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

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

时间:2021-02-14 11:12:37

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

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

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

  论文关键词:

  厄普代克 《兔子,跑吧》 宗教思想

  论文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基督神学是他在小说中频频涉及的主题。小说《兔子,跑吧》是作家的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厄普代克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强调坚持对超验的上帝的绝对信仰才是出路。文学与心灵、宗教探索相结合,使厄普代克的作品成为一面面镜子。

  当今的美国文坛,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各类思潮及作家如潮水般展现在读者面前。被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马科斯·埃利夫称为“冲浪人”的约翰·厄普代克以熟练的技巧驾驭文学这块滑板,在一次一次的涨潮落潮中把握方向,勇往直前,成为美国文坛的弄潮儿。

  作为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厄普代克生动再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兔子四部曲”的第一部《兔子,跑吧》奠定了厄普代克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家的创作理念、宗教思想和哲学思考。基督神学一直是厄普代克的小说中频频涉及的一个中心议题。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厄普代克无奈地看着基督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由来自天国的圣谕变成了世俗的一部分。对此,他认同对自己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位神学理论家的观点,“上帝就是上帝”,提倡对一个超验的上帝的绝对信仰。

  一、荒诞的世界—信仰的危机

  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中,基督教一直是作品的主线或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力量。厄普代克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以一个作家特有的嗅觉和敏锐的双眼捕捉到了美国社会所经历的基督教的世俗化和信仰的危机。

  现代社会宗教的世俗化一直是在现代宗教社会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之一。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宗教是一块神圣的帷幕,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起着论证社会合理性的作用,而世俗化使宗教这块帷幕支离破碎,即便它还是神圣的,业已不可能为整个人类提供共同的意义了。总之,世俗化使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减退,逐渐变成了私人的爱好与选择。作为美国社会主要精神支柱之一的基督教的世俗化和力量的弱化,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繁荣景象的表面难以掩盖其下的新的尖锐矛盾。旧的价值体系被抛弃,原有的文化、伦理、宗教无法在如此混杂的`新形势下给人们以指导和安慰。

  厄普代克认为,传统的基督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沦为腐化的代表。尽管人们依然可以看到教堂的存在,休息日去教堂做礼拜,但是现代人已经越来越无力理解现代社会的秩序与生存的意义。

  在《兔子,跑吧》中,神父艾科斯就是世俗化的基督教的代表。作为一名基督教新教的神父,他本身就对自己所宣扬的宗教教义怀有诸多疑惑。主人公哈里在初次的出逃中遇到艾科斯与之握手之时,感到艾科斯的手就如同一个热烈的拥抱一样热切而有力。一时间,哈里害怕这双手永远都不会再松开了,他感到被困住了……这里的艾科斯所代表的宗教已经不能使哈里感到温暖和安心,相反,变成了哈里想要逃离的世俗力量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交往中,艾科斯倒更像是一个处理社区内家庭琐事的社会工作者。其实,艾科斯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哈里对一个遥远的上帝的追求和某个瞬间哈里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的狂热,这也正是艾科斯为什么喜欢与哈里在一起的原因。哈里所追求的上帝的狂热完全超出了艾科斯本人对自己所宣扬的基督教义的热衷,因此,从哈里身上,他重新感到了宗教的感召力量。但是,哈里所追求的上帝又与他所认识的上帝如此不同,他本能地感到作为一名神职人员,自己被深深地冒犯了,作为一种自卫,他要战胜哈里,把哈里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可是这种努力最终随着哈里在小说结尾的再一次出走而彻底失败。艾科斯的悲剧在于追随了一个世俗化的上帝,正如艾科斯自己心中也十分清醒认识到的,他所追随的是一个抽着雪茄的上帝。一个看似人们大众的一员,怎能够担当人类精神导师的重任?

  二、一线曙光—上帝就是上帝

  一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的职责诚然是以真实的笔触描写现实的社会和社会现实中的人,但是作品是作家对社会和人的理解与阐释,对现实出路的探索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面对如此的信仰危机和生存状态,通过哈里这个小人物,厄普代克似乎在告诉世人,唯有也只有对超验上帝的绝对信仰,人类才能在现实的信仰危机中找到一丝安慰和曙光,才有足够的勇气去拥抱未来,因为未来永远都意味着绝对真理与上帝的启示在人间的降临。受神学理论家克尔恺郭尔和巴特的影响,厄普代克相信绝对的信仰和超验的上帝。 克尔恺郭尔强调“信仰”,在《恐惧与颤栗》里,他论述人类唯有通过信仰才可以说把握了存在。在日记里,他也曾提及对于基督教真理的一切世俗—历史的争吵、辩论和证明必须统统抛弃;唯一的证明只是一个信字。克尔恺郭尔坚持上帝和人之间质的差异;上帝不在人之中,人由于罪同上帝分离。基督教最终意味着什么?只要虔诚,这就是克尔恺郭尔的结论性回答。在克尔恺郭尔的理解中,人是由上帝设定的两种因素之综合:一种因素是人之限制性,将人羁留于现实的既定;另一种因素是扩展性,给人以超越,即走向上帝的可能。人是介于无限、永恒、自由和有限、暂时与永恒、人性与神性之间未完成了的东西,即人的存在不具有终极性;人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地抉择和生成过程中,意味着行动和奋争。

