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9 16:50:27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记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4、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初步讲述

  1、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老师带来了几幅图,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话故事。谁愿意猜一猜?(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图片)

  2、生猜图。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就是精卫填海。(板书课题)

  4、谁能讲一讲你所知道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5、生讲述,师相机板贴: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并根据板贴梳理故事。

  6、这则神话故事记录在《山海经》中,今天我们就看一看《山海经》中记载的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图引出故事,再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相机将故事的脉络贴在黑板上,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还能了解学生的语言品质,为后面的学习与提升做了铺垫。)

  二、初读文言,读准读通

  1、《山海经》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的,先来跟老师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师正音,重点是“少”“溺”“堙”。

  3、指名领读。

  4、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的领读作用非常大,在领读的过程中,不仅教会学生读正确的字音,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语感,并不是仅仅画停顿符号所能解决的,教师正确的范读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会读,且要发动学生领读,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三、理解大意,再次讲述

  1、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找一找不理解的字词,再通过结合注释、同伴交流,看看最终不理解的有哪些。

  2、小组合作。

  3、交流反馈,重点解决“少女”“故”“堙”的含义。

  4、理解: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就是从这篇文言文变化而来的,同学们能不能把“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这五个环节,贴到对应的句子下面呢?

  5、请学生到黑板前贴,交流点评。

  6、那你能不能根据这篇古文再来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生讲述,师点评。)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交流不理解的地方,通过结合注释、同伴互助来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在交流实践中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把“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贴到相应的语句下面,能构建起文言文与学生已知情节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大意。再一次讲述是建立在理解文言大意基础上的.,是比第一次讲述更有品质的。)

  四、研读神话,生动讲述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非常感人,要想讲好这个故事,我们不妨发挥合理的想象。

  1、请大家看第一句,一起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文言文呢?(生讲述)

  3、老师教你一招,后面加上类似“女娃特别可爱”这样的句子,会让故事更加生动。你来试试看。(生再次讲述)

  4、同学们看,我们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编进一些恰当情节,就会让故事更加生动。这样的方法叫“添枝加叶”法。

  5、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一处,运用“添枝加叶”法讲一讲。稍后我们一起交流。

  预设: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学生讲述,可以围绕“游”的动作、“溺”的语言来展开。

  ②练习:这个时候,精卫心想:

  ③朗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①学生讲述,可以围绕“衔”“堙”来进行。

  ②书写“衔”。

  ③从西山衔来木石,来填东海,你想问精卫什么问题?

  ④如果你是精卫,你要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⑤说一说:这是的精卫。

  ⑥朗读。

  6、小结:

  ①齐读课文。

  ②运用“添枝加叶”法把课文完整地讲一遍。(请学生到讲台前講述,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先以第一句作示范,学习“添枝加叶”法讲故事,再迁移运用“添枝加叶”法,将课文剩下的句子生动地讲述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表达的生动性。同时,句子练习、提出问题、角色互换、练习说话等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卫的鲜明形象,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精卫填海》表现出的是古代先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时,也要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要像精卫一样坚持、勇敢。能说一说在哪些事情中要发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吗?

  3、总结。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口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极富传奇色彩。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与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温旧识,引课题

  1、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

  2、这些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你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的方式再一次勾起孩子们的文言文的认识,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扫字词,读流利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少女、女娃、精卫。强调“少”字多音字的读音,弄清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2)出示表示精卫行为的词,交流识字方法。

  (3)生字“曰和衔”教学,指导书写。

  (4)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协助正音。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师生配合读。

  6、全班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朗读,先学生自读正音,后由老师示范读,学生画出节奏后不断尝试朗读,指名读,全班配乐读,多种形式的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语感,读出“文言之味”。】

  (三)说故事,品人物

  1、 小组合作学习:现在请同学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2、 小组分享交流。

  (1) 结合注释把故事说清楚。

  (2) 引导孩子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说故事。

  (3) 展开想象再说故事。

  3、 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说故事。

  4、 播放视频,品人物形象:精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5、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孩子理解课文并结合注释说故事。说故事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进一步品精卫之形象。】

  (四)扩展延伸,作业布置

  1、学法迁移,再读《夸父逐日》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

  (五)板书设计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语。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精卫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 你们想知道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吗?

  3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读题,认读“精”“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 听读。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故事内容。

  三、自主互动、认读生字。

  1 出示本课生字词

  你认识哪些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自读词语)

  谁喜欢当小老师带读,请你来教教大家吧!(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不认识的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

  3 生字全认识了吗?请小组长把生字卡片分给小组的同学,请你们来教教同学或考考别人。

  4 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

  5 组词游戏并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四、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1 师带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读不认识的字)

  2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进行评议)

  3 开火车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

  开火车读。

  二、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九个字?

