国外教材数量上有一定局限性。其次,我国钢琴指法练习的理论成果还没有形成体系,使得钢琴的学习者在使用手指练习册方面没有自觉性,或是在手指练习中找不到适合自身的、适合不同时期各个曲目的应对方式。同时,因为钢琴手指练习法种类和方式五花八门,使得国内外钢琴学习者在指法练习上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手指练习法,而本文通过对鲁道夫·甘茨的《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的研究分析,来告诉钢琴练习者如何找到适合不同特点的去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且系统的手指练习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钢琴的演奏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有其本身严密的逻辑系统顺序和认识发展规律。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人才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根据钢琴教学的特点,通过系统、正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反复训练积累,逐步提高。俗话说“基础越厚实,上面盖的楼就可以越高”,就是这个道理,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以及教学经验,根据不同钢琴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可以说不同的人的身材比例、四肢的灵活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所具备的演奏条件也并不一样。身体条件的差异,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手指上力量不匀、不够灵活、配合困难、相互牵制又不独立的情况。所以钢琴学习者在手指练习方面要保持经常的锻炼才能有效克服演奏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上的困难。无论是作为听众或者是演奏家都知道,精彩的音乐诠释需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细致、细腻地刻画出作曲家对于音乐形象、音乐情感,而这一切都需要无与伦比的技巧,可以说,如果没有非凡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就几乎为零。而基本技术包括了钢琴演奏中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渗透于所有伟大音乐作品的每一个句子中,每一句句子都需要钢琴演奏者的精雕细琢,以此呈现出完美的感觉。手指是演奏钢琴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用著名钢琴家涅高兹的话来说,在钢琴演奏中,手指是“前线的战士”,是“声音的制造者”,是“钢琴弹奏的直接创造者”和“钢琴家意志的执行者”。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朗则这样来强调手指的意义,她说:“要能够清晰明了,意义清楚,表情丰富地说出音乐要说的话,钢琴家应有会说话的.手指。” 而要拥有这样的手指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基本的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钢琴技巧最重要的环节,是钢琴演奏基础的基础钢琴学习者必须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对于手指、臂、腕等生理机能的潜力,都能得到非常好的发掘,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极其坚实的基础。

  技术训练是任何一位从事钢琴演奏者在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基本的技术训练每一份努力,都将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的导师曾经对我说过:“在正式练琴之前,手指练习是极为重要的!!!”这好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在大赛之前都要有相应的热身运动一样。在我们日常的练琴中,合理分配练琴中作品与“热身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那么前一个小时的基本手指练习的“热身”是极为重要的。有了热身手指彻底活动开了,余下的练琴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甚至花两个小时就可以达到三个乃至四个小时的练琴效果。从业余的考级中我们看到音阶、和弦、琶音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考试项目,作为专业院校学生技术考核中也同样会考这样的项目。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演奏得人技术训练对于任何层次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训练是不同层次人群必不可少的武器。但是在很多业余学生从不或很少进行技术训练练习,有些人只是为了应付钢琴考级才应考级要求弹奏相应的几个调的技术练习,更有甚者对调性感全无,只了解从什么音到什么音的位置。更别提这种技术练习中对自己会有什么作用?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平常的学习及练琴中就放弃这个部分了。这部分对基本功的忽视的人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技术生硬、进步缓慢、练琴效率极低。而不少令人感到“进步神速”的学生却在技术练习上下苦功夫,他们的苦练所带来的甜头就是在更进一步在这里下功夫,这种良性循环使他们取得了飞跃,并且一直不断的进步着,也同时获得相应的成就。许许多多的钢琴家更是从小起直至整个演奏生涯当中从没停止过一天的基本技术的练习。在这一切证明之后,难道你还能怀疑钢琴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吗?那么,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进行这一训练呢?答案是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中越多越好。针对技术训练的教材很多,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针对技术练习的主要是法国的教材《哈农》、上海音乐学院陈庆丰教授的《钢琴音阶琶音和弦》、法国科尔托的《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施那贝尔的老师、奥地利的施密特《钢琴手指练习》,这些在通常的钢琴教学中这些教材被人们广泛所使用。笔者论文中介绍的鲁道夫·甘茨的《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不仅仅涵盖以上教材中的侧重点,而且还立足二十世纪音乐语汇创造出新的训练方法。二十世纪存在着许多新的语言,因此我们再训练中有不同于其他音乐风格的特征,因此选用一本合适于技术练习的教材对演奏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鲁道夫·甘茨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早年求学于苏黎世音乐学院与 Friedrich Hegar(弗兰德里奇·黑格尔)学习大提琴,然后又与 Robert Freund(罗伯特·弗里德)学习钢琴,他又同时在洛桑音乐学院与 Charles Blanchet(卡雷斯·布兰切特)学习作曲。在 12 岁时就被公众成称为大提琴家,在 16 岁时也被称为钢琴家。1896 年 3 月 20 号,在洛桑首演拉赫玛尼诺夫升 C 小调前奏曲,6 月 24 号,演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同时获得艺术家文凭。在 1897-1898 年期间,他在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斯特拉斯堡拜在 F. Blumer(F·布拉莫)学习钢琴,在 1899 年鲁道夫·甘茨参加在柏林的专业钢琴课程并跟随 Ferruccio Busoni(费鲁奇奥·布索尼)学习钢琴。1901 年至 1905 年鲁道夫·甘茨去了美国并以教授身份加入芝加哥音乐学校任芝加哥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1905-1908 年,鲁道夫甘茨在美国与加拿大讲座多次。1921 年至 1927 年出任圣路易斯音乐总监并且担任圣路易斯管弦乐团指挥之后他便往返于美国、欧洲相继巡回演出。1929 年任芝加哥音乐学院负责人,1933 年成为芝加哥音乐学院校长,他邀请了阿诺尔德·勋伯格来任教,但是勋伯格的健康原因不适合他在芝加哥生活。他在 1938 至 1949 年期间,他与纽约爱乐乐团和旧金山交响乐团一同成功举办了年轻艺术家系列音乐会,同时他还是芝加哥音乐学校的钢琴系主任。1954年虽然他从芝加哥大学退休,但是直到 90 多岁,他仍兢兢业业的为学生授课。

