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3 22:41:50

关于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于80年代,到了90年代,福绵服装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产业拓展,福绵休闲服装业已初具规模。近年来,福绵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区”战略,积极打造“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绵休闲服装已逐渐从过去的低价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休闲服装制造为主,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大格局。福绵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被法国媒体誉为“世界裤都”,2012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

  一、服装工业区概况

  福绵服装工业区位于XX市福绵城区(福绵镇),距离XX市中心城区8公里,地势开阔平坦,紧靠黎湛铁路,距玉林火车站8公里。玉公二级公路从周边而过,离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和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铁路不远;距XX市470公里、XX市190公里,距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和湛江港各200公里左右,玉福高等级公路横穿全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福绵服装工业区建立于2005年,是福绵区依托服装产业优势,为发展壮大服装产业集聚升级,全面打造“世界裤子之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XX区2006年层面统筹推进的新开工重大项目之一的XX市福绵服装生产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开发建设。2009年我区聘请XX市城乡设计院有关专家,科学严谨地编制了《福绵服装工业区总体规划(2009-2020)》和《福绵区服装工业区控制性建设详细规划(2009-2020)》。整个工业区与福绵XX区同步规划建设,生活服务配套与福绵XX区融为一体,功能定位是将福绵服装工业区打造成以生产休闲服装为主体,集服装生产销售、服装辅料生产、服装机械制造以及服装信息网络建设于一体的服装产业基地。兼有对外贸易、研发等功能,形成配套齐全、设施完善,具有先进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工业区。发展目标是在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2020年达到110亿元。2012年7月,福绵区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

  福绵服装工业区于2010年2月经自治区工信委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福绵服装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分为XX区、南区和XX区三个部分,2010年被自治区确认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目前开发建成面积3.13平方公里,累计入园企业200多家。2012年服装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2013年全区实现gdp60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2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7902元,增长12%;组织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9.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特别是财政税收,主要得益于服装产业的强劲拉动。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产业链招商发展循环经济。

  我区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为做大做强服装产业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服装水洗、电脑绣花、服装机械、布匹批发、辅料生产和销售等服装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壮大服装产业集群。近年来共引进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布匹销售企业100多家在服装工业区的商铺落户,形成了布行一条街,服装企业可实现服装原材料本地采购,减轻了采购成本。目前,全区有服装水洗企业20多家,水洗服装能力达100万件(套)/日,这些企业全部安装了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系统,企业排污环保全部通过了环保部门的验收。电脑绣花服装辅料企业等300多家,布匹批发、服装机械、辅料销售等经销商80家,服装物流企业3家。通过发展产业链招商,为我区服装产业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客商投资创业。

  我区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服装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快城区建设,优化城区框架,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入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区形象和品位的引擎和支撑点。2013年,我区本级财政投入1亿元,带动全社会投入20亿元以上用于城镇重点项目建设,开发XX区,改造旧圩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提升城区品位。一是规划开发南福新区。南福新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南流江畔,南至福绵派出所,西至玉福大道,北至天河路延长线,规划总面积1000亩,2013年开发400亩,采用土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已经争取400亩商住用地指标。按照都市型功能区的定位,引进一批房地产、商贸物流、酒店餐饮、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项目,修建南福新区天河南路、南福路、沿江路3条主干道。新区的规划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为群众着想,将服装产业、商业、服务业等合理布局,极大地完善了服装产业区的配套功能。二是加快城区商住项目开发建设。目前,通过招商引资进入我区的粤海时代新城、枥木商贸城、御景花园住宅小区、福西新城等房地产商住项目。粤海时代新城2号楼封顶,3号楼即将封顶;福西新城项目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成,路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亿多元;丽江商贸城已有12幢完成主体工程,1幢完成一层框架主体;御景花园开始销售。正在建设的福西新城集商贸、物流、住宅于一体,以福西新装城为圆心,将辐射带动形成更多的商业街区、经营网点、和服务行业,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城区居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区深入开展“美丽福绵·清洁乡村”活动,全面抓好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创新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综合整治城区环境,规范、清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贴、乱堆乱扔等行为,进一步净化城区“脸面”。加强居民文明素质教育,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整洁。福绵区在服装产业发展中积极提升服务水平,引导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区委、政府按照强基础、创名牌的工作思路,聚力推进服装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我区全力加强服装产业的升级发展,积极引导圣健华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升级改造厂房、设备,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目前,福绵服装有圣健华、昌昌、帝皇家族、喜莉喜、智利来、彬辉圣、新勇等个性鲜明的服装品牌180多个,其中有6个为香港注册品牌,39个为广东注册品牌,5家服装企业贴牌生产香港和欧美国家品牌。2013年全区服装出口800万美元,福绵的服装产品档次、行业规范不断向国家一流水平迈进,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三)以联合招商为抓手大力引进大项目。