  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记字的方法。

  2师重点指导“与”、“仍”、“夜”的书写。

  3 观察其他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与同桌交流。

  4 生练习书写生字。

  三、感情朗读、感知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找出来再读一读。

  2 指名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

  3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课外延伸、拓展想象。

  1 学了这个神话故事,你将如何评价精卫呢?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2 小结。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帝、少”5个生字,会写“帝、曰”5个生字。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3.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4.通过文白对照,让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的文言大意,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背诵古诗文。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通过文白对照,理解文言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引导学生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重点)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难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们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二、资料介绍

  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板书: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师: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2)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3)同学们,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话,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4)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5)指导学生读这些句子时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

  2.听范读,注意停顿及节奏。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

  学生再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方法指导:

  根据意思调整顺序理解文言文

  理解古汉语中的一些句子时,有的要进行调整,翻译时才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通顺的讲述。

  运用:如“女娃游于东海”调整为:女娃于东海游。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激励:同学们,你们已经读得很有味道了。

  2.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炎帝少女名曰溺水不返

  (重点指导生字:帝:“帝”和“缔”是形近字,都读“dì”;

  少:在本课读“shào”,不要读成“shǎo”;

  曰:“曰”和“日”是形近字,不要读成“rì”应读“yuē”;

  溺:不要只读一半音,不要读成“ruó”;

  返:“返”和“反”是形近字,都读成“fǎ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注意声母易读错:溺(nì)帝(dì)少(shào)

  韵母易读错:曰(yuē)。

  (2)学习多音字:少(shǎosh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②读一读:在万恶的旧社会,多少(shǎo)少(shào)年都在资本家的工厂了活活累死了。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精卫小女儿。

  少女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炎帝神话中鸟的名字。

  溺因此。

  故溺水,淹没。

  堙填塞。

  (4)齐读课文。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借助注释,默读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读不懂得地方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也可以问老师。

  汇报:课文写了什么?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本文讲了女娃在东海溺亡之后化为精卫鸟立志填海的故事。.)

  (3)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游东海”),(“溺不返”),(“衔木石”),(“堙东海”)4个环节。

  四、学习“会写字”

  帝、曰、溺、返、衔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溺”属于“左窄右宽”;“衔”属于左中右结构;“帝”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曰”是独体字,书写时要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溺、衔”。

  溺:整体要写紧凑,两个弓字上边要扁小、下边的竖要长、右边弓字稍大些。

  衔:三部分都要写窄,左边是双人旁,右边是两横、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读出了节奏、韵味。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面对困难不害怕,坚持不懈贵坚持。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趣味,力求熟读成诵。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4.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讲故事,感受精卫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5.通过学习文言文,丰富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1~2课时

  一、观看视频,揭示课题

  1.观看介绍《山海经》的视频资料。同学们,刚才视频里说《山海经》不但内容涉及广泛,关键还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汇编,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出自这本书,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齐读课题。

  2.精卫是一只鸟,它长什么样呢?(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及原著中描述外形的文言文)

  在《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精卫鸟的: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学生自读这段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学生明确生僻字的读音。

  2.生认读生字新词:炎帝、名曰、溺而不返、衔、堙。

  3.了解炎帝: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炎帝的资料,学生自读后谈认识)

  4.学习衔”字。

  (1)课件展示:“衔”字的变形过程。明确古意:“衔”指的是为了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横在马嘴里,两端系着缰绳的小铜棒。

  (2)读文中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句子中的“衔”是什么意思?(口里含着)

  5.在田字格里书写课文中的五个生字。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1.指名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后,全班按照节奏再读课文。

  3.课件出示:金文版《精卫填海》。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些历史故事刚开始是口口相传,后来就有了文字的记载,这是用金文记载的《精卫填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

  4.汉字经过演变,人们慢慢地把笔画、结构、大小进行统一,就出现了篆书。

  课件出示:篆书版《精卫填海》。生齐读。

  5.汉字就是这样不断地演变着。课件出示:繁体字的《精卫填海》。这下子大家一定能认出更多的字了,谁来读读?指名读。

  6.没有标点的课文,大家能够读得很流利了,如果现在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全班齐读课文。

  四、借助注释,读懂文意

  1.借助注释,了解内容。借助注释,同桌交流,说说文意。

  2.检查学习情况,逐句解释,教师相机点拨。

  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注释的方法理解“少女”“游”“溺”“堙”的意思,以及文言虚词“之”“以”“于”的'意思。

  比较三个带有“之”的句子,理解“之”的不同用法。

  炎帝之少女常衔西山之木石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

  比较后明确:“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会发生变化。

  3.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精卫为什么要填海?(溺而不返)故事的经过是什么?(常衔西山之木石)结果呢?(以堙于东海)

  4.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结合注释,说说课文的意思。

  5.学生讲述故事。

  (1)课件出示讲故事的要求。

  起因经过结果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引人入胜:很久很久以前展开想象(加入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耐人寻味

  (2)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3)这则文言文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那么谁能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讲一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呢?

  6.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7.学生尝试背诵这则文言文。

  五、情感升华,感悟主旨

  1.刚才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讲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可是这广阔无垠的大海,一只小小的精卫鸟每天衔点树枝、石头能把它填平吗?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还被老百姓们口口相传,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在传颂精卫鸟儿坚韧执着的精神)

  2.读诗文,感受精卫鸟的不屈精神。

  精卫鸟被历代诗人盛赞:

  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曾经这样说:(生齐读)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到了唐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曾写道:(生齐读)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后来到了清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也说过: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就连著名作家茅盾也认为: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其实写的就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这种意志正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

  3.读了这些诗文,你对精卫鸟有什么新的认识?

  六、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刚才这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们已经完全读懂并且能背诵这一篇文言文了,在《山海经》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教学板书]

  13精卫填海

  溺而不返堙于东海坚韧不拔

  精卫填海起因:女娃溺而不返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的特点。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打开课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2)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

  (3)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

  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鼓励。

  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堙于东海)

  (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

  (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

  (5)感情朗读句子。

  3.齐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

  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

【小学《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10-28

小学美术《团扇》教学设计01-20

小学《图书借阅公约》的优秀教学设计04-30

小学美术《画房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3-29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通用11篇)09-30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04-20

《军神》教学设计03-30

小学科学《我们的牙齿》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10-31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