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2-05-16 09:58:08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第八次》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文,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外国历史故事:古代苏格兰王子英勇抗击侵略军却屡战屡败。在他几乎丧失信心时,偶然看到蜘蛛在风中结网的场景,从中深受启发,再次振作,终于取得了第八次战斗的胜利,赶跑了侵略军。

  全文脉络清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看见蜘蛛结网,屡败屡战,受到启发;重拾信心,奋起抗战,取得第八次战斗的胜利。

  从写作方法来看,故事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浅显易懂,注重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表述和完整性,呈现给学生规范化的文本表达。

  二、达成目标发掘

  达成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材料之后应该到达的认知程度,是微课程教学法贯彻让学生学习得以目标管理的理念的产物。达成目标发掘的重要性在于有效提升学习者体验,从而提升学习绩效。

  《第八次》教学课时为两课时。语文学习既要得“意”(内容)又得“言”(表达)。第一课时定位在得“意”,也就是课文写了什么,指向文本的内容。学生应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故事情节展开的三个阶段,即“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看见蜘蛛结网,屡败屡战,受到启发;重拾信心,奋起抗战,取得第八次战斗的胜利”,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第一课时是为第二课时深入学习打基础,指向学生的能力发展——得“言”。本课的故事内容浅显、脉络清晰,表达规范,这样的文本材料适合让学习练习讲故事。因此我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据此,第二课时的达成目标为:

  通过观看微视频、朗读课文,凭借“流程图”、“QQ表情”,讲好《蜘蛛结网》故事,掌握“八次”结网不同的写作方法;有条理地写动员令,演讲《动员令》,领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达成目标设计的作用如下:

  首先,与新课标中“讲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要求保持一致。

  其次,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传统语文课堂更多地注重“庖丁解牛”般的字词品读,关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往往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采用讲故事、写动员令、讲动员令等语言运用的活动,能弥补语文能力培养中的缺欠。

  其三,破解写作难题。学生不会写,写不好,在习作教学中是常见问题。这与学生缺少课堂练笔的时间,缺少课堂练笔后的及时分享、反馈有关。设计当堂练笔、分享、反馈,无论是“写”还是“讲”,都指向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写”和“讲”的过程中,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同时,适当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三、课前准备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我从“达成目标、学习任务、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方面作如下设计:

  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微视频、朗读课文,凭借“流程图”、“QQ表情”,讲好《蜘蛛结网》故事;掌握“八次”结网不同的写作方法。

  学习任务:画蜘蛛结网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明白“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给故事配QQ表情,有感情地讲好故事;积累有关“坚持”的名言和成语。

  方法建议:画流程法和配QQ表情法。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第一环节: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第二环节:写《动员令》。第三环节:讲《动员令》。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使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衔接起来,形成目标管理。

  (二)教学视频设计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套学习资源。本课视频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学画流程图,有条理地讲故事,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视频中播放蜘蛛结网的故事,作为学生练习讲故事的范例;播放蜘蛛结网的动作视频,为学生圈划动作关键词作铺垫;讲解画流程图的方法,要求学生“动手”;要求对着流程图讲故事,让学生“动嘴”。

  画流程图是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输出语言的策略,画好后,要求学生根据流程图的动作关键词,讲一讲蜘蛛结网的故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第二部分:配QQ表情,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讲故事不仅要讲得有条理,还要讲得吸引人。用微视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讲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QQ表情代表各种丰富的情感,在文字下面配上相应QQ的表情,是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捷径。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非常感兴趣,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

  第三部分:品蜘蛛结网故事,积累名言成语。学习需要感悟和积累,学生一次一次地练习讲故事,逐渐走入文本的情境中,感悟也逐渐加深。此时,让学生收集和积累一些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名言或成语,为课堂上的表达作铺垫。

  第四部分:说课堂预告,为翻转课堂作铺垫。在微视频的结尾,我通过预告课堂上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布鲁斯王子看了《蜘蛛结网》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提前预告这个话题,有助于学生带着个体的思考走入课堂,学习就会有深度。

  三、课堂教学

  (一)设计思路

  翻转课堂一上课就检测学生观看微视频的自学情况;然后,鼓励学生围绕着“动员”提问,小组讨论,提炼关键词,交流写动员令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小组分工合作写动员令,完成后组内修改动员令,最后小组派代表演讲动员令。

  (二)教学过程

  1.检测:回顾微视频中把故事讲得有条理的画流程图法,以及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的“配QQ表情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渗透非常重要,需要每节课慢慢渗透。涓涓细流,终将在孩子们的心田汇成江海。本节课的画流程图法是比较好的阅读策略,有趣直观,能帮助学生拓展理解的深度,使文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采用思维可视化的画流程图法,能帮助学生把故事讲得有条有理。

  图一:流程图

  “配QQ表情法”把学生喜闻乐见的QQ表情,融入阅读理解之中,能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讲述。这些要点,学生在微视频中已经学会,教师在课堂上适度地训练、引导,为接下来的讲好故事做好铺垫。

  图二:标注QQ表情的故事

  2.讲述蜘蛛结网的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动作流程图和自己标注的QQ表情讲述蜘蛛结网的故事。在成都等地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离开座位,把故事讲给听课的老师听,不少学生还收获了听课老师的指导,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一直都是“宠儿”,复述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复述是一个对语言材料吸收、消化、整理、判断、运用和表达的过程,能增长言语智慧,发展言语个性。根据蜘蛛结网的动词复述故事,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公开课的特定环境中,学生讲故事给听课老师听,能自豪地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自信心。

  3.小组协作学习

  (1)聚焦主问题:王子如何动员士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不善于质疑,学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也只是被动的机械式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是语文课任务之一。

  我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蜘蛛结网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结网之后怎么想、怎么做(引读第四、第五小节)?然后,学生针对关键词“动员”质疑,最后全班形成研究的主问题:布鲁斯怎样动员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抵抗?

  图三:合作讨论题

  (2)小组协同作业:写动员令

  学生用三分钟时间,把“动员”的关键词写在小圆片上。小组展示合作的成果,把关键词贴到黑板上。小组间互相补充,黑板上贴了很多关键词,如人民、故事、国家、爱国、士兵、名言、责任、幸福、战斗、精神、鼓励、坚持不懈、勇敢??

  然后,按照流程图要求,小组协作整理关键词。在教师引导下,把关键词归类形成四类。

  图四:四类关键词示意图

  最后,根据要求分工写作《动员令》。

  从聚焦主问题到创作《动员令》,让学生将蜘蛛结网与布鲁斯王子招集军队、动员人民抵抗侵略军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促进自己语言的内在建构,但是,学生没有写过动员令,如果不加以指导,很容易干巴巴地写几句口号。所以,这个环节从引导学生思考入手,集小组乃至全班智慧,协作讨论动员令该写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零散的“思维珍珠”通过流程图的形式串成有条理的“写作顺序之链”,使学生知道写动员令要以情感人,以故事感人,以理服人,最后还要发出号召。

  4.展示协作学习成果——演讲动员令

  首先,把分工写作的《动员令》片段在组内交流,再形成完整的动员令,贴在准备好的A3纸上。然后,组内讲讲动员令,修改动员令。最后,小组推荐代表演讲动员令。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06-10

《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2

回声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2

假如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2

《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06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21

《雷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06-10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08

《秋天》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08

第二课时《荷花》教学设计06-02

用户协议