  服装工业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抓住产业转移项目的第一手信息,是引进项目的关键,也是做好服装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区把招商任务分配到各镇、各部门,开展联合招商活动,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参与招商引资,抓好产业转移第一手信息。我区建立由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明确以招商局领导和2名干部专门负责招商,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工作经费。区招商领导小组在做好招商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招商项目前期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招商项目包装工作,明确外出招商的目标,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同时,为调动各镇、各部门招商工作的积极性,将招商项目引进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招商工作人员给予破格提拔。几年来,我区利用 “玉博会”、“东靠南下”、“桂粤合作”等经贸活动招商引资,重点围服装加工产业、机械制造等产业,先后走访广州、东莞、中山、惠州、南海、顺德、浙江、湖南、福建等地商会和行业协会,拜会了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1000多家,主动上门寻找项目转移的信息,积极邀请有意向的客商到服装工业区考察。通过联合招商,近年来,共有200多批次,2000多人次的客商到福绵区考察洽谈投资项目,抓住了300多个意向项目。2013年,全区共引进工业项目57个,已落实土地的项目33个,投资总额19.14亿元,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项目落地结果。

  我区服装工业园区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在工业用地、税费优惠、标准厂房建设方面均出台了一系例优惠政策,给外来投资者予看得见、摸得着的财政扶持政策。200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兴区”战略的决定》,完善加快工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从2010年起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工业企业;对新上企业和技术创新及品牌开发成果显著的给予奖励;对税收贡献大户给予奖励;对新纳入规模以上的企业给予奖励。2013年,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作出明确规定,对社会引资成功者给予奖励。2、优惠办法。(1)税收优惠办法:新办生产性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5年内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奖励。投资交通、水利、城市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在享受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期满后的3年内,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予以奖励。兴办旅游、商业、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自营业之日起,第一年由地方政府按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奖励,后两年按50%给予奖励。投资从事种植业、林果业、水产畜牧业,按地方财政收入增加部分的30%给予奖励,奖励年限为5年。(2)用地优惠办法:对进入福绵区并且按规定采取出让的工业项目用地,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3)其他规费优惠办法:对投资新办生产性企业及原有生产性企业增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除水资源费、环保排污费、超标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城市配套费外,代国家和自治区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按有关规定属我区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部门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一律免收;属财政差额拨款的,只按标准的5%收取;属自收自支的,按10%收取。3年后,按照《XX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和物价部门核准的最低标准收取。在这些政策的吸引下,服装工业区接连引进了投资6亿元的福绵国际服装贸易城、福西新城、粤海时代新城、枥木商贸城等项目。

  (五)强化服务意识真心服务落户企业。

  我区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营造“安商、养商、亲商、敬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立足自身优势,开展产业对接,加强区域招商,形成合力招商,借力推进招商。“做工作,抓招商,一竿子抓到底”。在招商中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总协调人机制,实行重大项目问效制度,积极扩项目群体,拓展吸纳就业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一些投资大,提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书记区长亲自抓。制定了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出口奖励政策,并且对有政策性扶持的招商引资项目,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为其争取上级资金,办理有关手续。服装工产业区管委会、招商局积极为外来投资企业办理证照和审批手续,属区直部门收费的项目,只收取工本费。服装产业区管委会、区招商局等部门为产业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各项工作协调,为入驻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程、优质、高效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入驻企业派出专人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加大为企业服务的科技投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服务。区内的医疗、就业、养老保险等所有服务性事项,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优质全面的服务,提升了效率。2013年广西XX市鑫坚好财缝服装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落实土地指标,广西XX市鑫香腊味有限公司建厂投产运行。对于重大或高新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服务措施,确保企业放心投资、放手发展。为入驻企业厂内外绿化、环境卫生、安全生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等搞好协调服务。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服装工业区在推进产城融化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工业区建设也初具规模,但与兄弟县市区的工业园区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福绵虽然拉大了城区框架,已初具城区雏形,行政新区和工业区的开辟,增强了城区服务功能,搭建了全民创业平台,但在新区建设中,由于我区财力有限,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大,现有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明显不足,缺少与之相匹配设施的同时建成,如体育场、车站、公园、大型酒店、大型商场、公厕、垃圾处理站等。