  巴特反对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基督教。近代以来,出现了诸多由一般的科学概念引申出来的上帝,以人类学(所谓人的意志、愿望)为基础的上帝,以哲学体系或其他给定知识为前提的上帝。巴特的“上帝就是上帝”乃是一句警世恒言:绝不可把上帝与人自己凭其思想臆造的范畴、形式、概念、需要之类的东西等同起来。巴特重申上帝的绝对超验性,提出上帝在天,而人在地上,强调上帝是与人全然相异者,从人到神,无路可通,而从上帝到世人之道畅通无阻。上帝是不可知的。巴特认为处于局限性和罪恶之中的人,并不拥有解决自身困境的地位。拯救,只能来自那全然相异者,即上帝本身。

  受这两位神学理论家的影响,厄普代克自己及其笔下的人物也坚持相信一个超验的上帝的力量。主人公哈里对基督教的强烈信仰和对超验的上帝的那份执着也正是厄普代克本人的生动写照。宗教对厄普代克笔下的哈里的影响无处不在。他出走与追求的动因一部分是他从电视中看到的“上帝想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哈里虔诚地聆听上帝的声音,并付诸行动。而每当他处于惶恐之中时,教堂的形象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当他第一次从家中逃离,与罗斯同居在一起时,他久久凝视教堂的窗户,希望越过这扇窗户,真正从落位其中的基督教中找到他生活中所缺失的元素。但是,当哈里最后一次出逃的时候,以前曾使他获得过精神安慰的教堂已成为一个黑洞,如同哈里所经过的黑暗的森林、街道一样,成为哈里抗拒的现实的一部分。读到小说结尾,尽管世俗的基督教令人失望,哈里对一个超验上帝的信仰从未改变过,所以在女儿贝蒂死去之后,他又向艾科斯提及他们曾经谈论过的存在于所有事物背后的强大力量,而艾科斯却认为这个强大力量并不以像哈里那样狂热信仰的方式而存在。哈里除了依然相信自己内心的直觉和一个超验的上帝外,已经对其他的一切都失去了信仰。他别无出路,只有继续自己未竟的精神求索之旅。其实,即使是他自己的直觉也经常处于极端混乱的状态中。读者在读小说的过程中一次次地被提醒哈里有种特殊的才能,会对人类有所施与。在小说中,这种才能被解释为信仰。他并不十分明了他想要追寻的到底在何方,正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人不能够真正认识上帝一样,这种模糊性和小说的开放式结尾也许就是厄普代克所要表达和引起读者思考之所在。上帝是超出人类认识之外的造物主,人类唯有坚持对上帝的绝对信仰,这种信仰本身就造就了生活的激情,为当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柱和可能性,坚信冥冥之中确实有某种力量在默默关注着芸芸众生,这种坚信成就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是自我的选择也好,是无奈的妥协也好,至少它给人们带来了来自天国的一束光明。

  从厄普代克的第一部小说《贫民院的义卖会》到《兔子,跑吧》,再到《马人》等,厄普代克从宗教神学的角度把西方现代人的人性暴露在读者面前。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困惑、混乱、真诚交织在一起,我们无法判断孰多孰少。书中主人公与厄普代克一样,都是朝圣路上的圣徒,向着理想中的精神家园不断去追求,探索。厄普代克这种孜孜以求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具有可读性和思索性。文学与心灵、宗教探索相结合,使厄普代克的作品成为一面面镜子。

【试析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思想以《兔子,跑吧》为中心论文】相关文章:

以失败为题的演讲稿范文03-17

以论语为题的学生演讲稿4篇03-17

以名言为话题的演讲稿范文4篇03-17

推普周国旗下的演讲稿范文03-17

中心学校安全的查报告03-18

推普周主题及演讲稿03-17

中班思想品德的计划03-11

中心小学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03-11

第19届推普周国旗下演讲稿范文03-17

为祖国争光,为国旗添彩演讲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