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时间:2022-03-29 17:48:41

古诗苑漫步(通用1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苑漫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苑漫步(通用13篇)

  古诗苑漫步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卢:五千年风云岁月,孕育了集万千宠爱的唐诗宋词。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普普通通的文字一经组合,便成了千万瑰丽的密码,打开了美的阀门。

  管:诗之魂在于它的情思,词之魂在于它的意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才称得上精彩,那是因为有了景和情的“不写之写”,方能载动经典之美的重量。

  卢: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管:它又如春日的百合,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合:今天。

  管:让我们倘佯在古诗词的长河中。

  卢: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诗中,有溪水潺潺,有桃园柳色。你知道哪些含有色彩的诗文吗?

  管:呃,这很多啊,但是诗名确实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了!

  卢: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水调歌头》《青玉案·元夕》《武陵春》这不都是吗?

  管:水不是啊!

  卢:透明的。行了,一组都等不及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一组上场)……

  管:刚才的朗读真是激奋人心啊。

  卢:的确,不过我觉得这豪迈的风味在这些诗中体现不出来。

  管:那你来说说,什么是豪迈的风味?

  卢:岳飞的.《满江红》,那豪迈,那气势很难想象啊。让我们有请第三组同学为我们带来《满江红》(三组上场)……

  管:听了以上几首诗,四组可是不甘示弱了,他们要来挑战一组了。

  卢:唉,说说看,怎么个挑战法?

  管:他们要朗诵《水调歌头》,重名诗!

  卢:那好吧,赶快邀请他们上台吧!(四组上场)……

  管:下来这个大势要起了!

  卢:让我看看,这么神秘?厉害了,厉害了。

  管:让我们热烈欢迎五组带来的《沁·园春雪》(五组上场)……

  管:这么多诗人了,都是大家之作啊!

  卢:是啊,说起唐代,这最有名气的就是李白了吧!那《将进酒》的饮酒后那股豪情壮志……

  管:行了行了。赶快看看六组同学对《将进酒》的精彩诠释。(六组上场)……

  卢:李白的粉丝那是一个多呀!

  管:哎呦,这一首诗有意思了。

  卢:行了,别故弄玄虚了。

  管:让我们热烈的欢迎八组为我们带来《蜀道难》。(八组上场)……

  卢: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

  管:学习了这么多首诗,也该活跃一下气氛了。上一周咱们经历了一件大事。

  卢:没错,月考。那么大家月考之后感觉如何?

  管:估计都不怎么样,好,下面让我们来听听王若蒙、于雯璐给大家带来的相声……《月考之后》。

  卢:谢谢她们的表演。这两天好像有个挺火的节目吧!

  管:嗯?哪个?

  卢:就咱们课前哪个。

  管:你是说《经典咏流传》吧!

  卢:没错,那你比较喜欢里面哪一首呢?

  管:我觉得《月下独酌》就不错。

  卢:正好,今天有个组就要为我们展示这首诗。

  管:那还等什么,赶紧请他们上台吧!

  卢:掌声有请七组为我们带来《月下独酌》。(七组上场)……

  卢:大家感觉他们讲得好吗?

  管:反正我觉得还行。对了,你看今年春晚了吗?

  卢:看了一点。

  管:里面也有一个关于古诗的节目。今天,咱们班的四位诗词达人也要来表演一段呢!

  卢:哇,还真是期待呢,掌声有请侯艺清等人为我们带来的小品《古诗词接龙》。

  管:好一个古诗词接龙,接得我也想来接几句。

  卢:好啊,来来来…….

  管:算了算了算了,我只是逗着玩呢。话说回来,好似还有一组没上台呢。

  卢:什么好似,本来就是,他们要为我们带来的是《苔》。

  管:那么接下来舞台就交给他们,掌声有请。(九组上场)……

  卢:感谢九组给我们带来的表演,至此,我们的活动已接近尾声。

  管:在最后,还有几位同学想一展自己的歌喉。

  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王沛雯、侯艺清带来的《少年中国说》以及郭俊良、王梓鑫为我们带来的《歌曲串烧》。

  管:感谢他们的精彩表现。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请各组同学展示各组的古诗集,欢迎他们!