  (二)缺乏人文服务环境,制约人才聚集。人才聚集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福绵城区是以服装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我们过分注重生产,注重经济指标,注重人的要素利用,不够重视社会文化进步,不够注重文化建设,不够注重个体的发展需求。许多人的生活服务无法在福绵城区内得到满足,生活改善缺乏有效的途径。福绵城区软实力培育不足,人才凝聚力弱,这些对我区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

  (三)土地供应相当紧缺。项目建设受土地指标限制,项目用地手续办理速度较慢,影响项目建设速度。土地供应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批复难、征地拆迁难,造成招商项目流失。服装工业区福绵大道两旁一线土地已一无可供,前几年,个别入驻的项目,投资强度远远不够,造成福绵大道两旁规划区内土地集约利用率低,需要采取措施给予集中整治;基础建设项目不配套,建设资金缺口大,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少,比如公厕,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急需加紧建设。

  四、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思路

  (一)创新招商工作思路,在探索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的新措施、谋划新产业、新载体上取得新突破。1.利用好“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这张金字招牌,积极引进国内大型服装企业,引导服装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创新技术、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走规模化、品牌化、外贸化发展道路,促使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向高附加值的自主研发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零星分散向工业园区集聚转变,产品营销从国内销售向自营出口转变。2.贯彻落实“强柴兴玉”战略,利用毗邻玉柴的优势,承接玉柴配套企业,加快推进阳岗工业集中区、石和工业区建设,吸引更多的机械企业落户,打造机械产业基地。同时,引导支持机械制造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推动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加快机械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落户的机械制造企业,要引导上马高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减少能耗,降低成本,赢得市场。3.依托我区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养殖企业、原木出产较多的优势,筹建集生产加工、产品交易、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禽畜产品加工园和林产品加工园;引进资源节约型、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中药材、八角、大米、蔬菜、肉类精深加工,提高农林畜牧产品附加值,把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培育成为福绵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立足长远,做好“生态休闲”这篇文章,进一步打造良好投资环境。福绵山青水秀、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这是我们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坚持走生态立区、绿色发展道路,做好绿色生态、休闲旅游这篇文章。1.科学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美,美在大自然的原生韵味,美在本地特有的传统文化。要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立足长远,保护好我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要充分挖掘深层次的生态旅游内涵,以山脉为依托、以水系为纽带,加大江口水库、六万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打造远近闻名的山水景区,打响福绵旅游品牌。2.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福绵是XX市的郊区,农业比重大,最适宜发展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福绵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广西、玉林前列,我们要在土地流转工作上做足文章,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在全区选择农业基础较好的农村,整村推进土地流转,开发家庭农场、农家乐、采摘园等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使之发展成为广西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点,打造XX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带动福绵人气。

  (三)拓宽视野,放开思路,全力以赴引进项目。没有招商就没有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我们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向上加强对接争项目。利用设区的机遇,名正言顺向上争取自治区、中央投资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把握资金投向,加强前期策划,扩大项目储备,主动与国家部委和区厅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是抓好产业招商引项目。要主动走出去,面向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港澳台地区,面向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项目。

  (四)坚持产城融合,做好“特色城镇”这篇文章。

  1.抓好城镇规划。推进福绵特色城镇建设,要抓住新区建设的机遇,坚持统筹谋划、规划引领的战略思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更加系统、更加长远的规划。要将城镇规划与城镇自然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紧密结合,注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融入文化元素。要树立规划的权威,提高规划的引领作用和约束力,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一张蓝图干到底。2.做大城区规模。城区建设水平是城镇生命力所在,紧紧围绕“玉—北—福”一体化和同城发展的思路,构建以福绵城区为核心,以各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不断做大城区、城镇规模,加快与玉林城区的深度融合。要通过城区的土地开发扩大圩镇面积、破解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难题。要继续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完善城区供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学校、文化、体育、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四化”工程,完善城区功能,提高城区综合承载力。3.强化特色城镇的产业支撑。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各镇的特色产业,突出产业依托,坚持特色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福绵镇要发挥服装产业的优势,打造工贸名镇;樟木镇、成均镇要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名镇;新桥镇、石和镇要以交通优势和毗邻玉柴优势为依托,打造工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名镇;沙田镇要以黄沙鳖养殖为主线,打造特色水产名镇。