  最新开题报告 篇9

  一、选题缘由

  我长期带小学数学,且一直教的是老教材。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老教材就是单一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可能导致优生认为太简单满不在乎,中等生认为刚合适容易满足,差生认为太难失去信心的局面,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课堂气氛冷清,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自从去年秋季学期我使用新教材后,豁然开朗,原来新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二、研究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有以下几大功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信息,并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让学生聆听他人的想法,启发自己的思维。

  (三)建立模型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

  (四)培养能力

  有效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团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馈教学信息

  有效的情境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都是可通过学生发现信息,解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六)促进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轻松而快乐的。

  三、文献综述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关心学习。

  1、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由学生自己通过主动动探索得出论。

  2、“思维”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儿童多动手操作、多观察。

  3、课堂教学论

  《新课标》指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体验。

  四、研究步骤及措施

  1、理论学习和收集资料阶段(20xx年7月-2009年12月)深入学习有效情境的有关理论,掌握创设与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资料阶段(20xx年1月-2010年4月)

  通过现场看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专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通过听普通教师的课并进行现场录音(包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收集教学实录并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制定出对情境教学的参照目标,总同类型的课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实践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根据阶段分析研究的果,进行对比性实践,总性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和反思,验证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4、总、题阶段(20xx年6月)

  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根据实践检验的情况进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论,写一份有计划、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报告,展示一堂运用研究论所驾驭的课堂。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法等方法进行。

  (1)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法。广泛总实验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六、成果预测及题报告构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有效地创设与利用情境教学的能力,以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

  4、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个案研究、分析,总出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最新开题报告 篇10

  一、课题的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的普及,使社会大部分的工作都有电脑完成,不仅加快了速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师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是整个学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能否实现这一步关系到学校办学整体效率的高低,介与它的重要性,师资管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逐渐提入议程,并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份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师资管理是各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通过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及学院教务部教育教学的有关规定和需求,确定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教师基本信息数据、每学期教师授课档案录入界面直观、快捷、准确和对录入信息的修改、删除等可操作性强的目标。

  2、能全面掌握独立学院的`教师资源的基本信息、每学期的教师授课档案信息等。建立各类信息库,通过查询模式、浏览模式方便地查询、筛选和统计所需要的信息。

  3、实现按用户不同需求(如按年龄段、按职称、按教师来源等)查询各类教师信息及授课信息,并可显示出所查询的条件。

  4、实现自动生成对各类信息的统计结果。

  5、实现对教师基本信息、教师授课信息以及对所查询后生成的结果集进行导出到Excel表中,即可方便地将各类信息打印输出。

  6、实现对数据库定期备份与恢复,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或遭到损坏。

  7、设置权限。设置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权限,普通管理员只是能浏览、查询各类信息,而系统管理员除了具备普通管理员的权限外,还具有添加、修改、删除有关信息,能对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操作,可查看管理员的一些基本信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有,首先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再者,本系统拥

  有灵活的权限,用户权有两种权限级别: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权限。其次,在师资管理方面,系统管理员有增,添,查,改的功能,还能对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进度安排

