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0 02:50:52

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定义带变量的过程,并能通过调用带变量的过程来画简单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定义带变量过程的格式。

  (2)难点:过程中如何定义变量。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LOGO语言中用带变量过程画图的应用,定义过程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但是对于过程中如何带变量学生初次接触。

  建议:

  (1)通过对比法,感知两过程中的异同点。

  a.学生作题:三角形,正方形过程。

  b.比较三角形与正方形过程的异同点。

  c.讨论:如果同一个过程来做两个图形,你会什么做。

  (2)通过课件展示及教师介绍了解带变量过程的定义方法。

  a.教师演示及讲解定义带变量过程的方法,初步了解方法。

  b.引导学生了解带变量过程的原理。

  c.通过操作练习,掌握带变量过程的定义及调用方法。

  (3)小组合作,巩固新知

  a.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画任意大小圆形的方法。

  b.学生介绍方法,巩固成果。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孙悟空用的是什么武器,它有什么变化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Logo语言,认识了小海龟,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呢?(画图)其实小海龟画图也可以象金箍棒一样,画出变大变小的图形,你们想知道吗?展示课题:《会变的“积木”》

  二、新授

  1.用过程画图其实就象小朋友玩的积木一样,堆起来的。我们在玩这个游戏前,请同学们用过程的方法画以下两个积木。

  边长为60的正四边形和边长为60的正三角形。

  (指名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

  2.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异同点。

  指名生说。

  我们如果同一个过程来做两个图形,你会什么做呢?

  小组讨论,学生说。

  3、教师课件展示,介绍带变量过程定义的方法及运行方法。

  (用一个字母:N来代替这个变化的数字。)

  学生看书尝试、实验

  教师小结

  学生齐读课本P26绿色部分。

  4、画任意大小圆形的积木

  现在一个题,你们想大显身手吗?

  学生尝试、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将学生做的正确的投影到大屏幕,让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5.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带变量的过程画积木,同学们就可以象拥有金箍棒一样,画出会变的积木,你们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会变的积木,让画图变得更加容易。

【五年级下册《会变的“积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音乐下册《北国之声》教学设计03-03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会变的绳子中班教案04-1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