  卢: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管:吟咏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咏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合: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古诗苑漫步 篇2

  诗人的味道在历史的长空中,我们沉思后,发现空中漂留着一种味道,这是“诗人”的味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的味道。

  (一)易安的黄花“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载不动满腔愁苦。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世事变幻的她,留下了她的`味道——勇敢、机智。

  (二)汩罗河边的芦苇汩罗边上,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屈原留下他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三)东坡的明月谪居黄州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东坡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挫折,仕途的偃塞,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于是,东坡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唱“大江东去”,感到人生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留下他的味道——淡泊名利。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一切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只因空中漂浮着“诗人的味道。”

  古诗苑漫步 篇3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古诗词不但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让我们踏上诗词之旅!穿行在诗里词间,留连于亭台之上。

  听金戈铁马。

  走进岳飞的《满江红》!随着音乐的响起,赵同学把一只手臂放在胸前,手上还拿着一把剑,另一只手臂往下甩,头向下低,身体弯曲着跑了出来,她的头上带着岳飞一样的帽子,身穿战袍,披挂铠甲。在这时她走到中间,把剑拔了出来,下面的观众一阵惊呼,又在原地转了一个圈。然后一出剑,吟到“潇潇雨歇抬望眼……”“啪”的一声,她的铠甲掉了下来,然后引起了我们的哄堂大笑,我不禁心里惊呼:小赵你是来搞笑的吗?画风转变超快,小赵听到了轻柔的音乐,听到了那流水潺潺的声音立马把同学们从战场上拉了会来。嘴咧得如绽放的荷花,久久地合不拢来。赵同学又开始吟诵杜甫的《春夜喜雨》,时而点点脚,时而甩甩袖,时而皱皱眉,时而转一圈,家长评委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与视频,发出了“嚓咔嚓咔”的声音。最后在天外飞仙似的.造型中,结束了吟诵。观众兴奋与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通过掌声倾泻出来。

  一眨眼轮到我了,奔跑,奔跑,奔跑。我的激动已经不能用粗糙的语言来表述,似乎我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接下来请欣赏小汐为大家带来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身着旗袍,立于场中,词句脱口而出,动作娴熟优雅,抬手、转圈、舒眉、翘个兰花指,来个云舒手,上台前的紧张已烟消云散,代替的是从容淡定,“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气棒的敲打声回旋在教室上空,家长的鼓励声不绝于耳,而我完完全全陶醉在诗词之中。

  《梦如令》、《七律长征》、《过路人庄》……让我们在诗词中明理,在诗词中体验。让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让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中华儿童的心田。

  我们徜徉在诗词的世界,一首首诗,如一盏盏明灯,照耀着我们成长的道路。

  古诗苑漫步 篇4

  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3、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4、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古筝乐曲《一剪梅》。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诵:春眠不觉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夏天我们会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秋天我们会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

  生: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冬天我们会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热热身,其实也是对古诗的又一次巩固与积累。)

  师:这一首首古诗就如同这一曲美妙动听的古筝乐曲,让人沉醉流连,让人乐而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美妙的乐曲一起到古诗苑中漫步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1、色彩。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明确: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植物。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明确: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动物。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多么可爱,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明确: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地名。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词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一些含有地名的诗词。

  明确: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目标导学二:诗情画意品古诗。

  为诗配画

  1、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解说词: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2、词: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画:(现代)王成喜《铁骨生春》。

  解说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画家以铁干、春蕾隐喻性地歌颂了红梅傲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3、诗:(清)郑板桥《题竹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清)郑板桥《竹图》。

  解说词:画幅上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而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襟,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目标导学三:声情并茂诵古诗。

  师:诗词最突出的特点除了追求意境的图画美之外,还特别注重节奏和韵律,具有音乐的美感。《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以看出在早期,诗、歌与乐、舞其实是合为一体的。

  欣赏歌曲《月满西楼》。

  欣赏歌曲《思君》片段。

  跟唱古诗《但愿人长久》。

  目标导学四:满腹诗书用古诗。

  师:前面我们提到,在早期,诗、歌与乐、舞本是合为一体的。而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到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才独立成体。下面我们欣赏一首现代流行歌曲,请谈谈你由这首歌的歌词想到了什么。