  镇雄踞珠江东岸,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南临伶仃洋,面积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外来人口约50多万。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虎门不仅成了全国最活跃的服装批销中心,而且成为出口东南亚、欧美、西亚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女装名镇”称号。虎门服装市场名牌荟萃,精品如云。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八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四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成为服装界闻名遐迩的瞩目盛事。

  一、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市场概况: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是由专注于批发市场开发与管理的虎门富民服务公司投资兴建,在投资富民服装批发市场之后,陆续开发了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富民进出口公司和富民时装网,富民服务公司拟投资建一座占地3000亩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占地500亩投资20亿元的富民商贸城,使富民成为华南地区拥有传统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商业航母。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分析: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营品种齐全;有着丰富的市场资源。服装城所在地处在全国闻名的服装生产基地--虎门镇。在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这些都为服装市场的经营提供了货源;有效的经营管理;浓厚的商业氛围。市场周边是虎门镇重要商业繁华区,商业氛围及其浓厚;客流量大。每天的人流量达到十万人次以上;实现了品牌经营。在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市场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广告宣传手段多样。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广告宣传有网络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内部刊物、dm等,富民还建立了自己的专门服装网,不仅宣传企业形象,还发布服装市场信息和各种跟服装有关的市场知识、管理技巧等;经营时间早,管理经验丰富。

  富民服装批发市场的劣势分析:

  周边服装批发市场正在瓜分经营份额;租金偏高。比黄河时装城的租金明显偏高。

  二、黄河时装城市场概况

  黄河时装城位于服装名城--虎门。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黄河时装城是黄河集团公司属下开发的,集时装批发、超市百货、商贸、证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

  一至四楼为大型时装批发中心,拥有1400多间铺位。黄河时装城是由56层黄河中心大厦、两幢28层商住两用公寓和9层面积达11.8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商城所组成,其建筑气势宏伟、装修典雅、布局实用、设备功能齐全,是一个现代化的智能物业群。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可同时停泊800多辆汽车。根据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需求,时装城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如电子信息平台、商务中心、银行服务、服装设计中心、时装展示中心及导购、礼仪等配套服务。能够为进驻黄河时装城的业主和顾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四楼香港时装城又称为(城中城),其经营的品牌源如: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意大利、东南亚、及西欧国家等和地区,凭借世纪南来风尽展典雅浪漫、精雕细琢、别具一格的名家风范。

  黄河时装城集传统服装批发商场经营管理之精华,注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独创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虎门本土文化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秉着:营造大市场、搞好大流通、推动大生产、带动大繁荣的经营理念;荣辱与共。经营目标:创建全国性至大服装批发贸易中心,成为南派时装的代名词;在变化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创造优势。

  黄河时装城的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交通便利。商场南临太平中巴站、虎门货物托运总站。,拟在商场东北侧建中巴站、在广州、深圳等火车站、机场设立黄河商业城办事处,运送顾客及货物。

  起点高,规划合理。市场一至三楼是时装商场,四楼是香港时装城,六楼是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主会场,七楼是南方证券、黄河集团、黄河时装城办公室,八楼是高级时装写字楼、大型时装表演中心;市场定位准确。黄河时装城集时装批发、超市百货、商贸、证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经营富有特色。每年都在时装城举办虎门国际服装节,在四楼设有香港时装城,这是所有广东省各批发市场最具特色的服装市场类型;大型停车场。在时装城地下有大型停车场,能够满足客户车辆停靠需要,并能解决大型服装节停车需要;人流量大。由于时装城大厅前有通往全省各地的客运站,客运站能够带来巨大的人流;摊位面积大。在时装城内摊位面积从8-30平方米都有,但主要是18-30平方米的为主,明显要比其它市场摊位面积大。

  黄河时装城的劣势:

  知名度不及富民批发市场高;零售散户比较多,这主要与时装城上面有超市,导致逛商场的本地市民较多,批发客户不是很多。

  周边市场瓜分经营份额:黄河时装城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富民集团次下的各批发市场。富民涵盖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这些市场涉及到服装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攻型的市场。

  富民和黄河时装城经营成功的原因:

  良好的市场资源。富民和黄河时装城都坐落在虎门镇,虎门镇是中国重要的服装名镇。在虎门镇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这些服装企业为市场提供了服装资源,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实现从生产企业到服装市场的直达模式,因而也促使各种成本降低,使市场内的服装具有成本优势。