  主要通过参考以前的资料和例子进行研究。进度安排是,在寒假期间主要是资料的搜索,再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最后是编程序实现代码,执行与修改直到实现系统的功能。

  最新开题报告 篇11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根据在南阳以及洛阳走访调查发现:现如今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日益增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中的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的评价三个因子对其工作压力更是影响甚重。为了缓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提高,使幼儿教师能够完全的自我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特提出缓解幼师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通过走访南阳,洛阳,包括其它县级城市幼儿园,以及internet互联网搜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调查,对现今幼师工作压力日益增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以及幼师地位的认可度不够高的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现今,我国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社会上对此还存在各种偏见,致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逐渐成为高压力人群。虽然每个职业都有压力现象存在,而且并非所有压力都是负面的、消极的,但是压力增大到使人“不能承受”,以及整个职业群体都存在相同的负担加重和压力增大的问题时,将会成为职业发展的阻碍,对职业群体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本研究尝试编制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希望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相关因素与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的关系,并提出建议,以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而提高幼儿园教师群体的职业素质。

  三、研究内容以及解决方法

  (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关因素:

  1. 工作特征

  2. 家庭及社会

  3. 幼儿园管理

  4. 职业发展

  5. 压力反应

  (二)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的应对措施:

  1. 关户幼师,提供轻松的环境,科学安排工作,劳逸结合,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 实行分班倒班制度让幼师有充足的自我调节空间,给予幼儿园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 从实际出发,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

  4. 关注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关注高学历教师的发展需要,提供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机会,减轻职业发展压力

  5. 因时制宜,让孩子反过来“教”老师。

  幼儿园教师这一行业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幼师工作压力过重,现如今,必须通过以上措施来缓解幼师的压力,才能让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最新开题报告 篇12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

  界定: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指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统一教学。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

  2、音乐创新型教学

  音乐创新教学,就是在运用创造与创新,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需要

  (1)、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的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的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的处理歌曲的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的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的素质奠定基础。

  2.适应校情需要

  (1)我校校情需要。作为乡镇级的示范小学,我校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而各种教科研活动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的需要。

  (2)艺术学科与时俱进的需要。我校多年来参加市、县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校各学科的教学都在改革和创新,我们音乐教学改革也是当仁不让决不落后。

  (3)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4)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的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思想、创新、奉献的精神。

  3.教育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的单一、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方式上的机械单调、内容上的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的活生生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的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创新。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的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 ,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的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创新的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具体表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是创新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尝试。

  当然,创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仍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他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均阻碍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 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

  2. 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3. 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的`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的: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的思想。

  4.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的情绪,这也正是创新思维的萌发点。

  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是创新意识的潜能,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这些都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的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的乐园。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音乐创新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的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获得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的情境中探索新型的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

  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上 ,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题题的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的培训。

  (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模式。

  (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

  (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

  (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

  (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

  (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的积累。

  (2)教学案例、课例的整理收集。

  (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

  (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的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创新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主要措施:

  (一)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有创造性的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 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1、巧设创新平台

  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时,使学生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就该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创新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创新的乐趣

  当学生体会到因为创新而带来的成功和乐趣后,将追求成功, 由于音乐实践机会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创新,提出独特的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1、具有一批有经验的科研骨干教师。

  我校有被市、县级认定的多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有市、县级先进工作者,校级骨干教师,他们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甘于吃苦、肯于创新的科研精神都是完成本课题的有利条件。

  2、具有较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有多篇教科研论文获省、市、县级以上奖励或刊登;教科研骨干教师先后在市、县级评优课中获奖;有多名学生在市、县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

  当然,《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创新教育的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1、人员保证:除了音乐组教师外,还有一些兼职的语数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组成员

  2、学校保证:我校校长对教科研一直十分重视,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的配备。我校有多门学科都有课题在研究之中,教科研氛围浓。

  3、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每学期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规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强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听课、评课,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及时交流。

  5、经费保证:我校在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还拨出一定的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考核成级及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解作慧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称号。主持和参与过多个市县级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作为教导副主任能更多地深入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去,了解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的差距,协调广大教师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多年来,她围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寻。

  课题组长吕云霞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其他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多为一线教学人员,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最新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在学位论文中的重要性论文04-20

5月最新教学见习报告范文(精选11篇)04-23

最新关于幼儿园国培学习报告范文(通用10篇)07-24

最新实习周记17篇08-01

最新《蝉》教学反思(精选12篇)11-22

最新学习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团演讲心得体会(精选11篇)11-24

最新《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精选12篇)03-09

最新物流企业工作心得体会07-24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09-22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