  欣赏歌曲《烟花三月》:

  烟花三月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该歌词化用的古诗词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小结:流行歌曲歌词化用古诗词,使歌曲更有意境,增添了浓厚的情韵。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作品的欣赏和诗歌咏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这次活动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充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本节活动课学生参与度很高,我在课堂纪律方面没有维持好,这个需要注意,既要活跃课堂气氛,也要有秩序地进行教学。

  古诗苑漫步 篇5

  初中生活,学习任务异常繁重,我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学习之余,我常到古诗苑漫步,放松放松神经,从中获得了许多快乐。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西塞山前的盛春,白鹭飞翔,桃花缤纷,落在水中随波流去,鳜鱼正肥,一鱼翁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进古诗苑,我听见:山村的夏夜,鸟惊、蝉鸣、还有稻田里一片蛙声,编织成一支醉人的乡村夜行曲。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姑苏城外的秋夜,霜天残月,江畔红色的枫树,江中渔舟的点点火光,绘制成一幅精美的`枫桥夜景图。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北国的冬日,万里冰封,天女散花,把整个世界打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天国。

  夜大雪歌(陆游)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啊!在古诗苑漫步,来到一个美丽的水亭边,我忘却了回家的路: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亲爱的朋友,经过一天的紧张忙碌,你可想出去漫步?假如你没有好的去处,那么我告诉你:古诗苑,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古诗苑漫步 篇6

  在古诗苑中游览了一些时日后,让我领略到了诗仙李太白的天马行空的想像,还有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使我体会到了各位大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更在其中亲眼目睹了常娥仙子那神秘面纱下的美丽面庞;有观览了四时那无限美好的风光。令我受益匪浅。——题记

  我来到古诗苑,在这里游历四时,看过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春天;观过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天;赏过那“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天;望过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天。

  我驰骋于春夏秋冬之时,也曾遇到过全国各地的著名大诗人。他们爱国:杜甫杜子美望着那首都为瓦砾,遍地草木丛生的景像,不禁有感而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很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们更思乡。王维独自遥望远方,念着久别的亲人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更有举世闻名的诗仙李太白。他的诗歌,确如王世贞所说,是“以自然为宗”的。李白的自然诗风是由深秀、明丽、清真、圆转、朴美、新奇等六大美学特点构成。此六大特点皆“以自然为宗”,相互联系,结为一体;体现了李白自然诗风是多样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也是灵活性和技巧性的统一。李白自然诗风的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是豪语、快语、醉语、仙语、率语、口语六种。总之,娴熟畅朗,多样灵活的创作技巧和驾轻就熟、水到渠成的语言功力的结合,就是李白不假思议的自然诗风。

  说到诗仙,就不得不说起他笔下的明月。李白的一生以他辉煌的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在众多诗篇中所咏诵的明月更是出神入化。竟无一篇诗意相同,更无似曾相识之处,千人一面之感。多姿多彩,绚丽斑斓。形成一个灵动逸趣的世界。

  例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古诗苑漫步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确立项目:

  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

  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

  4、教师指导:

  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

  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2、诗词编辑。

  ⑴ 体例:书名、前言、目录、入选诗词20篇(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赏析、评介、编后等。

  ⑵ 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作家、流派(实际主义,浪漫主义)、时代(朝代)等分类。

  (注:入选的诗篇可根据自身的'喜爱,尽量广泛涉猎)

  3、诗歌朗读要扎实有效地训练,所选篇目不宜太短。

  4、书法绘画可联系有关老师与专家请求指导。多出作品,以便选优参赛。

  5、所有同学都要尽可能大量地阅读。阅读的面要广些,理解的层次要深些。不只要参考他人的评介,更要有自身的创见,为写作提供素材。

  阶段性效果交流(两周后)

  二、总筹划实施督导

  1、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并就页面设计、装潢、打印等问题商讨具体意见。

  2、诗歌朗诵:在小组内热身、选拔,确定参赛名单。

  3、书法绘画:可将自身的创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们欣赏,请他们提出意见,选择优秀作品参赛。

  4、作文:作文交流,选出上佳作文准备展示。

  三、最后准备(一周)