  积极举办各种服装节。服装节是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能够聚集大量的人气,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黄河时装城每年都要举办虎门国际服装节。虎门镇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过八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四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这些服装节、服装交易会和时装设计大赛不仅提高了虎门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给富民和黄河两大时装城带来了巨大的客户资源。

  商业氛围浓厚。在富民和黄河时装所在区域向来都是虎门镇重要的商业地区,一直以来都富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加之富民和黄河的落户,更加刺激了这里的商业环境。富民旗下拥有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等市场,这些市场相距不远,已经形成了重要的服装批发商圈。

  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统一安排,6月17日至7月10日,我组先后深入我市六区、一县、二市,通过与市、县、区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经营者及农户进行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调研组一行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决心,了解到市、县、区各级政府对外向型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多策并举。我市坚持把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围绕“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半、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以提升外向型农业质量为目标,不断推进外向型农产品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我市已初步谋划建立起水稻、果菜、甜玉米、白瓜、万寿菊、猪牛肉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口岸建设了两个万亩出口蔬菜生产园区,发展了近10个出口蔬菜专业乡镇;二是重点扶持了一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及组织,有所针对地引导企业叫响名优特色品牌,不断扩大我市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加大了对外向型农业企业的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引导我市种养殖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组织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外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扩大我市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和对外销售;三是积极建设对俄农产品市场。西郊对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已全部竣工,现正在加紧整合桥东蔬菜批发市场和腾飞果品市场,在西郊乡建立鸡西海关监管仓库已取得省政府的支持,正在审批中。西郊对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和海关监管仓库启动,必将对我市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四是我市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支持并组织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到俄罗斯承包土地,建立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并帮助农民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到俄罗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通过龙头企业、蔬菜批发市场、各类专业协会和经销公司、外销经纪人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这一系列“好使管用”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我市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XX市在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地缘、资源和市场优势:与俄罗斯有长达641公里边境线,拥有密山、虎林2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开通了鸡西至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国际客运线路,对俄货运线路和鸡西西郊海关监管仓库也将于近期完成,这为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统计,我市去年对外农产品出口量为18.2万吨,贸易额8059万美元。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西红柿、元葱、甘兰、土豆、大豆、玉米、水稻、白瓜子等农产品及畜禽产品。由于国家对大米出口企业取消出口配额指标,我市的优势产品大米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我市域内农字号外向型龙头企业及组织近20多家。绿都集团、金源集团、兴达米业、密山东安等企业以大米、玉米粮食生产加工出口为主,兴达米业集团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新华新食品有限公司、东富公司、黑龙江瓜瓜叫集团以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白瓜子、豆饼粉、红小豆系列产品远销欧洲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海泰集团生产的青玉米、甜玉米销往韩国、日本;西郊蔬菜协会西红柿年对俄罗斯销售在1100万公斤以上;XX区已建成牡丹江以东最大的对俄蔬菜果品批发大市场,将带动周边县区蔬菜果品对俄出口。我市出口农产品种养殖基地面积约310万亩以上。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我市加大了对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粮食出口基地面积250万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蔬菜出口基地础面积10万亩,以西红柿、元葱、甘兰、土豆为主;白瓜子、地产果约40万亩;畜禽出口基地年存栏3万头(只)。对俄农业劳务输出及境外种植、养殖业。我市农民以政府组织和个人中介等形式,在俄境内承包土地约10万余亩,种植西红柿、元葱、玉米,同时发展畜禽养殖,年劳务输出5000人以上,年人均收入约1.5万元。XX区王鹏在俄罗斯滨海区注册东方公司,承租2.2万亩土地种植水稻、土豆、玉米、果树以及畜牧养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与座谈过程中,我们调研组也把了解到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认为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属于起步发展阶段,基础薄弱、规模较小,贸易渠道、贸易对象和贸易手段比较单一,政策扶持力度、农产品结构、质量和贸易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影响外向型农业基地建设上规模。外向型农业基地建设资金缺乏,主要是农民投入能力有限,各级政府扶持能力有限,企业带动能力有限,使得我市外向型农业基础建设规模不够。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数量较少,市场信息不畅,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广大种养农民建立的利益机制还不够紧密,在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新优品种、开展市场调研、发展订单生产、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2、龙头企业后劲不足,影响外向型农业企业产业升级。我市已经有一批有实力、有经验的农产品运销和加工企业,参与了外向型农业开发建设。但在做足做好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来自财政、信贷、自营进出口、出口退税等多方面压力,需要政府加以重点扶持,帮助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出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