  1、完善活动效果。

  2、筹备课堂效果展示。

  四、总筹划主持筹备

  1、推选主持人,以节目主持的形式进行效果展示。

  2、落实参展作品。

  3、布置展示程序。

  4、展示过程演练。

  五、效果展示

  六、主要程序

  1、诗词编辑:

  ⑴ 作品展示,资源共享。

  ⑵ 评选:根据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设计、页面装饰等,由评委确定等级。

  ⑶ 报请学校展览。

  2、诗歌朗诵:

  ⑴ 优秀选手进行诗歌朗诵。

  ⑵ 评选:由评委评出三甲。

  3、书法绘画:

  ⑴ 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展示。

  ⑵ 评选:评委评出等级,推出优秀作品报请学校展览。

  4、作文:

  ⑴ 获优作者宣读作文。

  ⑵ 自由评析。

  5、筹划人总结:

  七、活动小结

  通过这别具一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中华诗词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不只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全面展示了同学的才气,培养了同学的才艺。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置,作品的欣赏和评析,诗歌理解和朗诵,诗意的绘画和书法以和撰文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独立考虑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几乎退居幕后,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同学自身筹划,自身完成,自身总结的,同学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将大大地提高他们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将大大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古诗苑漫步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搜集古诗、诵读古诗、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培养交流、合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2、认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古诗的知识。

  3、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诗歌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准备

  1、围绕一个主题,自由搜集古诗词,如“四季、花、鸟、虫、离情别绪”等主题的诗句。

  2、选择在朗读、编辑、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3、竞选活动主持人男女各1名。

  4、电脑爱好者制作相应课件。

  5、划分四个能力相当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小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二、活动指导

  1、声情并茂诵古诗

  此活动要求选择一两首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选定诗歌,并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可配上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

  (2)朗诵时,其他同学可以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

  (3)小组内评选出优胜者,并推举其为代表,参加班里的评比。班里的评比可以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

  2、别出心裁品古诗

  此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确定表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比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可以为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并根据音乐和词的意境编一段舞蹈;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摄制成短片或制作成电脑动画,等等。

  (2)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或排演,在班里集中展示。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本组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效果的认识。

  3、分门别类辑古诗

  此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专题,把记忆中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从中选择一个专题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注释评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给每一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评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录。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三、活动示例

  《木兰诗》改写剧本

  第一幕决定替征

  时间:有一天

  地点:木兰家

  人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一间简陋的房子,窗边,对着门,一台织布机,一张凳子,房子中央一张桌子和四张凳子。桌子上放着茶壶与茶杯,桌子旁还设有一张大床,靠床右边有一个梳妆台。]

  木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对着门叹息)哎!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兰:娘,我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不由得心慌,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军帖上有爹爹的名字。爹爹身体又不好,弟弟还小,可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前去替爹爹了。(兴奋地)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骑马必备品。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第三幕村口送行

  时间:第三天

  地点:村外路口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

  幕启

  [村外路口,木兰父母和姐弟给木兰送行。]

  木兰:爹、娘,我要走了,你们多保重。我会回来的,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木兰爹:木兰,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木兰:放心吧。爹,我会小心的。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启程了。爹娘,多多保重呀!

  木兰娘:(流着眼泪,用手帕擦眼睛)木兰,一路顺风哪!

  幕落

  第六幕还女儿妆

  时间:木兰回家时

  地点:木兰老家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同行伙伴

  幕启

  [木兰家门口张灯结彩,人来人往,鞭炮声响起。木兰父母和姐姐弟弟早就等候在那里。木兰和几位同行的军士上。]

  木兰:爹,娘。孩儿回来了。

  木兰爹:回来了就好,真是个好孩子!

  木兰娘:快进屋去吧!路上劳累了。

  木兰弟:(快步跑回家去)姐姐回来了,我杀猪去啦!

  [木兰和家人及同行伙伴进入木兰家。]

  [木兰开开东阁门,坐坐西阁床,脱下了战时袍,穿上了旧时裳,对着窗理理头发,对着镜梳妆打扮,然后走到客厅。]

  同行伙伴:(非常惊慌忙乱地)啊!原来木兰是个女郎!我们同行十二年,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呢?

  木兰:(哈哈大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你们怎么知道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幕落(剧终)

  古诗苑漫步 篇9

  当我们流连于名山大川,动容自豪时;当我们交游名人贤士,谈笑风声时;当我们深夜苦读,寂寞难耐时,不知不觉地想用一句古诗来一发感慨。

  牙牙学语时,父母就开始念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大概是我最早对于古诗的记忆吧。

  上幼儿园了,经常教我们背《唐诗三百首》,这是我对古诗最基本的了解。

  成为了小学生,我开始接触唐诗宋词,那时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吟诗时的情景。他总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开始我是浅显地读一读,背一背,仿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

  进入了中学,我读的诗文与作品更多了,不仅学会了思考,还学会了选择,我学着体味诗的意境,我会因“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气概而流出坦诚的泪水;也会由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生愁绪而发出一声声深深的叹息;当然,我也会神往于“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界。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中可以领略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欣赏王子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一篇好的诗文,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位,触动人的灵魂,荡涤你的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伴古诗,我的人生将绽放热情的花,绚丽缤纷;相伴古诗,我的人生将舞动迷人的群裳,魅力四射;相伴古诗,我的人生将奏出高山流水,激情飞扬……

  古诗苑漫步 篇10

  中国是一个充盈着诗香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古诗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是世界文坛上不可缺少的明星。今天,我走进优雅圣洁的古诗苑,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

  春天的古诗苑,有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生机勃勃。远远地瞧见陶渊明弯腰劳作,高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走进春意盎然的农家小院,望见一枝红杏探出墙头,展露风姿,观看世界,这还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坐在石潭边,与赵师秀一起感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闲静。春天的古诗苑,生机勃勃,恬静幽然赏心悦目。

  夏天的古诗苑,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情,走进一处碧绿的小池,望着娇嫩的小荷上亭亭玉立着一只青绿的蜻蜓,正可谓“不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转身欲去,又听闻“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缘是在杜甫绝句漫步,悠悠而至。路过四月的乡村,望见山川碧绿,雨暮似烟,感受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静谧幽然。夏天的古诗苑,热情洋溢宁静幽然。

  秋天的`古诗苑,有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苍凉。远远望见天边的地平线上出现一个骑独马的剪影,缘是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的悲哀。抬头再看,见红黄的黄昏天空飞过一只孤单大鹜,真是“落霞与孤哀凄凉,悲凄哀转。

  冬天的古诗苑,有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遥闻王安石赏梅而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感受梅花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体会“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孤单。冬天的古诗苑,寒冷孤寂,寂寞哀凉。

  哦,漫步古诗苑。

  古诗苑漫步 篇11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是一个亡国之君,我对不起大唐!”李煜这样想着,自己罪孽的历史又涌上心头。由于自己的昏庸无道,使有着几百年辉煌历史的唐朝盛世断送在自己手里。由于贪生怕死,自己投降了宋朝,成为世人的笑柄。而今,虽然能够苟活于世,但自己的良心却受到了极大的谴责。此时,李煜心底泛起了一种莫名的哀伤。

  远处,一声凄厉的鸦鸣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李煜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每一层台阶,来到了西楼。此时已经是秋天,而李煜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衣衫。他的'目光里,充满着向往与悔恨——望向长安。头上的月亮像一把镰刀,又细又长,发出清冷的光,照的人不觉寒气透骨。李煜不由得打了个冷颤,一回头,看到院子中一棵梧桐树,树叶已经泛黄,有的正随风飘落,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极了,但是却被锁在这深墙大院之中,忍受着孤独的折磨,对自己的美丽,也只能孤芳自赏,何其悲哉?回头想想,自己的处境不也是这样的吗?被锁在宋朝这个“金笼子”里,欲出不得,是怎样的一种苦,怎样的一种痛啊?!