  3、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影响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市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和无公害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生产标准操作不严格,化肥、农药、添加剂超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远不能覆盖生产、加工和销售全过程。发展外向型农业所需的懂得国际贸易知识和熟练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乃至能与国际终端客户洽谈的农业外贸人才奇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我市目前出口的农产品基本是初级产品,产品包装滞后、保鲜方式落后,精深加工基本上是空白,产品附加值低。如我市的山野菜、白瓜子、小杂粮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由于深加工企业不配套,多数是通过自由经纪人单一销售渠道原料外销,我市外向型农业的生产、服务、流通和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建成,农产品生产、加工、外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亟待完善。

  4、对外合作领域不宽,大多局限在现货贸易及劳务输出上,缺少科技、技术、经贸、资金等更高层次的合作。

  自2006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国家商务部对大米出口企业取消出口配额指标,而我市农产品出口量中大米占出口总量的65%以上;俄罗斯又出台了限制外国人在本国发展零售业,使得我市对俄农产品出口量受到影响;俄政府鼓励境外农民搞农业开发,各国去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农业种植的农民逐年增加,使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境内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减少,我市的蔬菜对俄出口量也在减少。去年下半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市的农产品出口量将大幅减少,一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下半年几乎没有出口量,这样对我市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也受到影响。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区域优势,如何广开思路、深度谋划,采取各种形式扩大宣传、促进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优势资源转换为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加快外向型农业产业升级。

  1、狠抓扶持政策落实,扩大基地规模。我市应进一步完善扶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狠抓政策的落实。我们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对发展外向型农业工作的狠抓落实,把外向型农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有计划地不断加强财政投入和协调金融资金支持。建议市政府能否建立农产品出口专项资金,以补贴或贴息的形式,对出口农产品予以适当补贴。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基地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结合农业基地和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基地,推进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要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约经营、整体推进”的原则,鼓励和引导适度规模经营,调整、置换、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集中连片、大规模推进基地建设,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依靠规模占领市场。

  2、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下大气力加快引进一批有实力、有经验的农产品运销和加工企业,参与外向型农业开发建设。抓好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从财政、信贷、自营进出口、出口退税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帮助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出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同时抓好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建设,引导他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合形成一批通过股份合作的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有效协调资金,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营水平,推广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扶持企业扩大仓储能力,提高对果品和蔬菜的精选、包装、保鲜处理水平,着力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打造主导产品品牌。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确保产品安全。要突出“生态农业”这个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立足点。只有发展生态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立足之地。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人员包乡、包村长效机制,推广绿色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有效监控农产品生产过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提高农产品产出效益。

  4、完善服务,搭建出口平台。加强农业、外经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建立一体化服务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出口通关环境,密切跟踪并及时通报国内外市场供需、价格、政策法规、质量标准等信息动态,及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依靠良好的企业信誉、高标准的产品质量、知名品牌、国外销售网络,开拓国际市场。通过龙头企业、蔬菜批发市场、各类专业协会和经销公司、外销经纪人等途径,拓宽农产品出口销售的渠道。

  5、扩大农业对外交流和合作。组织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到俄罗斯承包土地,建立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到俄罗斯承包山林,开展境外采伐;鼓励帮助农民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到俄罗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以俄罗斯农业资源开发为主的境外生产加工企业;适时在俄罗斯辟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6、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境外转移。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而俄罗斯又缺少劳动力,为此,建议政府部门与俄方沟通联系,在办理出国劳务人员劳务大卡时,能否增加人数,简化手续,延长务工时间,以鼓励出国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借鉴XX县鸡林乡经验,利用民族、亲属优势,通过亲友介绍等方式,向韩国等输出劳务。二是发挥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口岸,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俄罗斯进行农业开发,从事种、养、加等行业。三是继续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沿海等地务工经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7、抓好项目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农业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市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交通发达,具有两个国家一级口岸,因此,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和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独特条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做好农业对外招商项目的包装推介,要抓住国家的境外开发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进军俄方市场。同时加大农业对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植业项目,突出高新科技农业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小杂粮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7-07

关于旗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07-07

关于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07-07

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7-07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总结范文07-07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7-07

区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7-07

对我市循环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07-07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调研报告07-07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问题调研报告07-07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