  李煜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目光又望向长安,悠悠的乡愁,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但,家在哪里?国在哪里?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是一场梦,一场被自己亲手打破的美梦!李煜靠在栏杆上,呆呆的看着,就这样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然而,他的心里早已波澜起伏!对自己的痛恨,对国民的愧疚,对故乡的怀念,紧紧地揪住了他的心。他忘不掉,也不想忘掉,即使那一双双充满怨恨的眼睛让他心惊胆战,让他万分痛苦,他仍然选择了记住,因为那一段充满血腥,充满污秽的肮脏往事正是激励他改过自新的最大的动力!由于那触景而生的思国之情,他立志要重新做人,然而,他并不知道,上天并没有给他机会。

  那声鸦啼,否定了他的一切。李煜的身影,亦在那声鸦啼中,变得越来越远。

  古诗苑漫步 篇12

  “飘香古诗,伴我成长花香,绵延不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听,那是陆游在赞颂。腊梅啊,你笑傲苦寒的执著是什么在支撑?“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你在愁些什么呢?是愁自己熬不到春天么,还是怕从今再不会散发出即使无人知晓也依然强烈的芳香?腊梅啊,你不要愁,你那永恒的芳香不论过了多久都不会被尘封和淡化,你在陆游心中激起回响,也定会在更多诗人心中恣肆徘徊……酒香,豪气冲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我默念着,转瞬间穿越时空,看到了沙场上将士们那幕沧桑的画面。漫漫黄沙模糊了人的'视线,胯下的战马打着响鼻,晶莹的夜光杯,殷红的葡萄酒,端起酒杯,面向苍天一饮而尽。

  酒香还没有弥散开,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即使醉倒沙场,诸君也不要笑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回归?哦,这弥漫着香气的古诗,这蕴涵着深情的篇章,我在你的熏陶与感染下静静成长!

  古诗苑漫步 篇13

  野渡无人舟自横。我的笔名叫做舟自横。自从看了舟自横的课下注释,是自由自在漂泊的意境,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它为我的笔名。韦应物可以用三个精炼的字眼去概括,我只能厚颜无耻地“引用”了它。

  唐诗、宋词,还有“轻小说”。在1840年前,它们蓬勃地生长在自己的朝代里,诗人词人层出不穷,诗作是他们的江湖。如今的我们只能捧着纸卷,去咀嚼他们江湖的盛世。我只能像现在这样打着大段的文字去剖析他们几句精悍干练的诗词。

  自从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开元盛世里更是蕴含着大唐诗国。不知最早学过的唐诗,还记得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脑袋里似乎最初记忆的就是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当时只觉得朗朗上口,牙长不全也不影响我咿咿呀呀地背诵。一轮圆月在上,一个诗人在下,诗人时而仰头时而低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位诗仙小时候就对月亮有特殊情感,从小就以为天上是挂着个白玉的盘子。余光中称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李白三大爱好,耍剑、赏月、喝酒,综合后生出个叫做“诗仙”的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喝多了,拿着酒杯在月下晃悠,心理一团糟,只能举杯问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最后喝得心胸豁达,结尾处终于疏散心结。喝得烂醉的李白悟出了人生哲理。

  离老远又走来一位醉汉,苏东坡啊。“夜饮东坡醒复醉”,喝得短篇了。“敲门都不应”被关在了门外,吹着风醒酒。可巧的是,背景便是江河,不由得令这位贬官感慨万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舟自横的已经相似,象征着能行驶在充满惊涛骇浪的人生江河之中。最喜欢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篇豪迈的望景抒情。听苏轼娓娓道来,还原赤壁,个人认为此词比起杜牧的《赤壁》,多了生动的刻画,更能还原赤壁三国鼎立前的血雨腥风。

  曹雪芹,“轻小说”里夹杂着唐诗宋词。“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红楼梦》在此时此刻醒过来。所有的人物都有诗词来解锁,所有的人物都被诗词预示着结局。最喜欢薛宝钗以柳絮为题写的《临江仙》。乐观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她,把这本无根轻如鸿毛的柳絮写得大气凛然,“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林黛玉对海棠的遐想也是无限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还有吃螃蟹时薛宝钗的突发奇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螃蟹横着走路着实被薛宝钗笑话一顿。

  漫步唐诗宋词,阅读轻小说,在诗苑中漫步,在古中品味人生。

【古诗苑漫步】相关文章:

古诗(精选19首)04-21

《琵琶行》白居易古诗06-1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精选10首06-20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通用10篇)08-11

竞聘演讲稿古诗结尾范文(通用15篇)05-2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